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風險
金融機構面臨的金融風險主要有
(1)金融市場風險。由於金融市場因素的不專利變屬動而導致的金融資產損失的可能性。其中,利率風險尤其重要。
(2)信用風險。由於借款人或交易對手的違約而導致的損失的可能性。信用風險還包括由於債務人信用評級降低,致使債務的市場價格下降而造成的損失。
(3) 流動性風險。一種是由於市場交易不足而無法按照當前的市場價值進行交易所造成的損失。另一種是指現金流不能滿足債務支出的需求,迫使機構提前清算,從而使賬面上的潛在損失轉化為實際損失,甚至導致機構破產
2. 疫情對社會的影響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稱疫情將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他表示:「近期的預測顯示,(全球)將出現經濟下滑和大規模失業,這會比十二年前的金融危機更嚴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國經濟已出現下滑。為減緩疫情傳播出台的限制措施重創實體行業,大批員工面臨失業。世貿組織總幹事呼籲各國保持開放的貿易,共同抗擊疫情。
根據現有病例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3. 金融機構資產質量以及風險狀況.當前銀行體系面臨的潛在風險有哪些
我國商業銀行主要面臨以下幾種風險:
(1)信用風險:即交易對象無力履約的專風險;屬
(2)市場風險:是由於市場價格的變動,銀行的表內和表外頭寸所面臨遭受損失的風險;
(3)利率風險:指銀行的財務狀況在利率出現不利的波動時所面對的風險;
(4)流動性風險:指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了其盈利水平的情況;
(5)操作風險:主要在於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
(6)法律風險: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確的法律意見、文件而造成同預計情況相比資產價值下降或負債加大的風險;
(7)聲譽風險:該風險產生於操作上的失誤、違反有關法規和其他問題。
4. 稅收對疫情的幫助有哪些
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尤其發生疫情尤為重要,提供的應急預案場所收治患者,提供醫療物資,提供醫學研究等都是現實的幫助。
5. 稅收引起了金融危機嗎
導語:政策一致首先關注新增風險,這是正確的。但關注這些新增風險應該只是第一步,這樣做不能讓我們忽視稅收制度造成的基本風險。 經濟觀察網 馬克·羅伊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許多觀察者認為危機很大程度上是拜一個事實所賜:太多的金融機構累積了大量債務,但可以依賴的股本太少。這里的道理很直觀:股本能吸收業務衰退利潤下降,但企業並不會立刻倒閉但債務很難赦免,因為債權人在償付時不願等待。短期債權人要求按條款付清現金,拒絕貸款展期,不給財務惡化的企業信用。長期債權人要求「整體化」並提出上訴。沒有現金,企業就得倒閉。 美國的金融企業利潤中34%要繳稅,此外盡管它們可以把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從應稅所得中扣除,但股本仍需要納稅。大部分國家都存在類似的在稅務上優惠債務而不利於股本的情況,這鼓勵金融業和其他公司更多地使用債務,這是財務分析師早就知道的事情。 但認為這一偏袒債務的課稅偏好在金融危機中也扮演了角色且依然是金融穩定的風險來源的觀點立刻遭到了否認。畢竟,偏袒債務的課稅偏好存在已經很長時間,但在危機爆發前一直無人強調。相反,真要細究起來,課稅偏好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了一定程度的減弱。且危機顯然與美國高風險按揭支持證券問題爆發有關;當市場突然意識到這些證券無法獲得全額償付時,許多具系統重要性的金融企業就被視為比以前孱弱得多。隨之而來的是災難性的經濟後果。 所有這些都是事實,但是,美國公司稅制有望迎來重大改革總統奧巴馬已經提出了計劃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關於公司稅和金融危機無甚關系的傳統智慧。事實上,在我看來,決策者、學者和媒體否認公司稅制起著很大作用的做法太過武斷。 是的,偏袒債務的課稅偏好在經濟中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且絕大多數時間里並沒有金融危機發生。是的,稅收激勵並不是金融機構使用大量債務而最小化股本的唯一理由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理由。最重要的是,盡管依賴債務讓金融機構風險增加,但債權人知道,危機來襲時政府可能會援助最大的金融機構(如果不是所有金融機構的話)。政府援助股本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從這個角度看,毫不奇怪債務如何課稅在金融改革方案中只扮演了較小的角色。人們指出,金融機構之所以在2008年掉下了懸崖,是因為它們離懸崖挨得太近。它們短期債務過多、價值高估的高風險低質量按揭支持證券敞口過大,因此遭遇了動盪,最終掉下了懸崖。於是監管者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勒令並控制金融企業提高股本、降低投資風險上。 但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待危機和我們的金融機構:金融系統距離懸崖邊緣從未如此之遠,即使是在2008年之前。這是因為稅收制度鼓勵金融企業過度負債。總體而言,它們很好地管理著它們自己和它們的風險,因此它們不會掉下去。但此後,在通往危機的過程中,它們出現了誤算,承擔了太多的短期債務,過度投資於高風險證券。增加的風險將金融系統推過了觸發點,但根本問題在於它始終囤積著太多的高風險債務。 從這個角度看,顯然稅收導致的基本風險不應該被忽視。政策一致首先關注新增風險,這是正確的。但關注這些新增風險應該只是第一步,這樣做不能讓我們忽視稅收制度造成的基本風險。 稅收問題可以更深一步。稅收制度首先鼓勵金融企業使用超過安全量的債務,但非金融企業和許多屋主也受到了同樣的影響。利息的稅收扣減性質也鼓勵他們借錢,這一問題早已眾人皆知。但是,不那麼顯而易見的是,這些借款人接著需要來自金融機構的更多的稅收誘發的貸款,因為納稅好處讓他們自身使用債務變得更廉價了。
6.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三大風險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版險。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權的風險所帶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
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6)疫情對稅收金融機構的風險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於這一中介網路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風險
7. 疫情期間為深圳市南山區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的金融機構如何申請風險代償
一、政策內容。對2019年入圍南山區科技金融備案的銀行、擔保機構提供風險代償,鼓勵其為受疫情影響的區內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支持標准。貸款經南山科技金融在線平台備案,備案期間為2020年2月至5月;貸款類型為新增貸款、無還本續貸、貸款展期、應急轉貸等金融服務;申請代償的貸款項目符合國家銀保監會頒布的「不良貸款」分類標准,且該筆貸款利率上浮未超過國家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50%(含);單筆代償比例不超過不良貸款本金部分損失的50%,單筆代償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三、申報流程。申請單位登錄南山區產業發展綜合服務平台,仔細閱讀申報通知事項,按要求填寫申請書,申請材料按順序裝訂,一式一份,A4紙正反面列印/復印,膠裝成冊並按要求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及騎縫章提交至受理部門。
四、申報材料。風險代償申請書;新版「三證合一」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上年度納稅證明;貸款相關合同(綜合授信協議、貸款協議、擔保協議、借款借據等);將貸款劃入「不良」類的原始文件(復印件);顯示貸款「正常」(或「關注」)和「不良」的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企業信用報告》;擔保類貸款需提交擔保機構代償證明文件。
五。聯系方式。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劉李靜涵,0755-26978511。
六、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0年5月31日。
8. 金融機構的風險如何控制
進行風險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在金融風暴中可能遇見的風險;
由於金融行業競爭激烈內,進行容風險管理控制可以在競爭中減少損失;
由於金融行業的不穩定性,進行風險管理控制可以起到監督管理作用;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具有維持經濟增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