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聯想股權結構是什麼樣的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情況是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6%的股份。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原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持股35%,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1984年,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柳傳志等11位研究人員創辦,從IT行業起步,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多元化投資控股公司,創造了「戰略投資與金融投資」雙輪驅動的獨特商業模式。通過價值創造和價值發現,它獲得、建立和控制優秀和高潛力的投資組合,並促進公司價值的持續增長。
拓展資料:聯想集團是聯想控股的子公司。聯想控股還在中國擁有汽車租賃公司,在中國,擁有領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拉卡拉,在中國擁有最大的水果連鎖公司。聯想集團的上市時間是在1994年;而聯想控股則是在2015年6月底才上市。兩家公司都是是在港交易所上市的。借殼上市條件也是上市的方式。聯想負債率超過90%,司馬南先生這個就是利用了大眾對「現金流」,對企業運作的不甚了解,其實華為的負債率也超過60%,聯想的負債更多的是「應付賬款」,聯想的付款周期是50多天,在PC領域算中規中矩,從聯想的「現金流」來看,資金鏈斷裂概率極低。
聯想的前身是一家純粹的國有企業,前身是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創建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除了為聯想提供大量的資金外,中科院還提供了大量的無形資產如人才、技術、設備使用權和保證商譽而不給予補償。如果換算成資金,應該說那在當時是一筆巨款。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是聯想的真正創始人是聯想。
Ⅱ 想了解下聯想集團的股權結構
尊敬的聯想用戶您好!您可以參考聯想技術論壇,這里有全面的知識和分析討論。
idea論壇版:lenovobbs.lenovo.com.cn
think論壇:thinkbbs.lenovo.com.cn
聯想樂社區:權http://bbs.lenovomobile.com/forum.php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Ⅲ 聯想股份前十大股東
第一股東:國科控股,占股29.05%。第二股東: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占股20.37%。第三股東:中國泛海控股集團icon占股17%。第四股、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第五股、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拓展資料: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是聯控第一大股東,也是聯想控股三大投資平台所發基金的主要出資人,還是聯想控股一手創建的聯泓新科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亦參與投資國科控股發起的母基金,投資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發成果轉化,兩者在投資方面合作較為密切。從2009年國科控股對其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說明看,國科控股並不謀求對聯想控股的控股權,僅是作為長期支持聯控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的股東為數百位聯想控股的老員工,持股數在數十萬-數千萬。聯想1984年創建至今已有37年,聯想控股的老員工相當部份早已退休,或離職,甚至離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強的將所持聯控股權變現需求,長期由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集中管理數百位聯控老員工的股權並不太合適。未來這兩大員工持股平台預計會將聯控員工持股進行分批拆分轉讓變現。考慮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轉讓變現將主要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完成。
3,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債務壓力,應有較強的轉讓聯控股權變現的需要,同樣是港股的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泛海控股這么大股權想短期內完成變現只能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
Ⅳ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
聯想集團十大股東分別如下:
1.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56%
2.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持股比例20.37%
3.柳傳志持股比例18%
4.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6.98%
5.北京聯恆永信投資中心,持股比例7.55%
6.朱立南,持股比例2.04%
7.寧旻,持股比例1.53%
8.黃少康,持股比例1.27%
9.陳紹鵬,持股比例0.85%
10.唐旭東,持股比例0.85%
【拓展資料】
聯想控股現主要股東: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歷屬中科院,是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兩者是聯控的員工持股平台,源於2001年成立的聯控員工持股會,股東為聯想控股600多位老員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國科控股公開掛牌轉讓聯想控股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泛海控股
4.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5.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未來聯控股權變化分析:
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是聯控第一大股東,也是聯想控股三大投資平台所發基金的主要出資人,還是聯想控股一手創建的聯泓新科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亦參與投資國科控股發起的母基金,投資助力中科院系最新研發成果轉化,兩者在投資方面合作較為密切。從2009年國科控股對其轉讓聯想控股29%股權說明看,國科控股並不謀求對聯想控股的控股權,僅是作為長期支持聯控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的股東為數百位聯想控股的老員工,持股數在數十萬-數千萬。聯想1984年創建至今已有37年,聯想控股的老員工相當部份早已退休,或離職,甚至離世,部份人因生活需要有很強的將所持聯控股權變現需求,長期由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集中管理數百位聯控老員工的股權並不太合適。未來這兩大員工持股平台預計會將聯控員工持股進行分批拆分轉讓變現。考慮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轉讓變現將主要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完成。
泛海控股,泛海控股因債務壓力,應有較強的轉讓聯控股權變現的需要,同樣是港股的流動性和聯控股價過低問題,泛海控股這么大股權想短期內完成變現只能通過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
Ⅳ 聯想集團股權結構
聯想集團股權結構如下: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7.380%
楊元慶先生:6.089%
其他董事:0.099%
公眾:56.432%
補充資料;
一、股權是什麼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二、在法律上認定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標准
《公司法(2013年修訂)》
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三)款: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第八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
(一)投資者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
(二)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
(三)投資者通過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
(四)投資者依其可實際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
(五)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三、《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第181條:
(一)實際控制人: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二)控制:指能夠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可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狀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構成控制:
1.股東名冊中顯示持有公司股份數量最多,但是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2.能夠直接或者間接行使一個公司的表決權多於該公司股東名冊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股東能夠行使的表決權;
3.通過行使表決權能夠決定一個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當選;
4.中國證監會和本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九)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指上市公司持有其50%以上的股份,或者能夠決定其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的當選,或者通過協議或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控制的公司。」
Ⅵ 聯想集團的股權構成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內家大型的股容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