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
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
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對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著力點的重大部署。當前,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但仍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調整明顯滯後。必須堅定不移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著力矯正供需結構性錯配,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實現供需兩側在更高水平上的再平衡。
去產能要注重與加快國企改革相結合。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凸顯了我們去產能的決心,也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前5個月粗鋼產量同比下降1.4%,行業凈盈利49.6億元,實現扭虧為盈。但在實際調研中我們也發現,有些去產能的相關配套政策落地效果並不十分理想,特別是一些過剩行業的國有「僵屍企業」仍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財政補貼,無法有效退出市場。國有企業在去產能過程中資產重組進展普遍比較緩慢,「人往哪裡去,債務如何處置,責任如何分擔」不清晰、難執行,實踐中地方有維穩壓力,企業有觀望情緒。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要更加註重把去產能與國企改革結合起來,重點在國有企業改革上形成突破,加快債務重組,使去產能的效果真正得以體現。
去庫存要突出分城施策。當前,房地產行業去庫存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7.9%;6月末待售面積7.14億平方米,比5月末減少753萬平方米,連續4個月減少。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房地產行業出現了區域分化,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供求偏緊,三四線城市庫存仍然較高,這與重點加快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政策初衷有一定偏差。寬松的信貸政策是這一輪去庫存進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按照當前85折優惠利率測算,僅此一項政策就使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上升20%左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去庫存的區域錯配問題,在下一步去庫存工作中,要突出房地產的住宅屬性,並針對區域不平衡特點,嚴格實施城市差別政策,積極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探索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重點支持三四線城市和特殊人群的購房需求。
去杠桿要防範償債條件快速惡化。
截至2015年底,我國不包括金融部門的總債務與GDP比例大致在230%—255%之間。該比例略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這與我國間接融資、特別是債權融資仍然是融資的主渠道有關。事實上,我國中央政府和居民部門的債務比例並不高,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非金融企業債務上升較快可能帶來的風險。由於實體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資本回報率持續走低,投資邊際效益下降,企業的償債能力也在下降。一邊是杠桿率上升,一邊是收益率下降,償債穩定性必然會受到影響。在下一步去杠桿工作中,短期不宜追求盡快降低杠桿率水平,而是要以加快債務處置進度為突破,幫助金融部門恢復支持實體經濟的意願和能力,避免因風險因素一刀切地「抽貸」、「斷貸」,要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和新興部門拓展增長空間,使實體經濟的整體收益率企穩回升,規避償債條件快速惡化的風險。
降成本重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近兩年來,我國通過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顯著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我們又在降低電價、降低物流成本、減稅清費、適當降低「五險一金」等方面及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企業總體反映積極,普遍認為真真切切得到了實惠。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壓力凸顯、財政收入總體放緩、公共服務剛性增長的背景下,短期繼續減稅和降低勞動力成本的空間比較有限。同時,在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部門放權不同步、基層政府接不住、中介機構運作不規范等問題,使得企業面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下一步推動降成本,要注重與政府職能轉變有效結合,短期可重點圍繞「減」做文章,把政府不該管的、管不好的還給市場,給企業直接「松綁」。同時,要加快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能力建設,提高事中事後監管和服務能力,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補短板要拓展到質量和效益短板。
近年來,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補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這兩個突出短板上加大投入,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擁護。在重點抓好這兩個領域的同時,我們還應著力補齊制約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三個突出「短板」:一是質量短板。目前有一些產品是我們沒有能力生產的,屬於技術不足,但在更多領域,我們有能力生產合格或高質量的產品,卻因為體制機制等問題,客觀上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標准、監管等方面補齊短板。二是激勵短板。當前傳統的激勵機制在新形勢下出現了諸多不適應,而新的有效激勵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特別是必要的容錯糾錯機制不清晰,導致未能充分調動廣大幹部、企業家、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必須抓緊補齊激勵短板。三是社會基礎設施短板。在改革政策落實中,誠信體系建設相對滯後、部門信息共享不充分、統計體系不匹配、管理流程落後等問題凸顯,導致一些領域政策決策時信息打架,實施時相互推諉,改革推進和政策落實不理想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都對加快社會基礎設施補短板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
B. 「三去一降一補」是個啥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提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三去一補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根本目的: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使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本質屬性:深化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1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決策,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樹立必勝信念,堅定不移把這項工作向前推進。分析人士指出,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首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提出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的政策邏輯一脈相承,意味著我國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保持經濟穩定運行非常重要,但決勝『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要在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上邁出實質性步伐,這一點至關重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些指標穩中向好。但與此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並未改變,經濟面臨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世界經濟總體復甦乏力、低速增長,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世界經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並通過經濟和金融市場影響我國經濟運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左右經濟運行的不僅來自於需求側,更來自於供給側;經濟增速回落不僅是周期性因素作用,更多是結構性因素作用。這要求我們必須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分析看待經濟運行態勢。」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高培勇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系全局、關系長遠。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會議還進一步明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和要求以上關於三去一降一補是什麼,三去一降一補全文的相關信息是三思教育網收集並且整理,僅為查考
C. 三去一降一補是什麼 如何理解
【三去一降一補是什麼】
「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於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部分產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製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當前,我國出現產能嚴重過剩主要受發展階段、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並明確了「多兼並重組,少破產清算」的思路。
去庫存主要是化解房地產庫存。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去杠桿「杠桿」是指特定主體通過借入債務,以較小規模的自有資金撬動大量資金,以此擴大經營規模。比如個人、企業和政府等主體向金融機構借貸或發債等,都是加杠桿的行為。微觀上一般以總資產與權益資本的比率衡量杠桿率水平,宏觀上一般以「債務/GDP」衡量杠桿率水平。適度加杠桿有利於企業盈利和經濟發展,但如果杠桿率過高,債務增速過快,還債的壓力就會反過來增大金融風險甚至拖累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杠桿」列為2016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積極推動在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改善債務結構,增加權益資本比重,以可控方式和可控節奏逐步減少杠桿,防範金融風險壓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降成本即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並「五險一金」。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補短板補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中心城區地下管網老舊、水電氣暖及環衛設施不配套等問題。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短板,解決結構優化調整緩慢,實體經濟發展不快,金融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產業投資增量減少,增長新動力不足,投資需求降低等問題。補科技創新進步短板,解決創新能力不強,創新活力不足,科技研發投入偏低,科技成果轉化緩慢,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較小等問題。補城鄉統籌發展短板,解決新農村建設標准不高,都市現代農業規模不大,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落後,城鄉差別較大等問題。
D. 「三去一降一補」對銀行業有什麼影響
逾半數銀行家認為改善供給產品結構、創新體制機制是供給側改革中最亟需推進的領域,這兩項分別從產品端和機制方面激發活力,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較為直接地刺激供給端,契合供給側改革的內涵。過剩產能去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也是針對當前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所提出的亟需改進的領域,分別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改善實體經濟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等方面使供給和需求更加匹配,調節、優化經濟結構,與「三去一補一降」重要任務的內涵相吻合。
E. 銀行怎樣落實三去一降一補
定期是按你存入日的利率算。 也就是說到期時候正好銀行利息降低了,按最新的銀行利率。
F. 2016年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指什麼,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解讀
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打通供需通道。
去庫存主要是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有效需求。微觀上一般以總資產與權益資本的比率衡量杠桿率水平。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比如個人,投資需求降低等問題。補城鄉統籌發展短板。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
去杠桿「杠桿」是指特定主體通過借入債務,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短板。
去產能即化解產能過剩。當前,但如果杠桿率過高,都是加杠桿的行為,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較小等問題,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適度加杠桿有利於企業盈利和經濟發展,穩定房地產市場,為實體經濟讓利,中心城區地下管網老舊,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補科技創新進步短板、補短板、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轉變政府職能,科技成果轉化緩慢、水泥,防範金融風險壓力,科技研發投入偏低,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改善債務結構,以此擴大經營規模,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少破產清算」的思路,進一步正稅清費。
降成本即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體經濟發展不快,創新活力不足,並明確了「多兼並重組,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於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降低企業財務成本;GDP」衡量杠桿率水平,解決創新能力不強,推進流通體制改革、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降低社會保險費【三去一降一補是什麼】
「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杠桿」列為2016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以較小規模的自有資金撬動大量資金,國內需求增速趨緩、簡政放權,解決結構優化調整緩慢,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增加權益資本比重,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消化庫存,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城鄉差別較大等問題,促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去杠桿,傳統製造業產能普遍過剩。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水電氣暖及環衛設施不配套等問題、電解鋁等高消耗,宏觀上一般以「債務#47,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解決新農村建設標准不高,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我國部分產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還債的壓力就會反過來增大金融風險甚至拖累發展,國際市場持續低迷。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研究精簡歸並「五險一金」。降低物流成本。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落後、降成本,金融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長新動力不足,積極推動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電力價格,都市現代農業規模不大,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我國出現產能嚴重過剩主要受發展階段,特別是鋼鐵。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產業投資增量減少。
補短板補基礎設施建設短板、企業和政府等主體向金融機構借貸或發債等,債務增速過快,進一步清理規范中介服務,以可控方式和可控節奏逐步減少杠桿、去庫存
G. 三去一降一補具體指什麼
三去一降一補指的是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1、多措並舉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
2、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
3、去杠桿的主要目的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對我國來說,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必須在實體經濟領域去產能、在金融領域去杠桿。去杠桿必須既有利於穩增長,又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4、大刀闊斧地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5、從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
(7)金融機構支持三去一降一補擴展閱讀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有實質性進展,進而破解當前供求關系中產能過剩、庫存過大、杠桿偏高、成本高企、短板約束等重大結構性失衡問題,為經濟持續發展掃清障礙、蓄積動能。
去產能應該把握四個工作重點:
1、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應增強「四個意識」,提高認識,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去產能決策部署,秉承新發展理念,重點突破「政銀企」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以「去肢求生」的氣魄,切斷輸血管道,斷水斷電,撤銷牌照,徹底割裂「僵而不死」的生存條件。
2、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切實依法行政,強調利用政府和社會平台進行有效監督,嚴格執法,提高企業違法違規的成本,把去產能要求的各種標准切實內化於企業管理,建立長效治理機制。
3、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去產能企業復產增產現象可形成嚴重的負向激勵,應適時監管和重視驗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構建落後產能、非法產能和不安全產能的溯源平台.
4、應該以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為主線,同時用市場、法治的手段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
H. 什麼是三去一降一補全文解釋
一、三去一降一補就是:
1、去產能
主要講的是鋼鐵、煤炭等行業,該破產的就破產關掉。失業的企業職工,安排轉崗和再培訓再就業。目前這些僵屍企業都是靠銀行貸款,還有一口氣。
2、去庫存
主要說的是房地產開發的空置樓房,要賣掉空房、去掉庫存。據說各地政府都有去庫存的任務指標。
3、去杠桿
就是減低負債,政府、企業、個人都可以有負債,政府舉債搞某某項目即在加杠桿。
4、降成本
就是降低整體的稅負水平,5月1號開始實行的營改增即為具體的舉措。
5、補短板
諸如脫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二、「三去一降一補」其中的核心問題是所謂去杠桿,即減低負債。持續虧損,資不抵債的大型企業,持續向銀行借錢,不會因為「債轉股」而好轉,窟窿只能越來越大,銀行自身的風險就越來越大。個人方面的負債,主要還是供房一族。
(8)金融機構支持三去一降一補擴展閱讀:
1、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當前重點是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
2、三去一降一補得三去中措施是什麼「三去」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去產能:是指為了解決產品供過於求而引起產品惡性競爭的不利局面,尋求對生產設備及產品進行轉型和升級的方法。去杠桿:以既主動、又穩妥為要義的。 具體來說,就是在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增長中改善債務結構。
3、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還是要以市場機制和手段為主,有形之手為輔。重點在於將市場的倒逼機制充分發揮出來。必須明確的是,「三去一降一補」都是市場主體企業的事情,企業是主角,企業必須有原動力或者有足夠的外部壓力。這個外部壓力就是市場的倒逼機制要發揮作用。
4、政府在「三去一降一補」中確實要發揮作用,主要作用是讓市場機制的魅力充分發揮出來,掃除妨礙市場機制有效發揮作用的一切障礙。在「三去一降一補」中,政府主要職責是保護好市場,保護好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