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富途证券的佣金是多少和艾德证券比哪个佣金更低
美股方面:
1.新方案涉及交易收费调整,其他收费不变(可参考原有收费标准)
2.新增套餐一:
1)下调佣金,0.0049美元/股,最低0.99美元/笔,最高交易金额的0.5%,富途收取。
2)交收费不变,0.003美元/股,美国结算机构收取。
3.套餐二收费不变
1)佣金:5.00美元/笔,富途收取;
2)交收费0.003美元/股,最低3美元/笔,美国结算机构收取。
4.若原有方案是【佣金:0.01美元/股,最低1.99美元/笔;交收费:0.003美元/股】,可选择保留原收费方案,或切换两个新方案之一,但一旦切换至新方案,将不能恢复至原方案。
港股方面:
佣金新方案涉及交易收费调整,交易收费包括富途收费和代收费项目(香港政府、交易所、结算所和证监会收费),此次全面下调了富途收费,大概调整如下:
1.收费结构更清晰,富途收费与香港结算所收费完全剥离。
2.下调佣金,从万分之五(最低50元),调降为万分之3(最低3元)。
3.富途收费部分全部按照订单收取。(代收费项目,全部以交易所及政府收费为准,具体产看交易所网站 )
4.可选择保留原收费方案,或切换两个新方案之一,但一旦切换至新方案,将不能回复至原方案。
港股佣金:每笔订单交易金额的0.03%,最低3.00 港元(最低3元,免佣期内不收取);
5.将适时推出富途种子,客户将有机会通过种子减免佣金,持续降低交易成本。
② 港股打新手续费是怎么收的
费用一:认购手续费:50港币。
无论是否中签,均需缴纳;
费用二:是中签费用,如中签,需收取1.0077%的费用。而且港股交易费用是股票买卖时候产生的费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取,双向收费。以富途证券为例,佣金是万三,认购手续费目前是不用的,这点比较赞
③ 港股通交易需向港交所缴纳交易系统使用费,其收取标准为多少
您好,不知道你是不是说的每笔交易0.5港币这个费用呢
如需炒股佣金万1开户点击头像!
④ 新的香港股票交易规则和费用呢
指定股票可卖空3.T+2交收(即T+2以前不可以提取现金,股票,转托管)4.无涨跌幅限制以上4
⑤ 富途牛牛买美股需要多少手续费
在富途牛牛证券购买美股手续费有两个方案:方案一 佣金0.0049美元/股,平台使用费0.005美元/股;方案二 $5/笔 ,无平台使用费。
(5)富途证券港股交易收费标准扩展阅读:
富途牛牛的特色功能:
1、直连交易所:三大市场实时行情免费看。免费提供A股行情、港股level2行情、美股level1行情,助投资者轻松判断、决策。
2、极速下单:0.0037秒抢占投资先机。历时四年自主研发的交易系统,订单成交时间只需0.0037秒。得益于千兆光纤网络的优化,提供了稳定快速的交易体验。
3、安全稳定:富途自建底层架构,采用银行级保安及军用级加密技术,运用世界级领先技术一次性通过联交所测试,信息资产安全严格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官方网站-富途牛牛
⑥ 富途证券开户收费吗
富途是不收取任何管理费的,即没有年费
收费标准:港股佣金是万分之五,前三个月不收取;美股佣金是5美元一
⑦ 艾德证券和富途证券的手续费多少
谢邀。
艾德证券:
港股佣金0.05%最低100港币;平台使用费25/笔 ;美股佣金0.8最少60美金内 ;平台使用费25/笔 ;行情容使用费手机20,电脑200(送10档行情)。
富途证券:
平台使用费15每笔;美股佣金0.0049美元/股或者5美元/订单;平台使用0.005美元/股/0美元/订单。
不过最后要说一句,选择券商的时候不仅要看手续费用高低,也要看券商的其他方面,比如平台资质、持牌数、业务交易品种等等,建议题主可以上它们的官网了解更多一些信息。
如满意,请采纳,谢谢!
⑧ 想买港股,富途证券港股打新股手续费多少
听说过这个还是有点高的,要说玩港股比较划算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去看看老虎证券,佣金只要万2.9,还送level2行情,上面的人也不少呢!
⑨ 港股打新如何收费
你好,港股新股申购手续费为50港币,投资者不管中没中签都需要缴纳。投资者新股内中签后,还需要缴纳容中签资金的1.0077%的费用。其中,经纪佣金为1%是经纪公司所收取、交易征费0.0027%是香港证监会收取、交易费0.005%是香港交易所收取。而且,港股不像A股有很多申购要求,港股是没有特定申购资质要求的,只需要具有香港证券账户其中有50港币就可以进行打新,而且中签率远高于A股。根据港股新股申购规则,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交易所的证券账户在新股发行时参与新股申购。新股申购必须在申购的交易日16点收盘前发起新股申购,如果投资者在申购的交易日16点收盘后发起新股申购,那么新股申购不会成功。新股申购中签结果会在当天的晚上21点公布,新股中签后会以系统信息、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投资中签信息,同时也可以在投资者的证券账户中看到中签的股票信息。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