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銀行的金融創新必須以消費者

銀行的金融創新必須以消費者

發布時間:2021-04-13 14:48:31

❶ 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屬不屬於消費者.

「金融消費者」這個概念的出現與金融經濟的崛起、金融業的日益多樣化密切相關。尤其是金融危機後,全球興起金融消費者保護的熱潮。在我國金融立法中,首次使用「金融消費者」概念的是2006年12月中國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該指引專章規定了「客戶利益保護規則」,指出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應「滿足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充分維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但是,該指引中並未明確金融消費者以及投資者的概念范疇。2011年底,保監會設立了保險消費者保護局;2012年初,證監會設立了投資者保護局;2012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亦設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至此,我國「一行三會」的消費者保護機構全部設立。然而,這些消費者保護機構還是以金融行業劃分和金融市場分割為基礎設立的,與金融危機後將各金融服務業的消費者進行統籌保護、建立統一和專門的金融爭議解決機構、實施一元化金融爭議處理制度的國際趨勢不符,原因之一就在於我國對金融消費者的界定及其與金融投資者之間關系的認識一直不統一。
所以金融消費者這個不歸消費者協會管理 如果你在銀行理財投資方面存在問題想投訴或反映的 可以向銀行客服放映或者向銀監會反映
如果是民間理財的就要看實際情況了 可以先想當地人民銀行或者銀監會反映問題 理財牌照都歸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管理的
如果是存在欺詐的 可以在向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反映並申請審查 並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❷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概述

銀行金融創新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拓寬業務領域,拓展業務范圍,創造出更多、更新的金融產品,更好的滿足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實現金融機構自身利益最大化。
按照國際通行原則,一般在評價一家銀行或一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能力和水平時,主要是通過分析銀行的收入結構來獲得其金融創新水平高低的結論。統計數據顯示,國際大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普遍超過50%,有的銀行甚至達到80%,但是在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傳統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甚至還不到30%,還有相當多的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在1位數徘徊。顯然,從當時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水平和能力來看,與國際銀行業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正是在這樣一個國際國內大背景之下,中國銀監會開始把《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起草納入議事日程。
金融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國有銀行經歷了幾次大的改革,包括劃向政策性業務轉變、去除不良資產、改其結構形式以及促其上市等等。當前,在國內國際的競爭環境中,我國國有四大商業銀行,在管理方面越來越市場化,並且越來越看重金融創新的作用,他們在銀監會《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全面指引下,充分運用金融創新工具,不斷提升自己走向國際金融舞台的核心競爭力。例如:
工行:金融創新再造中國銀行業「大哥大」
對於工行這樣一家銀行信貸業務長期飽滿,即使不創新也餓不死的銀行來說,對於「創新」難免前瞻後矚。因此對工行而言,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是創新,是如何引導其廣大員工改變其保守的觀念。
怎樣推動金融創新?工行以個人金融業務作為突破口,改變「一人存款三人服務」的舊式儲蓄模式,以電子金融創新來主導這項業務,儲蓄業務實現電子化,勞動組織形式實現櫃員制。2007年,工行把個人金融推向更深層次的創新和變革,利用「金融@家」個人網上銀行高新技術,實現「身邊銀行」到「家中銀行」的轉變。
對老百姓而言,工行是「身邊的銀行」,越多越好。但對工行經營而言,過於龐大的網點數量卻是巨大的成本管理壓力。在面對中外股東追求最大利潤的壓力下,投入產出的最大邊際效益,是衡量銀行經營水平的重要標尺。在各大銀行全力爭奪零售業務市場份額最大化的競爭中,工行堅持把以市場和客戶為中心的金融創新作為制勝「武器」,通過制定對核心客戶的優惠指導價格貸款審批流程等用精細化的創新模式來指導管理,以「創新求變」來保持國內「第一零售銀行」的地位不動搖。
2007年工行在金融創新上做的另一篇好文章,是以金融產品創新來破解小企業貸款難題。
工行緊密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於開展小企業信貸產品創新,實施融資產品與投資銀行產品、電子銀行產品等綜合營銷,通過打造對小企業金融產品線的融資品牌,為小企業提供融資產品系列,在滿足了小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多樣化理財需要的同時,也為工行自身的發展創造了市場良機。
工行在《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引領下,通過金融創新能力凸顯其強大的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引導力。工行對此總結為用金融創新來保持「再造工行」的創新沖動,目標就是超越工行國內第一的極限,再造世界級的中國銀行業老大。

❸ 銀行金融創新的基本內容包括( )。 A.金融產品創新 B.管理模式創新 C.機構設置創新 D.交易方式創新

答案是
ABC
銀行金融創新的概念和內容
1.銀行金融創新的概念
銀監會發布、2006年12月11日正式施行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對銀行金融創新的定義。
2.銀行金融創新的內容
(1)戰略決策創新
(2)制度安排創新
(3)機構設置創新
在機構設置方面,我國銀行主要是實現從「部門銀行」向「流程銀行」的轉變。除了向流程銀行轉變之外,我國銀行在機構設置方面的另一基本方向是扁平化。
(4)人員准備創新
(5)管理模式創新
(6)金融產品創新
銀行金融創新的基本原則
1.合法合規原則
2.公平競爭原則
3.知識產權保護原則
4.成本可算原則
5.風險可控原則
6.信息充分披露原則
7.維護客戶利益原則
8.四個「認識」原則
四個「認識」包括「認識你的業務」、「認識你的風險」、「認識你的客戶」、「認識你的交易對手」。
客戶利益保護
銀行金融創新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拓寬業務領域,創造出更多更新的金融產品,更好地滿足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1.審慎盡責
2.充分信息披露
3.引導理性消費
4.客戶資產隔離
5.妥善處理利益沖突
6.客戶教育
銀行進行客戶教育,就是要提高客戶(更廣泛地說是社會公眾)的金融素質,一方面,要為客戶提供相關信息和培訓,使他們具備理解各類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要使他們接受和遵循「買者自負」這一市場經濟基本原則。

❹ 銀行金融創新有哪些

在中國加入WTO後,銀行業將直接面對外資銀行的挑戰,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當務之急恐怕就是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是指金融領域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產生或引進的新事物,包括金融制度、金融業務、金融組織結構的創新等。

金融創新工具的特點是高收益、高風險。首先,金融創新工具具有杠桿性,即以較少的資金成本取得較多的投資,以提高投資收益。一般是以原生工具的價格為基礎,交易時不必繳清相當於相關資產的全部價值,只要繳存一定比例的押金或保證金,便可得到相關資產的管理權,到一定時期對已交易的金融創新工具進行反方向交易,而進行差價結算。這種「以小博大」的交易方式可能給交易者帶來高收入,也可能帶來巨額損失;

其次,金融創新工具具有虛擬性,即證券所具有的獨立於現實資本運動之外,卻能給證券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的特性。具有虛擬特徵的金融創新工具的價格變化脫離了實物運動過程,它一旦形成,就必然會導致一部分貨幣資本停留在這種能夠生息的有價證券之上,以獲得風險利潤的管理權。金融創新工具的虛擬性所產生的市場後果是,金融創新市場的規模大大超過原生市場的規模,甚至遠遠地脫離原生市場。

目前,國際金融創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趨勢:

  1. 金融產品、金融工具的創新多樣化。

  2. 表外的重要性日趨增強。

  3. 融資方式證券化。

  4. 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

    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I)模仿法。主要是指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金融創新的產品,迅速地加以模仿和運用。其優點是創新成本低、創新速度快。但由於各國的金融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完全模仿不一定能夠適應本國的市場和客戶的需要。
    (2)改進法。是指在借鑒發達國家和國內同行業創新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國和本行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改進後推出。這種創新由於考慮了本國的實際情況,往往容易被接受,其效果也較好。但由於不屬於原創,沒有技術壁壘,容易被其他銀行模仿,形成同質化。
    (3)組合法。是指將各種不同的業務要素或服務方式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不同於以前的金融產品。這種組合的內容較多,如活期、定期和儲蓄存款的組合,本、外幣存款的組合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等。這種銀行業務各要素的充分利用,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
    (4)創造法。是指銀行創造出來的而其他金融機構尚未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這是創新的原始來源,也是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法寶。但這種創新有一定的難度,往往由商業銀行的總行來進行開發,大的商業銀行分行也可以開發,小銀行開發的成本較高,有時還得不償失。

❺ 【銀行金融創新應以產品為中心、以盈利為導向】

銀行金融創新應該是以客戶為中心,市場為導向!
這句話是說銀行是服務機構,開發創新產品時應該首先了解客戶的需求,並且根據市場發展趨勢來進行。否則就會無市場無客戶啦。

❻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A,B,C,D,E
答案解析來: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自新,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合法合規原則、公平競爭原則、知識產權保護原則、成本可算原則、風險可控原則、信息充分披露原則、維護客戶利益原則和四個「認識」原則。

❼ 銀行金融創新的內容

我想是人員配備,不是人員准備吧!

❽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第二章 基本原則

第十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堅持合法合規的原則,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商業銀行不得以金融創新為名,違反法律規定或變相逃避監管。
第十一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堅持公平競爭原則,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進行低價傾銷、惡性競爭或其他不正當競爭。
第十二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商業銀行應制定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保護自主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第十三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堅持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則。
第十四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做到「認識你的業務」。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應通過有效手段,確保悉知本行的金融創新業務、運行情況以及市場狀況。
第十五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做到「認識你的風險」。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應准確認識金融創新活動的風險,定期評估、審批金融創新活動的政策和各類新產品的風險限額,使金融創新活動限制在可控的風險范圍之內。
第十六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做到「認識你的客戶」。應明確目標客戶群,充分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根據業務需要進行客戶評估,針對不同目標客戶群,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商業銀行不得向客戶提供與其真實需要和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產品和服務。
第十七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做到「認識你的交易對手」。在開展涉及投資和交易業務時,應認真分析和研究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做好交易對手風險的管理,特別是在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要密切跟蹤交易對手的風險狀況,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第十八條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遵守職業道德標准和專業操守,完整履行盡職義務,充分維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

❾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鼓勵商業銀行加快金融創新,規範金融創新活動,促進銀行業金融創新持續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指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資商業銀行、外商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適用本指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政策性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外國銀行分行開展金融創新,參照本指引執行。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貨幣經紀公司等銀監會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參照本指引執行。
第三條 金融創新是指商業銀行為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引入新技術、採用新方法、開辟新市場、構建新組織,在戰略決策、制度安排、機構設置、人員准備、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和金融產品等方面開展的各項新活動,最終體現為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為客戶提供的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造與更新。
第四條 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 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 有效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滿足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條 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到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密不可分,風險管理是金融創新的內在要求,商業銀行應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識別、計量、監測、控制金融創新帶來的新風險。
第六條 商業銀行應確保具有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所必需的人員、資金、信息技術、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等各種資源。
第七條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監會)以促進金融穩定和發展金融創新作為良好監管的重要標准,堅持鼓勵和規范並重、培育和防險並舉的監管原則,依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和本指引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第八條 銀監會將積極創造有利於金融創新的制度和法律環境,及時修訂不適應金融創新的有關規定,在充分考慮市場變化和公眾需求的基礎上,對監管規章和政策定期跟蹤評估,及時更新,不斷提高監管有效性。
第九條 銀監會積極推動適宜金融創新的市場環境建設,促進形成金融創新活動的公平交易規則,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立良好的金融競爭秩序。

閱讀全文

與銀行的金融創新必須以消費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錢時代理財真的假的 瀏覽:968
海格通信股票股吧 瀏覽:760
賈探春理財 瀏覽:711
理財信息平台 瀏覽:135
大華銀行理財怎麼樣 瀏覽:769
投資理財演講稿 瀏覽:667
投資決策前考慮的因素 瀏覽:6
代客理財三點 瀏覽:39
白領理財節 瀏覽:39
立馬理財最近怎麼了 瀏覽:948
掌悅理財是p2p嗎 瀏覽:713
吉林理財規劃師報名時間 瀏覽:681
理財規劃範文 瀏覽:808
fox理財 瀏覽:831
閃店空間融資 瀏覽:958
開融資公司有什麼規定 瀏覽:895
雕爺牛腩融資 瀏覽:387
無錫市長江融資網 瀏覽:477
杠桿性融資 瀏覽:548
威海股票融資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