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對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有什麼啟示
有的,沖擊是多方面的。 一,p2p行業對銀行沖擊:銀行在信貸方面信仰抵押物崇拜,但內現在我容國有很多有發展潛力的小微企業和農戶在銀行難借款,因為銀行不需要他們也能活的滋潤。這其實是銀行拱手獻出了這塊市場,於是經過七年發展一批p2p企業比如特易貸,宜信,拍拍貸,小馬bank等通過努力,強化了信貸能力,銀行以後想開拓新市場其實隱患很大,因為未來是屬於這些小微企業的。 二,寶寶類理財產品沖擊銀行,上半年的余額寶就讓銀行很緊張,因為寶寶理財是活期,但收益比定期還高,而且很穩定,因為他是貨幣基金,這類基金借著淘寶的營銷變得更厲害了。銀行因為長期壓力小,還是沒有搶到這批市場,這其實是年輕一代的市場,而隨著時間推移,年輕一代終究是理財的主力軍。 還有其他方面的沖擊,但目前來看,這兩方面沖擊比較大,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將來如何還是未定之天
『貳』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和影響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叄』 網路金融對商業銀行造成的沖擊有哪些
網路金融對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
1、重新審視金融戰略,適應互聯網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為中小銀行提供了與大銀行競爭的契機。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模式,積極創新,將在一些新興業務上趕超大銀行,形成競爭力。傳統銀行業可能因為互聯網金融模式發生競爭格局的改變。一些互聯網企業已不滿足只做第三方網路支付平台,而是憑借數據信息積累與挖掘的優勢,直接向供應鏈、小微企業信貸等融資領域擴張,未來可能沖擊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搶奪銀行客戶資源、替代銀行物理渠道,顛覆銀行傳統經營模式和盈利方式。
2、拓展銀行業務的客戶和渠道。客戶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各項業務的基礎。互聯網金融模式有利於商業銀行拓展客戶基礎。2012年,全球互聯網用戶達24億人;我國互聯網用戶為5.65億人2,網購人數1.93億人3。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可以與自身戰略結合,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戶;另一方面增加客戶粘合度,拉近與客戶間的業務關系。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銀行傳統目標客戶群可能發生改變,傳統物理網點優勢弱化,追求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的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更傾向於通過互聯網參與各種金融交易。商業銀行傳統價值創造和實現方式將發生改變,能夠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務的金融機構會得到市場青睞。
3、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有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互聯網金融企業擁有大數據、雲計算和微貸技術。這三項技術可以使互聯網金融企業全面了解小企業和個人客戶的經營行為和信用等級,建立資料庫和網路信用體系。在信貸審核時,投資者將網路交易和信用記錄作為參考和分析指標。貸款對象如違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可利用網路平台搜集和發布信息,提高違約成本,降低投資者風險,在服務中小企業融資及個人貸款具有獨特優勢。因此,互聯網金融模式可以超越傳統融資方式的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減少交易成本,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4、價格發現功能,推動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模式能夠客觀反映市場供求雙方的價格偏好,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有效方式。互聯網金融作為交易平台,資金借方報價,貸方依據對流動性、風險等因素偏好選擇貸款對象,雙方議價成交,交易完全市場化。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金融機構不能完全依賴央行的基準利率指導,應主動在市場上尋找利率基準。互聯網模式下,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市場利率走勢,判斷特定客戶群的利率水平。如果還能夠深入研究挖掘數據,甚至可以形成完全由市場決定的「利率指數」,從而完善貸款定價基礎。
5、加速金融脫媒。傳統銀行在金融業務往來中,主要充當資金中介的職能。互聯網金融將加速金融脫媒,使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邊緣化。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互聯網企業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當資金信息中介的角色。從融資角度看,資金供需雙方利用搜索平台尋找交易對象,之後的融資交易過程由雙方自己完成。從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能為客
『肆』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對策是什麼
我想主要來就是貸款和源儲蓄。因為之前銀行貸款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弱,所以大力搞互聯網金融提高融資效率,會分流一部分銀行的貸款壓力,同時有很多短期的貨幣基金也威脅著銀行的存款收入,總體上就降低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商業銀行在降息升息時並不會主動幫儲戶進行調整,需要儲戶自己申請,但是貨幣基金就會自動調整;還有一些不合理收費,這些都降低了競爭力,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對銀行業務來講是個挑戰,會讓金融市場充分競爭,對老百姓是利好的。
『伍』 如何面對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帶來沖擊及擬採取的應對措施
1、調整戰略,積極革新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無疑對傳統銀行業尤其是大銀行提版出了挑戰,同時也為小銀權行的發展提供機會。
2、拓展互聯網業務,實現服務升級 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巨大,已超過5億,這無疑是金融業巨大的客戶資源,互聯網也將是最有前景的交易平台。
3、以數據、信息為根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通過資料庫和網路信用體系,使得信息快速傳遞,交易成本大幅減少,資源配置效率極大提高。
4、明確市場定位,強化專業化、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金融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更多網路金融企業發展起來爭奪現有市場,傳統銀行業更要重新定義或鞏固自身市場定位和業務拓展方向,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注重某一業務的擴展和深化,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陸』 怎樣看待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在沖擊
隨著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務的不斷滲透,各種互聯網基金短期內吸納了巨量活期資金,在活期存款、理財產品和基金中間業務方面,搶奪了銀行相當一部分客戶資源。
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推出,吸納了大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余額寶不僅有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而且還有活期存款的支取便利性,是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強有力的競爭者。從實際情況看,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推出給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帶來了致命打擊。
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商業銀行形成了絕對的壟斷競爭優勢。商業銀行掌握了金融行業絕大多數業務渠道和市場資源,具有絕對的行業競爭話語權。隨著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地位開始受到各種新興市場力量的沖擊。以第三方支付平台為例,商業銀行支付結算功能幾乎被市場完全拋棄。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對商業銀行市場地位的撼動是明顯的。
自余額寶推出之後,各大互聯網巨頭先後推出了以「某某寶」為命名方式的現金理財產品。很顯然,未來金融「攪局者」將會對傳統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傳統金融可能被顛覆,互聯網隨時可能成為市場新寵兒,而只有創新才能夠應對這樣的巨變。支付寶的崛起,是互聯網成功「試水」金融市場的結果,它在我國金融市場注入了一股創新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
『柒』 為什麼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有沖擊
當前,互聯網企業藉助自身固有的優勢條件,在支付、結算和融資等金融領域廣泛迅速布局,以不斷高漲的態勢逐步改變銀行獨占資金的格局,以不可逆轉的侵蝕態勢沖擊以商業銀行為主的傳統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與盈利能力帶來顛覆性、系統性、綜合性、持續性影響。
互聯網金融沖擊商業銀行支付中介
從理論上講,金融脫媒滋生互聯網金融參與金融市場競爭,互聯網金融創新符合金融脫媒的大趨勢和內在邏輯。支付結算中間業務作為傳統銀行的三大核心業務之一,正遭遇到互聯網金融的全方位挑戰,集中表現為互聯網金融脫離傳統金融機構中介,資金供需雙方直接進行交易,資金在傳統銀行之外循環。隨著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活躍,基於個人通訊設備以有線或無線通信技術傳輸貨幣價值結算的互聯網在線支付規模呈爆炸性增長,互聯網支付系統直接佔領銀行支付系統平台,顛覆商業銀行長期以來的支付中介地位。
互聯網金融沖擊商業銀行融資格局
一方面,網路融資平台以搜索引擎集中客戶,削弱沖擊傳統銀行的客戶開發力。互聯網融資平台藉助大數據挖掘、分析和運用技術,整合外部資源搭建的電商融資平台、P2P融資服務平台,准確鎖定並細分目標客戶群,減少客戶開發成本,沖擊傳統銀行的零散營銷模式。另一方面,網路融資平台以市場價值撮合交易,消減傳統銀行的資源配置力。網路融資平台依據客戶融資金額、利率與期限,遵循撮合成交的市場機制,以線上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批量化與專業化的一對多、多對一等多種金融借貸組合模式,滿足客戶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生命周期性金融服務需求,提高資金匹配效率。互聯網企業不依賴於實體平台進行純粹的客戶集中與撮合交易,是一種脫離傳統金融銀行中介的侵蝕活動,沖擊著以商業銀行為主的傳統融資格局。
互聯網金融沖擊商業銀行客戶渠道
互聯網使用者訪問的數據經過客戶行為分析、目標客戶篩選、數據挖掘等處理,搜索客戶金融需求,目標客戶定位更精準,市場管理更精細。在產品營銷方面,互聯網金融企業擁有多樣的金融產品與展示平台,通過與金融消費者的互動支持金融消費創造體驗價值,以多層分銷渠道加快對傳統銀行物理營銷渠道的客戶分流。
客觀上,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標准和產業格局尚未形成,但多形式的互聯網金融逐步顯示出對傳統金融模式的替代效應,其侵蝕態勢引發銀行業的「多米諾效應」;從短期來看,互聯網金融新勢力的變局尚不會顛覆傳統銀行業。從長遠看來,移動互聯交易規模的日益壯大以及監管的日益嚴格,互聯網金融勢力必將逐步完善信用創造和融資服務這兩項銀行核心功能,從而對傳統銀行業產生根本和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