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金融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發布時間:2021-02-13 17:52:29

1. 保障金融消費者財產安全權是指什麼

保障安全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版不受損害的權利權。保障安全權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利。消費者依法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必須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所謂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

2. 消費者在什麼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權

消來費者安全權包括以自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人身安全權。它又包括:
1)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權。即消費者的生活不受危害的權利,如因儀器有毒而致使消費者殘廢,即侵犯了消費者的生命權。
2)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權。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善不受損害的權利,如食物不衛生而致使消費者中毒或因電器爆炸致使消費者殘廢等均屬侵犯消費者健康安全權。
2、財產安全權。即消費者的財產不受損失的權利,財產損失有時表現為財產在外觀上發生損毀,有時則表現為價值的減少。

3. 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安全權,那能不能說消費者享有生命健康權呢

能啊,消費者也是公民啊

4. 提供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具有哪些特殊義務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第1款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內務符合保康人身容、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所謂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是指商品或者服務必須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沒有相應標準的,必須符合社會公認的安全要求。現實生活中,使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產品質量有瑕疵,二是由於對產品使用方法、性能等不熟悉,使用不當造成的。而對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機制、性能等方面的了解程度,經營者要比消費者熟悉,一般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使用都依靠經營者對產品使用方法所作出的說明。因此,經營者除了要保證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質量符合安全標准外,還具有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作出警示說明的義務。如果經營者未正確履行警示說明義務,即使消費者是因使用不當而造成人身、財產的損害,經營者也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5. 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基本內容包括()

消費者人身、財產不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並受到法律保護。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比較滿意,希望給個採納鼓勵我!不滿意可以繼續追問。

6.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嗎

保障安全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回的權利。保障安全權是消答費者最基本的權利。消費者依法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必須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所謂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包括:商品和服務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必須符合該標准。如食品、葯品、家用電器等;商品和服務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必須符合社會普遍公認的安全、衛生要求,這主要適用於服務和某些新研製開發的商品。

7. 確保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怎樣進行監管

第一條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回康發展,制答定本法。
第二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第三條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

8. 消費者在( )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9. 什麼是人身財產安全

人身財產安全

人身和財產安全的主要類型及常見的防患知識

(一)、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類型

人身傷害根據造成損害的原因,分為四個類型:自然災害造成的人身傷害;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人為因素造成的人身傷害;不法侵害造成的人身傷害等。

(二)、危及財產安全的主要類型

我國民法依據財產權產生的根據,將財產權分解為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和繼承權。學生個人財產的保護途徑一是他力保護,二是自力保護。他力保護就是利用法律、法規和規章,依靠國家行政、司法機關、高校保衛職能部門和其他行政組織的保護。自力保護或稱自我保護,是憑借自己對財產安全的防範意識和基本常識,依靠自己的力量,對財產的不法侵害進行事前的預防和適時的防衛以及事後的保護。事前預防主要體現為防盜、防搶劫、防詐騙、防意外事故等;適時防衛主要體現阻止侵害、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事後保護主要體現為懲治侵害挽回損失。根據造成財產損失的原因,主要分為盜竊、搶劫、搶奪、詐騙等類型。

(三)、人身和財產安全保護的一般知識

1、要有防的意識,保持良好的防護習慣。

2、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及時規避可能針對自己的侵害。

3、發生案件、發現危險要快速、准確、實事求是的報警求助。

4、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特別是面對暴力犯罪,要堅決制止不法侵害。

5、主動積極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創造和諧有序的環境。

(四)、積極預防不法侵害危及的人身財產安全。

1、搶劫的預防。(1)注意觀察,及時識別。(2)選好外出行走路線。(3)不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行蹤。(4)保持行車途中及住地警惕。(5)遇到搶劫時沉著冷靜應付。(6)及時報案,以便組織追捕。

2、滋擾的預防。(1)慎重處置。(2)依靠集體力量,積極制止違法犯罪行為。(3)注意策略,防止事態擴大。(4)自覺尋找證據,用法律保護自己。

3、詐騙的預防。(1)多學習觀察。(2)不貪錢財,不圖便宜。(3)保守自我信息秘密。(4)慎重交友,不感情用事。(5)多與同學和老師斟酌。(6)慎重對待他人的財物請求。

二、做好幾種易受侵害環境下的人身安全預防

1、處於公共場所時的人身安全預防。(1)盡可能減少深入場所的時間和頻率。(2)不得從事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3)注意觀察治安安全條件是否符合要求。(4)尋找自救條件。(5)正確應對不法侵害。

2、處於體育運動時的人身安全預防。(1)加強運動安全意識。(2)掌握運動安全知識。(3)運用法律法規自衛。

3、處於外出旅遊時的人身安全預防。(1)出行准備盡量周全。(2)人在旅途牢記安全。(3)堅持到底順利返程。(4)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行車安全。

4、處於網路交友時的人身安全預防。(1)明確正確對待朋友的基本原則。(2)上網交友應當時刻保持警惕。(3)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三、人身財產安全隱患常見事例

根據警方的統計,現在校內發生的治安案件中最突出的是侵財案件,其中,手機、隨身聽、自行車等物品最容易丟失。某日,一高校學生在校內體育場踢球,將書包放在球門旁邊,40分鍾後發現書包中的手機被盜。又某日,一名學生

離開自習室去衛生間,回來後發現放在座位上的手機丟失。從警方掌握的情況看,某校僅9月份,在校園內丟失的手機就有12部,而這些手機的失竊都是由於學生防範意識不強,把手機這類的貴重物品放在自習室、閱覽室、球場等公共場所,讓小偷鑽了空子。分析這些小偷的身份,多數是校內學生作案,還有一些是校外人員竄入校內的。

另外,校園里的火災隱患不容忽視。07年8月12日,某校的學生宿舍發生火災,兩個學生的床鋪被燒。失火原因是學生沒有及時拔掉音箱的電源,造成了電器短路,引起火災。由於保衛幹部的及時撲救,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從這起事故看,學生的防火安全意識還比較差,而使用違規電器,在宿舍里使用明火、抽煙等行為都容易引起火災。

閱讀全文

與金融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