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服務業的背景

金融服務業的背景

發布時間:2021-07-16 16:56:05

1. 青島市成為金融中心的背景求詳細。

一、青島市區域性金融中心的主要做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一個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血液和動力所在,作為半島城市群和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青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設想。在全市服務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當中,我們進一步確立了金融先行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了建設服務半島、輻射全省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近年來,青島圍繞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標,不斷加大對金融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完善促進金融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金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全市金融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一是創新思維,突出金融主體引進,加快完善金融體系結構。近年來,青島始終把金融結構引進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積極抓大對歐美、東南亞等地區金融機構的引進力度,通過多渠道掌握信息,多層次跟蹤接觸,每年排出金融機構的引進項目清單,與30多家國外金融機構密切跟進,金融機構引進取得了新的突破。近三年來,青島每年金融機構的引進落戶數量都在7家以上。2007年成功引進了瑞穗銀行、新野銀行等9家國內外知名的金融機構。目前青島共有金融機構78家,其中銀行類機構35家,保險公司32家,證券公司1家,外資銀行機構數量位居全國的第7位。初步形成了業態完整、功能齊全的組織體系,為加快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是政策引導,完善政策支撐體系,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圍繞金融商業發展,金融層次的提升和金融環境改善,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金融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見》等7個支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為全市金融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青島率先建立了政府部門與銀行監管部門的金融穩定協作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組織金融座談、行業交流、重要事件通報及風險動態關注等活動,強化金融商業的配合協作,共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妥善處理了部分大企業資金鏈條問題。同時我們抓住部分銀行改制的有利時機,加快核銷剝離不良資產,消除隱患,減輕企業債務負擔。

三是深化改革,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增強金融服務發展的能力,順利完成了商業銀行戰略投資引進工作,為實施跨區域發展上市這一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農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建立全市統一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積極支持海爾紐約人壽等外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已在省內設立分支機構4家,增強了在半島城市群的輻射能力。我們盡量滿足大企業、大項目資金需求的同時,圍繞發展方式轉變,著力優化信貸機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切實加大對新農村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去年以來,通過實施惠民扶持政策貸款、中小企業發展聯盟等創新,金融對新農村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投入分別增長28%和55%。截止到去年底,全市金融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了403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了3424億元,存貸款增加額分別佔山東省的1/4和1/3。保險業完成保費收入77.6億元,同比增長28.2%,增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前列。股票基金交易量完成了7256億元,同比增長5倍。目前,青島金融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基礎,有能力也有條件在促進半島城市群和全省經濟發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 公信寶互聯網金融行業背景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在投資增幅下降、出口動力不足的當下,消費卻快速增長,帶動了經濟的新一輪發展。
根據艾瑞咨詢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是13萬億元,2014年達15.4萬億,到2015年已19萬億元,預計2019年將超過41萬億元。未來消費的地位還將進一步提高,增速在未來幾年內將不會放緩。
而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升,意味著在經過工業化高速發展之後,經濟發展開始更多體現於居民福利、共享成果當中;也意味著消費金融發展空間巨大,藍海已經形成。
2016年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費領域的細化政策措施,加大對新消費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同時,2016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的市場准入,將原來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增加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多次的政策引導和發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強調,為消費金融的江湖地位奠定了基礎。
隨著央行《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准備工作的通知》開放八家民間徵信機構,我國的徵信系統也正式起航。配合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徵信體系的逐步健全,消費金融「開閘」並擴至全國,促使銀行業自身轉型和互聯網金融崛起,消費金融市場開始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3. 財富管理行業誕生是時代背景是什麼意思

財富管理行業將過渡到一個由客戶需求驅動,通過大財富管理平台進行資產配置乃至個性化定製,以全面滿足客戶需求的新時代。
當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在經歷滿足市場簡單需求的初級階段後,供需雙方已出現了新的不均衡,客戶已不滿足簡單的需求,金融改革與業務創新也帶來了新產品的問世,可大多數機構卻只能為客戶提供有限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甚至不符合客戶真正的風險偏好。究其根本,是當前財富管理市場價格主導的經營模式所致,價格因素成為財富管理機構經營的主導因素,而對產品的把控和客戶的風險識別,則淪為次要考慮因素。
除了市場變化以外,政策環境的變化也將財富管理行業推入新的不平衡中,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初期,我國對金融機構的政治性金融監管,以及央行的利率管制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創造了一個不對稱的財富管理市場,這一方面誕生出政策紅利下的「剛性兌付」,另一方面也就不難理解理財市場「價格為王」存在的必然。但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日漸深化,市場勢必要求真正反映供需的價格,「剛性兌付」也面臨有序直至完全打破。面對市場和政策環境變化,功能單一的財富管理機構與日益成熟的客戶產生越來越大的分裂,這種行業裂變預示著傳統的財富管理模式的衰亡。
事實上,利率市場的最終完全放開,意味著金融市場定價權的放開,這勢必要求市場實際價格趨於合理,與此同時財富管理行業的高增長會趨於平緩,行業功能定位愈加明晰,服務能力與客戶需求的不匹配也逐漸消弭。財富管理行業將不再延續現有模式,而會過渡到一個由客戶需求驅動,通過大財富管理平台進行資產配置乃至個性化定製,以全面滿足客戶需求的財富管理模式,我們不妨將這個時代稱為財富管理2.0時代。
中國式財富管理產業革命
如果說財富管理1.0時代是行業的初創和擴張期的話,那麼財富管理2.0時代則是行業的成熟和穩定期。對客戶來說,財富管理2.0時代的高度市場化環境所引發的是客戶的財富自覺,即經過長期對財富管理行業的了解和對財富管理理念的認同,客戶真正開始發現自身的財富管理需求,真正開始根據自身偏好及風險承擔能力選擇資產並主動要求配置;對金融機構來說,面對政策紅利的消失與傳統模式的不可持續,他們將從原有的產品銷售轉向產品配置,繼而轉向產品定製,這三個階段之間形成相互融合、逐漸轉化的關系,當進入下一階段時,上一階段的功能將成為基本功能要求,並且三者之間沒有完全的分離界限,而是交集的存在狀態,我們不妨稱之為財富管理三段論。

4. 金融行業分析師一般都是什麼教育背景啊

嚴謹
分析問題綜合、全面,客觀、實事求是,這些是基本的素質吧

金融分析師回是一些受過良答好教育和專業訓練,具有優秀金融理論素養的金融人才。他們通常擁有嚴格而廣泛的金融知識體系,掌握金融行業各個核心領域理論與實踐知識,包括從組合管理到金融資產評估,從衍生證券到固定收益證券以及定量分析;受過專業訓練,具有一定金融理論和實踐經驗,特別是有評估、運營分析的經驗;了解國際金融、管理和中國商品經濟規律和法律法規;此外,還需具備ERP系統相關經驗,能熟練使用資料管理工具。
由於金融分析師對決策的做出起著關鍵作用,他們需要具有廣泛的能力以有效地完成工作。精通財務和經濟是必須的,同時還要具有完美無缺的分析能力。金融分析師不得不以通俗淺顯的語言向客戶和其他專業人士講述相當復雜的金融概念和戰略,要求其具備良好的口頭和書面的溝通能力。因為金融分析師大多依賴計算機來分析數據和進行預測,所以學員要有一流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自信心、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和應對緊迫的時間壓力等這些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5. 產業金融的發展背景

金融是經濟的「心臟」,對產業發展提供「血液」,創造極其重要的經濟價值。現代金融有兩重含義:第一要從小金融到大金融,就是從銀行的貨幣市場走向整個資本市場,包括證券、債券、信託等;第二要從老金融到新金融,就是從單一信貸產品走向眾多金融新產品,包括租賃、基金、產權等,因此發展金融市場空間十分廣闊。金融必須服務於產業,金融脫離產業自我發展,虛擬膨脹,必將造成金融危機。金融與產業相互融合,互動發展,就能創造新的價值。
所謂產業金融,就是產業與金融的緊密融合,在融合中加快產業的發展。如科技金融、能源金融、交通金融、物流金融、環境金融等等。金融對產業發展的主要功能是融通資金、整合資源、價值增值,發展產業金融大有可為。
產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猶如人體對血液的要求,而金融在提供資金來源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產業是基礎平台,金融起到催化劑和倍增劑的作用,金融與產業互動創造新的價值,大大加快財富累積。從資本的角度做產業,產業的財富放大效應會迅速增加;而金融只有與產業融合才能產生放大效用,產生大價值。
據《2013-2017年 中國產業金融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中國重點產業總融資結構中,來自金融的融資比例佔到44%,居於第一位;而近幾年來自金融的融資總額,已佔到重點產業總融資比例的59%,成為產業融資的重要支柱。事實說明,中國重點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6. 金融行業的前景怎麼樣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金融專業,確實是當今的熱門專業,高考生報考金融的很多,以至於很多學校的金融專業的高考錄取線大大高於其他專業;考研金融也很熱,跨考金融專業研究生的很多,各種本科專業背景的人都有,特別是工科的人很多。

金融專業通常就業於金融行業,主要包括銀行、券商、基金、保險、信託、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分支行業。由於金融業屬於服務業,輕資產行業,而服務業是後工業時代經濟的主體和重心,因此,金融業也會大有發展。



可就業產業:投資銀行、咨詢、消費產品、金融服務、資產管理、商業銀行、娛樂傳媒、房地產和技術產業

適合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公司:例如著名國際投行 Goldman Sachs、Citi、Morgan Stanley、JP Morgan 等、國內投行中金、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 四大會計事務所 PwC、Deloitte、KPMG、EY 和戰略咨詢公司 McKinsey、BCG、Bain、羅蘭貝格等主要從事公司發展戰略顧問;500強大型集團公司,主要負責集團企業財務部分的會計核算、資本管理、成本控制、內部控制等工作。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業的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萬歐元多少錢人民幣匯率 瀏覽:749
123信託網 瀏覽:550
三安集團安信基金 瀏覽:475
22紐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94
每日基金凈值查詢002021 瀏覽:523
零首付購房融資犯法嗎 瀏覽:612
福牌阿膠股票 瀏覽:583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