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交易与普通交易平台相比有何利弊
大宗交易平台在以前用的很少,主要是为了给大额流通A股提供一个交易性过户的通道。
众所周知,过去股权分置时代,流通A股的买卖场所是主板,法人股的买卖不需要场所,协议达成后办理过户即可,由于涉及大额交易的股份一般都是法人股,所以真正协议过户用的很多,很少有协议的大额A股交易,但是总要流一个通道以防万一,这就是大宗平台的意义。
费用少,一对一,股份不会被第三方买去,也不会买到第三方的股票。
现在大宗交易平台又衍生出了另一层意义,为大小非减持提供平台。
前段时间还是一对一形式的交易,交易对手及价格由自己去搞定,但是现在大小非太多了,这个形式满足不了交易的需求,所以交易所现在又在尝试为大宗交易平台添加找寻交易对手和价格发现的功能,目前在推大宗交易专场和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此事可以关注。
(1)大宗交易选扩展阅读: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
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之前学习过股票大宗交易好不好可以结合起来学习。
大宗交易平台是专门提供给那些交易数量和金额都非常大券商、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的平台,深交所是最早提供大宗交易平台的。
大宗交易一般和机构投资者相联系,和“主力”“庄家”的概念连在一起,所以对中小投资者而言,这种交易虽然表面上与自己无关,但实际上,知晓机构买卖动态对他们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Ⅱ 如何从大宗交易中选股
朋友,跟股票的一样,编写好了公式之后,利用软件的选股功能,就可以做到了。我做大宗商品,之前也试过这种做法。
后来没怎么用了,跟趋势做比较重要。
Ⅲ 股票大宗交易选择哪家机构
“壹减持”机构在股票大宗交易的实战经验丰富,股票大宗交易过程中,保障持股人获得最大收益。“壹减持”在股票大宗交易市场,收购价格高达97折以上,更多关于股票大宗交易的操作流程,可以网络“壹减持”,口碑好,对股票大宗交易的数据分析,非常地透彻。
Ⅳ 大宗交易是啥意思
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
大宗交易并非是指大单手的交易,而是指另一种交易方式,是单笔交易如果超过一定规模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交易,这是一种自愿行为。
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4)大宗交易选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Ⅳ 发现股票有大宗交易,我是应该选择大宗交易溢价率为正的买还是选择大宗交易溢价率为负的买最好能简单说
大宗交易简而言之就相当于批发价交易。
如果有选择当然要选择正溢价率的股票回,因为大宗答交易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大户或机构(通常掌握更多信息)认为而且愿意花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去购买,以图将来的更好收益。正溢价率是比较少的,如果有,而且股价不是经过疯狂上涨,就可以考虑介入。
而负溢价则是当前大宗交易的普遍现象,正常折扣都会在九折左右,低于九折就说明看空较为明显。
当然不排除尔虞我诈的可能,但毕竟这种正溢价率只要不是股价山顶,后续盈利的概率都会比负溢价大许多。
Ⅵ 如何根据大宗交易情况来选股
根据大宗商品吗?
其实很多东西都有一定关系。
或者不一定非要大宗商品。
像股票市场和期货现货市场很多时候都有一定关系
比如铜
在现货 期货市场 如果走高
那么在股票市场相对应的股也会有一定表现
Ⅶ 股市选择大宗交易都是些什么人
这个应该算中性,大宗交易,说明有大资金放弃该股,同时有另一个大资金介入,一般主力大宗交易拿到筹码往往伴随洗盘的过程,这个时间有多久不知道,也可能大盘环境不好一直下跌都有可能。
Ⅷ 股票中大宗交易平台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庄家影响股价涨跌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关键是资金实力与题材策划,但这些最终都会落实到价量关系上。这种情况是有迹可循、有机可乘的,深入研究庄家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弱点是中小投资者提高自己投资水平的关键。
由于中小庄家的资金实力相对有限,大多数中小庄家的选股标准是流通盘在5000万以下,主要控股股东要少,上市公司最好与集团公司有关联,基本面普通,是含有可分配利润的次新股。大多数庄家的选股标准主要是基本面成长性突出的品种,其特点为平时不动,一动就是不惜资金地连续涨升,一次到位。由于超级主力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指数,盈利是第二位的,因此其选股的标准主要是市场影响力大的大盘股,其发动的特征是连续出现巨量。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品种大多会沦为大众股。
庄家进货时当然力图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成交,在庄家进货的初期,其主要手段是制造一些非实质性的利空或利用大盘弱势打压股价,其股价的下跌速度会明显快于其他品种,并且不会出现本能性的反弹,藉以打击持股者的信心而在低位抛出股票,这样便于庄家吸货。在庄家进货的后期,由于低位筹码已被庄家吸纳了相当一部分,这时庄家一方面会抬高股价,另一方面又会控制价格,使其涨幅不大,股价小范围上涨诱使获利者与缺乏耐心的套牢者将其手中的持股抛出,以达到更快建仓的目的。在庄家建仓时,能量指标会逐渐上升,不管股价怎样运行都会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庄家手中已持有大量筹码,但庄家担心有部分短线集中性的低成本筹码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抛出,为了在拉升的初期更加顺利,在低位吃到最后的筹码,同时彻底击溃散户的持股信心,庄家会制造较为激烈的上下震荡走势,其特征是走势吓人,但在低位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只需少量买盘便可上涨不少。
庄家拉升的初期股价会出现较为迅猛的连涨,其后便参照某一个技术指标进行规律性的涨升,通过仔细分析就能发现,这个技术指标可能是均线系统、上升通道或是某个动、静态指标。在通过重要阻力区时,会展开窄幅震荡走势来消化阻力,越过阻力区之后会加速无量上扬。拉升的主要特征是涨升有量,下跌无量;大盘强时不动,整理时加速,具备独立走势。
经过上述四个阶段的操作,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高位变现。庄家出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在高位反复横盘整理,K线图上经常带有上下影线;出现利好,加速高开上扬并上下宽幅震荡;放大量打压股价,制造换庄的假象,全天低位交易,尾市时上拉股价。
投资者在抓住一只良好的庄股后应集中精力操作,不要见异思迁。庄家纵然有上亿元资金,也只能炒作一只或几只股票,中小庄家更没有必要操作太多的股票。每天都在跟不同的庄家斗法的投资者,失误的概率远大于成功的概率。确认所关注的股票是庄股后要有耐心,庄家的炒作周期一般要一个季度,不要一跌就认为是庄家在出货,一涨就认为是庄家在进货。在分析时,应站在庄家的立场上,客观一些,避免一买入某股就只看见利好,看不见一些明显的利空,反之亦然。
Ⅸ 大宗交易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现大宗交易意味着什么呢
1、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规则,如果证券单笔买卖申报达到一定数额的,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按照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对于A股股票大宗交易规则来说,A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B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万美元(含)以上。
2、出现大宗交易意味着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庄家。他们在正常二级市场上吸筹有的时候很难,通常吸筹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吸筹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买进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
(9)大宗交易选扩展阅读:
1、注意事项: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
2、信息披露
交易所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通过本交易所网站公布以下交易信息:
(一)股票和基金的成交申报大宗交易,内容包括: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成交量、成交价格以及买卖双方所在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
(二)债券和债券回购的成交申报大宗交易,内容包括:证券名称、成交价和成交量;
(三)单只证券的固定价格申报的成交量、成交金额,及该证券当日买入、卖出金额最大五家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和各自的买入、卖出金额。
另外,大宗交易涉及法定信息披露要求的,买卖双方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