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相对强度”实际上就是股价与大盘的相对强度。比如在某一段时专间内,股价上属涨二成而大盘上涨却只有一成,那么股价的走势就强于大盘。
至于这个“相对强度”的指标可以这样设计:
相对强度指标=股价/大盘指数×100
比如在某年某月某日。股价是5元而上证指数是1000点,那么该日的“相对强度指标”就是5/1000×100=0.5。
这个指标乘以100是为了将数据扩大100倍,看起来更直观一些。
B. 你好,你以前提到过的RS,个股与大盘相对强弱指标,请问有没有大智慧的公式谢谢指教
对比强弱(DBQR)
指标概述:对比强弱(DBQR)指标实际上是从变动率指标(ROC)改进发展而来的。该指标是通过分别计算大盘和个股的变动率指标,再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该股相对于整个大势的强弱状况。
计算公式:1.指数强弱线(DB)=(大盘收盘指数-N日前大盘收盘指数)/N日前大盘收盘指数 2.个股强弱线(QB)=(收盘价-N日前收盘价)/N日前收盘价3.MADBQR1=QB的M1日简单移动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简单移动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简单移动平均 4.参数N=5,M1=10,M2=20,M3=60
应用法则
1.QB向上金叉DB,表明个股强于大盘,是买进时机;QB向下死叉DB,表明个股弱于大盘,是卖出时机。 2.当QB与DB有较大偏离的时候,如果QB能够快速,并且几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则是一个较好的买进时机。 3.当QB与DB有较大偏离的时候,如果QB能够快速,并且几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则是一个较好的卖出时机。 4.如果QB与DB同时快速向上穿越三条均线,表示大势转暖,该股有跟随走强的趋势,可买进。5.如果QB与DB同时快速向下穿越三条均线,表示大势转弱,该股有跟随走弱的趋势,可卖出.
相对强弱指数(RSI)
一、相对强弱指数
相对强弱指数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上涨和下跌幅度之和的比率制作出的一种技术曲线。能够反映出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的景气程度。
二、公式
RSI(n)=n日内收盘价涨数平均值÷(n日内收盘价涨数平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平均值)×100
赢正软件系统默认n为6、14
三、RSI分析要领
运用VR指标应该综合其它技术指标共同分析 相对强弱指数值在0~100之间波动。一般相对强弱指数的变化范围在30~70之件,其中又以40~60之件的机会较多,超过80或低于20的机会很少。当股市经过一段下跌行情,相对强弱指数也随之从高位持续跌至30以下,如果由低位向上突破60并或确认,则表明多头力量重新占据上锋。当股市经过一段上涨行情,相对强弱指数也随之从低位涨至80以上后,如果从高位向下跌破40,则表明空头力量重新占据上锋。在高价区与低价区内相对强弱指数的变动与股价变化不一致时说明大势即将反转。 相对强弱指数图形中曾经出现的最高点具有较强的反压作用;相对强弱指数曾经出现的最低点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多头市场中如果有价格回档,多头的第一道防线是RSI=50,第二道防线是RSI=40,第三道防线是RSI=30。空头市场中如果有价格反弹,空头的第一道防线是RSI=50,第二道防线是RSI=60,第三道防线是RSI=70。多头市场中RSI值每次因股价回档下跌而形成的低点密集区也是多头的第一道防线。空头市场中股价处于反弹盘整阶段RSI所出现的高点也是空头的一道防线。盘整阶段的值在40~60之间,如果市场走强,RSI值往往可以在80以上。反之,股票市场交易不景气时RSI值在20以下。
C. 股票里MARS和RS指标图形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相对强度指标(RS)
1. 指标说明
相对强度指标,描述个股和大盘之间的专背离情况,其中属移动平均线的意义是在n个周期中个股和大盘的平均背离情况。一般来说,个股和相同的市场中的指数进行比较。
相对强弱指数(RSI)
1. 指标说明
相对强弱指数是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收盘涨数和平均收盘跌数来分析市场买沽盘的意向和实力,从而作出未来市场的走势。
2. 运用原则
受计算公式的限制,不论价位如何变动,强弱指标的值均在0与100之间。
强弱指标保持高于50表示为强势市场,反之低于50表示为弱势市场。
强弱指标多在70与30之间波动。当六日指标上升到达80时,表示股市已有超买现象,如果一旦继续上升,超过90以上时,则表示已到严重超买的警戒区,股价已形成头部,极可能在短期内反转回转。
当六日强弱指标下降至20时,表示股市有超卖现象,如果一旦继续下降至10以下时则表示已到严重超卖区域,股价极可能有止跌回升的机会。
D. RSI指标如何计算。能用具体例子说说嘛
你好,来RSI的计算
强弱指标自的计算公式如下:
RSI=100-[100/(1+RS)]
其中 RS=14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值/14天内收市价下跌数之和的平均值
举例说明:
如果最近14天涨跌情形是:
第一天升2元,第二天跌2元,第三至第五天各升3元;第六天跌4元 第七天升2元,第八天跌5元;第九天跌6元,第十至十二天各升1元;第十三至十四天各跌3元。
那么,计算RSI的步骤如下:
(一)将14天上升的数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总共上升16元除以14得1.1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二)将14天下跌的数目相加,除以14,上例中总共下跌23元除以14得1.643(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三)求出相对强度RS,即RS=1.143/1.643=0.696%(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四)1+RS=1+0.696=1.696;
(五)以100除以1+RS,即100/1.696=58.962;
(六)100-58.962=41.038。
结果14天的强弱指标RS1为41.038。
E. RSI指标计算方法
相对强弱指标RSI的计算公式有两种
其一:
假设A为N日内收盘价的正数之和,为N日内收盘价的负数之和乘以(—1)
这样,A和B均为正,将A、B代入RSI计算公式,则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对强度)=N日内收盘价涨数和之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和之均值
RSI(相对强弱指标)=100-100÷(1+RS)
这两个公式虽然有些不同,但计算的结果一样。
以14日RSI指标为例,从当起算,倒推包括当日在内的15个收盘价,以每一日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日的收盘价,得到14个数值,这些数值有正有负。这样,RSI指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A=14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14个数字中负数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为14日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
B为14日中股价向下波动的大小
A+B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
RSI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阶段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波动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强势越明显;百分比越小,弱势越明显。RSI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在计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后,可采用平滑运算法计算以后的RSI值,根据RSI值在坐标图上连成的曲线,即为RSI线。
以日为计算周期为例,计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为计算周期。一般而言,若采用的周期的日数短,RSI指标反应可能比较敏感;日数较长,可能反应迟钝。
F. 如何设置和使用相对强度指标,请教!!
设置:大智慧-(在日线下)-RSI-回车即可
RSI指标
RSIS为1978年美国作者Wells WidlerJR。所提内出的交易方法之
一。所谓容RSI英文全名为Relative Strenth Index,中文名称
为相对强弱指标.RSI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正常的股市中,多
空买卖双方的力道必须得到均衡,股价才能稳定;而RSI是对于
固定期间内,股价上涨总幅度平均值占总幅度平均值的比例。
1 RSI值于0-100之间呈常态分配,当6日RSI值为80‰以上时,
股市呈超买现象,若出现M头为卖出时机;当6日RSI值在20‰以
下时,股市呈超卖现象,若出现W头为买进时机。
2 RSI一般选用6日、12日、24日作为参考基期,基期越长越有
趋势性(慢速RSI),基期越短越有敏感性,(快速RSI)。当快速
RSI由下往上突破慢速RSI时,为买进时机;当快速RSI由上而下
跌破慢速RSI时,为卖出时机。
G. 试述相对强弱指数(RSI)的市场运用法则
相对强弱指标RSI又叫力度指标,其英文全称为“Relative Strength Index”,由威尔斯·魏尔德﹝Welles Wilder﹞所创造的,是目前股市技术分析中比较常用的中短线指标。
第一节 RSI指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RSI指标的原理
相对强弱指标RSI是根据股票市场上供求关系平衡的原理,通过比较一段时期内单个股票价格的涨跌的幅度或整个市场的指数的涨跌的大小来分析判断市场上多空双方买卖力量的强弱程度,从而判断未来市场走势的一种技术指标。
从它构造的原理来看,与MACD、 TRIX等趋向类指标相同的是,RSI指标是对单个股票或整个市场指数的基本变化趋势作出分析,而与MACD、TRIX等不同的是,RSI指标是先求出单个股票若干时刻的收盘价或整个指数若干时刻收盘指数的强弱,而不是直接对股票的收盘价或股票市场指数进行平滑处理。
相对强弱指标RSI是一定时期内市场的涨幅与涨幅加上跌幅的比值。它是买卖力量在数量上和图形上的体现,投资者可根据其所反映的行情变动情况及轨迹来预测未来股价走势。在实践中,人们通常将其与移动平均线相配合使用,借以提高行情预测的准确性。
二、RSI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对强弱指标RSI的计算公式有两种
其一:
假设A为N日内收盘价的正数之和,B为N日内收盘价的负数之和乘以(—1)
这样,A和B均为正,将A、B代入RSI计算公式,则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对强度)=N日内收盘价涨数和之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和之均值
RSI(相对强弱指标)=100-100÷(1+RS)
这两个公式虽然有些不同,但计算的结果一样。
以14日RSI指标为例,从当起算,倒推包括当日在内的15个收盘价,以每一日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日的收盘价,得到14个数值,这些数值有正有负。这样,RSI指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A=14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14个数字中负数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为14日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
B为14日中股价向下波动的大小
A+B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
RSI 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阶段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波动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强势越明显;百分比越小,弱势越明显。RSI的取值介于0— 100之间。在计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后,可采用平滑运算法计算以后的RSI值,根据RSI值在坐标图上连成的曲线,即为RSI线。
以日为计算周期为例,计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为计算周期。一般而言,若采用的周期的日数短,RSI指标反应可能比较敏感;日数较长,可能反应迟钝。目前,沪深股市中RSI所选用的基准周期为6日和12日。
和其他指标的计算一样,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的不同,RSI 指标也包括日RSI指标、周RSI指标、月RSI指标年RSI指标以及分钟RSI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RSI指标和周RSI指标。虽 然它们的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另外,随着股市软件分析技术的发展,投资者只需掌握RSI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无须去计算指 标的数值,更为重要的是利用RSI指标去分析、研判股票行情。
第二节 RSI的一般研判标准
RSI的研判主要是围绕RSI的取值、长期RSI和短期RSI的交叉状况及RSI的曲线形状等展开的。一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RSI取值的范围大小、RSI数值的超卖超买情况、长短期RSI线的位置及交叉等方面。
一、 RSI取值的大小
RSI的变动范围在0——100之间,强弱指标值一般分布在20——80。如图 (2–1)所表示。
RSI值 市场特征 投资操作
80——100 极强 卖出
50——80 强 买入
20——50 弱 观望
0——20 极弱 买入
H. 股票指标的强弱指标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相对强弱指数的理论认为,在一个正常的股市中,只有多空双方的力量取得均衡,股价才能稳定。
计算方法:
RSI = 100 - 100 /(1+RS)(1)
RS = N日内收市价上涨幅度总和 / N日内收市价下跌幅度总和(2)
公式中的RS又称为相对强弱值,公式(1)把强弱的变化幅度限定 在0~100之间。
缺省时,系统在副图上绘制三条线,分别为6日线RSI1,12日线RSI2,24日线RSI3。RSI反应了股价变动的四个因素:上涨的天数、下跌的天数、上涨的幅度、下跌的幅度。它对股价的四个构成要素都加以考虑, 所以在股价预测方面其准确度较为可信。
根据正态分布理论, 随机变数在靠近中心数值附近区域出现的机会最多, 离中心数值越远, 出现的机会就越小。
在股市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里相对强弱指数
的变化范围介于30和70之间,其中又以40和60之间的机会最多,超过80或者低于20的机会较少。而出现机会最少的是高于90及低于10。
应用法则:
1、6日RSI值高于85, 市场处于超买状态;6日RSI低于15,市场处于超卖状态。在85附近出现M头可以卖出,15附近出现W底可以买进。
2、RSI在50以下为弱势市场,50以上为强势市场。
3、RSI在50以上的准确性较高。
4、盘整时, RSI一底比一底高,表示多头强势,后市可能再涨一段,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卖出信号。
5、若股价尚在盘整阶段,而 RSI已整理完成,则价位将随之突破整理区。
6、当 RSI 与股价出现背离时,一般为转势的信号。代表着大势反转,此时应选择正确的买卖时机。结合快速与慢速两条RSI线来确定买卖时机:把6天和12天RSI结合起来使用,当图形上6日RSI线向上突破12日RSI时,即为买进的信号。当6日RSI线向下跌破12日RSI,即为卖出信号。尤其当RSI处于低位30以下发出的买入信号与高位70以上发出的卖出信号极为可靠。
7、RSI图形之反压线(下降趋势线)呈现15度至30度时,最具反压意义,如果反压线的角度太陡,很快地会被突破,失去反压之意义。相反,RSI图形之支撑线(上升趋势线)呈现负15度至负30度时,最具支撑意义,如果支撑线的角度太陡,将会很容易地被突破,失去支撑之意义
I. 求:RSI指标的详细计算过程
相对强弱指标RSI的计算公式有两种
其一:
假设A为N日内收盘价的正数之和,B为N日内收盘价的负数之和乘以(—1)
这样,A和B均为正,将A、B代入RSI计算公式,则
RSI(N)=A÷(A+B)×100
其二:
RS(相对强度)=N日内收盘价涨数和之均值÷N日内收盘价跌数和之均值
RSI(相对强弱指标)=100-100÷(1+RS)
这两个公式虽然有些不同,但计算的结果一样。
以14日RSI指标为例,从当起算,倒推包括当日在内的15个收盘价,以每一日的收盘价减去上一日的收盘价,得到14个数值,这些数值有正有负。这样,RSI指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A=14个数字中正数之和
B=14个数字中负数之和乘以(—1)
RSI(14)=A÷(A+B)×100
式中:A为14日中股价向上波动的大小
B为14日中股价向下波动的大小
A+B为股价总的波动大小
RSI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就是反映了某一阶段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波动占总的波动的百分比率,百分比越大,强势越明显;百分比越小,弱势越明显。RSI的取值介于0—100之间。在计算出某一日的RSI值以后,可采用平滑运算法计算以后的RSI值,根据RSI值在坐标图上连成的曲线,即为RSI线。
以日为计算周期为例,计算RSI值一般是以5日、10日、14日为一周期。另外也有以6日、12日、24日为计算周期。一般而言,若采用的周期的日数短,RSI指标反应可能比较敏感;日数较长,可能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