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门的地理优越性
江门,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珠江水系西江主要发源于云南沽益县马雄山东麓水洞,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四省。无数年代,西江上游挟裹着大量的泥沙滚滚东流,沉积在海上数不清的岛屿之间的平静水中,直至形成三角洲,其形状如人手的复制品,以5个手指,一磨刀门、泥湾门、虎跳门、崖门及横门,牢牢抓住太平洋的南海。江门尤在人的手腕,扼西江五个出海曰。江门凭籍西江,上可通广州、香港、澳门:下可达肇庆、广西梧州及新会、开平、恩平、阳江、水东、电白、雷州、廉江、湛江、海南岛,成为广州府的西睡屏障,四邑乃至粤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因而,江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江门东北部3公里 的北街,成陆于13世纪,在西江河畔,是江门水陆交通之门户。此地河面开阔,靠岸水位较深,宜吨位较大的轮船停泊,实为天然良港,具有独特的地利条件。正因为江门有如此自然地理的优势,成为了帝国主义觊觎的地方。1860年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为加强对中国南部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增辟沿海及内地对外通商口岸,把魔手伸到了珠江三角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粤海关成立,在江门设立正税口,俗称“江门常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根据《中英缅甸通商条约》专款,江门成为了西江的第一个上下客货停靠站,属三水管辖的一个分支机构。同年10月,粤海关在江门设立办公所,这是首次以条约形成把江门定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关口,江门也就成为了西江南路对外贸易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商品流通中心。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把江门这个商品集散市场、进出口商品集散市场辟为进出口商品的转运口岸,作为其深入五邑侨乡及粤中粤西其他市场的“桥头堡”,进行经济侵略,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即《马凯条约》),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相应设置海关。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成立,粤海关把江门和甘竹两个常关划为江门关管辖。口岸的开辟及江门海关的设立,对江门的水陆交通、对外贸易及商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江门扩大了对五邑乃至广东西部的辐射和影响,从而加快了江门建市的步伐。
Ⅱ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这么好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名片
概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佛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分为两个校区,即南海校区和卫国路校区,总占地面积500多亩。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目录[隐藏]
简介
师资
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方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方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商务管理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简介
师资
专业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方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方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电子商务
商务管理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编辑本段]简介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佛山市政府举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是佛山市两所普通高校之一。由佛山煤田职工地质学院与佛山职工大学、佛山机电学校,根据佛山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事业双重发展需要于1999年合并组成。学院分为三个校区,即南海校区(距南国桃园和南海影视城3公里)、及设在市区的人民路校区和卫国路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48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建有的学生公寓、饭堂和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含电大)现有3大类14个主干专业,共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近5800人,其中全日制学生2600多人。 学院主动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造就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要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照社会人才分类与教育类别的对应关系,通过职业分析,按照宽窄并举的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设置专业,将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为要素,设计和开发课程,按照文、理兼容,一专多能和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宗旨设置选修课。学院既招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同时又招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或单独命题考试的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应届毕业生。全面推广和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法规和政策,在毕业生中全面实行毕业文凭和技能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学院同时还开办在职职工培训班,为企事业职工提供继续教育。
[编辑本段]师资
博览馆学院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业务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院在职教职工26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64人,重点建设专业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一3名。有7名教师分别在全国及省、市的专业学会、社会学术团体中担任会长、理事、委(会)员等职务。学院以“注重能力培养,致力开拓创新,服务社区经济”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完成教学、科研和开发、推广新技术的任务,积极加强和拓展与企业的联系,致力实现校企合作,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
[编辑本段]专业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上课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机电技术应用,运用测试技术、控制技术进行生产线维护与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控制电机、测试技术、液压传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技术、机械设备电气与数字控制、设备维修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职业技能训练:制图测绘、计算机应用操作、机械制造、电子技术、毕业实践等。 就业方向:工业生产部门如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电子、塑料、玩具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应用与维护、生产线维护与管理、新产品市场推广等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方向)
教学楼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从事工业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力学、计算机绘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公差测量与配合、工业产品造型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模具设计、机械CAD/CAM技术(侧重UG、Pro/E等软件的产品设计模块与模具设计模块的技术应用)等。 职业技能训练:金工实习、计算机辅助绘图训练、机械设计训练、Pro/E产品结构设计训练、CAD/CAM技术一体化应用训练、模具设计训练、岗位综合实训、毕业实践等。 就业方向:机械、电子、塑料、玩具、灯具、家具等企业,主要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工艺革新、生产线维护与管理、新产品市场推广等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方向)
图书馆一角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从事工业产品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的编程与加工等技术应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工艺、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差测量与配合、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技术、数控编程、机械CAD/CAM技术(侧重UG、Cimatron、MasterCAM、CAXA制造工程师等软件的产品造型与数控加工模块的技术应用)、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等。 职业技能训练:金工实习、计算机辅助绘图训练、数控加工实训、CAD/CAM自动编程与加工软件应用训练、模具加工技术实训、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实训、数控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岗位综合实训、毕业实践等。 就业方向:机械制造企业从事三维产品造型与电脑自动编程、模具加工工艺、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数控车、数控铣以及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操作、数控设备维修、产品工艺革新、生产线维护与管理、新产品市场推广等工作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操场一角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机动车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使用先进的智能化仪器对机动车进行故障诊断和性能检测,掌握机动车维修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发动机原理与构造、汽车底盘及汽车理论、机动车电气设备、汽车空调、自动变速与ABS技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机动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机动车服务企业管理等。 职业技能训练:汽车整车装拆与维修、汽车空调维修、汽车电气维修、汽车驾驶考试、摩托车构造与修理、机动车故障诊断及性能测试、技术等级考试等。 就业方向:机动车车辆改制、配件经营、检测维护、交通运输等企业,从事机动车制造技术应用、技术检测维护、配件营销管理等工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
校园一角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与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原理,运用自动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设备应用、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电机与拖动、机电传动控制、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可编程序控制、电气工程CAD等。 职业技能训练:金工实习、可编程序控制课程设计、配电与布线基本技能训练、电气设备安装技能训练、业务等级考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等。 就业方向:工业企业从事通用电气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维护、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二维及三维动画、影像非线性编辑、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技术,具有从事影视动画、数字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学生风采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传播学、广告学、图像处理实用技术、平面及三维动画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音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设备应用与维护等。 职业技能训练: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实训、视频制作实训、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广告制作实训、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考证及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为企事业单位、游戏制作公司、各类广告公司等培养从事影视动画、广告、电子出版物制作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能在艺术设计公司从事艺术形象设计工作;能在企业从事广告形象设计工作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以及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级技能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学生风采生掌握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组网和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以及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组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建设和网络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路由与交换、综合布线技术等。 职业技能训练: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数据库应用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工程实训、职业资格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小型网络的搭建、配置、维护和桌面技术支持工作,进行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公司的网络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大礼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本知识,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生产制造、开发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分析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转换、C语言、EDA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现代音像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职业技能训练:电工技术、电子线路CAD与EDA实训、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子设备整机装调、微机组装与网络组建、多媒体技术、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及技术等级考证。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装配、调试、营销、技术服务工作和信息化、自动化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商业企业管理知识,具备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能够独立组织市场调查、预测、策划,从事市场营销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广告学、公共关系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市场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等。 职业技能训练:市场营销能力训练、策划CI能力训练、创造力开发与能力训练、岗位技术等级证书考核、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现代企业从事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等工作。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理论及管理技能,了解旅游文化并具备民俗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粤语与普通话从事导游及旅游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英语、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公共关系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导游业务、汉语言文学、法学概论、景点讲解、现代文秘、旅游经营管理、旅游饭店管理、社交礼仪与口才等。 职业技能训练:公关能力训练、导游实习、旅行社和酒店管理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与旅游服务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导游、旅游策划、旅游经营管理等工作。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熟悉商务活动包括商品与服务、金融汇兑、网上广告及交易技术的从事商业贸易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外贸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Internet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国际商法、商品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结算、财务管理与分析、证券投资等。 职业技能训练:办公自动化实习、多媒体技术、商务网络技术训练、商务实习、业务等级考试、毕业论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现代商业企业集团、外资企业从事网上商品交易与服务、金融汇兑、网上广告、网页制作、网上商品营销策划等工作。
商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基本素质;适应专业岗位需要,毕业后能够及时就业,并能发挥一定水平,成为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企业商务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原理、企业经营学;连锁经营原理、产品采购管理、门店销售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经济法、统计、金融与税收、会计与财务、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 职业技能训练: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商务策划能力、商贸谈判能力,现代推销技术实训、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实训、连锁营销实训及毕业实训等。 专业技术证书:应用英语B级,计算机高新技术应用四级证书,中级推销员/中级公关员 就业方向:工商企业管理人员、部门主管:企业的市场销售管理,市场调查公司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工作,连锁企业的运营管理,经理助理(含一般管理人员),业务经理(含一般业务人员),营销主管(含一般销售人员),商务文秘(含普通秘书),企划主管(含一般企划人员),调查督导(含一般访问员),公关主管(含一般公关人员),电子商务主管(含一般网络操作人员)。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具备经济管理、会计、法律、理财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统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数据库原理、财务管理、财政与金融、审计学、税法与税收实务、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管理、投资学、国际金融等。 职业技能训练:会计模拟实习、统计分析能力训练、会计电算化训练、管理信息系统训练、财务综合分析训练、岗位证培训。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事业单位、各类工业企业、投资公司、证券机构、财务公司从事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等工作。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业务流程模式,具有较强物流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员实务、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概论、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与库存控制、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职业技能训练:物流管理员资格考证、报关员考证、ERP实训、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毕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制造、商贸、运输、零售超市行业从事采购、订单处理、信息系统操作、库存控制、运输管理、零售管理、货代、报关、物流策划、市场开发、客户管理等工作。
Ⅲ 求一篇500字作文,写江门的
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简介
简介
江门市,约形成于14世纪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五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著名侨乡的首府。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
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
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撤销县级新会市设立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区辖原县级新会市的会城镇、大泽镇、司前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鳌镇、睦洲镇,区人民政府驻会城镇,将原县级新会市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
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及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辖区范围俗称“五邑”。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
2008年,江门及下辖各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98.87平方公里,其中江门市区(蓬江、江海、新会)城市建成区面积108.62平方公里。
全市常住总人口410万,人口密度405人/平方公里。人口中民族数达52个,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66%,其余51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五邑话”是粤语的一枝,是五邑地区的主要方言。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州107个国家和地区。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中,分布在亚洲地区的占20%,美洲占70%。
近年来,江门市大手描绘蓝图,不断加大城建资金投入,陆续完成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包括有:东湖公园、东湖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长堤风貌街、釜山公园、玉湖公园、体育公园、名人广场、冈州广场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到了江门,最不可不看的就是遍布在乡间、竹林间的碉楼。在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里,弯曲的小河缓缓流过,密实挺拔的竹林中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碉楼,每一座碉楼的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寻迹碉楼,就像打开一幅幅侨乡画卷,走进一幕幕历史往事。
除了碉楼以外,江门山水园林比比皆是。最新评出的江门侨乡八景是:江门东湖公园的“东湖倩影”、新会天马村的“小鸟天堂”、新会圭峰山风景区的“圭峰叠翠”、台山上下川岛海滨旅游区的“川岛风情”、开平塘口镇的“立园春晓”、开平的“碉楼奇观”、恩平的“温泉仙境”、鹤山大雁山风景区的“雁影波光”等。
[编辑本段]江门建市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城市,是对乡村而言的。根据词典解释,城市,即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研究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地理条件、历史发展。80年前,江门之所以从一个镇成为省辖市,是有其自然地理优势和经济地理优势的。
1、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为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门,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珠江水系西江主要发源于云南沽益县马雄山东麓水洞,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四省。无数年代,西江上游挟裹着大量的泥沙滚滚东流,沉积在海上数不清的岛屿之间的平静水中,直至形成三角洲,其形状如人手的复制品,以5个手指,一磨刀门、泥湾门、虎跳门、崖门及横门,牢牢抓住太平洋的南海。江门尤在人的手腕,扼西江五个出海曰。江门凭籍西江,上可通广州、香港、澳门:下可达肇庆、广西梧州及新会、开平、恩平、阳江、水东、电白、雷州、廉江、湛江、海南岛,成为广州府的西睡屏障,四邑乃至粤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因而,江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江门东北部 3公里 的北街,成陆于13世纪,在西江河畔,是江门水陆交通之门户。此地河面开阔,靠岸水位较深,宜吨位较大的轮船停泊,实为天然良港,具有独特的地利条件。正因为江门有如此自然地理的优势,成为了帝国主义觊觎的地方。1860年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为加强对中国南部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增辟沿海及内地对外通商口岸,把魔手伸到了珠江三角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粤海关成立,在江门设立正税口,俗称“江门常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根据《中英缅甸通商条约》专款,江门成为了西江的第一个上下客货停靠站,属三水管辖的一个分支机构。同年10月,粤海关在江门设立办公所,这是首次以条约形成把江门定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关口,江门也就成为了西江南路对外贸易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商品流通中心。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把江门这个商品集散市场、进出口商品集散市场辟为进出口商品的转运口岸,作为其深入五邑侨乡及粤中粤西其他市场的“桥头堡”,进行经济侵略,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即《马凯条约》),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相应设置海关。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成立,粤海关把江门和甘竹两个常关划为江门关管辖。口岸的开辟及江门海关的设立,对江门的水陆交通、对外贸易及商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江门扩大了对五邑乃至广东西部的辐射和影响,从而加快了江门建市的步伐。
2、商品经济发达,为江门建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城市是一个地区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个地方要成为城市,仅靠行政手段是难以办到的,它必须靠商品经济发达。江门虽然非紧靠沿海,但可经五门出海,背靠五邑侨乡,面向省港澳,堪称经商宝地。
江门的商品经济萌芽于14世纪。其时,在今蓬江区圩顶的地方有一个小圩集,每逢一、三、五圩期,邻近四乡的农民和渔民将生产的农副产品及鱼产品拿到这里销售或交换。后来圩集逐渐向海滩扩展,到16世纪,已发展成为“千艘如蚁集江滨”相当热闹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客商聚集,交易以数百万计”。各种谷栏、果菜栏、鱼栏、猪栏、牲口栏、杉竹栏等陆续设立起来,经营方式有零售和批发,商品购售远至广州、海南、湛江、阳江等地;近则香山(即今中山)、顺德、台山、开平、新会、鹤山等县,至清乾隆末期,江门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商业贸易中心,酒楼旅店林立、商店遍布街道,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光绪二十八年(190年)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成为了五邑乃至粤西地区的对外通商口岸,商贸更为活跃,这可以从江门海关第四任税务司(代理)烈梯(GReady)在上报的《江门海关十年报告》(1904~1911年)中了解到。报告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江门连接三角洲所有5个人口水道,许多世纪以来是这个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以轮船作为交通工具的出现,使昔日极盛一时的民船逐渐衰落。但在江门,各种各样的船只紧密地拥挤在江门河的情况,在中国其他地方可能不易看见:航海汽轮高耸于民船之间;由新加坡、印度来的装备有6~12门防海盗重炮的300~400吨的帆船;装备带枪眼及防弹板以保护驾驶舱两则的汽船,拖着油漆艳丽、旗帜招展的巨大客船喷着汽前进;官盐船,粮食船,满载陶器或生猪、活鸭、水果、蛋类以及丝蚕的民船;两边有孔洞、有流动水舱用以装载活鱼的船艇、舢板;一些由被放逐的麻疯人居住家宅船。上述无数的船只造成江门河十分挤拥,以致小船行驶期间也十分困难。由于这种经常性的拥挤情况,1904年3月7日,江门开放为对外贸易口岸时,将海关设在靠近河的东北入口 2英里 的西江右岸(即北街?作者注),在其对面有优良的锚地。因此,大吨位的船只无需进入河内,由民船或舢板将旅客和货物从城内运上大轮船”。当时,每年从香港、澳门进口的布匹、糖、大米、火柴、石油产品、西药及医疗器材、成鱼海味品、五金百货等,源源不绝地通过江门流入珠江三角洲西沿各县;邻近各县生产的烟丝、茶叶、葵扇、蚕丝、鲜果、夏布等,又经江门这个口岸远销省内外及世界各地。每年从港澳进口和省内外输入的商品值银2440万元,而出口和输往省内外的商品值银1580万元。当时,江门虽是新会县的一个镇,但因为它是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邑通向省会广州及港澳的水路交通之要冲,加上北街建有海关,是万国商埠,因而江门是五邑邮、电、路、航四大政攒集的地方。1908年由谭键著的《新会多土志》是这样评价江门的:“如网之有纲,如衣之有领”。江门成为口岸后,设立了水、陆巡警局、电报局、邮局等机构,开通了人工电报和水陆邮路:英、美、日等国商人在江门开办了火油公司等13家,英、美、加拿大等国教会也纷纷在江门开设教堂,传道增医,江门渐成了“华洋杂处,商旅辐揍”的热土。至清末,江门通往各地的航运线达27条。民国初年(1912年),江门因其交通方便,商业发达而成了各派系军队争驻的要地。江门口岸的地缘、商缘,吸引了五邑华侨乡亲前来办实业,购住宅,引进当代先进技术,新宁铁路直通北街,江门造纸厂、江门新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江门玲新电话股份有限公司、遂昌火柴厂等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广东中央银行江门分行先后设立。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江门的经济已形成规模,对外贸易、商业服务、交通邮电创历史新高。据江门海关统计,在民国12年(1923年),江门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77.80万海关两。其中进口占84.78%。文化事业受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发生变化,新闻业、影剧娱乐业、新学堂、西医诊所(医院)等从无到有逐渐举办起来,商场商业化引进了烟、赌、娼等黑道生意也兴旺起来,黑社会势力随之逐渐扩张。据统计,1921年,江门的常住、流动人口共7万。
由于江门具有上述自然地理及经济优势,因而在1925年8月6日,经广东省政府第二十一次省务会议决定,将江门埠建设为省直辖市。江门建市,意味着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地位的提升,对五邑侨乡乃至粤西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了。其表现为:
一是政治、军事位置凸现。江门设市,适逢国民党与共产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江门逐渐成为江会区及五邑的工人农民运动的中心,国民党、共产党及各群众团体将江门当作一个政治平台,开展各种政治活动;各派军阀也派军队驻守,把江门当作盘后五邑的“桥头堡刃。同年9月24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率部到江门,设军部办事处;同月,新会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在江门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贯彻省第一次农代会精神,发展农会组织,建立农民自卫队;12月9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新台县分会在江门成立。1926年3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十三师进驻江门;4月初,江门学生联合会成立;4月20日,江门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江门市国民党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7月 11 日,广东第四区绥靖委员会在江门成立;1927年1月,中共四邑地方工作委员会(后改为五邑地委)在江门成立;同月,中央新会县委会在江门成立:3月,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江门组建五邑游击司令部—…。即使江门于1931年2月26日被撤销市建制后,江门的政治地位仍未削弱。3月1日,新会县政府机关从会城迁到江门。国民党江门党部仍保原有建制,一直到1934年才改为区党部。“九一八”事变后,江门商民抗日救亡经济绝交委员会和新宁铁路总工会抗日会在江门成立,组织民众开展反日救亡运动。
二是市容市貌迅速改观。江门建市后,市政厅便着手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改造市容市貌。从1927年起,对全市进行较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开辟和拓展街道,修筑地下水道,安装路灯,建楼房,筑长堤,兴公园。先后把新隆街、新市街、曾花街、莲平路、兴宁路、长堤等处的平房拆除,拓街道,并沿街兴建底层作商店,上层作住宅的2~4层带骑楼的楼房:在常安路还兴建4 ~ 6层楼宇。1928年,市促进委员会成立,用民间募捐的办法,集资20多万元白银,修筑鱼栏(即今竹排头)至聚源路口的长堤,全长1. 80公里 。同时,续修常安路和钓台路,扩宽太平、塘步新市、宝善等13条马路,总长3658. 54米 。在商业区东面,先后形成了仁和里、觉魂里、兴平里、桃源坊等住宅区.在江门河南岸,逐步形成了红门楼、华庆里等10多个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建筑多有规划,比较整齐划一,大部分是2层,也有平房和少数3层楼。民国 21 年初,江门撤销市建制后,新会县政府机关迁到江门,又大兴土木,拆建房屋,整治马路。县政府成立襄办处,采取政府与街坊协作形式,继续修筑长堤沙仔尾路段,同时还修筑紫菜、紫坭、紫沙、羊桥、象溪、葵尾、仓后、上步、浮石、镇东、竹椅、永安、新华、聚源、揽鼓、新椰等33条马路。马路宽一般为6~1 4米 ,沥青或混凝土路面。至民国38年解放前夕,全镇有主要街道46条,总长14. 67公里 ,其中行车道总面积12.89万平方米,多为混凝土路面,不过因年久失修,路面坎坷不平,排水不畅。江门建市后经过大力整治,彻底改变原江门镇的旧貌,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五邑地区。
三是经济跃上了新台阶。建市后的江门,境划扩大,人口骤增,据1930年统计,江门有住户15077户,人口81874人。市场更显繁荣,有“小澳门”之称。其时,交通运输发达,形成以水路为主,铁路、公路为辅的运输网络,仅江门至香港每天对开客轮6艘,江门港成为广东省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内河港。民国初期,尽管政局动荡,但江门商业乃十分兴旺。尤其是成为省辖市后,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四乡小贩络绎不绝,至1932年,共有商户3000家。其中,绸布50多家,百货文化用品60多家,五金电器颜料化133家,糖烟酒茶业50家,牲口屠宰及烧腊业59家,水产业24家,酒茶旅业17家。由于商贾云集,贸易活跃,金融行业也蒸蒸日上,全市共设有5家公立银行,4家私营商业银行,50多家银号(钱庄),10多家当押铺和保险代理机构,分别办理江门、新会、高明、鹤山、中山等地的金融业务。江门海关在民国ZI年的管辖范围扩大至广海、石歧、阳江、崖门、水东、三峡海;分所有电白、博贺、都斛、闸坡、北津口共5处。但进出口贸易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及日本加紧入侵中国的影响,渐趋衰落,至民国25年,进出口贸易降至197.39万美元。从1939~1945年日本军占领江门7年期间,百业萧条。抗战胜利后,工商各业日渐恢复和发展,先后开办了电池、玻璃、制糖等轻工企业,国内商业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影院舞厅、赌场妓寨等生意兴隆。当时,江门虽是一个3万人的小镇,却没有电信局、邮电局、航政局、商检局、侨务局等管理机构;广东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等公立银行仍在江门设有分支机构,开通了水路客运线34条,公路客运线5条,还开辟了水上飞机穗江客运航线,呈现繁荣景象。民国37年至解放前夕,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失掉民心,在经济上濒临崩溃,使江门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它仍不失为粤中地区的对外通商口岸、批发市场、交通枢纽和金融、邮电、侨务中心,新闻、医疗、娱乐文化事业仍保持领先地位。
Ⅳ 海信集团是国企吗是怎样的企业!
是国企。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经营范围:国有资产委托营运;电视机、冰箱、冷柜、洗衣机、小家电、影碟机、音响、广播电视设备、空调器、电子计算机、电话、通讯产品、网络产品、电子产品的制造、销售及服务;软件开发、网络服务;技术开发,咨询;自营进出口业务。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当时工厂固定资产仅有10.7万元,资金、技术、设备、人员均极度匮乏,仅用木板和课桌搭起了一条简易的生产线,开始生产收音机。
1978年,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一历史转折点上,青岛无线电二厂抓住时机,积极调整组织机构,实行三级管理模式。1979年组建成为青岛市电视机总厂,此后主要生产电视、收音机、元器件。
2005年研发成功“中国芯”,中国首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在海信诞生,彻底打破了国外芯片的垄断地位。
2013年国内首款网络多媒体电视SoC主芯片并实现量产,2015年发布Hi-View Pro画质引擎芯片,使海信正式比肩行业巨头三星和索尼,成为中国拥有自主高端画质芯片的电视机企业。
(4)江门技术交易中心扩展阅读: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的分类相当复杂。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即为国有企业。
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乃至到20世纪末,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对象,国有企业的建立,其中政府税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国有企业中,大量的国有企业因此建立和出现,
有的国有企业还是由原来的政府部门转变而来的,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原来是邮电部,改为电信局,后来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改组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企业。
中国的国有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资产的投入主体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就是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