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響投資項目決策的因素有哪些
一、固定資產投資的決策要素
固定資產投資的決策要素包括:
1.可利用資本的成本和規模
2.項目的盈利性
3.企業承擔風險的意願和能力。
二、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基本指標
1.投資決策中的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由初始現金流量、營業現金流量、終結現金流量三部分構成。
(1)初始現金流量
初始現金流量是指投資初始狀態所發生的現金流量,一般包括:
①固定資產上的投資,包括固定資產的購入或建造成本,運輸成本和安裝成本等;
②流動資產上的投資,包括對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和現金等的投資;
③其他投資費用,指與長期投資有關的職工培訓費、談判費、注冊費用等;
④原有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主要指固定資產更新時原有固定資產的變賣所得的現金收入。
(2)營業現金流量
營業現金流量是指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後,在其壽命周期內由於生產經營所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營業現金流量一般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如果一個投資項目的年銷售收入等於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指不包括折舊的成本)等於營業現金支出,那麼,年營業凈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為:
每年凈現金流量=每年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或:
每年凈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
(3)終結現金流量
終結現金流量是指投資項目完結時所發生的現金流量,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或變價收入;原有墊支在各種流動資產上的資金收回等。
例:見P124例5-1
2.投資決策中使用現金流量的原因
(1)考慮時間價值因素
(2)用現金流量能使投資決策更符合客觀實際情況,一是利潤的計算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存貨估計、折舊計提等不同方法的影響,二是利潤反映的是某一會計期間「應計」的現金流量,而不是實際的現金流量。
1.非貼現現金流量指標
非貼現現金流量指標包括投資回收期和平均報酬率。
(1)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是指回收初始投資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以年為單位。計算投資回收期時如果每年的營業現金流量相等,則按公式如下:
如果每年營業現金流量不相等,計算時應根據每年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資額加以確定。
例:甲方案的初始投資額為100萬元,,每年營業現金流量為34萬元,乙方案初始投資額為100萬元,每年的營業現金流量不相等,第1年41萬元,第二年37.5萬元,第3年34萬元,第4年30.5萬元,第5年67萬元,求其甲乙方案的投資回收期。
解:甲方案的投資回收期=100/34=2.94(年)
乙方案的投資回收期=3+7.5/30.5=3.25(年)
(2)平均報酬率
平均報酬率是指投資項目壽命周期內平均的年投資報酬率,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報酬率=年平均凈現金流量/原始投資額X100%
在進行決策時,只有高於必要平均報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選,而在有多個方案的互斥選擇中,則選用平均報酬率最高的方案。
例:以上例為資料,求甲乙方案的平均報酬率。
2.貼現現金流量指標
貼現現金流量指標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
這類指標主要有:
(1)凈現值法(NPV)
基本原理:凈現值即為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後的凈現金流量,按資本成本或企業要求達到的報酬率折算為現值,減去初始投資以後的余額。其計算公式為:
決策規則:在只有一個備選方案的採納與否決策中,凈現值為正者則採納,凈現值為負者不採納;在有多個備選方案的互斥選擇決策中,應選用凈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例:某公司有一投資項目,該項目投資總額為6000元,其中5400元用於設備投資,600元用於流動資金墊付,預期該項目當年投產後可使銷售收入增加為第一年3000元,第二年4500元,第三年6000元。每年追加的付現成本為第一年1000元,第二年1500元,第三年1000元。該項目有效期為三年,項目結束收迴流動資金600元。該公司所得稅率為40%,固定資產無殘值,採用直線法提折舊,公司要求的最低報酬率為10%。要求:
(1)計算確定該項目的稅後現金流量;
(2)計算該項目的凈現值;
(3)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你認為該項目是否被接受。
(2)計算凈現值:
NPV=1920×0.909+2520×0.826+(3720+600)×0.751-6000
=1745.28+2081.52+3244.32-6000=1071.12元
(3)由於凈現值大於0,應該接受項目。
(2)內含報酬率
內含報酬率是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其計算公式為:
決策規則:在只有一個備選方案的採納與否決策中,如果計算出的內含報酬率大於或等於企業的資本成本或必要報酬率就採納;反之,則拒絕。在有多個備選方案的互斥選擇中,選用內含報酬率超過資本成本或必要報酬率最多的投資項目。
例:某項目初始投資6000元,在第1年末現金流入2500元,第2年末流入現金3000元,第3年末流入現金3500元。求:(1)該項投資的內含報酬率。(2)如果資本成本為10%,該投資的凈現值為多少?
(3)現值指數法
又稱利潤指數法,是投資項目未來報酬報酬的總現值與初始投資額的現值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決策規則:在只有一個備選方案的採納與否決策中,現值指數大於或等於1,則採納,否則就拒絕。在有多個方案的互斥選擇決策中,應採用現值指數超過1最多的投資項目。
三、投資決策指標的應用
1.固定資產更新決策
固定資產更新決策,即決策繼續使用舊設備還是對其進行更新,它是企業長期投資決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可採用差量分析法。步驟如下:
(1)分別計算初始投資與折舊的現金流量的差量;
(2)計算各年營業現金流量的差量
(3)計算兩個方案各年現金流量的差量
(4)計算凈現值的差量
若更新後,即第四步計算的數大於0。則應進行更新。
例:見P133,例5-7。
2.資本限量決策
資本限量是指企業資金有一定限度,所籌資本不能滿足所有可接受的項目。為了使企業獲得最大利益,應投資於一組使凈現值最大的項目
3.項目壽命不等的投資決策
可採用最小公倍壽命法和年均凈現值法。
B. 企業項目投資決策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以下為前十項投資決策考慮因素:
1. 企業家自身具有支撐期持續奮斗的稟賦;
2. 企業家非常熟悉本企業的目標市場;
3. 在5-10年內至少能獲得10倍的回報;
4. 企業家的背景證明其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
5. 對風險的評估和反應良好;
6. 投資具有流動性;
7. 可觀的市場增長前景;
8. 與風險企業有關的歷史記錄良好;
9. 對企業的表述清楚明了;
10. 具有財產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