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識別網上投資騙局:沒有第三方託管的不去
「其次,假P2P網站沒有第三方資金託管。正規的P2P平台都有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託管借貸資金,平台自己不做資金池。投資人在給賬戶充值的時候,會顯示出第三方支付的頁面。而假平台沒有這個步驟,錢直接充值到個人賬號或它包裝的一個企業賬號。」
2、識別網上投資騙局:超常促銷的要小心
網金寶跑路事件中的受害人吳先生介紹,在網金寶網站突然關閉之前,網站運營一切正常,促銷活動力度特別大,只要充值就100%中獎返現。充值時,吳先生將資金打入一個以個人名義開立的賬號,沒有看到第三方支付的界面。然而端午節回來,就發現網站再也打不開,客服電話完全沒有人接聽。花果金融相關負責人介紹,惡意騙錢的P2P網站有三大特徵。「首先是畸高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和強大的獎勵措施。這是誘騙投資人上當的最有力手段。隨著中國P2P行業發展不斷深入,從2014年各大平台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逐漸回歸正常狀態,大部分項目的年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降到14%以下。現在營銷方面也沒有那麼激進了,大筆返現的很少見。」
3、識別網上投資騙局:資金投向模糊的別信
「第三個特徵,就是標的項目額的大小和詳細程度。騙子網站上,一個標的融資金額可能高達上億元,每個標的具體投向寫得很模糊。正規P2P網站都是借給小企業主或農牧民,標的金額通常只有幾千元到幾萬元,資金將如何使用也寫得很清楚。」
4、識別網上投資騙局:千萬不要相信天上可以掉餡餅
潔身自好,提高自我修養和素質。別總是想著不勞而獲,通過投資就可以一夜變富豪。我們要知道財富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獲取的。也不要做一些坑蒙拐騙的行當去騙取別人的錢,有這樣的心都不行。網路騙子行業山外有山,有一天你也會被更大的騙子騙的。總之要時刻想著天下只會掉陷阱,不會掉餡餅的。有好的發財之道,人家早就去發財了,還要告訴一個與你毫不相關的人,讓你發財。
❷ 什麼叫消費陷阱
1、返券循環消費
返利促銷可謂是現行的最大的消費陷阱,從表面上看,好像可以花一樣的錢買更多的東西,但使用時卻有諸多限制,結果往往是消費者不僅得不到便宜,反而因為要用完所得的返券而繼續消費,最後花了更多的錢,掉進循環消費的陷阱。
2、先付款後發貨
先付款後發貨這種方式,從理論上講就是對消費者就是不利的。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經變得強大和規范,能夠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先付款,商家就掌握了主動權,沒有了任何的行為約束,因此這種方式很容易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購物,尤其是網上購物,貨到付款才是商家有實力、有信譽的表現,才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
3、所謂健康講座
一些不法分子會冒充某著名保健品公司,集合一部分老年人朋友舉行所謂的健康知識講座,為老年人免費體檢,從而檢查出「一身病」,並摸准老人病急投醫、求醫心切、識別能力差的心理,推薦各種「靈丹妙葯」。然而這所謂的「靈丹妙葯」卻往往是小作坊產品,非但質量得不到保證,安全性也不靠譜,而且基本沒什麼療效。
4、產品強賣
一些商家如美容美發店等,利用某些消費者膽小怕事的特點,推出一些優惠套餐。但是在不通知你的情況下給你使用一種產品,用完後才告訴你,這種產品不在我們的促銷范圍,需要另交100元;或者給你說,根據你的發質,我們推薦你做頭發軟化的處理,那樣看起來更帥氣等等,有些消費者就不好意思拒絕,任他們擺布。而他們「好心」為你推薦的,大多價格不菲,回家再後悔已經為時晚矣。
5、轉移注意力
一些電子產品商家,利用消費者對行業價格不熟悉的特點,往往以低價引誘消者,當消費者被其吸引轉場到達「客戶交易區」後,商家就開始想盡辦法詆毀消費者要購買的產品,然後介紹另一款更貴的產品,並利用各種借口推銷,讓消費者接受。
6、現場抽獎
一些商家會在現場設立抽獎活動,中獎者可以用低價購得一些高價產品,殊不知這些高價產品本身並不值錢,一些消費者頭腦一熱,也不管這東西需不需要,值不值這個價錢,商家說啥就是啥了,最後怎麼花的冤枉錢都不知道。
7、先漲後降
有些商家在惡意提高某商品價格後在進行降價,並標出「原價xx元現價只需xx元」的字樣吸引消費者。它看起來降價幅度很大,實質上等於沒降。這是一種比較難分辨的消費陷阱。商家基於絕大部分消費者對於該商品的歷史價格不了解,看不到或不注意價格的起伏,因此暗度陳倉,隨意變動價格。他們抓住了消費者愛貪便宜的心理,願者上鉤,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先不要頭腦發熱,要冷靜看清楚,商品是不是物有所值。
8、折扣里的貓膩
我們注意到,商場折扣出售的物品,基本都是概不退換,這裡面其實就潛藏著危險。商家有可能將滯銷品、殘次品拿來促銷,以次充好,概不退換就是做賊心虛的一種表現。
9、虛假數據宣傳
一些廣告喜歡用數據來說明產品的優點或受歡迎程度,但這些數據一般都是自己杜撰或來自內部,沒有公信力。營銷者利用數據說話更直觀,更有沖擊力和佔領性的特點,往往存在誇大宣傳,不切實際的行為,欺騙消費者的信賴。
10、網購秒殺陷阱
網上商城發布一些超低價格的商品吸引買家眼球,接著在同一時間讓所有買家通過網路點擊進行搶購,幾乎幾秒內就搶購一空,「秒殺」由此而來。這種秒殺活動,讓許多人躍躍欲試。然而,有的秒殺剛一開始就結束,其實就是鬧個人氣,店員暗箱操作,把商品「給秒了」;有的賣家故意拖延不發貨,就是盼著買家等得不耐煩主動申請退款;有時,秒殺成功卻發現訂單消失,然後你被告知系統出現故障,這是個誤會。賣家通過這些方法來對自己的商品和商城進行宣傳,為自己賺取人氣。
❸ 如何識別網上投資理財騙局
1、識別網上投資騙局:沒有第三方託管的不去
潔身自好,提高自我修養和素質。別總是想著不勞而獲,通過投資就可以一夜變富豪。我們要知道財富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獲取的。也不要做一些坑蒙拐騙的行當去騙取別人的錢,有這樣的心都不行。
網路騙子行業山外有山,有一天你也會被更大的騙子騙的。總之要時刻想著天下只會掉陷阱,不會掉餡餅的。有好的發財之道,人家早就去發財了,還要告訴一個與你毫不相關的人,讓你發財。
(3)如何識別金融消費陷阱擴展閱讀
2011年5月初,在一個飯局上,經商的雷女士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劉某原。對方自稱是「中國電信長沙分公司某業務經理」,代理電信黃頁廣告業務,公司馬上要統計了,其業務量還差一點,一旦完成,公司便會發放高額的回扣和獎勵。
劉某原勸說雷女士,先出100萬元在黃頁上投放廣告,幫他沖業務量,等其他公司投放廣告的資金到位後,他就會把100萬元本金連同13萬元提成都給她。
剛開始,雷女士很謹慎,不願借錢。為打消雷女士的疑慮,劉某原向她出具了借條並蓋上了「公章」,又將個人名下價值100萬元房屋的「房產證」作抵押,最終從雷女士手裡借走了99.9萬元。
過了一個多月,雷女士不但沒有收到回報,而且劉某原也失聯了。發覺情況不妙,雷女士拿著「房產證」去相關部門查詢,竟然是假的,她馬上向警方報案。
2017年8月4日,民警在瀏陽市某小區將劉某原抓獲。據其交代,他以需要完成電信公司業務量為由,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先後騙取包括雷女士在內的多名被害人200多萬元。
❹ 如何識別外匯交易中的陷阱
●謹慎應對大利潤誘惑。尋求信息對稱性是您進入市場之前的必修課,您必須盡可能多地獲取相關機構或個人的各方面資料,尤其是面對不熟悉的經紀商或IB。對於所取得的資料應設法證實之而不是輕易取信——即便是您身邊的朋友或親戚介紹的業務也一樣。如果您無法獲得關於對方足夠的安全信息,請不要輕易投資。另外,在真正決定入手之前,咨詢可信賴的金融機構或個人,傾聽他們的經驗之談。
●不要輕信「風險極低或零風險」這類措辭。如果您的經紀商或代理人告訴您「這是一個風險極低的投資」時,保持必要的懷疑態度。而當他們聲稱書面的風險披露聲明只是「例行公事」時,更要多長一個心眼。任何時候,這份書面材料值得仔細品讀和理解。
●小心「銀行同業拆放市場」。如果您的經紀商或代理人宣稱他們將通過銀行同業拆放市場為您進行外匯交易服務,或者您的賬戶操作將在銀行同業拆放市場時,您就要小心了。事實上,「銀行同業拆放市場」這一詞彙代表著一個更為寬松的貨幣交易網,而這一網路主要是由包括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一些大型企業組成的。
●勿信未知電話的投資業務。如果您接到一個未知電話向您傳達一系列有關投資的訊息,直接掛斷之。
●警惕「迫不及待的」入金要求。如果您的代理人試圖說服您立即通過隔夜速遞、網路、電郵或其他途徑進行入金操作時,則請警惕一場欺詐案可能正在勾畫中。
❺ 如何識別美容貸陷阱
被忽悠去美容院聊了十分鍾,就被人在手機上下載分期貸款軟體,稀里糊塗被貸款3.5萬元;說是免費美容,拿著身份證拍個照、簽個字,最後美容沒做成,個人信息卻被惡意泄露,欠下數萬元信用卡債;手頭缺錢想網貸,被忽悠說美容貸最方便,結果到手僅有500元,但欠下的3萬元債卻一分不少必須每月還款……暑期即將結束,大學生假期遭遇美容貸騙局的案例近期不時被曝光。
警方提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消費者不要被「免費」「優惠」「便宜」等字樣沖昏頭腦。選擇正規的美容機構,若接受醫療美容手術服務,需由消費者家人簽字同意方可進行。在簽訂合同前,所有項目的費用包括將來可能要承擔的風險,消費者應讓商家、中介做出詳盡說明。特別注意要在合同中對退款條件及流程、貸款中止時如何處理後續還貸事宜等重要細節進行明確約定。
❻ 生活中,怎樣識別各種消費陷阱
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很多。比如:商家的消費陷阱\循環消費、沒有明碼標價、送現金、等等。娛樂場所的最低消費屬於霸王條款、飯店使用消毒筷子不通知消費者收費屬於侵害消費者知情權。
❼ 如何識別「非法集資」陷阱
非法集資常見陷阱和識別方法
一、非法集資常見方式
第一種是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者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第二種類型是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非法集資。具體來說,有的是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有的是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名義非法吸收資金。
第三種類型是以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為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並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後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第四種類型是以「養老」為旗號,這其中有兩個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二是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第五種方式是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後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後攜款潛逃。
第六種是假借P2P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路借貸平台,以高利為誘餌,採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二、識別非法集資的方法
非法資金形式的多樣化和手段不斷出新,使得非法集資行為越來越難以為普通老百姓識別,律海揚帆律師總結出以下一些基本識別方法:
1.
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是否過高,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
2.
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國家規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
3.
通過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查明相關企業是否是經過法定注冊的合法企業,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等。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
4.
看是否陽光操作。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非法集資往往具有隱蔽性,其主要方法是通過親戚朋友互相介紹,再發展下線。有的通過編制所謂「好項目」在地下操作,不敢在市面上公開出售。廣大市民投資理財一定要堅持陽光操作,購買那些在市場上公開發售的理財產品,千萬不可參與「黑市交易」。
5.關注、查詢媒體報道。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相關媒體多會進行報道,要通過媒體和互聯網資源,搜索查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防止不法分子異地重犯。
6.
咨詢法律專業人士,審慎決定。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商量、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下線的目標。
7.
了解投資的資金去向。正規的投資項目都清楚的說明吸收資金的用途,投資者也能夠了解自身的錢投出去到底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