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國際收支的情況及特點
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總體趨勢
1997-2001年以上三個賬戶的算術絕對值均呈波動下滑態勢,2001年達到谷底,2002年又開始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76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8%,加快0.6個百分點;進出口相抵,順差達177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755億美元。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6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年末國家外匯儲備10663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億美元。
1997-2001年以上三個賬戶的算術絕對值均呈波動下滑態勢,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從那次危機以後我國經濟就開始下滑,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也順周期的惡化。但是,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去年底結束了5年過渡期,中國對外經濟迅速發展。中國的對外貿易保持了20%以上的持續較快增長,同時,外商直接投資每年也大體上以500多億到600多億的額度進入中國市場。
(二)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
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外匯管理順應加入世貿組織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進一步深化改革,繼續完善經常項目可兌換,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推進貿易便利化。經常賬戶差額與資本和金融差額的雙順差擴大的局面是對外貿易以加工貿易為主、國際生產持續向中國轉移、人民幣升值下的變相資本內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制度改革雖然在中長期內有助於減少貿易順差,但在短期內因為企業在出口退稅新規則生效之前出口而擴大了貿易順差。我國持續出現雙順差原因主要有:
第一,資本凈流入逐步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1997年,經常項目順差占總順差的63.75%,該比重較2005年高出近20個百分點。資本項目順差的貢獻相應提高。1997年以來,資本項目累計順差占國際收支總順差的比重達66.63%。
第二,貨物貿易順差上升。貨物貿易進出口狀況是國際收支中的一項基本內容,反映了國際競爭力等經濟基本面情況,是考察國際收支平衡與否的重要先行指標。
第三,我國的出口鼓勵政策。長期以來我國執行了「獎出限入」的外貿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出口退稅政策、有利於出口的匯率政策以及鼓勵發展加工貿易的政策等。
第四,在資本項目長期保持順差方面,我國金融市場仍處在不發達狀態。盡管就總體來說,我國的儲蓄大於投資,但許多潛在投資者無法得到必要的資金。與此同時,中國的對外商直接投資實行優惠政策,建立合資企業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一些企業為了獲得資金,於是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在獲得外匯之後,便將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並用所得人民幣購進國產設備和其他產品。其結果是直接投資流入轉化為外匯儲備的增加。
第五,外匯儲備增長加快。1994-1997年,我國外匯儲備年均增加近300億美元。1998-2000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傳染效應的波及,外匯儲備增勢驟然放緩,年均增加額不足90億美元。近年來,外匯儲備增長重新加速。2001到2005年外匯儲備年均增長額為399.23億美元,2006年外匯儲備就已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2007年底15282.49億美元,2008年底19460.30億美元,2009年底23991.52億美元。
我國國際收支的基本特徵:
(1)收支規模逐步擴大
(2)國際收支結構改變,非貿易擴大,資本帳戶大幅度增長
(3)順逆差互動
(4)儲備波浪式起伏,逐漸增長
⑵ 國際金融試題:1、 請依據2011年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分析我國近期國際收支變化的特點。 求解答
總體來看,2011年全球經濟將持續復甦,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將穩步回升,但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也面臨挑戰。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將不斷深入,內需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同時,利差、匯差和境外融資成本較低等因素可能使得套利資金凈流入增加,境內企業境外融資活動可能會趨於活躍。
報告指出,當前,國際收支大額順差的問題已成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矛盾之一。國際收支大額順差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易推高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阻礙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制約宏觀調控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國際收支大額順差也加大了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難度,同時還易增加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利於為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的良好外部環境。
報告表示,下一步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著重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逐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穩定和提升國際市場份額的同時,重視進口的戰略意義,促進國際收支在更高水平上基本平衡;加強和改進外匯管理,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拓寬資本流出的渠道。按照均衡管理的思路,加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跟蹤,建立資本流動的均衡管理機制。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國際收支繼續呈現「雙順差」格局。其中,經常項目順差305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7%;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2260億美元,增長25%。2010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8473億美元
再根據順逆差的書本知識做點分析就是了
⑶ 國際經濟學。 國際收支說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國際復收支表由經常帳戶、資本制和金融帳戶以及國際投資頭寸構成。國際收支的標准組成是經常帳戶、資本和金融帳戶。其中經常帳戶包括:(1)貨物:包括一般貨物、用於加工的貨物、貨物修理、各種運輸工具的采購、非貨幣黃金;(2)服務:包括運輸、旅遊、通訊、建築、保險、金融、計算機、專有權使用費、特許費(版權等)、個人娛樂、文化服務、其他商業服務以及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3)收入:包括職工報酬、投資收入(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4)經常轉移:包括除以下三項,即固定資產所有權的轉移、與固定資產聯系的收買或放棄為條件的資金轉移、債權人不要回報的債務取消等之外的其他轉移,如保險費、僑匯等。
⑷ 4.出口和國際收支新常態的特點是什麼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 ——過去: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回口成為拉動答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 ——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 ——趨勢: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 ——對策: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⑸ 國際金融的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際收支即「一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商品、債務和收益的交易以及債權債務的變化」。國際收支一般按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計算。一國的國際收支不但反映它的國際經濟關系,而且反映它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
長期以來,國際收支的主要問題是:許多國家國際收支不平衡,各國為調節、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常常產生許多矛盾和斗爭。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經常現象,要做到收支相抵、完全平衡十分困難。但是,無論是逆差還是順差,如果數額巨大且又長期持續存在,都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因此,各國政府大都會採取各種干預措施,力求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一國採取措施往往會引起其他有關國家相應採取對抗和報復行動,從而減弱或抵消該國調節措施的作用。而且,有時調節國際收支的辦法又同發展國內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譬如提高利率,若恰逢經濟復甦時期,這一措施就會大大影響經濟的恢復;而經濟復甦受阻,又會影響國際貿易的增長。
一國的國際收支與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有所區別。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國的貨幣資金收付行為,國際收支平衡表則是將一國一定時期(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的國際收支情況分別按不同項目編制的記錄和統計表。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綜合反映一國同外國在一定時期內貨幣資金往來的全面情況,因此各國都很重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工作。
⑹ 國際收支的特徵是什麼
最大的特徵是「雙順差」
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國際收支順差進一步擴大的重要基專礎。積極財政政策屬和穩健貨幣政策取得明顯效果,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初見成效,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這些因素有利於增強企業出口競爭力,有利於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有利於增強國內外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信心。
二,良好的對外經濟形勢是國際收支順差進一步擴大的直接推動力。巨大的市場潛力、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長期較快的經濟增長和加入世貿組織等因素,使中國首次成為當年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實際使用金額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三。
影響:
當國際收支順差來自於大量實際資源的輸出時,會制約一個國家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而國外投資的凈流入,則增加了對遠期利潤、利息流出的資金需求,同時可能會對國內資金的利用產生一定的擠出效應;如果流入的資金中包含大量游資,很可能會對一個國家的金融穩定、經濟安全帶來威脅。另外,長期的國際收支順差還可能招致夥伴國的經濟對抗和制裁。
⑺ 國際收支的特點有哪些
國際收支是一種統計報表,系統記載了在一定時期內經濟主體與世界其他地區版的交易。國權際收支的特點是:(1)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2)反映的內容是經濟交易,包括商品和勞務的買賣、物物交換、金融資產之間的交換、無償的單向商品和勞務的轉移、無償的單向金融資產的轉移^ (3)記載的經濟交易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國際收支的最佳狀態是收支基本平衡。持續的國際收支逆差不利於對外經濟的交往,不僅會嚴重消耗一國的儲備資產,還會使該國的償債能力降低。持續的順差不僅不利於本國商品的出口,而且會導致通貨膨脹壓力的加大,容易引起經濟摩擦。
⑻ 中國國際收支特徵
第一抄,資本凈流入逐步成為國襲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
第二,貨物貿易順差上升。
第三,我國的出口鼓勵政策。
第四,在資本項目長期保持順差方面,我國金融市場仍處在不發達狀態。
第五,外匯儲備增長加快。
我國國際收支的基本特徵:
(1)收支規模逐步擴大
(2)國際收支結構改變,非貿易擴大,資本帳戶大幅度增長
(3)順逆差互動
(4)儲備波浪式起伏,逐漸增長
⑼ 中國的國際收支具有什麼特徵
國際收支包括兩個部分,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
我國情況是雙順差,即兩個賬專戶均是盈餘的屬狀態
原因則是,經常賬戶,中國商品相對於外國,由於價格水平比較低,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而對我國的貿易品需求高,出口大於進口,這事經常賬戶盈餘的主要原因。
資本賬戶盈餘的原因,1、我國利率水平較高2、人民幣升值預期比較高,熱錢流入壓力較大3、我國對外商直接投資有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外資流入,從而導致資本賬戶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