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主要有macd指标
移动平均线等指标比较常用,但是由于股票交易总量有限,一内般很多技术指标都可以人容为做出来,所以这些指标只能用于参考,可以结合换手率指标
交易量和K线
来综合分析股票的活跃程度,在加上市场宏观因素与所选股票的基本面等进行综合分析。
❷ 选股前,通过哪些指标判断一个公司的好坏
1、毛利率。代表产品和服务的议价能力,毛利高的意思是说,“就这价,爱买不买,来晚了还没货呢!”拆解毛利的形成,能够看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毛利率这个指标的不足是:有些企业产品定价很高,抱着能卖一个是一个的心态,毛利高,但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也不算好生意(周期股投资,是另一个话题)。因此,这个指标再结合周转率和库存情况,基本就可以判断生意模式的优劣。
2、净利率。净利才是实实在在的股东收益,毛利减去费用是净利。现实的财报中,用费用调节净利润,真的是你懂的,“费用”能够高度体现管理层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喝茅台买大宝剑的钱让股东报销是so easy的。因此,净利率,这一指标能够体现企业是不是“股东友好型”的投资标的。费用调节净利的坑,出现最多的是国企,大股东和管理层利益来源不一样,所以有各种坑。 毛利和净利的关系,一句话总结: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去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毛利),这个体现管理层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
3、营收增速。这个体现了,公司业务的成长空间和占领市场份额的情况。生意的变化首先体现在收入的变化上,所谓量在价先,产品畅销才敢加价销售,滞销的话,降价也要卖出去,这都是生意常识,所以营收的变化,体现了生意发展所处的阶段。要仔细拆解。 最后,数据都是过去时,能够看到企业经营的能力和策略,帮助投资者理解生意。但是依然无法让你看到生意的未来。
❸ 判断一个股票好坏,值不值得买的指标有哪些
选股原则
原则之一:不炒下降途中的“底部”股(因为不知何时是底,何价是底),只选择升势确立的股票。在升势确立的股票中,发现走势最强,升势最长的股票。
我们对中国股市近5年来的个股走势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某只股票在某天创了新高或近期新高,那么在未来60天的时间里在创新高的可能性达70%以上;与之相反,如果某只股票在某天里创了新低或近期新低,那么他在未来60天的时间里再创新低的可能性也高达60%以上。以上结论请你牢牢记住,7:3的赢面,为什么不选择30日均线昂头向上的股票而选择底部股和走下降通道的股票呢?底部或走下降通道中的股票只会让你赔钱或输掉时间。
原则之二:选择延45度角向上运行的股票,而成交量逐步递减的股票。
沿45度角向上的股票走势最稳,走势最长。这正象我们建设技术人员把楼梯建成45度或接近45度的形状,因为这是最稳定的形状,所以我们把具备这样特征的股票称之为"楼梯股"。如果你一旦发现"楼梯股"中走势越接近45度角,而同时成交量却是逐步减少的某个股,那么你十有八九是发现庄家在楼道上的影子了。
原则之三:大势向好之时,选择买入连续涨停的股票,介入这类股票是最刺激的了。
沪深股市自实施涨幅限制以来,我们对涨停后的各股走势追踪研究了数年,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卖出之道
抛出一只股票一定要记住要抛在它涨时,千万不要看见它跌时再想到去抛它,一般来说一只股票连拉三根中阳线后就是考虑短线抛出去的时候了。
1)"楼梯股"的卖点
"楼梯股"的上升高度,一般是它第一次震仓后前期走势长度的一倍,也就是说震仓点正好是楼梯上升角度的中点处。同时需要密切注意成交量的变化,一旦出现连续(至少三个交易日以上)放量的情况,就要注意随时做好出局准备。
2)涨停股的卖出时机
(1)会看均线者,则当5日均线走平或转弯则可立即抛出股票,或者macd指标中红柱缩短或走平时则予以立即抛出。
(2)不看技术指标,如果第二天30分钟左右又涨停的则大胆持有。如果不涨停,则上升一段时间后,股价平台调整数日时则予以立即抛出,也可第二天冲高抛出。
(3)追进后的股票如果三日不涨,则予以抛出,以免延误战机或深度套牢。
(4)一段行情低迷时期无涨停股,一旦强烈反弹或反转要追第一个涨停的,后市该股极可能就是领头羊,即使反弹也较其它个股力度大很多。
炒股铁律
1.切记不要与大盘作对! 趋势变坏及不明情况下坚决出局!!! 除非你有内部准确消息......
2. 切记不要频繁操作! 在大盘及手中个股趋势向好情况下不要随便抛出去追涨!!! 除非你是短线高手.....
3. 切记一定要会止损, 特别是趋势变坏及不明情况, 既使又上涨也不要后悔, 因为股票市场天天都有机会, 你只能抓好你有把握的机会.......
4. 切记不要天天看走式图, 只要大势向好, 不防多关心一下政策面, 隔个3---2天再看看,一来精神不用很紧张, 二来不大会被主力震出来.
5. 股市如其局, 要摆好心态, 你只能拿你输的起的钱进来,这才能有好心态, 你不是巴菲特,不要以股民为职业,特别是年青人.....
❹ 选一支股票的好坏要从哪方面入手
选股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好说哪种才对,哪种就错,只要赚到了钱就是对的.
我个人认为在不同的大势环境下,选股思路不同。1、顺势而为的选股思路 ; 市场总体的运行环境会制约个股行情的发展,即大势好坏是投资者选股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相关性选股自然也不例外。所谓顺势而为的选股思路就是寻找与大势同步的个股,主要适用于牛市环境。由于在牛市环境下,投资者的操作策略就是持股待涨。因此,寻找相关性与大盘同步的个股,是最为稳健的操作思路,也是投资者获取牛市利润的较好方式。2、逆市而动的选股思路 ; 这里的逆市而为是指在熊市环境下。由于在熊市环境下,市场的总趋势是下降的,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因此,为了实现投资目标,投资者选股时就应寻找与大势走势相背离的品种,不论是逆市上扬的品种,还是整体走势显著抗跌的个股,即相关性系数小的个股,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保全实力,以图来日有所作为。3、极端条件下的选股思路 ; 在暴涨行情下,或者急跌行情中,我们暂且把这种行情状况称之为极端条件,相关性选股的意义并不突出。一旦市场出现这样的走势,相关性系数会出现较大波动,对实际选股的意义并不大。对此,投资者可借助其他技术分析工具进行操作,尤其是灵敏度较高的短线指标值得重点关注。
❺ 按什么标准和条件选股比较准确
1、要看你是炒短线还是中线?还是长线?都有不同的选股标准。
2、我喜欢炒短线,经验比较多,拷贝过来太长了,参考资料是我如何短线投资选股的经验,互相学习交流下。
短线择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成交量。股谚日“量为价先导”,量是价的先行者,股价的上涨,一定要有量的配合。成交量的放大,意味着换手率的提高,平均持仓成本的上升,上档抛压因此减轻,股价才会持续上涨。有时,在庄家筹码锁定良好的情况下,股价也可能缩量上攻,但缩量上攻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否则平均持仓成本无法提高,抛压大增,股票缺乏持续上升动能。因此,短线操作一定要选择带量的股票,对底部放量的股票尤其应加以关注。
二、图形。短线操作,除了应高度重视成交量外,还应留意图形的变化。有几种图形值得高度关注:W底、头肩底。圆弧底、平台、上升通道等。W底、头肩底、圆弧底放量突破颈线位时,应是买入时机。这里有两点必须高度注意,一是必须放量突破方为有效突破。没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价往往会迅速回归启动位。二是在低价位的突破可靠性更高,高位放量突破很可能是庄家营造的“多头陷附”,引诱散户跟风,从而达到出货目的。许多时候,突破颈线位时,往往有个回抽确认,这时也可作为建仓良机;股价平台整理,波幅越来越小,特别是低位连收几根十字里或几根小阳线时,股价往往会选择向上突破;采取上升通道的股票,可在股价触及下轨时买入,特别是下轨是十日、三十日均线时,在股价触及上轨时卖出。此外,还有旗形整理。箱形整理两大重要图形,其操作诀窍与W底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三、技术指标。股票市场的各种技术指标数不胜数,至少有一千以上,它们各有侧重,投资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需熟悉其中几种便可。常用的技术指标有KDJ、RSI等。一般而言,K值在低位(20%左右)2次上穿D值时,是较佳的买入时机;在高位(80%以上)2次下穿D值时,形成死叉,是较佳的卖出时机。RSI指标在0-20时,股票处于超卖,可建仓;在80-100时属超买,可平仓。值得指出的是,技术指标最大的不足是滞后性,用它作唯一的参照标准往往会带来较大误差。许多强势股,指标高位钝化,但股价仍继续飙升;许多弱势股,指标已处低位,但股价仍阴跌不止。而且庄家利用技术指标,往往进货时指标做得一塌糊涂,出货时指标近乎完美,利用指标进行骗钱几乎是庄家通用的做市手法,因此,在应用技术指标时,一定要综合各方面情况尤其是量价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❻ 利用哪些指标选股比较准确
你好:
1、看你是短线操作,还是中长线操作了
2、中线,一般是版MACD、OBV、BOLL等比较好
3、短线,则权是RSI、KDJ是比较适合的
4、所有的指标,应该相互参考,互相印证,长短结合,这样效率更好些
祝:好!
❼ 股票,基本面选股应选择那些指标
基本面选股要先看您的投资理念,我本人是把风险控制作为投资的核心。选指标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公司能不能赚大钱或越赚越多,二是公司赚钱了,股东能得到多少现金收益。
首先看净资产收益率这个老生常谈的指标,这个指标要剔除营业外收入的影响。二看净利润的预计年增长率。三看利润的质量,例如:每股经营净现金含量、每股净现金含量、资产负债比、息税前利润等等。四看公司的毛利,这个指标反映了公司的经营实力。零售等行业的公司的毛利低,要把资产周转率考虑进去。五看股息率。这个指标很重要,股票能否长期持有、预计股价的最大跌幅就靠股息的多少。反正买股票不能指望靠人群的精神病定期爆发来赚差价,首先要靠分红取得收益,不能买了股票年年帐面上赚大钱,我却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我本人主要靠这几个指标。运用他们要靠对公司的整体把握,这只能靠自己的经验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