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证券cds是什么意思
CDS市场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CDS是一种合同,全称credit default swaps,意思是信用违约合同。CDS是美国回一种相当普遍的金融衍答生工具,1995年首创。CDS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A公司向B银行借款,B从中赚取利息;但假如A破产,B可能连本金都不保。于是由金融公司C为B提供保险,B每年支付给C保费。如果A破产,C公司保障B银行的本金;如果A按时偿还,B的保费就成了C的盈利。但是这里面隐藏着重大问题。主要是这种交易不受任何证券交易所监管,完全在交易对手间直接互换,被称为柜台交易(Over-the-counter,OTC)。也就是说在最初成交CDS时,并没有任何机制检查来保证C有足够的储备资本。这种方式后来逐渐为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对冲基金所热衷。近年来这一衍生品的参照物又扩展到了利率、股指、天气、石油价格等,催生了利率违约掉期(Interest Rate Swap,IRS)市场和股票违约掉期(Equity Default Swap,EDS)市场。同时原来分散风险的目的也被冒险豪赌所替代。
② 经济学中的CDS是什么意思!!!!!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摘自网络
③ 中国的cds合约有哪些以及合约内容
类似保险的合约,以某一种债券作为参照物,交易双方不一定拥有此种债券,A、B两方对此债券的信用观点不同,A方从B方购买保险,例如投保额为500万美元,保险价格双方议定,A方每年向B方交纳保费,一旦参照债券违约,双方交易即终止,办理退赔手续,B方偿付500万美元给A方。由于原先CDS市场极其不透明,监管机构不知道每一项交易的细节,导致华尔街各大行之间错综复杂的债务纠缠,一旦某家大型交易对手倒闭便会给CDS市场带来极大的混乱、信贷市场的极大恐慌。巴菲特将CDS产品称为“定时炸弹”。CDS主要券商雷曼兄弟的倒闭引起的金融风暴便可知其中的杀伤力。
CDS的杀伤力还在于在参照债券违约时,对债券违约亏损的放大作用。由于交易对手双方不必拥有参照债券,在购买保险时担保额由双方任意确定,不必也无法预先知道已经有多少CDS以该债券作为参照,保额可能远远超过该参考债券尚未付清的余额。一旦债券违约,涉及的赔偿金额会远高于债券本身的数额,而且被卷入的机构会更多。
以前的CDS市场规模均由国际掉期和衍生产品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公布,该协会从2001年起开始调查CDS市场规模,当时为9190亿美元,到2007年底达到顶峰62万亿美元。今年7月底下降为55万亿美元。在这次金融风暴尤其是雷曼倒闭以后,数家结算机构对重复的CDS交易进行解套(unwinding)、冲销(netting),使得CDS市场规模大为减少。对此市场规模的反复修改争论本身便说明CDS市场不透明。
交易解套相当于保险中的退保,有主动解套和被动解套两种。主动解套在贝尔斯登、雷曼倒闭前的几天达到巅峰,主要是各个交易对手将与这两家投行的交易解除,赔偿再高罚金也在所不惜,或者将与这两家进行的交易转至另外一家机构(novation),除了交易对手改变外,其他参数不变。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后,账簿上的所有CDS交易由后者担保。雷曼破产后,各大机构又开始主动解套与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因为担心大摩会步雷曼的后尘。被动解套相当于保险中的退赔,参考债券发生了违约事件,如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雷曼破产、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被政府接管又被卖给摩根大通、冰岛三家银行被政府接管均被视为违约事件,所有以这些机构的债券为参照物的CDS全部解套,投保一方得到另一方的赔偿。另一种被动解套是由于交易对手的违约。雷曼原是CDS市场主要市场制造商(market maker),与各机构有数百万项的衍生品柜台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相信有不下50万项的CDS交易,所有这些交易全部解套。
中国5年期国债的保费是140美元,意味着1000万美元中国国债每年的保费是14万美元,这是美国国债CDS保费的4倍左右。
在参照物为企业债券的CDS中,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CDS交易余额最高,达到124亿美元,其次是通用电气的121亿美元,再次几乎全是华尔街金融机构,如摩根士丹利(83亿美元)、美林集团(82亿美元)、高盛(69亿美元)、全国房贷(Countrywide,67亿美元)、花旗(60亿美元)、瑞士银行(60亿美元)、瑞信集团(58亿美元)、巴克莱银行(55亿美元)、摩根大通(54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51亿美元)。如果不看CDS保费,这些CDS交易余额排序大约说明了CDS市场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债券违约的担忧。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的前一天,原为华尔街第三大投行美林集团在9月中旬被美国银行收购,接下来的一周内,第一和第二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股市和CDS市场双重绞杀,摇摇欲坠,逼迫财政部出台7000亿美元的挽救市场计划,两家最后的投行在一周内同时宣布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在10月中旬又分别从财政部得到10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注入。高盛由于主要业务如企业合并(M&A)、证券承销(ECM、DCM underwriting)在2008年大幅降低,华尔街一些分析师认为该行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现199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高盛本周宣布裁员10%,约3200人。摩根士丹利则取消了今年圣诞节的庆祝活动。高盛、大摩的5年期CDS价格在11月5日的收盘价分别为311和423基点,股价在9月份以后分别下跌45%和53%。
④ CDS是什么意思
CDS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思。
1.CDS是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的缩写
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价格浮动的可交易的保单,该保单对贷款风险予以担保。
2.CDS是定期存单(Certificates of Deposit)的缩写
一般来说,当投资者购买CDs时,投资者投资一个固定的款项,固定的时期(六个月、一年,五年,或更久),在定期存单到期时,银行会付投资者本金加利息。但是如果在定期存单到期前投资者想拿回本金,投资者可能要付罚款或放弃部份利息所得。
3.CDS是一种通过此种服务使各地的Internet客户在访问这些网站时,可以访问最接近本地缓存服务器中缓存的内容,从而缩短请求响应时间和网络延迟,减轻网站服务器的负载的网络技术。
CDS的主要风险是促使银行增加对高风险项目的放贷,降低放贷质量,也容易促使银行放松贷后跟踪,产生道德风险。
⑤ 什么是CDS
CDS;其意为信用违约掉期。理论上的解释为:CDS是一种对银行间债券业务的保险,购买CDS类似买保险,买方(被保险方)同意在一段期间内支付费用给卖方,而卖方(保险方)仅在特定**发生时(如违约)才支付一笔金额给买方。但签订合约的两方都可以把CDS转售给其他人。简单地说,就是债券危机。给人家做保险的一方,现在无力支付违约金。
美国的债券市场规模比次货市场还要大,这里出的问题自然比次贷危机的损失也严重。受此影响,美国股市将进入新一轮下跌之中,美国经济复苏也将大幅向后延缓。其深层次将对我国的出口、银行业务和金融主体造成巨大影响。
----对出口影响:出口货物欠款增加。这是国际三角债,不好清理。
----我国银行购买此种CDS产品较多。现在看比买A股危险多了。
----金融主体之间互相拆借是一种保持金融活力所必需的一种交易行为,当这种信用首先在美国出现危机时,以后再借钱,心里怕不怕?现在我国银行的流动性一直在说多,有一天互相的拆借出现还不上的危机,就会马上形成一股风。这种大规模欠帐不还,我国历史上有过,千万别重演。
CDS究竟是什么?并非上面所论述的那样,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写出是为了提醒大家开始注意这个新出现的事实。
⑥ CDs市场的CDS的定价
CDS的价格一大部分取决于债券评级机构对债券的评定,三大评级机构是标普、穆迪、惠誉,市场稳定时,评级高的债券的CDS保费较为低廉,垃圾债券CDS则需要交易之初有一个头款(Upfront)作抵押。
CDS市场规模虽然大于全世界的51万亿美元的股市规模,但远没有股市活跃。首先,CDS一笔交易的平均面额是数百万美元,远高于普通的股票交易,况且CDS交易中往往几天内没有资金过户,而是在每年的3、6、9、12月的20日定期交付保费,直到该项交易的到期日为止,保费也仅是交易面额的零头;其次,CDS在交易对手之间进行,属于柜台交易,没有统一的交易所,价格不透明,完全由双方议定,监管机构无从知道;再次,CDS的交易者均为投资机构,散户无法进入这一领域。17家主要券商的交易量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90%。CDS市场的流通量也并不活跃,一家主要券商的CDS部门一天只有几十、几百笔以单一债券为参照物的CDS交易。一笔交易要由销售商与交易双方反复拉锯沟通。
此外交易对手即使暂时不出现违约,如果承担的风险远大于自己能够赔偿的风险,也会被对方要求增加资产以应对出现万一。
⑦ CDS 是什么意思
CDS是一种合同。全称credit default swap,意思是信用违约掉期合约。
⑧ 美国如何管理场外金融衍生物
美国衍生品的OTC市场是一个分散的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场所。在OTC市场中,交易是在许多独立经营的衍生品机构之间或者是这些机构与投资者(往往是机构投资者)之间分别进行的。具体到美国,OTC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所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包括由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外汇期权、外汇和利率互换。
OTC市场的组织方式采取做市商制。OTC市场与交易所场内市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不采取经纪制,投资者直接与期货衍生品经营机构进行交易。所以,期货衍生品经营机构是OTC市场的直接参加者,又是市场的组织者,他们会制造出衍生品交易的机会,并组织市场活动。
OTC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议价方式进行合约买卖及交换。换句话说,场外交易的衍生品是私下协商达成的合同。场外交易的标的均是非标准化的,有时标的物的价值还很大。场外交易的衍生品是应客户的特殊要求而量身定做的,个性特征十分明显,但为了规避场外交易的风险,期货经营机构往往在场内交易中进行风险对冲或都在交易所内进行套期保值。
OTC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监管相对较松。美国以前的场外交易市场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章程,给监管增加了难度。当时的交易效率也不及场内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合约。然而,随着电子化交易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OTC衍生品市场有了爆炸性增长。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场外交易已经大大超过了交易所的交易量。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6月末,全球场外衍生品合约的名义本金(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价值都依据某种基础资产,名义本金指的是金融衍生品合约中所参考的基础资产或标的物的价值)余额为683.7万亿美元,市场价值(假如金融衍生品计算时,清算他们的市场价值)达20.4万亿美元,信用风险暴露值(金融衍生品违约不能清算时给交易者带来的损失的大小,大约等于市场价值减去可以相互抵消的部分余额)为3.9万亿美元。到2008年6月,场内期货与期权合计的名义本金金额为82.2万亿美元,而场外为683.4万亿美元,合计765.9万亿美元,场外交易量占整个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82.4%上升到89.3%。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与监管脉络
美国最早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是股票期权和对股票(尤其是公司股票)的远期交易。基于利率、汇率和信用评级等的场外金融衍生品早在19世纪初已经广泛存在。即便是被普遍认为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场外结构性产品,也可以追溯到1929年金融危机前的数十年。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有一种不需要进行基础资产的实际交割,而是仅就约定价格和到期的市场价格差额进行结算的交易,当时人们称这类交易为价差合约(difference contracts)。
美国对商品衍生交易的联邦监管始于1921年《期货交易法》,该法要求谷物期货必须在取得政府牌照的交易所进行,并通过特别税收禁止场外谷物期货和期权交易,监管主要针对的是农产品交易。随着20世纪70年代现代金融创新的发展,政府监管的对象逐步向金融衍生品延伸。1974年,美国《商品交易法》修正案一方面将“商品”的范围扩展,不但包括原先例举的农产品,还包括“所有其他的商品或条款……以及所有未来交割合同中,正在或将要交易的服务、权利和权益”;另一方面宣布成立独立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CFTC),赋予其对期货市场的排他性监管权。由于认识上的限制,再加上《商品交易法》修订时许多重要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尚未出现,《商品交易法》在赋予CFTC对期货市场广泛监管权的同时,却没能对期货进行明确定义。
场外金融衍生品是以金融资产或金融变量为基础的私人合约,尽管形态各异,目的不同,但最基本的功能都是风险管理。正是基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这一本质属性,CFTC认为场外与场内交易是建立在共同的功能基础上的,场外交易与场内交易有着相同的结构和目的,场所的差异并不能改变产品的基本特性,因此场外金融衍生品属于期货,应受《商品交易法》的调整。而CFTC拥有对期货市场的排他性监管权,“任何意在转移价格风险的活动都应由CFTC管辖”。
场外金融衍生品是基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私人合约,非标准化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监管不能简单地套用场内交易的要求。美国企图以场内规则体系来规范所有金融衍生品的做法,使场外金融衍生品面临法律不确定性的影响,许多机构纷纷将场外金融衍生品的重心转移到伦敦和其他金融中心。为确保美国在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CFTC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权的行使不是将其置于规则的约束下,而是确保其不受规则的影响,监管权实际异化为豁免权。
SEC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同样遵循着放松与豁免的原则。1997年,SEC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商的新规则中不但放松了对净资本的要求,允许交易商使用内部“VAR”模型来确定市场风险资本,而且豁免了场外衍生品交易商的自律组织成员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的成员要求,同时豁免了传统适用于经纪商交易商的《商品交易法》若干规则,允许场外衍生品交易商适用《商品交易法》规则中更富弹性的保证金要求。
银行是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交易主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利率、汇率风险的加剧和金融自由化对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分离,银行积极展开产品和业务创新,大量介入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
法律的不完善导致“恶意而无效的地盘争夺和代价高昂的不确定性”,而监管缺失引发的过度投机又成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和催化剂。在此背景下,美国2010年7月通过了专门针对场外衍生品的《华尔街透明度和责任法》,将场外金融衍生品按品种功能和交易功能进行分类,并将监管权限在不同主体间进行分配,同时强调协调和合作,通过强制性的磋商和协调机制来达到统一的监管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中银行大量参与CDS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给市场带来了极大风险,《华尔街透明度和责任法》通过的“沃尔克规则”禁止受联邦担保的银行进行金融衍生品自营交易,将银行的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限制在套期保值和做市商活动,同时,又通过“林肯规则”将银行的互换交易业务剥离到其资本独立的子公司。“沃尔克规则”和“林肯规则”的共同作用将极大地减少银行在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参与度。
⑨ CDS是怎样做为衍生工具出售的为什么违约可能性越大,越升值
同学,有问题只插网络注定是要杯具的
关于信贷违约掉期这种衍生品的解释 来自某个网络以外的绿坝网络
信贷违约掉期是信贷与保险的衍生工具之一,合约由两个法人交易,一个称为买方(信贷违约时受保护的一方),另一个称为卖方(保障买方于信贷违约时损失)。主要为约定期内信用违约提供一个高比率的保险业务,若担保方没有足够的保证金,会带了相当大的投机行为,若保证金充足其意义在于为信贷机构提供被违约时的本金保障。
当买方在有抵押下借款予第三者(欠债人),而又担心欠债人违约不还款,就可以向信贷违约掉期合约提供者买一份有关该欠债人的合约/保险。通常这份合约需定时供款,直至欠债人还款完成为止,否则合约失效。倘若欠债人违约不还款(或其他合约指定情况,令人相信欠债人无力或无打算依时还款),买方可以拿抵押物向卖方索偿,换取应得欠款。卖方所赚取的是倘若欠债人依约还款时的合约金/保险费。
有些信贷违约掉期合约不需要以抵押物便向卖方索偿(理赔金额与保险费成正比),只需要欠债人破产(或其他合约指定情况)即可。这些合约的功能不局限于风险转移(对冲),而是具有投机性质,例如买方可以以合约赌博某家公司快会破产一样,而他从未对该公司作出放债。
用途
就像大多数金融衍生工具一样,信贷违约掉期可以被投资者用作投机、对冲以及套利。
投机
由于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随着信誉下跌而上升,而于信誉提升时下跌,所以信贷违约掉期容许投资者针对个体的信贷质素进行投机。假如投资者相信一家公司将会无力偿还债务,那他就可以买入信贷违约掉期。相对地,假如他认为一家公司不太可能违约,那他就可以卖出信贷违约掉期。
举例来说,一家对冲基金相信 AIG 将会无力偿还债务。那它可以从花旗银行处买入 2 年期价值 $1000 万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并以 AIG 所为参考实体,价差则为每年 500 点子(=5%)。
如果 AIG 真的在,比如说,一年后违约。那家对冲基金需要付给花旗银行 $500,000 的费用,但会收到 $1000 万美元(假设回收率为 0,而且花旗银行有足够流动性去填补损失),而赚取到丰厚的利润。花旗银行及其投资者则产生了$950 万美元的亏蚀,除非银行在违约前抵销了一部份的仓位。
不过,假如 AIG 没有违约,那么这份信贷违约掉期将会持续两年,而对冲基金则合共要缴付一百万美元而没有任何回报,所以会录得亏损。
要留意在上述情况下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性;那家对冲基金可以选择在一段时间后卖出它的仓位,从而锁死它的利润或损失。举例来说:
一年后,市场认为 AIG 比前更有可能违约,所以它的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从 500 点子“扩阔”到 1500 点子。这家对冲基金可以选择将这份保障期为一年的信贷违约掉期用较高的价差卖回给花旗银行。所以在两年里,这家对冲基金合共付出 2 * 5% * $1000 万美元 = $100 万美元,但收到 1 * 15% * $1000 万美元 = $150 万美元,因而盈利 $500,000(只要 AIG 在第二年并没有违约)。
在另一个情况里,一年后市场认为 AIG 更不可能违约,所以它的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从 500“缩窄”到 250 点子。再一次,这家对冲基金决定对花旗银行用较低价差出售这份有效期一年的金约。在两年的期间内,这家对冲基金需要付出 2 * 5% * $1000 万美元 = $100 万美元,但会收到 1 * 2.5% * $1000 万美元 = $25 万美元,因而损失 $75 万美元(只要 AIG 在第二年并没有违约)。相对起没有进行第二次交易而得到的一百万美元损失,金额比较少。
这类型的交易甚至无需长期维持。假如 AIG 的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在一天内扩阔了几个点子,这家对冲基金可以买上买入抵销仓位的合约并在两份合约的有效期内赚取小额的利润。
对冲
信贷违约掉期也常被用作管理持有债务的信贷风险(也就是对方违约欠款的风险)。通常地,举例来说,企业债券的持有人可以通过买入信贷违约掉期来保护他们的仓位敞口。如果这份债券违约支付,那么从信贷违约掉期的所得可以抵销债券的损失。
退休基金的例子: 一家退休基金持有由 Risky Corp 发行的 $1000 万美元五年期债券。为了管理一旦 Risky Corp 违约欠债而损失的风险,这家退休基金从 Derivative Bank 买入承作金额 $1000 万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这份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是 200 点子。为了得到这份信贷保护,这家退休基金需要每年缴付 $1000 万美元的 2%($20 万美元),或者是每季 $5 万美元的款项,予 Derivative Bank。
如果 Risky Corp 到最后也没有违约,这家退休基金在五年内每季度要缴付 $5 万美元给 Derivative Bank 并在五年后从 Risky Corp 收回 $1000 万美元的本金。虽然合共支付了 $1 百万美元的保护费用,从而减少了基金的投资回报,但是因 Risky Corp 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也完全抵销了。
假如 Risky Corp 在合约的第三年违约,退休基金将会停止缴付每季的保险金,而 Derivative Bank 则需要确保基金在 $1 百万美元的损失中得到偿还。这家退休基金依旧失去三年间缴付的 $60 万美元,但假如没有信贷违约掉期的话损失将会是全额的 $1000 万美元。
套利
资本结构套利 是一个利用到信贷违约掉期的套利策略的例子。这个技巧是基于一家公司的股价及其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应该负相关的事实;也就是说,假如一家公司的前景改善,它的股价应该上升而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应该缩紧,因为它更不可能在债务上违约。相反,如果它的前景变差,其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则会扩阔而其股价则会下降。依据这项事实的交易技巧被称为资本结构套利,因为它利用到市场的在同一个资本结构下的不同部份的定价无效性;也就是一家公司的权益和债务间的错价。一个套利者在某些程况下会利用信贷违约掉期和股票之间的价差。举例来说,一家公司宣布利淡消息而其股价下跌 25%,但它的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维持不变,那么一个投资者可以预测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相应于股价最终会上升。因此一个基本的策略是买进信贷违约掉期并同时买进股票以作对冲。这个技巧会在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相对股价扩阔时获利,但会在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相对股价收缩而损失。
一个有趣的情况是当一家公司发生融资收购时,公司的股价及其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负相关的关系会被打破。通常融资收购会导致信贷违约掉期的价差扩阔,由于一大笔债务将会放进公司的帐目上。但这同时会刺激公司的股价,因为融资收购的买方通常会付出溢价
⑩ 金融方面,cds是什么(具体点) 急 谢谢了
;其意为信用违约掉期。理论上的解释为:CDS是一种对银行间债券业务的保险,购买CDS类似买保险,买方(被保险方)同意在一段期间内支付费用给卖方,而卖方(保险方)仅在特定**发生时(如违约)才支付一笔金额给买方。但签订合约的两方都可以把CDS转售给其他人。简单地说,就是债券危机。给人家做保险的一方,现在无力支付违约金。
美国的债券市场规模比次货市场还要大,这里出的问题自然比次贷危机的损失也严重。受此影响,美国股市将进入新一轮下跌之中,美国经济复苏也将大幅向后延缓。其深层次将对我国的出口、银行业务和金融主体造成巨大影响。
----对出口影响:出口货物欠款增加。这是国际三角债,不好清理。
----我国银行购买此种CDS产品较多。现在看比买A股危险多了。
----金融主体之间互相拆借是一种保持金融活力所必需的一种交易行为,当这种信用首先在美国出现危机时,以后再借钱,心里怕不怕?现在我国银行的流动性一直在说多,有一天互相的拆借出现还不上的危机,就会马上形成一股风。这种大规模欠帐不还,我国历史上有过,千万别重演。
CDS究竟是什么?并非上面所论述的那样,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写出是为了提醒大家开始注意这个新出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