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本人是金融專業的學生,老師讓寫一篇關於金融行業勵志人物文章,求推薦人物!!!
我也寫過類似的文章,我當時用的是互金行業80後創業小哥張宇,人挺好有想法,用他寫文章挺好寫的。
『貳』 金融方面的勵志小故事,誰知道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
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叄』 關於金融方面的勵志詞語
賭一賭,單車變摩托;
搏一搏,三輪成路虎。
呵呵~~
『肆』 金融句子勵志短句子
金融句子勵志短句子
1、膽子要夠大,機會會更多;膽子不夠大,保單不會大。
2、投資並非一個智商為160的人就一定能擊敗智商為130的人的游戲。
3、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麼,而是他們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麼。
4、風險來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些什麼?
5、由現金流結構:即通過各種金融策略最終使企業價值最大化。
6、出門三分笑,敲客戶的門時七分笑,見了客戶十分笑,遭到拒絕二十分笑。
7、任何一位,捲入復雜工作的人都需要同事。
8、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鍾。
9、打造金融誠信品牌,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10、我心說這人的思維真不是我可以理解的,金融危機關下地鳥事。
11、跨越失敗,不懼挫折。
12、人性中總是有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的不良成分。
13、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14、建設誠信金融,實現銀企共贏。
『伍』 關於金融單位的勵志logo圖片
經過N的陰雨折磨,終於出太陽了
『陸』 金融或者勵志類的書籍
窮爸爸,富爸爸
思考致富
『柒』 金融市場中的激勵問題是什麼
在以往的監管理論研究中,監管制度是外生的,基本耒涉及監管者和被監管者的激勵問題。這個問題直到拉豐(Laffont)和梯若爾 (Tirole)的《政府采購與監管中的激勵理論》一書的出版,才得到較為系統的研究。他們將激勵問題引入,在激勵與抽租之間的權衡取捨之上,成功地將博弈論和信息經濟學的工具用於監管問題的分析;在監管者和被監管者的信息結構、約束條件和可行工具的前提下,運用相對比較成熟的完備合約方法(Complete Contracting),分析雙方的行為和最優權衡,並對監管中的許多問題都盡可能地從本源上內生地加以分析。他們的分析揭示了監管的演進過程——從高度的監管(heavy—handedregulation)到輕度監管(light—handed regulation) 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不同階段,政府和被監管者會面臨不同的信息結構、約束條件和可行工具。他們認為,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缺少承諾以及不完美的監管者, 因此監管不是次優 (second—best)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限制了監管者對被監管者的監控能力; 由於合約方面或者法律方面的原因,監管者不能對激勵方案進行承諾也降低了監管的效率;監管者和政客可能是不稱職的,有自己的小算盤,並容易被利益集團收買,所以不會使社會福利最大化。
運用上述監管激勵理論,德沃特里龐 (Dewatripont)和梯若爾(Tirole,1993)構造了「最優相機監管模型」,該模型同樣基於金融監管的代表說,由對分散的存款人的信息不對稱且偏好「搭便車」的分析引入因存款人集體行動失靈問題,並將討論集中在金融何時需要外部的干預和監管,以及外部人監管的激勵方案。按照不完全合約理論(Hart and Moore,1990; Aghion and Bolton,1992),股東對企業業績是凸的收益結構:在公司經營良好時,他們擁有控制權;而債權人對企業則是凹的收益結構,企業經營不善時,他們行使控制權。擁有凹收益結構的人較擁有凸收益結構的人更傾向於外部干預和更嚴厲的監管。因此,債權人比股東更希望加強監管。對銀行而言,銀行清償比率越低,股東就越偏好風險,而存款人則越規避風險。由此,他們將監管的激勵方案與索取權聯系起來。這樣,實施最優監管政策的方式是:讓監管者擁有與沒有保險的存款人一樣的激勵。他們的模型揭示了當監管者既負責事後的干預、又負責事前的監督時,是如何被動干預以掩飾其失敗的監督,以防止損害其前途。該理論較好地解釋了美國監管當局為何在20世紀80年代儲貸危機中採取寬容監管態度,致使情況越來越糟的原因。
監管激勵理論將監管者和被監管者所面臨的信息結構、約束條件和可行的工具納入一個框架內進行綜合考慮,並努力將產權結構和法律內生地加以分析,以盡可能地反映真實世界裡可觀察到的成本。據此,在指導監管實踐上,一國是採用相機性監管,還是採用事先標准化的基於規則(Rule—basedregulation)的非相機性監管,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只有獨立性較強、且將廣大金融消費者利益內部化的監管機構,才可以被賦予相機性監管的權力。他們的監管目標單一且明確,就是代表存款人和金融消費者利益,而不需要他們關心事後社會福利最大化,這以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的靈活的「窗口指導」式的監管風格為代表。如果監管機構受政治壓力及利益集團的影響較大,那麼,基於規則的非相機性監管制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也是《巴塞爾協議》的精神所在。基於規則的監管的最大特點是事先的標准約束,有三個優點:(1)可以盡可能減少監管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防止對相同問題出現不同監管結論的現象;(2)減少監管尋租、設租與監管寬容等道德風險;(3)監管工作透明度高,有利於被監管者和公眾的合理預期。美國金融監管中被廣泛運用的CAMELs體系可以被認為是這種理性量化監管的典範。但基於規則的監管的缺點也很明顯:(1)金融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而事先制定的監管標准免不了存在過於機械、僵化及不合時宜等缺陷;(2)監管標準的設定往往被視為是「官方默許的風險頭寸」,成為被監管機構對自己的最高要求,從而引發另一層面的道德風險。
『捌』 金融行業勵志名言短句霸氣
行業老大;巨無霸
『玖』 金融行業勵志對聯
僅比勾踐卧薪嘗膽
但如陶朱勵精圖治
註:陶朱,即陶朱公,為越國回的興盛勵精圖治,棄政從商後,答為富仁義寬厚,中國慈善商人的鼻祖。
2. 儲蓄為盆能聚寶
勤勞如樹可搖錢
3.廣辟財源成大業
巧用資金奔小康
4. 集少成多儲為本
化零為整蓄當先
5.集資為九州四化
保險幫萬戶千家
『拾』 關於金融行業勵志的話
金融行業就像一個國家的戰略空軍,沒有空中打擊的支援,地面的各行各業勢必陷入與其他國家慘烈的肉搏戰,甚至自相殘殺。拼價格低廉、拼資源消耗,拼工作環境惡劣。
一句話,在國際市場中,沒有金融的制空權,就沒有產品的定價權,也就沒有經濟發展戰略的主動權。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貨幣必須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