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使用什么货币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使用的是双方约定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如专黄金、白银、美元、英镑属、人民币等,具体是由双方贸易合同上约定的交易货币为准。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
本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即本币在国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国际贸易时,进出口合同以本国货币计价;居民向非居民可以用本币支付,并且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1)克虏伯和中国交易扩展阅读:
在19世纪之前全球的经济贸易主要使用白银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那时候,中国雄霸天下,是全球的经济霸主,大量白银流入了中国。从19世纪中后期,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开始采用黄金进行结算,黄金成为了结算的主流货币。
二战版以后,美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的经济霸主,通过布林顿森林体系攫取了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元成为全球唯一和黄金挂钩的货币,国际结算的主流货币。近年来,虽然美元仍然是全球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但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❷ 哪个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多 前十位
联盟为欧盟,单个国家为美国
“欧盟成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得益于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容。去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由15个变成25个。扩大后的欧盟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分析,扩大后的欧盟拥有4.5亿消费者,市场规模超过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总和。欧盟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25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了世界的1/4。其次,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降低了中国与欧盟的交易成本,因为原中东欧各国的贸易壁垒已被欧盟统一的贸易政策所取代,关税同盟的优势开始显现。还有,扩大后欧盟对新成员国财力上的补贴和政策上的扶持,改善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环境,也间接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国家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促进了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而事实上,早在2004年6月,海关总署提供的2004年前5个月贸易统计表明,欧盟已由原先的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一跃而成为老大,与此同时,日本降为第二,美国变成第三。
但到了2004年底,美国就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体现出了中美贸易的巨大潜力。因为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2003年已达1263.3亿美元,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专家分析,这和美国在华投资的增长、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兴旺、中国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中国政府的大规模采购等因素密不可分。
尽管2004年前三季度中日双边贸易同比增长了26.9%,但中欧、中美的增长率更高,分别达到了35.6%和34.4%。
❸ 中国十大商品交易所排名
这个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排名,有知名度的平台,要具备较长的年限,成交量大,散户参与积极,负面报道较少,关键的一点,平台是否能实行小批量交割。
❹ 德国与中国的交流交易如何
附图是2009年贸易情况;
以下是德国人的一个个例看法:
作为中国旗舰机械集团之一的三一集团(Sany),即将成为中央王国首家在德国投产的工程公司。此举预示着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企业对欧洲工程市场发起了攻击。
三一集团驻德国董事总经理DanielHe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这家工业企业集团正在科隆附近建造的混凝土泵厂计划于2011年初投产。
DanielHe的德国团队现有60余人,在上述工厂及配套的研发中心投入运营后,会增至数百人。他交给了这个团队一项使命:征服全球工程技术的心脏地带。他表示:“我们希望至少在德国取得一个非常显著的地位”。
他的自信是有根据的。三一集团生产的机械设备多种多样,从挖掘机到履带起重机等不一而足。该集团2006年超越了德国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在成立以来的16年间,三一集团的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50%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已达306亿人民币。
DanielHe表示:“我们应该在欧洲取得不错的市场份额,因为我们已经是全球的领军企业。”说这话的时候,DanielHe就坐在他科隆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摆放着三一集团生产的世界上最高的72米混凝土泵的模型。
三一集团及其本国竞争对手——两年前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泵制造商Cifa的中联重科(Zoomlion)突出表明,对于通常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德国工程集团而言,中国工业企业已开始成为其强劲对手——直击德国出口成功的核心。
“我的体会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从低成本的廉价产品转向更加精密的产品,”德国咨询公司SimonKucher&Partners的董事长赫尔曼•西蒙(HermannSimon)表示。
“他们通常把德国人视为标杆。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这种新型的竞争。”
西蒙特别提到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产业。在太阳能产业,英利(Yingli)等中国公司已经从德国手中摘走了世界领军企业的桂冠。在风能方面,近70家中国公司正试图取代丹麦的维斯塔斯(Vestas)和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等全球性企业。
在中国企业准备进军欧洲市场之时,德国许多规模较小的家族工程公司却缺乏进军亚洲所需的资源。
西门子(Siemens)或博世(Bosch)等工业巨头,以及激光切割机生产商Trumpf等家族所有的市场领军企业,早就为进军新兴市场制定了低成本策略,包括在亚洲建立大型生产厂和研发中心等。但中小企业很难效仿它们的做法。
重组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罗曼•泽勒(RomanZeller)表示:“在那些技术领先优势并非决定性因素的市场,德国机械工程企业表现较差。但那些正是未来几年音乐将会奏响的市场。”
即便在中国的推动下,德国工程产品订单今年上半年激增了32%,也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德国工程企业不仅在本国市场输给了中国企业,在印度和巴西等国也是如此。
中国企业早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领头羊。去年,中国机械销售收入增长了12%,达到3000亿欧元(合3930亿美元),而德国机械产业收入下降了23%,至1780亿欧元。
泽勒表示:“德国机械工程公司正在迅速丢失市场份额。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技术方面,一些中国企业,例如三一集团,可以与德国对手一争高下。但是在欧洲,三一集团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处于落后地位:它缺乏一个大型销售服务网络,没有成熟的品牌。
DanielHe承认:“如果你问我,人们要多久才会接受三一品牌,那确实很难预测。”
他说:“但我们不是价格杀手或者低成本企业。我们的产品售价不会比其他厂商低廉,因为对客户来说,重要的是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其它中国工业巨头准备效仿三一的榜样。一家领先外国投资银行的德国主管表示,许多中国企业正在调查并购目标。
“我预计中国企业会在欧洲进行大量直接投资和并购,”DanielHe称。
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德国将是起点。
DanielHe表示:“德国有最高水平的监管要求。如果能在这里获得成功,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扩展至其它市场。”
对DanielHe来说,德国人不仅是有力的竞争对手,也是文化典范。“德国人有极好的工业传统。他们从小就热爱机械。这是你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他钦佩地说。
摘自: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4075
❺ 中国与哪个国家的商业交易多
美国。。。。。。好歹两大经济体。
❻ 中国购买了多少门克虏伯大炮
神武大炮可能就是红衣大炮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
其技术特征是: (2)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
❼ 古代时和中国交易最好的是哪个国家
这个古代也太泛了,往上推至少4000年都是有历史记载的古代啊,大哥。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波斯人在唐朝的时候就来中国了,后来有些人定居在中国,慢慢和西北地区的几种民族融合成了回族。另外,中国和近邻韩国、日本往来应该最密切吧,毕竟地缘优势嘛,再加上政治上他们都曾是我们的附属国。呵呵 仅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