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陆居民赴香港投资经营需要哪些程序
香港投资移民计划
投资移民计划的目的,是让那些把资金带来香港,但不会在港参与经营任何业务的人士来港居留。投资者可从不同的获许投资资产类别中选择自己的投资项目,而无须开办或合办业务。
适合香港投资移民计划的人士
(a) 外国国民(阿富汗、阿尔巴尼亚、古巴和朝鲜的国民除外);
(b)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区)居民;
(c) 中国籍而已取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分的人士;
(d) 无国籍但已在外国取得永久性居民身分,并持有确实可以重新进入该国的文件的人士;以及
(e) 台湾居民。
资格准则
投资者必须符合以下准则,才有资格根据本计划申请来港:
(a) 已年满18岁;
(b) 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拥有不少于港币650万元的净资产;
(c) 在向入境处递交申请书前的六个月内,或在申请获入境处原则上批准后的六个月内,把不少于港币650万元投资在获许投资资产类别(存款证投资除外,这类投资必须在申请获入境处原则上批准后的六个月内作);
(d) 在香港及其居住地没有不良记录;
(e) 能证明有能力支持自己及受养人的生计和提供住所,而无须依赖在香港获许投资资产所带来的任何收益、工作入息或公共援助。
获许投资资产类别
投资者可投资于下列一种或多种金融资产:
(I)房地产
投资者可投资于本港的商用、工业或住宅物业,包括土地和楼花。根据计划来港居留而购买的物业,数目不限。
(II)金融资产
(A) 股票—以港元交易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
(B) 债券—以港元为单位,包括由以下机构发行或全面保证的定息或浮息工具和可换股债券—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外汇基金、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地铁有限公司、九广铁路公司、香港机场管理局,以及其它指明的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或局部拥有的法团、机构或团体;或上文(A)项所指的公司。
(C) 存款证—由《银行业条例》订明的认可机构发行的港元存款证。存款证在购买时须距离到期日不少于12个月(购买日期须在入境处原则上批准投资者参与计划之后。这类票据到期时,应换成距离到期日不少于12个月的存款证或其它获许投资资产类别的资产)。
(D) 后偿债项—由认可机构按《银行业条例》附表3第3(k)和3(m)段发行,并以港元为单位的后偿债项。
(E) 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入境处将于网页公布并定时更新本计划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名单的资料。
香港投资移民方法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提供有关资本投资移民政策,中国国内公民是不可以直接作出申请,除非已获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分方可申请以资本投资移民身分来港定居。为了更有效率地协助中国国内公民成功申请香港居民,本公司很乐意为您提供简单的程序,并且合法地帮助您获得外国永久性居民身分,从而令您合乎申请投资移民资格,所需时间只须数个月。
❷ 香港金银贸易场成立一百年了吗 听说是1910年建立的
对!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以下简称本场)成立於1910年,当时称为〔金银业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银业贸易场〕及登记立案。组织与规模不断成长扩大,以至今日,建立了恒久的基业。
创立本场之前贤,皆为当时之找换店及经营各埠汇兑之银号东主或主事人,战後出任本场领导人的何善衡先生、何添先生、伍絜宜先生、梁季彝先生、董仲伟先生、马锦灿先生等皆为香港各大华资银行的创办人。九十四年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香港流行买卖碎金碎银,後发展为钱银台,再演进为银号,至现代的银行,本场纯为顺应钱银业的发展而创立。因此之故,本场虽以金银买卖为主要业务,但战前还有〔八九〕大金、银元大洋,战後还有美钞、日元、西贡纸、菲律宾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与金条买卖同时在本场双边进行。至1960年,由於美钞现货交收困难而时停时复,终以交收闲静而於1962年正式停顿,祇馀金银交易以迄於今。
九十二年来,金银业贸易场凭著严密而有效的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的信守精神,虽然不断遭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在香港黄金巿场巍然屹立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金商,提供了一个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流动性(Liquidity)及深度(Depth)的黄金巿场,可以让大家充份利用黄金作为投资、投机、对冲和套戥的对象。
本场创立至今,除1941至1945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而关闭外,其馀时间,均依照章程营业,为投资者服务。最值得本场自豪者厥为 1980年1月,蘇联挥军入侵阿富汗,金价於1月18日创历史高价,每両达港币$4,855.00,惟於同月23日巨幅下挫,最低见港币$3,590.00,数日间高低价相差达$1,200.00,当时全世界主要金巿,悉数停板,独本场制度健全,应变有方,是全球惟一照常开巿的金巿。
1983年2月初,由於石油降价,美国联邦储备局收缩银根、利息高企等因素关系,金价一度大幅波动,美国、新加坡等金巿先後停板,惟本场仍继续开巿,如常买卖。基於上述两例,投资者对本场之连续性可以绝对信赖。
就流动性而言,投资者如拟将手上的金条兑换为现款,或将持有的投资平仓结算,数十年来都顺利进行,并无投诉。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本场於1970年1月15日为了把945K金改回99作为标准,以符合首饰之需要。当时本港巿民所存之945K金超过10万両以上,本场行员一律按照945与99之成色比例,十足收回,未有发生任何纠纷,由此可见,本场金集团成员之信用昭著,及本场金条流动性之高。
就深度而言,虽然本场因为黄金价格波动而有交投兴旺或淡静的不同时期,但是在八十年代初,金巿兴旺时,本场每日成交多逾200万両,历史证明,本场行员实力雄厚,旺巿时,要处理大量的买卖,并无问题。
我们转换另一角度,从国际性因素来看本场。香港开埠至1939年,黄金进出口及买卖都是不受限制的。1939年,由於香港加入英镑区,要实施外汇管制而黄金的进出口也在管制之列,所以战後外国黄金进入香港是经过一个独特的途径,这途径是将外国的黄金运至香港时即由一众多洋行组成的专营公司转口到澳门的王安行,再由澳门以私人各种不同方式带回香港。这情形直到1974年1月1日香港政府撤销所有对黄金进出口的限制才告改变。
商人恢复直接办运黄金,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有莫大好处。事实上1974年後,伦敦和瑞士的金商陆续来港开设办事处,扩展他们的业务,黄金的进出口及转口和本场的业务,在随後几年都取得飞跃的发展,至1980年初达到顶峰。
香港巿场可以在国际金巿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稳定、贸易自由、尊重私有产权、法治基础深厚,而交通运输便利、通讯设备先进、金融体系健全、监管制度严谨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指出的是香港位於亚太区,因为时差的关系,填补了纽约收巿後,伦敦未开巿前的一段时间真空,方便国际投资者继续在香港买卖,或进行对冲或套戥等活动。国际性的黄金买卖全日24小时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不断进行。
长久以来,本场与香港政府都保持一个互相尊重而又合作的关系。香港政府对商贸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本场实行自律,严密约束行员,数十年来,无论本场与行员、行员与行员或行员与投资者之间,可说纠纷甚少,如果不幸发生,亦可大家协商,予以解决。历年来政府官员及社会人士均对本场之自律成功赞誉不已,本场亦不敢自满,时刻自励改进,长期与财政司及财经事务局保持密切联系,遇有重大改革,必先徵求政府意向,方始实行。
本场是一个将现货及期货结合为一的巿场,既有现货交收,但又可通过支付仓费,延期交收,因而产生期货的功能。这套独特的买卖制度,交易运作是我们的先贤数十年前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心血结晶,经过数十年的风波考验,证实运作良好,如黄金般的有恒久价值。
本场买卖的黄金纯度有两种,分别是纯度99%、重量为5金衡両的金条(称99金)及纯度99.99%、重量为1公斤的金块(称公斤条)。九九金的交易单位为100金衡両(1金衡両相等於37.429克或1.2033金衡安士),最低价格变动为5角,而公斤条的交易单位为5公斤,最低价格变动为1分。所有黄金买卖是以港元报价及结算,为方便国内的投资者,公斤条同时提供以上午及下午公价为基础的人民币报价。
以下是交易制度的简介,行员或其出市代表於交易大堂内以粤语公开叫价,辅以手号进行买卖。这种买卖方式,在外国称为 Open Outcry,现在部份主要的期货市场仍然采用这方式交易。本场买卖一周五天,星期一至五分早、午市,时间为上午九时正至中午十二时卅分;午市则为下午二时卅分至五时正。当买卖双方交易後,於十五分钟内,沽方负责填写交易票据,交买方确认後再交予本场结算部登记交易及更新每名交易行员的存欠仓,以控制风险。每市完毕,本场会对所有交易作中介结算,然後把结算结果交予指定结算银行,每日上下午釐定公价(作结算用),公价的订定依随釐定时的市价,99金以5 元的整数计,公斤条以5分的整数计。
所有行员的买卖合约价与公价对比而入帐结算差额,盈亏皆与本场相对清结。所有营业行员均须在指定的同一银行开设帐户,以利结算。早巿在下午已结算清楚,午巿则在晚上。
我们上面说过本场是期现合一的巿场,它的原理是这样的,贸易场的买卖虽然以现货为基础,即日平仓交收为原则,但我们有一套交收仓费的制度,可以将现货交收延迟至翌日,甚至无限期递延,直至平仓为止,因而发挥期货的功能。仓费是每日早上11时正(99金)及11时15分(公斤条)在巿场公开议定的,届时有意交收现货金条行员分别登记上板,由现货供求决定是日的仓费。
仓费的釐定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黄金的供求及(2)港元利率的高低,如果现货黄金需求(认收)较供应(认交)数目为大,收取黄金的买家可向要求延期交出黄金的沽家索取仓费,以作补偿,即由持好仓者收取仓费,持淡仓者付仓费,行内术语称为〔高息〕或〔加仓费〕,同一道理,由持淡仓者收取仓费,持好仓者付仓费则称为〔低息〕或〔低仓费〕。如果认交与认收实金数目相等,买卖双方均无异议时,仓费便作订定论,假如买卖双方都不用付息的话,行内称为〔平息〕。
关於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透过两项措施,第一是设立保证金制度。每一行员的信用额目前是1,000両或75公斤,在这范围内免付保证金,否则每100 両须付保证金港币7万元及每5公斤付保证金港币9万5千元予本场。信用额両数及保证金银码均随金价波幅由理监事会随时调整,以平抑风险。记得80年初旺巿时,每百両保证金高达港币16万元。因为有这个机制,所以贸易场於历次黄金风险潮中均能履险如夷,平安渡过。
另外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折价停板,根据本场章程,金价上落价位与前巿公价比较,每百両相差达到港币400元(公斤条:每克港币10元),即需实行折价。举例而言,依目前保证金标准,上巿公价为3,500元,现巿於未定公价前已上升至3,900元或下跌至3,100元,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实行折价,而折价与一般巿场升跌停板差不多,本场依例需由理监事会通过公布执行,宣布公仓买卖停止,以折价价位为公价,立即登记上板交收现货,议订仓费,所有公仓买卖,一律以公价折实,作为了结,并照公价交收,折价後需隔两巿时间,然後才可以复巿,买卖需要从新开始。
❸ 申请香港合格投资者条件
投资者必须符合以下准则,才有资格申请来港:
(a)根据本计划申请来港时已年满18岁;
(b)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拥有不少于港币1000万元的净资产*;
(c)在向入境处递交申请书前的六个月内,或在申请获入境处原则上批准后的六个月内,把不少于港币1000万元投资在获许投资资产类别(存款证投资除外,这类投资必须在申请获入境处原则上批准后的六个月内作出),详见〈获许投资资产类别〉;
(d)在香港及其居住地没有不良记录;
(e)以及能证明有能力支持自己及受养人的生计和提供住所,而无须依赖在香港获许投资资产所带来的任何收益、工作入息或公共援助。
注:申请人在申请前两年,需要不间断持有不少于港币1000万元的净资产。
如果申请人的资产是存款/金融产品,要求申请前两年每个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账户的存款额度达到1000万港币。
如果是公司,公司成立满两年可以提出申请,但要证明在公司成立时客户在公司的净资产(即持股比例*所有者权益)超过1000万港币。审计需要做过去3年。如果是3月以后递交申请,则需要加做该年元月至申请前3个月的审计。
香港房产评估的时点:
现在申请的客户需要评估3个时点。08年一个,09年一个,10年一个。具体的日期,是递交申请前的3个月内的某一天。
投资要求及时间
1. 投资类别要求
投资者须要把不少于港币1000万元*投资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获许投资资产**。
(A)股票—以港元交易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
(B)债券—以港元为单位,包括由以下机构发行或全面保证的定息或浮息工具和可换股债券—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外汇基金、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地铁有限公司、九广铁路公司、香港机场管理局,以及其他指明的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或局部拥有的法团、机构或团体;或上文(A)项所指的公司。
(C)存款证—由《银行业条例》订明的认可机构发行的港元存款证。存款证在购买时须距离到期日不少于12个月(购买日期须在入境处原则上批准投资者参与计划之后。这类票据到期时,应换成距离到期日不少于12个月的存款证或其他获许投资资产类别的资产)。
(D)后偿债项—以港元为单位,由认可机构按《银行业(资本)规则》(第155L章)(《银行业条例》附属法例)第42(1)(e)及(g)条的规定发行。
(E)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注—入境处将于网页公布并定时更新本计划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名单的资料。
注:就本计划而言,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须由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V部获发牌的法团管理,或由根据《保险公司条例》获准许经营《保险公司条例》附表1第2部所指定的类别C业务的保险人发行,并最少把70%的平均净资产投资于上文第(I)或(II)(A)至(D)项的资产类别上。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可以以香港或其他地方作为注册地,但必须以港元为单位,并且必须属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批准在香港售予公众的集体投资计划。
*自2010年10月14日起,投资门槛(及净资产或净资本要求)由650万港元增至1000万港元。
**自2010年10月14日起,房地产暂停列为获许投资资产类别。
2. 投资时间
投资者可以在递交申请前的6个月至获得原则批复后的六个月期间,把不少于1000港元净值投资在由自己绝对实益拥有的“获许投资资产类别”。如果申请者在入境处签发原则性批复前已完成投资、提交投资文件,则入境处将不发原则性批复而直接签发正式批复。投资者应提交文件证明其投资款是来自本人的个人资产/帐户。
❹ 国内九大金融区是哪些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金融大国,伴随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大连,武汉,西安,杭州等诸多区域金融中心的逐渐形成,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整体布局的大版图已初具轮廓——
上海金融中心:远东龙头,引领国际金融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的远东金融中心,亦以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任务,并将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予以实施。计划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贵胄,尽显国都优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决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天津金融中心:携手北京,推动环渤海
作为与北京相邻的沿海直辖市,天津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后,天津已明确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其重点是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而近日,天津筹建国内第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方案也将上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领军珠三角
作为中国第一个改革试验区,深圳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计划于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并使深圳争取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
作为与香港一衣带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将“深港合作”纳入深圳金融发展战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为纽带,巩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有机组成部分,为两地构建联通境内外的统一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深圳金融发展的总目标是:建成“三有体系”,即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深圳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深圳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打造“四个中心”,把深圳建成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
重庆金融中心:坐镇西南,扼守长江上游
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惟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能江海联运的西部城市,在中国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
目前重庆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两块是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该市期望将其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重庆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建设要素市场,并计划大力发展信贷、货币、证券、保险、外汇、黄金等诸多市场。
大连金融中心:金融新贵,辐射东北亚
作为目前东北地区惟一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大连在这一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趋显著。由此,大连也明确提出了建立“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目前,大连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大连拥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40家、保险公司26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大连也是东北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资金融机构;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品种由2002年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7个;同时,大连还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外汇结算中心和惟一的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交易额、结算总额、国际收支总额均占辽宁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连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构想是:用15年的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跃的现代金融城,并成为辐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
武汉金融中心:华中腹地,实施中部崛起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地处华中腹地,是内陆地区经济交汇的中心,也是沿海与内地经济交汇的枢纽。从区域定位看,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主要经济、金融指标都处于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目前武汉地区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经营机构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业财务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辐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汉明确提出,力争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汉金融中心的框架,成为区域性的银团贷款中心、票据业务中心、资本市场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翘楚,贯通亚欧大陆桥
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和“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着中国东西部,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西北贸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资源基础在西北地区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西北分支机构均设在西安,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西安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也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另外,西安还有上市的信托公司陕国投,以及总部设在西安的永安保险和西部证券,再加上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已经入驻,这些都表现出西安的金融聚集效应已经形成。
杭州金融中心:盘踞长三角南翼 服务民营经济
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的金融总量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60余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声誉显赫的“杭州板块”。
杭州提出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组建杭州产权交易所,扩大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企业上市。杭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将重点发展境内外各类金融法人机构、各类大型金融机构省级分支机构、地区总部,上市公司总部、各类投资机构(基金)总部、区域产权交易中心以及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等高端中介服务机构总部;主要发展批发类金融服务业务,打造金融业的总部经济。
❺ 香港伦敦金交易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每周休市时间(双休)
在夏令时间,即每年的4月-10月,伦回敦金的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每周一07:答05至周六的03:00,因此休市时间为周六03:00至周一07:05开市前,共约52小时。
在冬令时间,即每年的11月-3月,伦敦金的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的周一07:05至周六04:00,因此休市时间为周六04:00至周一07:05开市前,共约51小时。
二.每天休市时间
在夏令时间:周二至周五05:00至06:05为系统维护及结算时间,暂停进行交易
在冬令时间:周二至周五06:00至07:05为系统维护及结算时间,暂停进行交易
❻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如下:
1、支付清算:
(1)提供账户服务在各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的实践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作为银行间清算中介人,为银行提供清算账户,通过清算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来实现银行间转账。
(2)运行与管理支付系统除了提供账户服务以外,中央银行参与和组织行间清算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即是运行与管理重要的行间支付清算系统。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公众信任的支付系统,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银行运行的支付系统通常包括账户体系、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
(3)为私营清算系统提供差额清算服务很多国家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私营清算组织,而一些私营清算系统尚在实施差额清算,为了实现清算参加者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很多清算机构乐于利用中央银行提供的差额清算服务,后者通过账户进行差额头寸的转移划拨,即可完成最终清算。
(4)提供透支便利中央银行不仅运行管理整个支付系统,还以提供信贷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央银行提供信贷的重点,尤其是当大额支付系统所处理的支付指令为不可撤销的终局性支付指令时,中央银行的透支便利更为重要。
2、投放抵押:
2014年10月18日央行通知,将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获得流动性支持,共计金额约2000亿元左右。此外中金报告预计央行实际投放的流动性可能高于2000亿元,达到3000-4000亿元。
中金报告,央行投放方式不是此前所传的SLF,而是需银行提供债券质押的PSL。中金认为,此举再次释放了流动性宽松的信号,尤其是在实际M2增长明显低于政策目标的情况下。
3、黄金净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
4、跨境贷款
2012年12月4日韩国方面表示,已与中国就12月晚些时候允许两国银行从现有的货币互换安排借入资金达成协议,以鼓励两国的本币贸易结算。根据韩国财政部和韩国银行(央行)当天联合发布的声明,中韩36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将以贷款形式获得,以允许两国贸易企业以韩元和人民币结算。
12月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此举将直接有利于稳定韩元对人民币汇率,间接有利于稳定韩元对美元汇率,因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性远高于其他货币。他还认为,此举对韩元特别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大有裨益。
5、数字货币:
2017年2月,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6)香港票据交易所扩展阅读: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1、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是货币正常有序流通和币值稳定的保证。在实行金本位的条件下,货币的发行权主要是指银行券的发行权。要保证银行券的信誉和货币金融的稳定,银行券必须能够随时兑换为金币,存款货币能够顺利地转化为银行券。
为此,中央银行须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撑银行券发行与流通的信用基础,黄金储备数量成为银行券发行数量的制约因素。银行券的发行量与黄金储备量之间的规定比例成为银行券发行保证制度的最主要内容。
在进入20世纪之后,金本位制解体,各国的货币流通均转化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不兑现的纸币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国家信用货币。在信用货币流通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而成为垄断货币发行的机构,中央银行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2、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的需要。币值稳定是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若存在多家货币发行银行,中央银行在调节货币供求总量时可能出现因难以协调各发行银行从而无法适时调节银根的状况。
3、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统一货币发行使中央银行通过对发行货币量的控制来调节流通中的基础货币量,并以此调控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4、中央银行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5、中央银行应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应适当掌握货币供给增量,处理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中央银行应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销毁货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
7、为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以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具备最低限度的支付能力。
8、有助于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
9、强化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10、为商业银行之间进行非现金清算创造条件。
❼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是做什么的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以下简称本场)成立于1910年,当时称为〔金银业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银业贸易场〕及登记立案。组织与规模不断成长扩大,以至今日,建立了恒久的基业。
创立本场之前贤,皆为当时之找换店及经营各埠汇兑之银号东主或主事人,战后出任本场领导人的何善衡先生、何添先生、伍洁宜先生、梁季彝先生、董仲伟先生、马锦灿先生等皆为香港各大华资银行的创办人。九十四年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香港流行买卖碎金碎银,后发展为钱银台,再演进为银号,至现代的银行,本场纯为顺应钱银业的发展而创立。因此之故,本场虽以金银买卖为主要业务,但战前还有〔八九〕大金、银元大洋,战后还有美钞、日元、西贡纸、菲律宾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与金条买卖同时在本场双边进行。至1960年,由于美钞现货交收困难而时停时复,终以交收闲静而于1962年正式停顿,只余金银交易以迄于今。
九十二年来,金银业贸易场凭着严密而有效的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的信守精神,虽然不断遭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在香港黄金巿场巍然屹立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金商,提供了一个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流动性(Liquidity)及深度(Depth)的黄金巿场,可以让大家充份利用黄金作为投资、投机、对冲和套戥的对象。
本场创立至今,除1941至1945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而关闭外,其余时间,均依照章程营业,为投资者服务。最值得本场自豪者厥为1980年1月,苏联挥军入侵阿富汗,金价于1月18日创历史高价,每两达港币$4,855.00,惟于同月23日巨幅下挫,最低见港币$3,590.00,数日间高低价相差达$1,200.00,当时全世界主要金巿,悉数停板,独本场制度健全,应变有方,是全球惟一照常开巿的金巿。
1983年2月初,由于石油降价,美国联邦储备局收缩银根、利息高企等因素关系,金价一度大幅波动,美国、新加坡等金巿先后停板,惟本场仍继续开巿,如常买卖。基于上述两例,投资者对本场之连续性可以绝对信赖。
就流动性而言,投资者如拟将手上的金条兑换为现款,或将持有的投资平仓结算,数十年来都顺利进行,并无投诉。一个显著
的例子就是本场于1970年1月15日为了把945K金改回99作为标准,以符合首饰之需要。当时本港巿民所存之945K金超过10万两以上,本场行员一律按照945与99之成色比例,十足收回,未有发生任何纠纷,由此可见,本场金集团成员之信用昭著,及本场金条流动性之高。
就深度而言,虽然本场因为黄金价格波动而有交投兴旺或淡静的不同时期,但是在八十年代初,金巿兴旺时,本场每日成交多逾200万两,历史证明,本场行员实力雄厚,旺巿时,要处理大量的买卖,并无问题。
我们转换另一角度,从国际性因素来看本场。香港开埠至1939年,黄金进出口及买卖都是不受限制的。1939年,由于香港加入英镑区,要实施外汇管制而黄金的进出口也在管制之列,所以战后外国黄金进入香港是经过一个独特的途径,这途径是将外国的黄金运至香港时即由一众多洋行组成的专营公司转口到澳门的王安行,再由澳门以私人各种不同方式带回香港。这情形直到1974年1月1日香港政府撤销所有对黄金进出口的限制才告改变。
商人恢复直接办运黄金,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有莫大好处。事实上1974年后,伦敦和瑞士的金商陆续来港开设办事处,扩展他们的业务,黄金的进出口及转口和本场的业务,在随后几年都取得飞跃的发展,至1980年初达到顶峰。商人恢复直接办运黄金,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有莫大好处。事实上1974年后,伦敦和瑞士的金商陆续来港开设办事处,扩展他们的业务,黄金的进出口及转口和本场的业务,在随后几年都取得飞跃的发展,至1980年初达到顶峰。
香港巿场可以在国际金巿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稳定、贸易自由、尊重私有产权、法治基础深厚,而交通
运输便利、通讯设备先进、金融体系健全、监管制度严谨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指出的是香港位于亚太区,因为时差的关系,填补了纽约收巿后,伦敦未开巿前的一段时间真空,方便国际投资者继续在香港买卖,或进行对冲或套戥等活动。国际性的黄金买卖全日24小时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不断进行。
长久以来,本场与香港政府都保持一个互相尊重而又合作的关系。香港政府对商贸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本场实行自律,严密约束行员,数十年来,无论本场与行员、行员与行员或行员与投资者之间,可说纠纷甚少,如果不幸发生,亦可大家协商,予以解决。历年来政府官员及社会人士均对本场之自律成功赞誉不已,本场亦不敢自满,时刻自励改进,长期与财政司及财经事务局保持密切联系,遇有重大改革,必先征求政府意向,方始实行。
本场是一个将现货及期货结合为一的巿场,既有现货交收,但又可通过支付仓费,延期交收,因而产生期货的功能。这套独特的买卖制度,交易运作是我们的先贤数十年前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心血结晶,经过数十年的风波考验,证实运作良好,如黄金般的有恒久价值。
本场买卖的黄金纯度有两种,分别是纯度99%、重量为5金衡两的金条(称99金)及纯度99.99%、重量为1公斤的金块(称公斤条)。九九金的交易单位为100金衡两(1金衡两相等于37.429克或1.2033金衡安士),最低价格变动为5角,而公斤条的交易单位为5公斤,最低价格变动为1分。所有黄金买卖是以港元报价及结算,为方便国内的投资者,公斤条同时提供以上午及下午公价为基础的人民币报价。
以下是交易制度的简介,行员或其出市代表于交易大堂内以粤语公开叫价,辅以手号进行买卖。这种买卖方式,在外国称为
Open Outcry,现在部份主要的期货市场仍然采用这方式交易。本场买卖一周五天,星期一至五分早、午市,时间为上午九时正至中午十二时卅分;午市则为下午二时卅分至五时正。当买卖双方交易后,于十五分钟内,沽方负责填写交易票据,交买方确认后再交予本场结算部登记交易及更新每名交易行员的存欠仓,以控制风险。每市完毕,本场会对所有交易作中介结算,然后把结算结果交予指定结算银行,每日上下午厘定公价(作结算用),公价的订定依随厘定时的市价,99金以5元的整数计,公斤条以5分的整数计。
所有行员的买卖合约价与公价对比而入帐结算差额,盈亏皆与本场相对清结。所有营业行员均须在指定的同一银行开设帐户,以利结算。早巿在下午已结算清楚,午巿则在晚上。
我们上面说过本场是期现合一的巿场,它的原理是这样的,贸易场的买卖虽然以现货为基础,即日平仓交收为原则,但我们有一套交收仓费的制度,可以将现货交收延迟至翌日,甚至无限期递延,直至平仓为止,因而发挥期货的功能。仓费是每日早上11时正(99金)及11时15分(公斤条)在巿场公开议定的,届时有意交收现货金条行员分别登记上板,由现货供求决定是日的仓费。
仓费的厘定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黄金的供求及(2)港元利率的高低,如果现货黄金需求(认收)较供应(认交)数目为大,
收取黄金的买家可向要求延期交出黄金的沽家索取仓费,以作补偿,即由持好仓者收取仓费,持淡仓者付仓费,行内术语称为〔高息〕或〔加仓费〕,同一道理,由持淡仓者收取仓费,持好仓者付仓费则称为〔低息〕或〔低仓费〕。如果认交与认收实金数目相等,买卖双方均无异议时,仓费便作订定论,假如买卖双方都不用付息的话,行内称为〔平息〕。
关于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透过两项措施,第一是设立保证金制度。每一行员的信用额目前是1,000两或75公斤,在这范围内免付保证金,否则每100两须付保证金港币7万元及每5公斤付保证金港币9万5千元予本场。信用额两数及保证金银码均随金价波幅由理监事会随时调整,以平抑风险。记得80年初旺巿时,每百两保证金高达港币16万元。因为有这个机制,所以贸易场于历次黄金风险潮中均能履险如夷,平安渡过。
另外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折价停板,根据本场章程,金价上落价位与前巿公价比较,每百两相差达到港币400元(公斤条:每克港币10元),即需实行折价。举例而言,依目前保证金标准,上巿公价为3,500元,现巿于未定公价前已上升至3,900元或下跌至3,100元,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实行折价,而折价与一般巿场升跌停板差不多,本场依例需由理监事会通过公布执行,宣布公仓买卖停止,以折价价位为公价,立即登记上板交收现货,议订仓费,所有公仓买卖,一律以公价折实,作为了结,并照公价交收,折价后需隔两巿时间,然后才可以复巿,买卖需要从新开始。
http://www.cgse.com.hk/sc/index.php
❽ 香港股票每天的涨跌幅限制是多少
无涨跌幅限制
❾ 香港税务条例第112章51(4)(a)条
其他有关香港法律的资料,建议向香港律政司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