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黄金交易 > 目前黄金具不具备货币职能

目前黄金具不具备货币职能

发布时间:2021-06-17 05:43:58

黄金在什么情况下是货币属性黄金在什么情况下是贵金属属性

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十分悠久,出土的古罗马亚历山大金币距今已有2300多年,波斯金币已有2500多年历史。现存中国最早的金币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铸造的“郢爱”,距今也己有23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些金币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区域内流通使用的辅币。黄金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国际性货币是在十九世纪出现的“金本位”时期。
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正如在金本位制之前,黄金就发挥着货币职能一样,在制度层面上的黄金非货币化并不等于黄金已完全失去了货币职能:
(1)外贸结算不再使用黄金,但最后平衡收支时,黄金仍是一种贸易双方可以接受的结算方式。
(2)黄金非货币化并未规定各国庞大的黄金储备的去向,就连高举黄金非货币化大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仅规定处理掉1/6黄金储备,而保留了大部分黄金储备,显然为自己留了一根货币黄金的尾巴。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诞生的欧元货币体系,明确黄金占该体系货币储备的15%。这是黄金货币化的回归。
(4)黄金仍是可以被国际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磅、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结算货币。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揭示了货币黄金的秘密,他指出:“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现在黄金可视为一种准货币。
做黄金饰品(包括首饰、佛像装饰、建筑装饰等)和黄金器具,是黄金最基本的用途。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金饰日益从宫廷、庙宇走向了民间,由达官贵人们的特权变成了大众消费。现在每年世界黄金供应量的80%以上是由首饰业所吸纳的。
由于黄金价格昂贵和资源的相对稀少,限制了黄金在工业上的使用,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但是有专家认为,今后首饰用金将会趋向平稳,工业用金的增长将是带动黄金供需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黄金的商品用途还需从多方面去开拓。
当前黄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饰业、电子工业、牙医、金章及其他工业用金。应该承认,目前黄金的商品用途仍是十分狭小的,这也是黄金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而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的结果。

❷ 黄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行使货币职能的资格

这是有黄金的性质决定的
1、稀缺性,由于既有这样的属性,要取得黄金,所付出的成本,就会版很大,所以它有价值,权价值不容易发生贬值或损耗。
2、黄金的化学性质。黄金内的成分不容易如外界发生化学反应,比较稳定。是因为它具有货币的五大职能,并且还是一般等价物。
3、是因为它具有货币的五大职能,并且还是一般等价物。
4、体积小,易储藏。

❸ 黄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行使货币职能的资格

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表现形态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虽已产生,但没有获得很大发展。当时,世界市场尚未形成,货币只在规模和范围都有限的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主要作为购买手段而不是作为支付手段。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时代,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贸易包括了世界各个国家,世界货币的各种职能才获得充分的发展,真正成为全世界的货币。
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除作为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
国际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对外贸易带有双方的性质,即每个国家既输出商品也输入商品,而且主要以信用方式进行,因此,国与国之间就发生了相互的债务关系。这些债务关系的结算可以利用信用工具(如汇票、支票等),通过相互抵消来进行。对于抵消后的差额,即利用真实的货币作为最终的结算手段来偿付。这时,世界货币就执行着国际支付手段的职能。
国际购买手段 当货币直接被用来向国外购买商品时,它就发挥着国际购买手段的职能。这时,与在国内流通中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不同,它是作为货币商品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由于意外事件(如战争、灾荒等)使不同国家之间的正常商品交换受到突然干扰,平衡遭到破坏,因而一国不得不大量购买别国的商品的场合;或者发生在一个国家单方面向另一个国家购买商品,买与卖彼此分离的场合。
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 当把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去,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适于以商品形式实现,而要以货币形式进行时,货币就充当社会财富的化身,借以实现财富的国际转移。例如,战败国向战胜国支付货币赔款,一国向其他国家提供货币贷款,或资本家将货币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等,均属此类。
金本位制下的世界货币 19世纪,金、银都曾是世界货币。以后,随着金本位制的普遍建立,黄金遂取得了主导地位。
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在金本位制下,黄金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国内货币的作用,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国际收支的差额用黄金来抵补,构成国际储备货币的也只有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而且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按固定比价自由与黄金兑换。
货币的国际流通与国内流通不同。国内流通处于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之内,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由该国法律规定,价格标准、铸币形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都由国家根据本国的经济情况和传统习惯予以规定。在国际流通中,货币以其原始形态、即黄金条块的形态出现。在国内流通中铸币是按其名义价值流通的。已磨损的铸币(在规定的限度内)可与价值十足的铸币同样使用。在世界市场上其名义价值完全失去意义,而须以黄金条块的形态按其实际重量和成色来计算、使用。至于不能兑现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在世界市场上无效。
黄金的兑换与汇率 由于黄金充当了世界货币,就产生了货币的兑换与汇率以及黄金的国际流通问题。货币兑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必要因素。为了在对外贸易中进行支付,就要将本币与外币相兑换,或用各种货币同充当世界货币的黄金相交换。由于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时失去其地方性,都归结为一定的黄金量,因而一国的货币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现。各国货币以它们相互的黄金含量之比为基础,形成一定的兑换比例,即货币汇率。一国货币对黄金以及其他国家货币兑换比率的稳定,是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要求各国货币对世界货币维持一个稳定的比价,而且可以自由兑换,即本币能够随时兑换一定量的黄金。
黄金的国际流通 世界货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引起了黄金的国际流通。它随着各国国际收支与汇价的变动而不断地从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这种流动是自发的,取决于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状况和各个国家对外政治、经济联系的状况。前者是后者的反映,又受后者影响。但黄金作为世界货币在国际上的流通同它作为商品在国家之间的移动性质不同。例如,产金国把它所生产的黄金出售到国外时,黄金是作为商品输出,而不是作为世界货币发挥作用的。
为了实现黄金的国际流通,每个国家必须保有一定的黄金储备。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既是它的世界货币的准备金,又是国内流通和银行券兑现的准备金。黄金储备的上述两种机能之间互相矛盾,当它用于国内流通时,就会影响它作为世界货币准备金的机能;当它用于国际流通时,又会影响其国内准备金的机能。当资本主义国家停止黄金在国内流通之后,黄金储备就只执行世界货币准备金的机能。
黄金调节汇价和经济的机制 在金本位制下,黄金作为世界货币而输出输入,对汇价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这种机制使汇价的波动被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由于本币可以按固定比价自由兑换黄金,并可将黄金自由输出输入,当汇价上涨到一定程度,以致购买外汇所付费用超过输出黄金的费用(等于金价加运费),人们就会直接输出黄金对外支付,而不再购买外汇;反之,汇价下跌也不会过低。因此,汇价虽有波动,但能保持相对稳定。
黄金的输出输入,也会对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联系产生影响。黄金储备是整个货币信用制度的支柱,当黄金输出使国内的黄金储备减少到一定限度时,为阻止黄金的继续流失,货币当局就要提高利率,收缩信贷,从而使经济增长减缓甚至下降,使商品输入和对外支付减少;反之,黄金的流入和黄金储备增加,就会促使利率下降,信贷扩大。
金本位制崩溃后的变化 帝国主义时代金本位制趋于崩溃,黄金从国内流通中退出,在国内流通的完全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在此情况下的变化是:
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首先,各国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是没有价值的,其流通只能以国内为限。因此,国内货币与世界货币就互相分离,黄金不再像金本位制下那样既是国内货币,又是世界货币。其次,在黄金继续发挥世界货币作用的同时,有一些特定的信用货币(如英镑、美元),作为黄金的补充,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与储备货币。
世界货币的发展中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①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扩大,与此相适应,在国际上流通的世界货币的需要量也急剧增长。而世界上黄金的生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国际流通对世界货币的需要,这就迫使人们使用非黄金的信用货币来行使世界货币的职能。②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少数经济实力特别雄厚的帝国主义国家手里集中了巨额的黄金储备,从而它们的信用货币(在与黄金挂钩的条件下)就有可能经过协议在国际上被承认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一国的信用货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条件 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发行这种信用货币的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占有重要的或统治的地位。只有当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各国有着广泛的贸易、金融联系时,它的信用货币才会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并顺利地被接受。②这种信用货币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而由于任何信用货币本身都是没有价值的,要保持其稳定性,就必须与黄金发生联系,即能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汇价兑换成黄金。因此,有关国家必须具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才能保证其信用货币的稳定性。③某个国家的货币虽然可以在彼此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之间充当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围内正式取得储备货币的资格,还要得到所有国家的确认,这就必须通过国际协议来实现。如果上述条件发生变化,它就不能再当作世界货币来发挥作用。因此,与黄金不同,一国的信用货币当作世界货币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是包含着矛盾和危机的。历史的发展正是这样。
货币集团和货币区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绝大部分货币黄金落入了美国和英国手中。而其他国家则缺乏必要的黄金以进口所需的物资。为了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机制重新运转起来,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上确定:以可同黄金兑换的英镑、美元与黄金一起构成各国的国际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金汇兑本位(见金本位制)。但不久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种类型的金本位制便宣告瓦解继而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如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等。这些货币集团是由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并受它们控制的,在货币集团中居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成为集团内各国的储备货币和相互结算的工具。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确定以美元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和储备货币,而美国则承担义务,将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这样,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70%以上黄金储备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主要的国际结算工具。这就是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是不稳固的。因为:①这种制度包含着一个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各国的储备货币的来源要依靠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另方面为保证储备货币的稳定却要求美国国际收支有顺差。②实际上美元并未排除黄金的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然是国际结算的最终手段和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因素。而且,就是美元本身的地位也有赖于黄金的支持。美元之所以能取得“等同黄金”的地位,同它可以按一定比价兑换黄金是有密切关系的。一旦美国的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对黄金的兑换,美元的特殊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对美元的信任就会急剧下降,最后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瓦解。
特别提款权 西方国家设想的扩大信用货币国际流通的另一种形式是发行世界性的信用货币。这类计划早已存在,但过去并未付诸实施。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发行特别提款权,可看作是一个初步的试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已经同意使特别提款权在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中逐步取代黄金与美元,成为各国货币的定值标准和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但要使特别提款权成为真正的世界性信用货币,却殊非易事。因为,要作到这一步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特别提款权稳定性的保证、它的发行与分配、国际收支的调节等。这些关键问题的真正解决,要求各国经济之间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为此有时不仅要求有关国家放弃一部分利益,甚至要求它们放弃一部分国家主权,以服从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统一计划与调节,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对黄金最终发挥世界货币作用的不同观点 由此可见,在国际流通中,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以一种特殊的信用货币(一国的信用货币或世界性的信用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但是黄金作为国际结算中最终的清偿手段和最可靠的储备资产的作用,仍然不是任何信用货币所能取代的。所以,黄金最终仍然在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当然,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黄金的这种作用不可能以金本位制下那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在货币危机尖锐化的情况下,它却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黄金已不再用于国际支付,而且金价对汇价也无决定作用,所以黄金已失去其世界货币的作用,而成为一般的商品。至于黄金储备也只是起着商品性质的价值储备的作用。
世界货币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掠夺的工具 世界货币是实现国际经济贸易联系的工具,它促进了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大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地区在经济上逐渐联结起来。但这一过程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它不是通过各个国家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激烈斗争、经济发达国家对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掠夺来进行的。为了扩大商品输出、夺取销售市场和进行国际不等价交换,帝国主义国家力图扩大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周转中的使用范围,操纵外汇行市,并使其他国家、特别是殖民地附属国的货币依附于本国的货币。世界货币的职能也广泛服务于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奴役掠夺殖民地附属国的有力工具。此外,世界货币的职能还被用于准备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以及瓜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❹ 黄金为什么能有行使货币职能的资格

货币是一种为绝大部分人都愿意以之为支付劳务、商品、债务的工具或手段,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交易媒介
2、计量工具
3、储存价值
任何符合以上3个条件的物品都可称为货币,也就能够行使货币职能,包括黄金。

❺ 黄金为什么具有执行货币职能的资格

因为历史上黄金就是货币,但是近代被废除了,其实在人们的心中,黄金还是有货币的地位的,比如许多词 “金”融,“银”行。

❻ 黄金为什么能行使货币职能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如果你明白了这句话,就OK了

❼ 请问黄金有没有纸币的职能然后为什么黄金不用黄金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谢谢

黄金具有货币功能,在全球都可以用来支付,当一个国家的信用货币发生危机的时候,那么别国就不会要你国家的货币来支付,只会接受黄金。
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在上世纪或者在我国古代,很多国家都利用黄金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但是到后来,由于黄金的稀缺,和在流通中的损毫,多方考虑纸币更有利国家的发展,更适合,更方便。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通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

黄金成为货币,稀有和获取不容易是一个方面,还有它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延展性是金属中最好的,良好的导电性,更重要的是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本质(如切割/熔铸等),就说钻石吧,不要说切割困难,就是用火烧一下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构成元素为碳)。

古代时候,经济很简单、规模小,最高水平的科技也就是开采冶炼黄金和铁铝了。货币金融处在混沌迷糊状态,选择最稀罕最不容易放坏的黄金做发行货币的基础,即高金本位制,是科学的。

二、黄金为什么逐渐退出了货币舞台

尽管黄金在历史上是主要的货币形式,但随着纸币的广泛使用而逐渐隐居幕后。英美等世界强国在资本主-义舍会初期,所发行的纸币与黄金挂钩,用黄金来保证持币者的信心。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流通加速、交易频繁等都要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则黄金的储备也要增加。证府开采或购买黄金需使用一部分货币,因而还要额外多提供一定量的纸币,等于将纸币在正常的通货膨胀外主动贬值一定比例。同时,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证治稳定,持币者不必担心因战-争等因素导致证府垮-台,证府拥有了稳定、强大的信用。所以,黄金也就不再具备为纸币提供信用的作用。

世界证治局势由两极到一极,再到多元化。经济格局也发生着同样的改变,也将由美元独霸过渡到美元为主,欧元等其他主要大国货币为辅,同发挥作用的局面。世界主要大国的货币都为证府信用型,黄金等重金属将逐渐退出货币的范畴,真正还原为一种商品。

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大发展,大量的廉价商品需要市场消化,且英镑与黄金挂钩,必须通过贸易换回黄金白银。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品市场和白银,却紧闭国门。英国人为了白银贩卖鸦片,两国终于开战,史称“鸦片战-争”,实为“白银战-争”。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成为英国的主导,伦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在此背景下,英镑逐渐与重金属脱离。

三、黄金能否回到货币舞台

曾经风光的黄金,如今能否再回到货币舞台?答案是否定的。

黄金的用途相对狭窄,只不过它保值的时候,得到人们青睐,保值的东西其实很多,不能把黄金视为唯一的保值,很多贵金属甚至矿产原材料都可保值。

从历史来看,凡是黄金热炒的时候,一定意味着货币出了问题。现在美元贬值,金融市场动荡,所以金价才会飙升。金价涨得这么疯狂,如果中国还是盲目跟进,很可能接上最后一棒。黄金不像别的资产,不提供利息,不可能“生钱”,很多人企图说服中国证府多购买黄金,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证府态度还是非常谨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金本位制度不会回归,未来全球储备体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我们正在远离单一通货体系,达到全球储备通货还是有可能的。

有些人会认为回归金本位是解决危机的办法,这绝对不是办法,只会加重经济萧条。在大萧条时期,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回暖,是因为当时货币与黄金脱钩,后来货币与黄金挂钩,经济衰退才变得越发严重。

金本位很大的缺陷就在于不能创造信用,而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所以金本位退出历史舞台有其必然性。

顺便谈谈对马克思所说:“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这句话的理解。“货币天然不是黄金”,是说黄金只不过是自然界之中的稀有金属,它本身并不是货币,后来成为货币那是人为规定的,追究其根本当然不是货币。“黄金天然是货币”,是说货币是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东西,人们用黄金等贵重金属来作为货币的形式,代表了一定的价值,因此说黄金天然是货币。

四、黄金的增量无法对应经济的增量,是黄金退出货币舞台的本质原因

货币必须对应商品,商品增量必须要求相对应的货币增量,如果货币无法对应商品,那就意味着货币持有者将无偿占有生产者的劳动,那意味着什么呢?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历史已经用埋葬黄金证明了以上逻辑链。

金融问题很复杂,一不注意,就自相矛盾。如果用黄金,白银作为货币,一旦丰收年,粮食多,白银固定,那么粮食价格就跌,就伤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来年,大家不努力,粮食少,白银多,就涨价。舍会科技是进步的,如果不提供流动性,物质没有相应的货币对应,那粮食价格就跌,于是,就把银子藏起来,因为,银子可以换更多的物质,这样一来,就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在满清快速发展,因为,商业贸易,欧洲的白银进入了中国,使市场有了流动性。

黄金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因为粮食和手工品的增长和黄金的开采一样缓慢。工业化后,黄金还是那么缓慢的被开采,而商品呈几何级数般增长。以前1两黄金值1辆汽车,然而瞬间1万辆汽车被生产出来,难道这1两黄金的持有者瞬间就该拥有这1万辆车吗?他们是想有,结果就是打-仗。

五、1970年代黄金已非货币化,今天为啥还搞黄金神秘化?

黄金确实有储存价值,不承认这一点很无知。但是,1976年牙买加体系诞生后黄金的储存价值与石油、粮食一样,黄金已经不是货币。大多中国人不懂对外支付,他们不清楚,7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贸易中已经不能用黄金做支付,你必须把黄金卖了,买回外汇才能对外支付。这与承认黄金确实有储存价值是两回事。不能因为黄金确实有储存价值而搞黄金神秘化。

经常看到一些有关黄金的封建迷信似的十分可笑的外行言论:有人说:“ 2009年欧美各国增发货币的主要目的是打压黄金价格”;有人说:“一国有多少黄金都是各国的最高国家机密”;还有人说:“中国2万亿美元国际储备全部变成黄金才能保值”。这些人难道不知道1973年后黄金就非货币化了?这些人难道以为各国金融领袖是落后国家的农苠至今还把黄金当主要货币?按道理,1976年黄金非货币化牙买加体系诞生后,黄金就已经已非货币化,可是30年后的今天,为啥还有很多人封建迷信似的发表这种可笑的黄金神秘化言论呢?其实,欧美各国增发货币目的是挽救金融危机与打压黄金价格根本无关,各国黄金储备量都是公开资料,中国2万亿美元国际储备如果全部变成黄金,那价值至少暴跌90%!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在1973年前黄金是法律规定的世界馆方货币。但是,1973年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黄金已经彻底失去世界馆方货币的地位。目前,各国证府只是把黄金当准货币或习惯货币少量储存。啥叫准货币?啥叫习惯货币?意思是说:1973年后黄金在法律上已经不是货币!世界各国发行货币时也不再与黄金挂勾。黄金也不能再在国际收支中充当直接支付工具,必须象石油、粮食等物资一样出售换回外汇才能对外支付。通俗说黄金已经不是钱。这就叫黄金非货币化。但是,习惯上各国在国际储备中仍然储存少量黄金,但这仅仅是习惯上储存一种不容易损坏的永久性贵重物资而已,所以,叫准货币或习惯货币。

例如:中国证府就是黄金非货币化的积极实践者。中国证府国际储备中约99%是外汇,高达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仅有650吨黄金,相当于200多亿美元。可见,黄金在中国国际储备中的比例微不足道。可见,中国证府只是把黄金当可有可无的补充货币或习惯货币使用。有人可能疑问:你知道美国证府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吗?你知道美国证府有8500吨黄金吗?这种疑问的关键是很多人忘记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主要外汇是美元,从1973年起美国印刷纸币就已不再与黄金挂勾,美元只不过是美国印刷的纸币,美国不用出口赚外汇,本国印刷的货币都是外汇!所以,计算黄金在美国证府国际储备中的比例必须把美元计算进去,8500吨黄金不过2000多亿美元,与美国证府可支配的美元数量做比较当然微不足道!所以,美国证府也是把黄金当可有可无的准货币或习惯货币使用。其他大规模储备黄金的国家,例如: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本国货币也都是世界各国的外汇。由于这些国家本国印刷的货币都是外汇,所以,更显其储备黄金的准货币或习惯货币性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量黄金则属于历史遗留黄金,主要是73年以前世界各国缴纳的。黄金非货币化就是该组织成员国做出的决定。

中国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黄金储备却仅有650吨黄金,比30年前黄金数量差不多,有人疑问是不是国际市场黄金太贵不好买呀?不是!且不提国际市场黄金供大于求。只看国内就能打消这种疑问。过去30年来中国生产黄金几千吨!仅2007年黄金产量就达300吨!仅2008--1012年这5年就计划生产2000吨黄金!!只要中国证府愿意,很容易用人苠币在国内收购几千吨黄金。但是,谁敢呀?黄金在美国等国的法律上不是钱!危难时刻美国有权利说黄金不是钱,可以不接受黄金!所以,假设中国把1.8万亿美元外汇都储备换成黄金5万吨黄金,到时候哭都哭不出来!5万吨粮食你能吃一阵,5万吨黄金在危难时连垃圾都不如。

不过,我并不反对证府少量储存黄金这种不容易损坏的永久性贵重物资。现在储存黄金的性质,与储存石油、储存粮食、储存铁矿石、储存煤炭等物资一样,主要是看重其使用价值和储存价值。说明黄金只是与石油、粮食、铁矿石、煤炭一样都可以赚外汇的重要物资,这进一步证明了黄金不是货币。当然,我也不是故意把黄金贬低的一无是处,我只是提醒有些人现在是21世纪了,不要再继续做农苠式的愚昧无知黄金梦。现在不是几百年前古代金本位时代,也不是1973年以前黄金是世界馆方货币时代;现在是1976年黄金非货币化牙买加体系的时代。30多年来,黄金在法律上黄金已经不是货币,通俗说黄金已经不是钱,不能直接充当国际收支支付工具。至今还封建迷信似地把黄金神秘化的人,应该三思。

可以想一想:中国现在才600吨黄金,美国欧洲的黄金全卖给咱也就2.5万吨,谁敢买5万吨?买5万吨黄金意味啥意思?意味黄金死了。

因为美国欧洲的黄金主要是76年黄金非货币化以前积累的,现在黄金非货币化,它们的本币都是外汇,所以,它们要不要黄金无所谓,正巴不得咱买5万吨呢!等咱把全世界黄金都买下时,美国欧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要宣布不再把黄金列入国际储备,贸易中禁止接受黄金,那时候世界黄金就不只是跌吓人,而是完全跌成石头价,中国2万亿外汇储备随之血本无归,不是垃圾是啥?更重要是你的外汇储备是买黄金后血本无归的,并不影响人家美元欧元的安全,所以,人家纸纸币还是各国争相储存的外汇,吃亏的当然是黄金。即使只谈将来假设,可以假设的本位多的是,怎么轮也轮不到黄金了。美国等国黄金多,主要是73年以前的历史遗留,包括中国至少半数黄金是1980年代前的历史遗留,并非后来买的。但也不能扔了。毕竟有各国家习惯上都承认黄金是可换外汇的高效金属,毕竟苠间在习惯还把黄金看成稀缺贵重物品。

所以,我觉得今后要特别强调货币与其他昂贵商品的区别,毕竟21世纪了,对货币和商品的探索应该更注重科学化:

1、货币是一般支付工具,本身不是具体商品,具有纸币、电子币等形式。

2、重视昂贵商品的换币能力,例如:继承并承认黄金具有的昂贵换币能力,但不能再认为其是货币。要认识到高科技条件下,有更多昂贵商品出现。它们比黄金换币能力更强,更耐储存。如果根据这一点就认为是货币,那货币就太多了,就复杂化了,就麻烦了。

3、重视昂贵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把一些换币能力特强的特殊贵重商品列为金融战略储备,即增加中央银行直接经营的昂贵商品种类,增加国际储备中的非外汇品种,即国际储备中除拉外汇,不能光有黄金,还要增加更贵重更实用的金融储备商品,以便在外汇用完后,仍然有一部分可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高效换到必要的外汇。

我相信,我们应该能看到美元崩溃的那天,但我同样相信,我们绝对不可能看到重新恢复黄金本位制的那天!

❽ 黄金为什么能够获得执行货币职能的资格

黄金是货币,而且高于货币

阅读全文

与目前黄金具不具备货币职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人民币 浏览:340
傻人买什么股票强 浏览:817
2016年1月1日外汇牌价 浏览:724
外卖小哥理财月入五万 浏览:65
模模搭融资 浏览:813
天原管道价格表 浏览:783
适合女生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640
基金募集期会提前结束吗 浏览:557
益盟操盘手分时图资金线指标公式 浏览:556
谢克对人民币汇率多少 浏览:354
看看货币基金 浏览:424
安泰丰贵金属投资公司58同城 浏览:162
股票价格还有负的吗 浏览:825
丹麦对人民币汇率计算器 浏览:867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转帐 浏览:214
今天美元对人民币中间汇率是多少钱 浏览:50
南京商厦古今内衣价格多少钱 浏览:1000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
社保基金怎么进了盐湖股份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