Ⅰ 资产类别有哪些
根据《保险法》及有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
Ⅱ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权益科目还是资产
是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权益投资和债权投资。核算权益投资的科目时使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投资可以分类有三种。
1、交易性FVTPL(报表列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2、非指定FVTPL(报表列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3、非交易性且指定FVOCL(报表列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非交易类的权益类资产吗扩展阅读
权益工具投资-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权益工具投资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与基本借贷安排不一致,不能通过现金流量测试SPPI,根据金融资产三分类的原则,无需考虑其业务模式,而直接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对权益工具的投资和与此类投资相联系的合同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在有限情况下,如果用以确定公允价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价值的可能估计金额分布范围很广,而成本代表了该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的,该成本可代表其在该分布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恰当估计。
Ⅲ 什么是非权益类资产
非权益类资产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4类。
2014年2月19日保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将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包括上市权益类资产和未上市权益类资产。
(3)非交易类的权益类资产吗扩展阅读:
《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主要包括内容
(1)大类资产分类。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将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
(2)制定监管比例上限。投资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无监管比例限制。
投资单一上述资产的监管比例均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单一法人主体余额的监管比例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突破比例的,保监会责令限期改正。
(3)建立风险监测机制。针对流动性、融资杠杆等制定监测比例,划出风险预警线。既保留一定的比例弹性,又通过强化公司信息披露义务等措施,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司投资行为的约束。
(4)强化公司自身风险责任。要求公司制定内部风险控制比例,由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机构审定,并提交比例执行情况年度报告。
(5)建立动态调整保障机制。保监会将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各大类资产实行分类监管的规律,对保险资产的分类、定义、品种及相关比例等开展年度审议并进行动态审慎调整。
Ⅳ 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类资产的区别是什么
这是几种不同类型的资产。
Ⅳ 什么叫做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
基础会计具体分六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资产类科目是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的科目,其中流动资产有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其它应收款、负债类:按负债的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科目。其中流动负债分为短期借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其它应付款。非流动负债分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共同类分为: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等科目、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成本类:反映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与成本有关的内容。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损益类: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收入和发生的各项费用。前者指主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其它业务收入等科目。后者指主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其它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Ⅵ 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类资产的区别
一、权益类资产:指普通股、优先股、全球存托凭证和美国存托凭证、房地产信专托凭证等。
权益类资产属包括上市权益类资产和未上市权益类资产。
二、上市权益类资产:指在证券交易所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统称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代表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的权属证明,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
未上市权益类资产是指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交易所公开上市的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
三、固定收益资产:指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债券型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可以按照银行定期存款、国库券等金融产品的特性来理解“固定收益”的含义,一般来说,这类产品的收益不高但比较稳定,风险也比较低。
四、现金类资产: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一般广义上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类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属于货币性资产一部分。
Ⅶ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问题
简单的科目分类为6类,如下:
资产类:货币资金,应收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
负债类:应付款,借款,应付税金等
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共同类:一般为特殊行业才有,不举例
成本类:研发支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
你说的成本、费用支出和收入成果应该都是损益类的科目,简单的损益工式为:收入-成本-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税金=净利润。其中:
收入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成本包含: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费用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税金包含: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
然后一般会计凭证的核算为:
借方表示资产类、损益类中成本、费用税金的增加
贷方表示负债类、权益类、损益类中收入的增加
从理解的角度,除了成本类中的核算的内容,如研发支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实际在会计报表中是属于资产类的,其他的大约可以按你说的理解。
附网络有关内容,可以具体了解的。
Ⅷ 权益类资产是指什么
权益类资产是指股票、股票型,指数型,股票型基金等理财产品上的资产。投资这类理专财产品的特点是,属你拥有这类产品的所有权,但这类产品的收益不能保证的。权益类产品相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言的。
上市权益类资产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统称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代表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的权属证明,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
(8)非交易类的权益类资产吗扩展阅读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占上一个季度末总资产(2019年年底)的21.3%,而彼时险企权益类投资的占比上限为30%。也就是说,险企对于权益类投资权限的使用还是比较积极的。
这种积极一方面是源于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另一方面,也在借此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险企自身经营业绩,以及其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权益类投资
Ⅸ 什么是权益类资产
权益类资产是指普通股、优先股、全球存托凭证和美国存托凭证、房地产信托凭证等。权益类资产包括上市权益类资产和未上市权益类资产。
上市权益类资产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金融资产交易场所(统称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代表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的权属证明,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
未上市权益类资产是指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交易所公开上市的企业股权或者其他剩余收益权,以及主要价值依赖于上述资产价值变动的资产。
(9)非交易类的权益类资产吗扩展阅读:
权益类资产有三个主要特征需要关注。
一、权益类在收益率的资产一直很高,以中国主要市场指数沪深300和中档市场指数中证500为例。自2002年1月沪深300指数建立以来,截至2018年8月31日,复合年收益率为6.27%。
自2005年1月中证500指数成立以来,截至2018年8月31日,复合年回报率为13.02%。总体而言,权益类的平均年资产回报率约为10%,处于较高水平。
二、波动性是权益类资产最重要的外部特征。股票指数上下波动,尤其是在局部时期。
三、从长期来看,股指收益率曲线普遍向上攀升。
股票指数的上升趋势来自相应企业的价值创造。其实质是企业利润的增长。在此期间,价格的不断波动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估值的变化或投资情绪的变化。
因此从长远来看,权益类的资产回报最终将反映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上,这可以帮助投资组合的回报达到投资者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