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黄金产量第一的国家是哪个是不是南非呢
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❷ 世界上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2017年中国黄金产量已是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2017年,中国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26.142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产27.344吨,同比下降6.03%;黄金实际消费量1089.0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1%。中国黄金消费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位。
(2)蒙古乌兰巴托黄金产量如何扩展阅读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26.142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产27.344吨,同比下降6.03%。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369.168吨,有色副产金完成56.974吨。另有国外进口原料产金91.348吨,同比增长11.45%,全国累计生产黄金(含进口料)517.490吨,同比下降3.35%。
中国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山东招金等大型黄金企业集团黄金成品金产量和矿产金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含进口料)的52.24%和40.39%。
2017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089.0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1%。其中:黄金首饰696.50吨,同比增长10.35%;金条276.39吨,同比增长7.28%;金币26吨,同比下降16.64%;工业及其他90.18吨,同比增长19.63%。
❸ 世界黄金产量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呢
南非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世专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属金。南非占世界查明黄金资源量和储量基础的 50%,占世界储量的38%;美国占世界查明资源量的12%,占世界储量基础的8%,世界储量的12%。除南非和美国外,主要的黄金资源国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个黄金生产国中,美洲的产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国14%);非洲占28% (其中南非22%);亚太地区29%(其中澳大利亚占13%,中国占7%)。年产100吨以上的国家,除前面提到的5个国家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年产50吨—100吨的国家有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巴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外墨西哥、菲律宾、津巴布韦、马里、吉尔吉斯坦、韩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圭亚那、几内亚、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金生产国。
❹ 中国黄金主产区的黄金产量
你把新疆排除在外了啊。我怎么回答你?!
❺ 蒙古国现状是怎么样的
蒙古国是中国的北方邻国,从北京乘飞机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只要两小时,两国之间还有铁路相连。2003年共有约6万中国人持旅游签证进入蒙古国,他们大多是生意人和劳务人员,只有几千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目前,蒙古国已经成为中国新的旅游目的地国,具体协议正在商订中。
乌兰巴托人的衣食住行
乌兰巴托建在群山之间的丘陵地上。乌兰巴托主要街道的建筑有很浓的俄罗斯味,很雅致,一般3—5层,全城建筑最高的也只有十几层。市中心有很气派的大广场,商业区有一个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模一样的商场,连楼梯扶手用的石材都是一样的,据说用的是同一张图纸。乌兰巴托新的居民生活区正在崛起,相比之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很像中国同时期建的五六层的楼房;再早些年代的的建筑虽然很陈旧,但是仔细看都很考究;还有大量低矮的房屋建在坡地上,中间夹着不少蒙古包。稍出市区,大片大片的山地草场扑面而来,草不高,牲畜自由啃食----蒙古国的牧业基本处于自然放牧状态。一到周末,草原上景色好的地方常有有城里人开车出来游玩。相对于首都的88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来说,乌兰巴托的汽车还是相当多的,大街上跑的全部是外国车,韩国二手车最多。蒙古国基本没有自已的制造业,经济上的三大支柱分别是采矿业、农牧业、和零售业。由于人少,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这里的住房使用大量木材,树木随便砍伐;下雨虽少但是城市不缺水,几条河流的水又多又清。蒙古国人盖房子用地除了在市中心,基本不受限制,很容易得到政府批准。 乌兰巴托是一个纬度和海拔都比较高的首都,又处内陆深处,因此冬天漫长。但是它的夏天却凉爽迷人,白天很长,晚上9时多天还亮着。乌兰巴托商场关门较早,百货大楼晚8时下班。乌兰巴托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比较悠闲,全市有3000多家酒吧、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对蒙古国人的生活水平很难下一个结论,蒙古国公务员的平均月工资大约80元美元,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150美元,但是大家的实际生活好像比这个数字反映的要好些。蒙古国人自己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几年好多了。手机在乌兰巴托市已经相当普及,而且是单向收费;但是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上网不方便。 蒙古国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出过国的人很多,普遍见多识广。在牧区,我们参观了一个牧民家庭,除了老两口,还有4个女儿,其中2个在国外,蒙古包的墙上挂满了女儿们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老人骄傲地说,即使最偏远的牧民,也知道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什么。乌兰巴托人的生活习惯受俄国的影响很大,食品结构虽然还是蒙古民族的,但是餐具和吃法都是西式的。3天下来,我们在乌兰巴托没遇到乞丐,但是旅游点卖小商品的儿童很多,有的缠着追着客人要求购买。 蒙古国媒体的格局近年来变化很大,但是“大哥大”依然是国家电视台,它有一个频道和400多名工作人员。乌兰巴托另有几家新的私营电视台,都只有几十人或百人左右,这只相当于大电视台的一个节目组。不过,乌兰巴托市民能看的电视频道有几十个,它们大都是国外的。乌兰巴托报纸种类挺多,但是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只卖1万多份。蒙古国近年来基本没生产过像样的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几乎全是进口的,中国的《还珠格格》家喻户晓。这个国家最红的几个明星都是歌星,大影星一个都没有。由于蒙古国自己生产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蒙古国人实际在通过外部的资源充实自已的文化生活。世界上很多人口少的国家其实都是这样,人们并不因此感到寂寞。蒙古国去年生产国内生产总值11亿美元,与中国的贸易则达到4.4亿美元,是蒙俄贸易的两倍。中国是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国。蒙古国去年全年入境的外国人大约20万,中国人占了六七万。蒙古国出境的人中,到中国的也最多,去年达到41万多人。他们除了到中国旅游,做生意,每年有3万多人是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看病----内蒙古的一些医院与蒙古国方面签有合同,向这些病人提供优惠。还有很多人把北京当作中转站,前往美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及世界各地。像天津港成为蒙古国货物的最重要出海口一样,北京也成为越来越多蒙古国人出国的第一个落脚点。 中蒙之间的道路交通目前还不够发达,目前,中蒙间只有铁路相连,没有公路交通。中蒙铁路纵贯蒙古国,它是中蒙贸易的主要通道。乌兰巴托到中蒙边境扎门乌德的公路正在修建中,一共700公里,目前已经修好了500公里。这条路同时也将是连接中俄的公路干道。中蒙之间有11个边境口岸,但是目前只有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口岸是常年开放的。蒙古国全境无高速公路,我们见到的最好的公路也是上下各一车道,而且保养不理想,路面坑洼多。蒙古国人开玩笑说,这些路都是高速公路,因为他们的司机在这样的路上行驶,车速一点也不慢。 蒙古国欢迎中国游客 随着蒙古国成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大量中国游客去蒙古国观光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呢?蒙古国方面非常希望事情会这样发展,但是从目前看问题还有不少。 首先是蒙古国的旅游设施不足,乌兰巴托市仅有4家按蒙古国标准评出的四星级饭店(相当于中国的三星级),全市所有的旅游床位加起来只有5600张。乌兰巴托市周围约有140个旅游点,但是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草原上搭建起一些蒙古包。据蒙古国旅游局的官员介绍,西方游客来蒙古国,一是向往这片原始的自然风光,二是对真正的游牧生活充满兴趣。他们往往喜欢冒险,不怕在旅途中吃苦。比如在蒙古国最西部山区,也就是中国新疆著名景区喀纳斯湖对面的蒙古国境内,几乎没有路,但是去年1年约3000名西方旅游者在那里登山,在没有缆车(蒙古国全境无缆车)的陡坡上滑雪,睡帐篷。这位蒙古国旅游局官员坦陈,欧洲人好冒险,亚洲游客更偏好舒适。因此,蒙古国方面正积极发展旅游硬件设施,并且欢迎全世界的商人前来投资。 第二个问题是,蒙古国的物价比中国贵,虽然中国旅客对于去西方国家旅游费用较高能接受,但是他们往往把蒙古国想成是物从比较便宜的国家。蒙古国的旅馆都比中国相同标准的旅馆贵, 四星级的旅馆要70美元左右1天。旅游门票和机票目前还实行价格双轨制,对外国人的收费高。旅游局官员说,1个游客在蒙古国逗留一天,要花人民币大约800元(我们算着可能要高些),加上往返程机票3000多元,签证费200多元。如果参加蒙古国6日游,一个人至少要七八千元。这个价格显然对中国人来说偏高了。 但是蒙古国要吸引中国游客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从外交部到旅游局的高官,都一再向我们表达了这一点。旅游被确定为蒙古国经济新的最大亮点。最重要的是,神秘的蒙古国在吸引着中国人,这是一个纯天然的国家,空气与河流都是透明的,一出机场就能闻到草原的清香,入夜在市区就能看到满天的星斗。这里还有藏传佛教的寺院,中国建筑风格的古代宫殿,能看到“万寿无疆”“乐善好施”等中文牌匾。这里还有3000万头马牛羊和骆驼,有一望无际、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美丽大草原。
❻ 近年来各国黄金产量怎样
由于近期国际金价和总需求的上升,黄金生产成本的下降,世界矿产黄金的产量总体处于一个在波谷向上反弹的阶段,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黄金产量仍旧保持一种平稳上升的趋势。
国际矿产黄金产量变化近况
国际黄金市场中的矿产黄金供应量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黄金产量经过了1994、1995两年的连续下降,在1996年,全球的许多产金国纷纷加快了生产步伐。但在经历了1996-1998年三年年均4%左右的中速增长之后,全球矿金的增产速度便减慢了下来,基本保持在1%左右。然而在2002年,却出现了自1994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增长率为-1%。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前十位的产金国名次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1%左右的增减幅度看似也不会给全球产金量带来多大的影响,但事实却是,这些矿产黄金供应国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从近几年来这些国家的产金量变化来看,可以大致将他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产金量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加纳以及一些拉美、东南亚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而俄罗斯在克服了其采矿业的财政危机之后,也逐步实现了产量的增长。同时带动了许多独联体国家的采金业的发展。阿根廷更是在1998年首次跃入了世界产金国前20名的行列。
第二类是不断减产的产金国,其中主要有: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及一些非洲国家。他们中的多数在经历了1996、1997年的增产期后,就开始出现了产量的萎缩。而最为典型的就是南非,其产量从1970年开始,逐年下跌,一路滑到了2001年的低谷。
第三类则是那些受技术、资金、市场、矿源、政策等多种因素限制而出现产量波动或产量基本持平的国家。例如美国,在经过了1996-1998年三年连续的增长之后,就一直处于一种隔年涨跌的状态之中。
从以下的几个国际重要产金国(地区)产量的具体变化情况和原因,就能粗略窥探到国际黄金市场近年来的变动:
南非
南非的金矿储藏量和生产量一直是处于全球首位,其国内的金矿以富矿居多。1970年南非黄金产量达到了历史顶峰,年产金1002吨,占了全球产金量的一半以上,此后黄金产量就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仅在80年代中期和1993年有过两次增产。在80年代,其产量均保持在600吨以上,约占全球黄金产量的30%。1996年,南非的产金量首次跌破500吨/年,约占当年全球黄金产量的21%。2001年,其产金量滑到历史低点,仅394吨。直到2002年,终于又实现了小幅的增产。虽然1970年至今,南非的黄金年产量大幅减少,但它仍是全球最重要的黄金开采基地。
之所以会导致南非的黄金年产量锐减这种情况,究其主要原因不难发现:首先,表2中的数据明显反映出,虽然南非的产金成本与全世界一样,都处于一种逐步下降的状态,但其每年的产金成本(付现成本)均要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这是由于开采程度不断增加和技术不足所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所带来的问题。其次,从80年代起,国际金价就处于一种波动下跌的状态,南非政府和厂商希望通过减产来促使国际黄金市场的供求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从而通过提高黄金的市场价格来弥补高额的成本并增加利润空间。所以,从图1中可以看到,产量曲线的变动和黄金价格曲线的变动是一致的,只是因为生产的启动和结束都有一个时滞过程,从而导致产量曲线的变动落后于价格曲线的变动。
但随着近年来国际金价的重新攀升、南非货币兰特(rand)深度贬值而造成的成本节约和实际兰特金价的上升,促使了南非在2002年增产1.5吨,实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首次增产。今后,只要南非能逐步克服其成本、技术及劳动生产率上的问题,它的黄金工业终将走出低潮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
1990年至2002年,中国的黄金产量基本保持了一个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仅在1999年出现了少量的减产。2000年,中国取代加拿大成为全球第四大产金国,2002年的年产金量是189.13吨,2003年是200.598吨。
由于在中国的黄金市场中,中国人民银行曾是惟一有权收购黄金的机构,所以,影响中国矿金产量的因素也具有特殊性。
首先,政府的黄金储备政策是黄金开采的指向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必须要增加黄金储备,这是因为:
1、随着中国GDP的上升和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中国需要相应地提高黄金储备量;
2、充足的黄金储备也是保证人民币在实现了可自由兑换之后能保持强势的重要条件之一;
3、与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相比较,中国的黄金储备量仅为日本的二分之一,与美国更是相去甚远,这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其次,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逐步开放,黄金投资必将有所增加,同时经济、技术的发展也会刺激制造业用金量的上升,这势必导致黄金总需求的增加,从而拉动黄金的开采。
最后,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黄金市场上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其决定的黄金收购价对中国采金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国际金价暴涨之时,国内黄金收购价并没有随之浮动,从而导致了一些矿产金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出。1997年后,人民银行经常按国际金价调整其收购价以减少这种非正常的黄金外流。但由于国内收购价和国际金价仍常常存在着差异,致使在国内收购价高于国际金价时,走私黄金流入国内,谋取利益。但随着中国黄金市场与国际金市的逐步接轨,这种影响将会慢慢消失。
独联体国家
前苏联是一个黄金储量十分丰富的国家,1987年时,还以277吨的产金量仅次于南非,排在世界第二位。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取代它成为全球第二大产金国。但在2002年,所有独联体国家的产金量之和仍可超过美国,占据全球次席。
从1993年到1996年间,独联体国家的黄金产量从250吨左右下降到了223吨。从1997年开始中速回升,在2003年达到305吨左右的黄金产量。
俄罗斯是各个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产金国。在度过了国内采矿业的财政危机之后,俄罗斯的矿产金产量从1999年起,开始了连续四年的增长期。在2001年,已恢复到了1993年时的产金水平,年产金165吨,在2002年达到了181吨的高峰。
乌兹别克斯坦的产金量基本保持平稳,一直处于85-88吨之间。吉尔吉斯斯坦在1997年首次进入世界前二十大产金国的行列。但在2002年7月,该国最大的金矿库姆托尔库发生塌方,使其无法开采。
❼ 中国黄金产量世界第一,哪个省最多
黄金产量最高是南非,曾达到年产量1000吨。
中国并不是黄金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产黄金最多的省是山东省
❽ 世界上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中国,中国已经超过南非成为第一大产金国
❾ 乌兰巴托的城市概况
乌兰巴托市是蒙古第一大城市,是蒙古国首都及文化、科技、工业和交通中心,是蒙古政府最高领导机构所在地,国际组织驻蒙机构大都设在此。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苏联边境542公里。人口81.25万,占全国人口的33%,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占30.2%,15—59岁的成年人占64.5%,5.3%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在乌兰巴托市居住着许多民族和种族,其中蒙古人占88%,哈萨克人占2%,杜尔伯特人占1.5%。此外,还有巴亚特、达里岗嘎、乌梁海、扎格钦、达尔哈德、图尔古特、乌格勤德、乌干图等种族。 首都乌兰巴托市的气候温差悬殊,属大陆性高寒气候,冬季长而寒冷,1月平均气温-15一-22℃,夜间有时可达-39℃;夏季短而炎热,7月平均气温+20~+22℃,最高可达+39.5℃。年平均降水280毫米,一年中有180天为晴天,无霜期109天。
乌兰巴托文教程度远远高于蒙古其他各地,学校众多。有官方的蒙古国立大学、蒙古艺术大学、蒙古科技大学、蒙古农牧业大学及私立高等院校有百余所,规模最大的是蒙古国立大学。
还有100多所综合性中等学校。佛教著名寺院甘丹寺、博格多汗博物馆、乔金扎玛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蒙古的经济逐步复苏,乌兰巴托的经济也在逐年递增,仅2001年经济产值就达到9278亿图格里克,增值3567亿图格里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2001年乌兰巴托市企业产值为1.139亿图格里克,销售额2.094亿图格里克。其中电产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8%,煤产量的50%以上。乌兰巴托工业中,燃料、动力工业占17.4%,轻工业占38.9%,食品工业占19.2%。目前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总产的60%以上,截止至2001年,在乌兰巴托的外资企业达到334家,引进外资1.222亿美元,投资最多的国家为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首都乌兰巴托范围内有牲畜27.58万头,其中70%为私人牲畜,大多放牧在离市区较远的草原上。在嘎楚尔特、扎日嘎郎特区设有奶牛改良站。 乌兰巴托是蒙古的交通运输中心,以铁路、公路为主,空运为辅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北京—莫斯科国家铁路干线经过该市,贯穿全蒙南北。乌兰巴托市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唯一国际航空港,位于该市西南14公里处,有定期航班通往北京、莫斯科、伊尔库茨克、汉城、大阪、法兰克福、伊斯坦布尔等地,也有通往全国各省会的航班。乌兰巴托通讯的程度较高,70%以上的住宅均安装了电话,全市80%的地区普及了互联网,移动通讯用户达到28.95万人。乌兰巴托共分为9个区121个小区,分别是:巴彦高勒、巴彦珠日赫、宋给纳海尔汗、苏赫巴特尔、汗乌拉、成格勒泰、巴嘎杭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