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樣才能被認定為合格投資者
根據證監會第105號令《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私募基金應當向合內格投資者募集,投資於容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
100 萬,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凈資產不低於 1000 萬元的單位; (二)金融資產不低於 300 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
50 萬元的個人。上海財浪投資為廣大合格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B. 證監會發布的合格投資者資質指的是什麼
合格投資者,應當具備相應的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知悉並自行承擔公司債券內的投容資風險,並符合下列資質條件:
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等,以及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上述金融機構面向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產品、基金及基金子公司產品、期貨公司資產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信託產品以及經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
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企事業單位法人、合夥企業;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
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名下金融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經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合格投資者。
C. 私募直營店:私募合格投資者標準是什麼
私募基金投資至少要一百萬以上,才有資格!一般老百姓是投不起的!公募基金就比較平民化,對資金沒太多要求,基本上一百以上都可以開始投資
D. 如何理解合格投資者,個人投資私募基金需具備的條件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合格投資者的條件如下:
(一)單只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證券投資基金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法律規定的特定數量。投資者轉讓基金份額的,受讓人應當為合格投資者且基金份額受讓後投資者人數應當符合本規定。其中,以有限責任公司或者合夥企業形式設立的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不得超過50人,其他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不得超過200人。
(二)合格投資者應符合三個條件:
1.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
2.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3.單位投資者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個人投資者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其中,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三)下列四類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
1.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2.依法設立並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
3.投資於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
4.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四)以合夥企業、契約等非法人形式,通過匯集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並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
E. 證監會發布的合格投資者資質指的是什麼
1、證監會發布的合格投資者資質指的是符合四類標準的投資者。證監會將四類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一是社保基金、企業年金、慈善資金;二是依法設立並受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監管的投資計劃;三是投資於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四是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投資者。
2、債券合格投資者應當符合以下資質條件:
①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信託公司等;
②上述金融機構面向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產品、基金及基金子公司產品、期貨公司資產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信託產品;
③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
④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⑤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經其備案的私募基金;
⑥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的企事業單位法人、合夥企業;
⑦名下金融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⑧交易所認可的其他合格投資者。
前款所稱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F. 私募基金如何確定合格投資者
《私募投資基金復監督管理制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採取了適度監管的原則,在准入環節不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進行前置審批,而是進行事後行業統計、風險監測和必要檢查。規定合格投資者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標準的單位和個人: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近三年個人收入不低於50萬元。
G. 信託法關於信託計劃合格投資者的定義是什麼
信託法沒有定義信託計劃的合格投資者。在《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中是這樣定義的:
第六條
前條所稱合格投資者,是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能夠識別、判斷和承擔信託計劃相應風險的人:
(一)投資一個信託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
(二)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產總計在其認購時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財產證明的自然人;
(三)個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收入證明的自然人。
(7)對統一合格投資者標準的定義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託無效:
(一)信託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二)信託財產不能確定;
(三)委託人以非法財產或者本法規定不得設立信託的財產設立信託;
(四)專以訴訟或者討債為目的設立信託;
(五)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圍不能確定;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條
委託人設立信託損害其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該信託。
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撤銷信託的,不影響善意受益人已經取得的信託利益。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申請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歸於消滅。
第十三條
設立遺囑信託,應當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
遺囑指定的人拒絕或者無能力擔任受託人的,由受益人另行選任受託人;受益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依法由其監護人代行選任。遺囑對選任受託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