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銅期貨的變動因素
精煉銅的供求情況是影響銅價變動的最直接、最根本因素。一般來說,若供過於求,則銅價下跌,反之,若供不應求,則銅價上漲。通常,我們可根據庫存增減、現貨升水變化及權威研究機構(如 ICSG、安泰科)發布的供需預測來判斷精煉銅的供求情況。供應方面,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產量數據及海關每月中旬公布的進口數據為衡量供 給情況的主要指標。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有:銅精礦供需情況、冶煉廠產能及開工率、進口情況、副產品收入、行業生產成本、銅企罷工等。其中,全球最大產銅國智利的銅企罷工事件較多,對期價影響較大。
需求方面,銅作為最基本的工業原料之一,宏觀經濟的景氣程度基本決定了銅市需求的大小。通常,海關每月發布的出口數據及按(產量+凈進口量)計算的表觀消費數據為衡量需求情況的主要指標。此外,我們可根據 GDP 增長率、製造業指數、訂單指數等宏觀指標粗略判斷需求強弱,根據終端消費領域,如電線電纜、建築、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情況衡量實際需求的大小。由於我國銅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一,且 70%以上的銅資源依賴進口,故「中國需求」成了國際資金炒作的重要題材。
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進行銅期貨交易的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庫存。
非報告庫存,又稱「隱性庫存」,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商手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
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紀90 年代後,發達國家在建築行業中管道用銅增幅巨大,建築業成為銅消費最大的行業,從而促進了90 年代中期國際銅價的上升,美國的住房開工率也成了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來,中國房地產、電力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銅消費的增長,從而成為支撐銅價的因素之一。在汽車行業,製造商正在倡導用鋁代替銅以降低車重從而減少該行業的用銅量。
銅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是衡量商品價格水平的基礎。銅的生產成本包括冶煉成本和精練成本。不同礦山測算銅生產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經濟學分析是採用「現金流量保本成本」,該成本隨副產品價值的提高而降低。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綜合現金成本約為62 美分/磅,濕法煉平均成本約40 美分/磅。濕法煉銅的產量目前約占總產量的20%。國內生產成本計算與國際上有所不同。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
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一是經濟增長率,或者說是GDP 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基金業的歷史雖然很長,但直到20 世紀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發展,與此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從最近十年的銅市場演變來看,基金在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宏觀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們的規模較大,少則幾十億美元,多則上百億美元,主要進行戰略性長線投資。另一類是短線基金,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小,一般在幾千萬美元左右,靠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操作,所以又稱技術性基金。
盡管由於基金的參與,銅價的漲跌可能出現過度,但價格的總體趨勢不會違背基本面,從COMEX 的銅價與非商業性頭寸(普遍被認為是基金的投機頭寸)變化來看,銅價的漲跌與基金的頭寸之間有非常好的相關性。而且由於基金對宏觀基本面的理解更為深刻並具有「先知先覺」,所以了解基金的動向也是把握行情的關鍵。 原油和銅都是國際性的重要工業原材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 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好的相關性。正因為原油和銅都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因此就出現了銅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但這只是趨勢上的一 致,短期看,原油價格與銅價的正相關性並不十分突出。
倫敦銅LME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期貨交易市場,成立於1876年,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銅的期貨交易始於1877年,進行交易的銅有兩種:
陰級銅:A級銅
銅棒:規格標准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間的A級銅
其中陰級銅的交易最為活躍。所有交割的銅必須有倫敦交易所核准認可的A級銅的牌號,符合英國BS6017-1981標准分類規格。
A級電解銅的合約規則為:
合約數量單位:25噸
報價:美元/噸
價格波動最低幅度:0.5美元/噸
交割日期:三個月內為任何一個交易日、三個月以上至十五個月為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
交易時間:12:00—12:05;12:30—12:35(正式牌價);15:30—15:35;16:15—16:20
LME無漲跌停板限制
Ⅱ 國際銅期貨行情走勢圖
國際銅期貨行情截止到目前一直處於下跌,宏觀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其需求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銅需求增加,帶動銅價上漲。經濟不景氣期間銅需求萎縮,導致銅價下跌,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非常重要。一是經濟增長率,或GDP增長率,二是工業生產增長率。進出口政策進出口政策,特別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商品的進出口成本,控制某種商品的進出口量,平衡國內供需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國對精煉銅進口實行零關稅,高純精煉銅出口稅率為5%。銅母合金出口稅率為10%,降低進出口稅率。
1、銅消費的擴大與替代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銅工業的發展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例如,90年代後發達國家建築業的管道銅大量增加,建築業成為銅消費量最大的行業,推動了1990年代中期國際銅價的上漲,住宅美國開工率也成為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 2003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和電力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銅消費的增長,成為支撐銅價的因素之一。在汽車行業,製造商正在提倡使用鋁代替銅來減輕車輛重量,從而減少該行業的銅用量。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銅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銅開始在醫學、生物、超導和環保等領域發揮作用。 IBM(微博)在硅晶元中採用銅替代鋁,標志著銅在半導體技術中的應用取得最新突破。這些變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銅消費。
2、銅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是衡量商品價格水平的基礎。銅的生產成本包括冶煉成本和精煉成本。不同礦山計算的銅生產成本不同。最常見的經濟分析是採用「現金流盈虧平衡成本」,隨著副產品價值的增加而降低。 90年代以後,生產成本呈下降趨勢。目前,西方國家火法冶金的平均綜合現金成本約為70-75美分/磅,濕法冶金的平均綜合成本約為45美分/磅。目前,濕法冶金銅產量占總產量的20%左右。國內生產成本的計算與國際不同。
3、加工費(TC/RC):加工費(TC/RC)的變化反映了礦山與冶煉廠在銅產業鏈中博弈地位的變化。近年來,隨著銅資源的集中和冶煉能力的快速增長,TC/RC呈逐年下降趨勢。例如,必和必拓、江西銅業、銅陵2008年簽訂的TC/RC為47.2/4.72,較2007年年度條款下降21%。基金交易方向基金業雖然歷史悠久,但直到1990年代才蓬勃發展。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明顯提升。從近十年來銅市的演變來看,基金在很多大市場都發揮了作用。
4、資金有大有小,操作方法千差萬別。一般來說,基金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宏觀基金,如套利基金,規模較大,從數十億美元到數百億美元不等,主要用於戰略性長期投資。另一個是短期基金,由CTA管理。它很小,一般在1億美元左右。短線操作依靠技術分析,故又稱技術型基金。
Ⅲ 影響銅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銅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
影響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
(1)供求關系: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美國銅期貨指數周線圖
(3)進出口政策、關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是個銅資源不足的用銅大國,因而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銅及銅製品的平均進口稅率為2%,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4)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例如LME、COMEX價格影響
(5)行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6)銅的生產成本: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噸,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噸,近年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達200萬噸左右,到20世紀末,濕法冶煉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7)國際對沖基金基及其他投機金的交易方向
(8)有關商品如石油、匯率等價格的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自從1877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雛形形成至今,銅就是LME最早進行交易的品種之一了。目前國外從事銅期貨交易的主要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COMEX)。LME的銅的報價是行業內最具權威性的報價,其價格傾向於對貿易方面進行客觀的反映,而COMEX的價格則更具投機性。
國內銅的期貨交易自91年推出以來,也有十年的歷史。銅是國內歷經風雨卻仍然保持相當規模的唯一品種。SHFE和現貨以及LME三者價格趨於一致。國內銅期貨交易未曾發生重大風險,履約率100%,銅的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國內行業的權威報價,日益受到企業和投資者的重視。因此,銅期貨交易合約已成為可靠的投資和套期保值工具。
供求關系
精煉銅的供求情況是影響銅價變動的最直接、最根本因素。一般來說,若供過於求,則銅價下跌,反之,若供不應求,則銅價上漲。通常,我們可根據庫存增減、現貨升水變化及權威研究機構(如 ICSG、安泰科)發布的供需預測來判斷精煉銅的供求情況。供應方面, 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產量數據及海關每月中旬公布的進口數據為衡量供給情況的主要指標。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有:銅精礦供需情況、冶煉廠產能及開工率、進口情況、副產品收入、行業生產成本、銅企罷工等。其中,全球最大產銅國智利的銅企罷工事件較多,對期價影響較大。
需求方面,銅作為最基本的工業原料之一,宏觀經濟的景氣程度基本決定了銅市需求的大小。通常,海關每月發布的出口數據及按(產量+凈進口量)計算的表觀消費數據為衡量需求情況的主要指標。此外,我們可根據 GDP 增長率、製造業指數、訂單指數等宏觀指標粗略判斷需求強弱,根據終端消費領域,如電線電纜、建築、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情況衡量實際需求的大小。由於我國銅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一,且 70%以上的銅資源依賴進口,故「中國需求」成了國際資金炒作的重要題材。
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進行銅期貨交易的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庫存。
非報告庫存,又稱「隱性庫存」,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商手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
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紀90 年代後,發達國家在建築行業中管道用銅增幅巨大,建築業成為銅消費最大的行業,從而促進了90 年代中期國際銅價的上升,美國的住房開工率也成了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來,中國房地產、電力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銅消費的增長,從而成為支撐銅價的因素之一。在汽車行業,製造商正在倡導用鋁代替銅以降低車重從而減少該行業的用銅量。
銅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是衡量商品價格水平的基礎。銅的生產成本包括冶煉成本和精練成本。不同礦山測算銅生產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經濟學分析是採用「現金流量保本成本」,該成本隨副產品價值的提高而降低。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綜合現金成本約為62 美分/磅,濕法煉平均成本約40 美分/磅。濕法煉銅的產量目前約占總產量的20%。國內生產成本計算與國際上有所不同。
LME 三月銅價影響最大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及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是國際上主要的銅交易市場,其中,LME 銅價因在國際點價貿易中充當定價基準而具有國際權威性,再加上我國又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市場,故國內銅價與LME 銅價具有很強的正相關性。
匯率
國際市場上銅的貿易一般用美元標價和結算,因此美元的漲跌通常會引起銅價的反向變動。但決定銅價走勢的根本因素在於銅的供求關系,匯率因素不能改變銅市的基本格局,只是在漲跌幅度及節奏上施加影響。
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一是經濟增長率,或者說是GDP 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進出口政策
尤其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商品的進出口成本從而控制某一商品的進出口量來平衡國內供求狀況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銅原料的進口關稅2%,出口關稅5%。
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業的歷史雖然很長,但直到20 世紀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發展,與此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從最近十年的銅市場演變來看,基金在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宏觀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們的規模較大,少則幾十億美元,多則上百億美元,主要進行戰略性長線投資。另一類是短線基金,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小,一般在幾千萬美元左右,靠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操作,所以又稱技術性基金。盡管由於基金的參與,銅價的漲跌可能出現過度,但價格的總體趨勢不會違背基本面,從COMEX 的銅價與非商業性頭寸(普遍被認為是基金的投機頭寸)變化來看,銅價的漲跌與基金的頭寸之間有非常好的相關性。而且由於基金對宏觀基本面的理解更為深刻並具有「先知先覺」,所以了解基金的動向也是把握行情的關鍵。
相關商品對銅價產生影響
原油和銅都是國際性的重要工業原材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好的相關性。正因為原油和銅都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因此就出現了銅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但這只是趨勢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價格與銅價的正相關性並不十分突出。 倫敦銅 LME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期貨交易市場,成立於1876年,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
銅的期貨交易始於1877年,進行交易的銅有兩種:
陰級銅:A級銅
銅棒:規格標准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間的A級銅
其中陰級銅的交易最為活躍。所有交割的銅必須有倫敦交易所核准認可的A級銅的牌號,符合英國 BS6017-1981標准分類規格。
A級電解銅的合約規則為: 合約數量單位:25噸報價:美元/噸
價格波動最低幅度:0.5美元/噸 交割日期:三個月內為任何一個交易日、三個月以上至十五個月為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
交易時間:12:00—12:05;12:30—12:35(正式牌價);15:30—15:35;16:15—16:20
Ⅳ 銅期貨價格最新行情
目前開盤價為69510元/噸,最高價為70130/噸,最低價為69290/噸,收盤價為69710/噸,漲跌額為140/噸,漲跌幅為0.20,結算價為69700/噸,成交量為97714手,空盤量為139423手,增減量為155手。
拓展資料: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銅期貨:
銅期貨是以銅為標的物的期貨品種。交易單位為5噸/批次,報價單位為人民幣/噸,最低價格變動為10元/噸,上市交易所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代碼為CU。
銅期貨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除了最基本的供需關系,還有以下因素會對銅期貨產生影響:
1、宏觀經濟形勢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其需求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對銅的需求增加,導致銅價上漲;經濟不景氣時,對銅的需求萎縮,導致銅價下跌。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重要的指標,一個是經濟增長率,即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2、進出口政策
進出口政策,尤其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一種商品的進出口成本來控制一種商品的進出口量,從而平衡國內供求關系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國對進口精銅實行零關稅,高純度精銅出口稅率為5%。銅母合金適用10%的出口稅率(海關總署2007年第79號公告),降低進出口稅率。
3、銅消耗量的擴展和替代
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銅工業的發展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銅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銅已經開始在醫用、生物、超導和環保方面發揮作用。IBM在矽片中採用銅代替鋁,這標志著銅在半導體技術應用上的最新突破。這些變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銅的消耗。
4、石油等相關商品的價格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原油和銅是重要的國際工業原材料,其需求是否旺盛最能反映經濟的質量,因此從長期來看,油價和銅價水平與經濟發展速度有很好的相關性。由於原油和銅都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銅價與油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關關系。但兩者僅在趨勢上一致,在短期價格波動上不一定一致。
Ⅳ 為什麼說銅期貨是整體經濟活力指標
倫敦銅期貨的價格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的指標,銅作為資本品原材料,它的用處很大,而且這些都用美元結算。美元熊市時這些金屬就強勢,帶起通貨膨脹下的經濟繁榮;美元熊轉牛時,對美元的需求強大,資本品高價泡沫被戳破,各企業清算庫存,銅這些材料價格必然是暴跌,隨之而來的是經濟蕭條。
中國經濟 請看————》 螺紋鋼的價格
Ⅵ 銅價創9年新高,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銅價創9年新高,主要原因是經濟復甦導致銅的需求不斷增加,全球寬松貨幣政策推動銅的價格不斷上漲,這是經濟見底的標志,說明最壞的情況基本上已經過去。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世界各國之間經濟基本上都觸底反彈,經濟復甦成為了大家的共識。銅價創9年新高,主要原因還是經濟開始復甦導致銅的需求不斷增加,大宗商品期貨銅不斷上漲,從而刺激了銅價不斷攀升,同時世界各國還在進行寬松的貨幣政策,資金太多導致銅水漲船高從而也推動了銅的價格上漲,銅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是經濟見底和復甦的標志,這是好的事情。
三、對於這次銅價創9年新高你有什麼看法。
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畢竟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處於低迷階段,銅作為大宗商品的代表開始上漲,預示著經濟開始不斷復甦,這對我們來說是好的消息,這也說明我們經濟見底,對於未來我們會更加看好。
Ⅶ LME期銅的後市如何
一、影響價格變動因素
1、 供求關系
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當某一商品出現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揚。同時價格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即當價格上漲時,供應會增加而需求減少,反之就會出現需求上升而供給減少,因此價格和供求互為影響。
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visible stocks或apparent stocks),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進行銅期貨交易的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COMEX分部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庫存。
非報告庫存,又稱「隱性庫存」(invisible stocks),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上首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期,西方國家進入新一輪經濟疲軟期,銅價由1989年的2969美元回落至1993年的1995美元/噸;1994年開始,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開始復甦,對銅的需求有所增加,銅價又開始攀升;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爆發,整個亞洲地區(中國除外)用銅量急據下跌,導致銅價連續下跌至20年來最低點;2003年以來全球經濟穩步復甦,中國經濟強勁增長,銅價走出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行情,在短短的一年內銅價由1500美元/噸左右,最高漲到3000美元/噸附近,漲幅翻倍。
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很重要,一是經濟增長率,即GDP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3、進出口政策;
近出口政策,尤其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商品的進出口成本從而控制某一商品的進出口量來平衡國內供求狀況的重要手段。2000年之前我國在銅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2000年之後隨著中國冶煉能力的增強,國家逐步取消銅的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但由於我國銅資源仍然缺乏,因此依然是銅的凈進口國。2003年5月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宣布從今年6月1日起將停止執行銅礦砂、銅精礦合銅材(包括電解銅)的邊境貿易進口稅收優惠政策。這一政策的取消,邊貿銅以量大價低沖擊國內市場的局面將得到改變,國內銅價獲得支撐。
4、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及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是國際上主要的銅交易市場,LME的銅價具有國際權威性,LMEA級銅期貨合約單位25噸/手,報價單位50美分/噸,當前3個月之內每日都是合約到期日,交割地分布於歐、亞、美各大洲400多個交割倉庫。LME實行的是辦公室交易與場內公開喊價交易相結合的24小時連續交易方式,以場外交易為主,場內交易形成官方價格作為權威報價。銅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原材料之一,因此國內銅價與LME銅價有很強相關性。根據統計分析SHFE銅價與LME銅價二者的相關系數達到0.975(數據采樣時段為1995年4月18日到2002年6月19日),這一系數大大高於國內其他期貨品種。COMEX 銅價在世界上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COMEX銅期貨合約單位25000磅,報價單位美分/磅,交易時間美國紐約時間早上8:10至下午1:00,盤後可通過基於互聯網的NYMEX ACCESS1電子盤交易,從星期二下午2:00開始到星期四,第二天上午8:00結束。星期天下午7:00開始。最小波動價格0.05美分/每磅。美國重量單位和國內不同,COMEX會用到短噸,其轉換關系如下:1噸=1.102短噸, 1短噸=0.907噸。
5、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
消費量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量的重要因素。例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的精銅消費中,電氣工業所佔比重?畲螅
Ⅷ 期貨銅價格跟什麼有關
具體請見 http://1068w.cn
1、供求關系----影響價格波動的根本因素
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當某一商品出現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揚。同時價格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即當價格上漲時,供應會增加而需求減少,反之就會出現需求上升而供給減少,因此價格和供求互為影響。
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庫存。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
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visible stocks或apparent stocks),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進行銅期貨交易的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支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庫存。
非報告庫存,又稱「隱性庫存」(invisible stocks),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商手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近年來,在社會總庫存中,消費商庫存的比例下降,交易所庫存的比例上升。所以在分析庫存水平時,一定要考慮到這種趨勢。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期,西方國家進入新一輪經濟疲軟期,銅價由1989年的2969美元回落至1993年的1995美元/噸;1994年開始,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開始復甦,對銅的需求有所增加,銅價又開始攀升;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爆發,整個亞洲地區(中國除外)用銅量急據下跌,導致銅價連續下跌至20年來最低點;相反,1999年下半年亞洲地區經濟出現好轉,銅價又逐步回升。
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一是經濟增長率,或者說是GDP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3、進出口政策、關稅;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在銅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因而當國內銅價高於國際銅價時,貿易商的進口將縮小兩個市場的價差;反之則不然。隨著國家逐步取消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4、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
消費量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量的重要因素。例如,80年代中期,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的精銅消費中,電氣工業所佔比重最大,中國也不例外。而進入90年代後,國外在建築行業中管道用銅增幅巨大,成為國外銅消費最大的行業,美國的住房開工率也就成了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1994、1995年銅價的上漲,原因之一來自於建築業的發展。而在汽車行業,製造商正在倡導用鋁代替銅以降低車重從而減少該行業的用銅量.此外,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銅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拓寬,銅在醫學、生物、超導及環保等領域已開設發揮作用。最近,IBM公司已採用銅代替硅晶元中的鋁,這標志著銅在半導體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5、銅的生產成本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冶煉法的採用,銅的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t,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t。使用濕發煉銅的總產量迅速增加,預計2000年所佔比重將達20%。
6、國際對沖基金及其他投機資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業的歷史雖然很長,但直到90年代才得到蓬勃的發展,與此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從最近十年的銅市場演變來看,基金在1994-1995年、1996年上半年-1997年上半年銅價的飆升中和1998-1999年銅價的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宏觀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們的規模較大,少則幾十億美元,多則上百億美元,主要進行戰略性長線投資。另一類是短線基金,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小,一般在幾千萬美元左右,靠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操作,所以又稱技術性基金。
根據2000年年初ED&F Man經紀公司的一份調查,目前CTA管理的資產約為400億美元,其中10%,即約合39億美元投資於金屬市場。而在這39億美元中,用於LME期貨合約買賣的大約為23億美元。
盡管由於基金的參與,銅價的漲跌都可能出現過度,但價格的總體趨勢是不會違背基本面的,從COMEX的銅價與非商業性頭寸(普遍被認為是基金的投機頭寸)變化來看,銅價的漲跌與基金的頭寸之間有非常好的相關性。而且由於基金對宏觀基本面的理解更為深刻並具有「先知先覺」,所以了解基金的動向也是把握行情的關鍵。
7、相關商品如石油的價格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原油和銅都是國際性的重要工業原材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好的相關性。正因為原油和銅都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因此就出現了銅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但這只是趨勢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價格與銅價的正相關性並不十分突出。
如果說油價從不到10美元上漲到20美元左右是價格的合理回歸,更是經濟復甦的表現的話,那麼油價的回升應該是與銅價的上揚是一致的,因為都是經濟見底回升所帶動的。但如果油價上漲到一定的水平後,大家關心的不是經濟復甦,而是擔心油價的飈升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甚至導致經濟衰退,從而導致需求的總體下降(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對銅的需求),這時油價的上揚反而成了銅市場的利空因素。
總的來說,長期看,銅價與油價有一定的正相關性,尤其是經濟剛剛啟動或剛剛見頂回落時可能最為明顯。要著重指出的是,這種相關性是中長期意義上的,應該從經濟周期的角度上去理解。短期看,原油價格的漲跌與銅價的起落沒有嚴格的關聯性。宏觀經濟的好壞才是影響到銅未來需求的最根本因素,而油價只是影響未來經濟的眾多因素之一。
8、匯率
國際上銅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標價,而目前國際上幾種主要貨幣均實行浮動匯率制。隨著1999年1月1日歐元的正式啟動,國際外匯市場形成美元、歐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勢。回顧整個90年代,在歐元啟動前,美元與日元的比價是外匯市場的焦點,而自歐元誕生後,美元與歐元的匯率成為外匯市場的中心。
由於這三中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經常發生較大變動,以美元標價的國際銅價也會受到匯率的影響,這一點可以從1994-1995年美元兌日元的暴跌和1999-2000年歐元的持續疲軟中可以反映出來。
根據以往的經驗,日元和歐元匯率的變化會影響銅價短期內的一些波動,但不會改變銅市場的大趨勢。匯率對銅價有一些的影響,但決定銅價走勢的根本因素是銅的供求關系,匯率因素不能改變銅市場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漲跌幅度上可能產生影響。
Ⅸ 今天滬銅期貨價格多少
今日滬銅期貨為每噸69890元。影響銅現貨價格的因素:銅的供求關系根據供求原理,當銅的供給大於需求時,銅價下跌,反之則上漲。銅供需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銅庫存,貿易商必須關注。全球宏觀經濟變化銅是重要的原材料,其需求與全球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總之,經濟景氣時,對銅的需求增加,帶動銅價上漲。
主要銅生產消費國政策長期以來,作為銅資源不足的銅消費大國,我國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方針。銅及銅製品的平均出口稅率遠高於進口稅率。近兩年,隨著國內銅供需基本平衡,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可自由進出口。銅相關產業發展趨勢變化總之,影響現貨銅價的因素很多,但基本上可以歸為兩大因素:一是宏觀經濟形勢,二是供需關系。無論是庫存、利率,還是原油價格和匯率變化引起的銅價變化,都可以分為這兩個方面。
拓展資料:
1、金融市場對銅投機及衍生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未來很可能成為影響銅現貨價格的又一重要因素。供求關系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當一種商品的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漲。同時,價格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關系,即價格上漲,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反之,需求上升,供給減少。這一基本原理充分體現了價格與供求關系的內在關系。一般來說,開展銅期貨交易的期貨交易所庫存變化是觀察銅供求關系變化的重要參考指標。目前,庫存變化對市場影響較大的期貨交易所主要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
2、宏觀經濟銅是重要的工業基礎原材料,其需求變化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銅需求增加,帶動銅價上漲。在經濟不景氣期間,銅需求萎縮,導致銅價下跌。一般情況下,市場會將經濟增速、工業生產增速增加值及相關貨幣、產業政策作為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重要分析依據。基金交易方向基金業雖然歷史悠久,但直到1990年代才蓬勃發展。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明顯提升。從近十年來銅市的演變來看,基金在很多大市場都發揮了作用。
3、資金有大有小,操作方法千差萬別。
一般來說,基金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宏觀基金,如套利基金。它們的規模很大,從數十億美元到數百億美元不等,主要用於戰略性長期投資。另一個是短期基金,由 CTA商品交易顧問管理。它們是小規模的,通常約為數千萬美元。他們依靠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操作,因此也被稱為技術型基金。銅價和非商業頭寸一般認為是基金的投機頭寸的變化來看,銅價的漲跌與基金的頭寸有著非常好的相關性。而且,由於基金對宏觀基本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具有「遠見」,因此了解基金的走勢也是把握大盤的關鍵。從近幾年特別是2005年以來的銅價走勢來看,基金是銅價快速大幅上漲的巨大推動力。
Ⅹ 影響銅期貨價格變動的因素
(1)宏觀經濟形勢
(2)產業政策的影響
(3)庫存量的影響
庫存量是影響銅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市場情況下,企業會採取不同的措施,可能會增加或減少庫存,來保證生產所需原料,或者是加快資金流轉,在不同的情況下,企業也會利用加大或者降低儲備來穩定自身。
(4)受匯率波動
銅是一種流動性極強的商品,銅是按照美元計價的,不使用美元的國家則會對美元匯率的變化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5)受季節性影響
每年2-5月,對銅的消費還處於旺季階段,金屬加工業和企業生產利用率有所提高,銅價通常會持續大幅度走高,一年當中銅價的最高點一般是在這個時候;隨著春節這一段高峰結束,6月中旬,銅價一般會經歷大幅度的一個調整,6-9月是銅價的第二輪上漲,但是一般來說秋季的消費都達不到春季的水平,這個時候銅價也會出現年內的次高點,冬季價格則會進入調整階段,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6)替代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