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2015互聯網金融公司市場分析

2015互聯網金融公司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09 05:40:18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

如果說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元年,2015年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年,2016年就是這一行業的整治年和生死年。在互聯網發展和創新得到監管認可的同時,非法集資、詐騙、自融等行業亂象不容忽視。從年初開始,互聯網金融行業整治風暴不斷,「驅逐劣幣」大洗牌已然開始。網貸行業成交量在加速上揚的同時,收益率開始回歸合理區間。小型平台逐漸退出市場,大型平台則轉型升級為互聯網金融集團。未來行業將何去何從可能無人知曉,但大家都知道網貸行業的出現帶動了社會進步。
網貸成交量:突破3萬億
在互聯網金融的整治風暴中,整個行業成交量在近幾個月出現下降,不過11月環比出現了增長,同比看來仍然創造了「亮眼」成績。2016年11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2197.34億元,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單月成交量突破2000億元大關。截至2016年11月底,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為31847.67億元,突破3萬億元關口。從數據上看,整個行業狀況有所回暖。網貸行業於2015年10月實現了第一個萬億元,用時超過七年之久,第二個萬億元僅僅用了7個月時間,第三個萬億元用了6個月。很多投資者為了避險,紛紛從小平台轉向大平台進行投資,帶動了整個行業成交量的上升,這個行業並沒有想像中悲觀。
綜合收益率:走向合理區間
2016年11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61%,環比下降了7個基點(1個基點=0.01%),同比下降了264個基點。自2016年8月24日《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出台後,網貸平台資產端競爭加劇、合規調整成本增大,部分平台主動下調綜合收益率,不過由於網貸「雙11」不少平台加息來吸引投資人,使得11月綜合收益率下降速度有所放緩。目前主流綜合收益率區間仍分布在8%-12%,平台佔比為51.42%;其次為綜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佔比為33.44%,8%以下低息平台佔比較上月有所下降,為10.08%。不過,網貸行業收益率下行並非壞事,在此前出現的眾多跑路事件中,高收益成為投資人誤入陷阱的誘餌,未來網貸行業收益區間將更加合理。
集團化:大平台的選擇
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出現了「馬太效應」,小平台被淘汰,大平台在升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平台融資次數近57次,融資金額超152億元人民幣(含陸金所融資,不含平台自身未公布或未公布投資方的平台)。行業在政策引導下開始「二八分化」,互聯網金融企業集團化發展可以通過精細化運作深耕細分領域,各子品牌相互獨立,也可以建立一道政策風險的防禦牆。但如同硬幣正反面,集團化架構對企業管理能力會形成一定考驗,很多集團化並不是「破繭成蝶」,可能只是停滯不前。
銀行資金存管加速落實
截至2016年10月底,廣東華興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和江西銀行等36家銀行布局網貸平台資金存管業務,並共有216家正常運營平台宣布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約占同期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10.03%。其中有161家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53家與銀行簽訂聯合存管協議;2家與銀行簽訂銀行直連協議。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對接方面,共有102家平台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約占同期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4.74%,其中有89家平台是於2016年完成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對接。其中完成銀行直接存管系統對接的平台有68家,完成銀行聯合存管系統的有32家,2家平台上線銀行直連系統。
資料來源:艾瑞

⑵ 如何推動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領航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由中咨領航資深專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撰寫,主要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報告首先分析政策、經濟等環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影響;接著從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熱點、市場規模把握行業整體現狀;然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供需、細分市場及時發現機會點和增長點;進一步從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重點企業搜集競爭情報,進行競爭定位;最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戰略預判;而且綜合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風險和投資機會制定投資戰略規劃。

⑶ 2015年 哪些事件影響互聯網金融發展

1、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中央人屬民政府.2015-07-18 [引用日期2015-10-10]
2. 互聯網金融已被金融監管部門認可,利率市場化正在加強 .中國資金管理網.2014-03-06[引用日期2014-04-19]
3. 從野蠻人到文藝青年 互聯網金融邁入小時代 .光明經濟.2013-09-16 [引用日期2014-04-19]
4. 互聯網金融六大發展模式 第三方支付最熱 .中國電子銀行[引用日期2014-12-1]
5. 互聯網金融真正目標是顛覆央行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5-02-10]
6. 大數據能否保障互聯網金融的高收益? .百貸網[引用日期2015-10-30]
7. 互聯網金融真能賺大錢嗎 .搜狐[引用日期2014-12-1]
8. 互聯網金融新模式 .和訊網[引用日期2012-010-4]
9. 微信金融乳酪有多大?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5-12-23]
10. 掌眾金融發布第三季度運營報告,從資金流向看80、90後如何消費 .新金融[引用日期2015-12-23]

⑷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隨著互聯網向各個行業不斷沖擊滲透,互聯網與金融的巧妙結合漸入人們的視野。一夕間,互聯網金融已躍升成為當下最為時髦的理財選擇。據權威數據顯示,2015年大約有47.4%的投資者選擇股票為理財產品,47.7%的投資者選擇基金進行投資,40.9%的投資者選擇互聯網金融進行理財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理財模式雖然不及股票市場的火爆,但已成為理財市場的第三大主流選擇,這也說明了互聯網金融產品在悄無聲息間已改變了理財市場的固定結構,正以超常規的發展速度開拓金融市場的疆土,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容小覷且行業正清晰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投資群體明顯年輕化

年輕用戶是互聯網的中堅力量。這條「屌絲定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也很適用。據相關數據統計,80後、90後佔到互聯網金融消費群體的70%以上。這個年齡段的群體雖然不是社會財富的最大擁有者,卻是接觸互聯網最多的群體,他們多喜歡冒險、崇尚創新、熱愛自由,這與互聯網能最快獲取信息的特質吻合。

還有調查數據顯示,1000名80、90後青年裡,有823人更願意選擇互聯網金融來完成自己的理財、及小額貸款的需求。可見,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其中,互聯網金融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

移動互聯網金融大眾化

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極大普及,手機已成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伴侶」,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加之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中碎片化時間逐漸增多,這些因素催生出人們對於移動金融的迫切需求。

相較於PC端,移動端更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所以,通常人們會選擇方便攜帶的手機作為上網設備,通過手機移動端來進行金融活動,隨時隨地享受金融服務,錢香金融APP也即將上線。

移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讓用戶不再局限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而是向二三四線城市下沉,從91金融用戶報告中就可以看出,除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的金融消費群體已經佔到近40%。

業務模式小額化、分散化

2016年3月2日,在91金融協辦的人民政協財經智庫沙龍上,原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明確表示,互聯網金融只有做小、做分散、做簡單產品才能活下來。

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雖然大額融資的盈利模式較大,但由此引發的風險概率也相對較高,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對投資人和平台本身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從風險控制層面考慮,業務模式小額化分散化將是控制行業風險的主要措施;此外,互聯網金融平台作為信息中介,它的定位已經決定行業本身並不適合大額融資撮合交易,且對平台本身而言,也並不具備發展大額融資的先天優勢。

服務走向「場景化」

雖然互聯網金融的觸角已觸及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的地方,但目前其服務理念仍只停留在借貸層面,未來應逐步擴展多維度服務理念,通過構建多維度的服務場景,發展場景化金融來切實提高金融服務的易獲得性。

相較於傳統金融而言,互聯網金融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將用戶的生活軌跡以數據的形態加以累計,在大數據的基礎上促使行業創新發展。當前,互聯網金融已經從早期金融產品的搬運工發展到為用戶進行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已步入「場景化」金融時代。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未來的競爭集節點就是場景,哪家平台提供的場景化服務最多、最周到、最細致,則最容易與用戶建立長期的黏性關系。

這種場景化趨勢可以通過兩方面表現出來,其一是用戶的日常生活、消費場景,如支付、消費、打車等,通過這種金融服務無聲地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其二是互聯網金融平台通過搭建各類場景,潛入人們生活,即便是相同的金融產品,也能以不同的場景走進用戶生活。

⑸ 在哪兒可以找到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 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專告》顯示,截止至屬2014年底,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元。以P2P業態為例,過去5年中,各類P2P平台都獲得了年均超過250%的爆發式增長。

不過,作為新興行業,互聯網金融問題不容忽視。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風險也日益加劇。仍以P2P業態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問題P2P平台數量為273家,數量超過2014年問題P2P平台數總和,今年以來,P2P網路貸款平台出現跑路或提現困難的公司更是高達677家。

⑹ 2015年哪些事件影響互聯網金融發展

你好,以下事件對互聯網金融發展起到了重大影響。

(1)e租寶事內件。e租寶出事之後,引發容行業地震,大批投資人血本無本,對行業發展影響極壞。

(2)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意見稿出台。徵求稿出台後,行業加快轉變,迎合國家政策,行業發展獎慢慢走向正規。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⑺ 剛從事互聯網金融,想知道在2015年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從2014年的數據和行業調研情況來看,第一,P2P借貸行業在國內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據測算,整個行業線上平台的交易額在1100億人民幣左右,線下的交易額在700億到800億自由。相比較,2013年的情況,整個行業有8倍左右的增長。
第二,P2P行業和平台出現了模式的分化,包括我們在2013年還沒有聽說過的O2O模式、P2B模式。圍繞著不同的模式和平台打造了核心競爭力,包括對投資借款人和服務理財端提供更好服務的能力。雖然模式上出現很多分化,但是P2P借貸市場還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一兩千億元的規模仍然是微不足道的。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一些非常著名的平台,但整個行業的格局還沒有真正確定,這個行業未來還處於高度的演化過程中。
第三,在P2P借貸行業,線上和線下互相融合成為重要趨勢。既包括線下的平台逐步向線上發展業務,比如以前傳統的債權轉讓模式直接演化成線上點對點的融資模式。當然,也有一些情況是線上平台搭建線下渠道,進行線下借款人和投資人的開發,線上、線下融合是我們觀察到的主要情況。
第四,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還是金融,本質問題還是需要控制風險。一些領先的P2P借貸平台對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的重視程度有所加強。對於正規發展,就是希望P2P借貸業務能夠持續健康發展下去的願景也在逐步增強。一些業內人士提出P2P借貸行業的服務是屌絲化的,服務對象是普通老百姓,但團隊是高端化的,要使用正規的高端金融人才來做P2P借貸。
未來兩到三年內P2P借貸行業會有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P2P借貸市場進一步擴大,資金價格下降。伴隨市場規模的擴大、資金供給的豐富、P2P借貸企業金融能力的增強,資金價格會持續下降。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觀察到這個趨勢,無論是投資人的回報率,還是借款人付出的資金成本,可能都會下降。
第二,市場風險加劇,倒閉平台數量增加。從2014年6月份開始集中出現P2P借貸平台的倒閉潮,一直延續到今年上半年,在最近幾天也一直有P2P平台倒閉、跑路的情況出現。一些成立時間比較短的平台,第一批借款的到款日期紛紛到來,P2P平台倒閉的數量可能會增加或者是保持穩定。
第三,借款區域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擴散。去年、今年P2P平台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也包括廣州。隨著一線大城市競爭的加劇,包括正規金融機構服務的改善,這些平台紛紛開始向二三線城市轉移,這種轉移的趨勢也可能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
第四,借款人由個人向企業擴散。P2P借貸平台最早的形式是用於個人的消費借款,例如用於購物、教育或者是婚喪嫁娶。同一時期的借款人還包括小工商業者、小型電商經營者。總體來講,20123年之前,P2P借貸平台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小額借款人。2014年出現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情況,一些企業也會參與借貸,借貸規模達到上億。
第五,市場細分與整合兩種趨勢並存。一種情況就是有些P2P平台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找到了最適合服務的借款人,開始精準的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風險。另外一種情況是成立比較早的平台,在已經摸准一些用戶之後,開始擴展用戶的服務范圍。以前可能是服務個人借款的,現在開始向企業借款轉移。
第六,發力徵信技術,向正規化發展。有些P2P借貸平台正在成立規模化的公司,甚至自己向徵信機構轉型。
第七,泛平台屬性增強,業務范圍拓展。泛平台有各種方向,比如可以是橫向的,不僅提供直接的債權融資,甚至可以銷售一些理財產品,或者是做一些專門化的金融產品的銷售。另外一種發展方式是P2P企業在平台上的服務向縱深化發展,之前可能只是進行貸款審核,現在有很多平台要慢慢介入支付業務、徵信業務。
第八,民間金融線上化。P2P借貸在很大程度上是民間金融的陽光化。隨著這種借貸模式引起大家越來越多的興趣和關注,也獲得了很好的資金來源途徑,更多的民間金融,例如我們所說的保理、典當,它的資產可能會藉助P2P借貸平台實現更好的流動性。最近已經出現了基於票據業務的P2P借貸平台,還有基於典當資產的P2P借貸平台。
第九,出現機構投資者。P2P的投資人和借款人都還是個人,未來可能會出現機構作為平台投資人,直接借款給融資方。前兩年在P2P借貸行業出現過組團的現象,投資人本身比較喜歡在P2P平台上投資,可能會有很多投資人聯合起來投一大筆錢,有些人進行管理,集中進行借款、投資的操作。後來因為一些風險和各種各樣的原因,組團的現象逐漸消失了。我們認為在P2P能夠提供比較好的收益和比較高的流動性的支撐下,會以管理資產計劃或者是信託計劃的形式作為P2P平台的投資者。
第十,投資便捷化、移動化。很多P2P平台開始開發手機客戶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投資。

⑻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前景如何

雖然互聯網金融來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自物,但互聯網金融日新月異的發展令人們長期對其保持著新鮮感。受眾們之所以不會對互聯網金融感到疲倦,主要來源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聯網金融產業的不斷創新,例如從最先被人們知曉的網路借貸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數據金融、消費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聯網金融始終保持著新鮮感;第二是存活下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戶體驗,通過各種模式為用戶創造便利、營造場景,增強用戶粘性。
上述兩點也符合產品以及企業的成長周期,人們也往往只會關注成長、成熟的周期,而不會關注衰退期。與傳統產業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或產品如能不斷創新、不斷迎合重要用戶的客戶體驗,就將長期處於發展期,令企業和產品在發展中長青,強勢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正是這樣做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趨勢。
結合市場實際環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聯網金融在經過探索發展後,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會集中在政策監管以及行業規范化、服務社會實體產業、業務模式專業化及小額化、新技術的不斷更迭這四大方面。

⑼ 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趨勢如何呢

2015互聯網金融是在來百花爭艷中逐自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總體趨勢向好,但由於在互聯網上監管難度加大,魚龍混雜,需要互聯網金融管理機構盡量將互聯網安全技術和金融風險控制技術相結合,盡可能做到防患於未然。目前銀行已經要求存款准備金和存款保險以及銀行破產法即將出台,那麼相對風險和風險管控較難的互聯網金融也應有制度化 或者說行業規定出台,便於互聯網金融公司自身管理,也便於參與者進行正確判斷。供參考

⑽ 2015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圖譜 下一個獨角獸在哪兒

我個人的看法是, 社區O2O金融。
為什麼呢?
因為你提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我理解的是個人零售類回消費,比答如餐飲,娛樂,休閑,網購等等。
但現在電商,商圈類O2O已經很成熟了,基本沒什麼增長空間了。然後,社區類消費金融確是異軍突起,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因為我國城市的老城區改造,城鎮化,新的樓盤社區不斷涌現,社區居民消費力旺盛。所以我圍繞社區類的消費金融是一大市場。
現在很多行業都在涉足這個社區消費金融領域,比如銀行,互聯網,電信運營商。

閱讀全文

與2015互聯網金融公司市場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說辭 瀏覽:729
簡理財獎項 瀏覽:527
理財的小游戲 瀏覽:574
紅包袋理財 瀏覽:714
股災理財產品 瀏覽:152
理財兌日 瀏覽:570
融資財務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367
德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176
理財段位 瀏覽:425
理財發布論壇 瀏覽:619
公墓陵園融資 瀏覽:78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匯率 瀏覽:761
p2p理財產品有那些 瀏覽:238
上海市九卿投資 瀏覽:623
信託的違約風險 瀏覽:735
非洲投融資 瀏覽:574
聖誕來信託 瀏覽:77
融資結構調整 瀏覽:187
融資比例越大 瀏覽:457
投融資平台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