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防範金融風險論文2000字
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
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對於組織者——校方,和答辯者——畢業論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簡單說是為了進一步審查論文,即進一步考查和驗證畢業論文作者對所著論文論述到的論題的認識程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進一步考察畢業論文作者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審查畢業論文是否學員自己獨立完成等情況。
第一,進一步考查和驗證畢業論文作者對所著論文的認識程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是高等學校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之一。一般說來,從學員所提交的論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個學員對自己所寫論文的認識程度和論證論題的能力。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問題沒有充分展開細說,有的可能是限於全局結構不便展開,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開,有的可能是作者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或者以為沒有必要展開詳細說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說不清楚而故意迴避了的薄弱環節,有的還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沒有認識到的不足之處等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提問和答辯就可以進一步弄清作者是由於哪種情況而沒有展開深入分析的,從而了解學員對自己所寫的論文的認識程度、理解深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
第二,進一步考察畢業論文作者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是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二。通過論文,雖然也可以看出學員已掌握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但是,撰寫畢業論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學員掌握知識的深廣度,而是考查學員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和鍛煉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學員在寫作論文中所運用的知識有的已確實掌握,能融會貫通的運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並沒有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還有的可能是從別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過來,其基本涵義都沒搞清楚。在答辯會上,答辯小組成員把論文中有闡述不清楚、不祥細、不完備、不確切、不完善之處提出來,讓作者當場作出回答,從而就可以檢查出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是否有深廣的知識基礎、創造性見解和充分扎實的理由。
第三,審查畢業論文是否學員獨立完成即檢驗畢業論文的真實性是進行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之三。撰寫畢業論文,要求學員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試、考查那樣,在老師嚴格監視下完成,而是在一個較長的時期(一般為一個學期)內完成,難免會有少數不自覺的學生會投機取巧,採取各種手段作弊。尤其是像電大、函大等開放性大學,學員面廣、量大、人多、組織鬆散、素質參差不齊,很難消除捉刀代筆、抄襲剽竊等不正之風的出現。指導教師固然要嚴格把關,可是在一個教師要指導多個學員的不同題目,不同范圍論文的情況下對作假舞弊,很難做到沒有疏漏。而答辯小組或答辯委員會有三名以上教師組成,鑒別論文真的能力就更強些,而且在答辯會上還可通過提問與答辯來暴露作弊者,從而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對於答辯者(畢業論文作者)來說,答辯的目的是通過,按時畢業,取得畢業證書。學員要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就必須了解上述學校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然後有針對性的作好准備,繼續對論文中的有關問題作進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論文中提到的基本樹料搞准確,把有關的基本理論和文章的基本觀點徹底弄懂弄通。
三、畢業論文成績評分方式
各個院校要求不同,可以由指導教師成績,檢查評閱成績,答辯小組成績3部分綜合而來.
1論文階段須提交材料
各個院校要求不同,例如:任務書,開題報告,文獻綜述,論文,論文檔案袋,論文中期檢查表,匯報表,論文成績冊,指導教師工作手冊等
2答辯委員會
1)答辯工作在學院領導下,由答辯委員會主持進行
2)答辯委員會主要由專業課教師組成,可聘請部分基礎課教師或專業基礎課教師參加,答辯委員會的責任是主持答辯工作,統一評分標准和要求,對有爭議的成績進行裁決,並綜合指導教師,交叉評閱教師,答辯小組的成績及評語,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最終成績經主管院長審核後,由學院統一向學生公布
3)答辯委員會可下設若干答辯小組,答辯小組一般由3—5人(包括秘書1名)組成,組長應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
⑵ 網上銀行風險防範論文
這有幾篇,你參考下,1500~2000不成問題。 http://www.studa.net/network/081128/09594168.html http://www.studa.net/faxuelilun/060921/10330884.html http://www.studa.net/bank/060814/16463842.html http://www.studa.net/bank/060512/15481937.html
⑶ 求有關華爾街金融風暴風險防範與控制的論文
次貸"引起的華爾街危機使全球各國陷入一場"救市接力"之中,救市的"接力棒"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遞。繼歐美主要國家推出巨額銀行救援方案之後,韓國、印度、荷蘭、瑞典以及法國等更多國家最近也加入了救市大軍,通過貸款擔保、降息以及注資等各種途徑穩定金融市場和投資者信心。法國總統薩科齊甚至建議歐盟成員國考慮成立各自的主權基金,以避免本國資產落入外人之手。
在各國紛紛出手救市的同時,人們逐步開始對一直以來都以"榜樣"自居的神聖的華爾街金融體系進行反思。個人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目前華爾街的慘痛局面,恰恰是濫用金融創新這把"雙刃劍"的惡果。鼓勵金融創新本是好事,但"度"把握不好,好事也會變質。創新往往總是與風險結伴而來,衍生性越強,資金鏈就相對越長,在信用審核以及貸款發放方面難免出現"放水"現象,一旦某個環節壞質,將引發"骨牌效應",風險被成倍放大,造成大面積金融灼傷。因此金融創新並非毫無限制,不是萬能鑰匙,更不可濫用,必須放到基本經濟規律的顯微鏡下詳加審視。
在風險面前,單一經營模式的脆弱性更易暴露。在此次危機中,損失最慘重的均是獨立的投資銀行以及固守基礎銀行業務規模較小的銀行,它們沒有足夠的規模和多樣化的業務來消化抵押貸款和公司債券違約不斷增加帶來的損失。而混業經營中,由於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具有不同的周期,綜合化經營可以削平收益的波動,有利於其持續經營,並保持穩定的經營業績。
同時,危機反映出金融監管的薄弱性。以美國此次金融業危機來看,一方面是各監管機構間協調不到位,傳統的分業監管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金融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監管當局對金融創新產品沒有防微杜漸地考慮,沒有及時意識到衍生證券所蘊藏的巨大風險,因此沒能及時採取行動,最終釀成一場金融風暴。
然而,就像硬幣的兩面一樣,危機往往成為契機。在華爾街的舊體系瓦礫之上,新的金融業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首先,從經營策略的變化看,傳統銀行業務重獲重視,金融創新將更加穩健。正如前面所提,金融創新並沒有錯,錯的是使用金融創新的方法。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過度運用金融創新手段對質量不好的基礎資產進行過度包裝,使得原本不值錢,或者有風險的資產,通過分拆打包,分割出各種不同的產品,以遠遠高於實際價值的價格出售。因此,隨著監管的加強和金融機構經營策略的調整,未來的金融創新將更加註重基礎資產質量,更注重風險控制。
其次,從混業經營來看,其內容將發生很大變化。隨著危機的爆發,投資銀行依賴的回購貸款和其他基於市場的融資手段成本越來越高昂,不依附於擁有充裕存款的大型商業銀行的獨立投資銀行能否繼續生存已經成了問題,華爾街開始質疑投資銀行過度依賴杠桿和自營交易的舊有經營模式。從各家投行積極尋求與商業銀行聯合以求自保的現狀看,如果原來的混業經營發展趨勢是表現為商業銀行進軍投資銀行等非傳統業務,則當前的混業經營趨勢則是以投資銀行回歸商業銀行懷抱為特徵的。
最後,從金融監管來看。傳統的分業監管模式越來越不適應金融業的發展,未來大發展趨勢是能夠橫跨證券、保險、銀行所有行業的大監管體系。此外,對金融創新的監管會更加嚴格。對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銀
行業來說,在吸取經驗教訓的同時,不能因噎廢食。首先,要繼續加強金融創新,拓展中間業務。同時,要不斷提高風險控制和風險防範的能力,使創新和銀行本身的風險控制和防範能力相匹配。其次,要繼續推進混業經營,發揮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和互補效應,減少單一業務模式所受到的行業周期影響。而且,當前主要國際金融機構都實行綜合化經營,面對國外同行的競爭,我國金融機構如果仍堅持分業經營,必定是自捆手腳,喪失活力。在發展混業經營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重風險的不同業務領域的傳遞,注重不同業務之間風險"防火牆"的建設。同時面對前景尚難預料的海外金融市場,中資銀行要選擇恰當的時機理性出海。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監管體系也要逐步順應未來發展的需要,逐步建立適合未來金融業金融創新和混業經營的監管體系。就目前來說,要加強"一行三會"之間的協調,減少監管盲區。
⑷ 求關於「金融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及其防範」這種論文的結束語!
搜一下:求關於「金融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及其防範」這種論文的結束語!
⑸ 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論文
這樣的論文通過一件較為完整
的事情來表現一個人,要求事情具體、
生動,因此我們要選擇能夠表現人物的最典型
的事件,選擇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動的事情來寫,要求這個事件表現的是這個人物最典型的特徵
⑹ "銀行業金融風險防控"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
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
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一、文獻綜述概述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以上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