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社保經辦機構改革迫在眉睫
一:社保資金
社保資金是社會勞動保障資金的簡稱,也簡稱為「社保金」,是由國家和地方社會勞動保障局統籌的,通過國家、地方、單位集體和個人多渠道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參與社保的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是為參保人員的未來生活提供最基本保障的「養老金」和未來生命意外搶救或醫治的「救命錢」。社保資金被國家和地方的相關管理部門按照規范許可的操作程序而進行投資增值的活動,即轉化為投資資金,也稱為「社保基金」。社保資金不同於社保基金,而社保基金來源於社保資金。
二: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簡稱,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國家規定社保基金可以進入股市,當然不是全部,有比例的限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社保基金實現增值,保證人民的利益
社保基金資產是獨立於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社保基金託管人的資產。
財政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擬訂社保基金管理運作的有關政策,對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
社保資金圖片
社保資金圖片
和託管情況進行監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自的職權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社保基金」是一個被簡化了的統稱,共有五種概念。
·一是「社會保險基金」;
·二是「社會統籌基金」;
·三是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被稱為「個人賬戶基金」;
·四是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也稱「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企業補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為前央行行長、前天津市市長戴相龍。戴理事長同時兼任理事會黨組書記。
三:使用:
中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社保基金共有9項,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
一方面,各方呼籲國家建立社保資金問責制,並將每個社保基金統籌賬戶的資金收入和結余狀況都向社會公布,嚴厲處理違規問題。除了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法規,在鞏固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明確養老保險事權的基礎上,應推進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按照國際慣例,養老金不管通過怎樣的投資渠道,跑贏通貨膨脹是保值增值的底線。而地方政府管理的養老金只能存銀行和買國債,收益卻低於通貨膨脹。也就是說,養老金每年在貶值。
中國目前有大量短期和中長期票據、國庫券、金融債券等幾乎零風險產品,還有企業債、公司債、地方債、資產證券化等中低風險產品,這些投資品年收益率從5%-20%不等,豐富了養老金的投資選擇。全國社保基金的資產配置中,45%左右投資固定收益產品,如銀行存款、國庫券、企業債券等;30%左右投資股票;25%左右用於PE投資及其他類投資等。此外,實業投資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國家給予優先權的實業投資。
社會保險基金進行多元化的安全投資,需要中國股市、債市、實業等健康良性發展,並從根本上完善制度和變革。改革社保基金管理體制,實現其安全性與收益性迫在眉睫
四:社保特徵:
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貳』 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現狀是怎樣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是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負責管理的由國有股減持劃入資金及股權資產、中央財政撥入資金、經國務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個人投資者開放的,社保基金是國家把企事業職工交的養老保險費中的一部分資金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實現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國家規定社保基金可以進入股市,當然不是全部,有比例的限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社保基金實現增值,保證人民的利益 社保基金資產是獨立於理事會、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社保基金託管人的資產。 財政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擬訂社保基金管理運作的有關政策,對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和託管情況進行監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自的職權對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社保基金」是一個被簡化了的統稱,共有五種概念。
一是「社會保險基金」;
二是「社會統籌基金」;
三是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被稱為「個人賬戶基金」;
四是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也稱「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企業補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為前央行行長、前天津市市長戴相龍。戴理事長同時兼任理事會黨組書記。
『叄』 社會保障是哪年成立的
社會保障基金,簡稱社保基金,俗稱老百姓的養命錢,它是基金的一種。 中國大陸的社保基金開始出現於80年代未,而在2002年已經形成數仟億人民幣,是資金市場的「大肥肉」。
外界相信,社保基金的投資類型是一種長線保值為主。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是戴相龍。
社會保障基金之下分為三部份:
社會保險基金: 資金來自企業及個人繳費,名堂是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資金來自中央財政撥款、國有股及股權、經國務院批準的其他集資及投資收益。
補充保障基金: 資金來自企業及個人繳費補充等。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任財政部長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任財政部長是謝旭人。
男,漢族,1947年10月生,浙江寧波人,1967年6月參加工作,198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浙江大學工業經濟專業畢業,大專學歷,工程師、高級經濟師。曾任財政部部長。 現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擔任職務 是第十六屆 謝旭人 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中央委員。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伍』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擔任社保基金會理事長(簡歷)
財務部本部長樓繼偉控制社保基金會理事長(簡歷)
管帳網訊 據齊邦社會保護基金理事會網站動靜,不日,社保基金會召啟副處級以上做部聚會,中心構造部副部長鄧證明頒布了中心閉於社保基金會重要引導職務安排的確定,樓繼偉任社保基金會理事長、黨構成員,謝旭人沒有再控制社保基金會理事長、黨構成員職務。
樓繼偉部分簡歷
樓繼偉,男,漢族,1950年12月生,籍貫浙江義黑,出身地北京,1968年2月加入處事,1973年1月介入華夏同產黨,華夏社會科學院接洽生院數目取本領經濟系經濟體例領會博業結業,碩士接洽生,經濟學碩士。
1968年2月—1973年2月 南海艦隊4009隊伍兵士
1973年2月—1978年2月 都城鋼鐵公司合計控室、北京自動化本領接洽所工人
1978年2月—1982年2月 清華大學計劃機工程取科學系計劃機步調體例博業進修
1982年2月—1984年12月 華夏社會科學院接洽生院數目取本領經濟系經濟體例領會博業碩士接洽生
1984年12月—1986年6月 邦務院辦公廳調研室財金組主任科員
1986年6月—1988年8月 邦務院辦公廳調研室財金組副組長(期間:1986年3月—1986年9月借調邦務院經濟機制變革計劃安排引導小組處事,任辦公室成員和財稅組控制人之一)
1988年8月—1988年9月 華夏社會科學院財經物質經濟接洽所本錢價錢室主任
1988年9月—1989年2月 上海市經濟機制變革辦公室做部
1989年2月—1992年1月 上海市經濟機制變革辦公室副主任
1992年1月—1995年9月 邦家體改委宏瞅調控機制司司長
1995年9月—1998年3月 貴州省副省長
1998年 3月—2007年2月 財務部副部長、黨組副布告
2007年2月—2007年9月 邦務院副文牘長,構造黨構成員兼邦家外匯拋資公司籌措組組長(正部長級)
2007年9月—2013年3月 華夏拋資有限負擔公司董事長兼黨委布告兼中心匯金拋資有限負擔公司董事長(正部長級)
2013年3月—2016年11月 財務部部長、黨組布告
2016年11月— 齊邦社會保護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黨構成員
第十六屆中心紀委委員,十七屆中心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心委員
『陸』 劉仲藜的人物簡歷
劉仲藜,男,漢族,1934年10月生,浙江寧波人。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培訓部畢業,大專文化。
1952年在黑龍江省商業幹部訓練班學習。
1952年7月--1967年1月歷任黑龍江省商業幹部學校組教股幹事,黑龍江省商業廳幹事,黑龍江省計委幹事、副科長、科長。
1967年1月--1973年7月先後任黑龍江省生產指揮部統計組幹事,黑龍江省生產指揮部計劃辦公室幹事。1973年7月--1978年任黑龍江省計委綜合處副處長。
1978--1982年7月任黑龍江省計委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兼綜合處處長。
1981年8月--1982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培訓部培訓班學習。
1982年7月--1983年4月任黑龍江省計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1983年4月--1985年5月任黑龍江省計委主任、省計經委主任,黨組書記。
1985年5月--1988年1月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1988年1月--1990年7月任財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務院企業管理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989年12月任財政部黨組書記。
1990年7月--1992年9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副書記,國務院三峽工程移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1992年9月--1994年1月任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
1994年2月--1998年4月任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並兼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
1998年4月--2000年11月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2000年11月--2003年3月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黨組書記。
2003年3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
2008年3月屆滿退休。
1996年6月,劉仲藜被推舉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名譽會長,2004年11月當選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長。2005年被國際會計准則管理委員會任命為國際會計准則管理委員會委員。2006年當選為國際會計准則基金會受託人。2008年被推選為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並擔任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北京聯誼會名譽會長。2010年11月23日被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會第七次會議授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名譽會員。
曾任中央金融巡視組組長,中國改革與發展論壇委員會理事長,國際金融論壇組委會主任。中國石化董事會獨立非執行董事,中投公司獨立董事。
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第二、三、四屆理事大會理事。
『柒』 歷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南漢宸(1949.10-1954.10)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南漢宸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從這時起,直至建國初期,他以主要精力投身於建立新中國金融體系的偉大事業中,為新中國的金融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曹菊如(1954.11-1964.10)
1955年曹菊如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定,具體主持全國新人民幣發行工作,從我國的具體情況出發,採取了混合流通,無差別兌換等措施,對貨幣的正常流通和幣值的長期穩定,都起了重要作用。
胡立教(1964.10- 文革期間)
1955年4月至1956年9月兼任中央財經幹部學校校長。1961年10月至1964年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組副書記。1964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國人民銀行代行長、黨組代書記。
陳希愈(1973.5-1978.1)
陳希愈建國後歷任央行中南區行行長,中南局財貿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顧問。是中共八大、十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李葆華(1978.5-1982.5)
1978年3月至1982年4月李葆華同志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1979年12月被推舉為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1980年5月被委派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理事。1982年6月當選為中國錢幣學會名譽理事長。
呂培儉(1982.5-1985.3)
1982年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中國人民銀行理事會理事長。1985年3月任審計署審計長、黨組書記。1994年5月-2000年6月任國家開發銀行監事會主席。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屆中央委員。
陳慕華(1985.3-1988.4)
1983年6月任國務院國務委員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並任中央財政經濟領導小組成員。被選為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五、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李貴鮮(1988.4-1993.7)
1988年至1993年國務委員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1993年至1994年國務委員。 1994年至1998年國務委員兼國家行政學院院長。 1998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朱_基(1993.7-1995.6)
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98年兼任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國務院總理。
戴相龍(1995.6-2002.12)
1998年3月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2002年12月任天津副市長、代市長。2003年1月在天津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市長。 2008年1月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理事長。
現任行長周小川
漢族,江蘇宜興市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85年在清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1968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1987年任國務院體改方案領導小組成員,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1986—1989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助理,1986—1991年間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委員,1991—1995年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捌』 領取保障金是什麼意思
具體是什麼保障金,一般就是保障基本生活的經費。·社會保障金是社會統籌保險的簡稱,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社會保障金和養老保險金的區別在於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一部分。社會保障金其實是政府為未來可能面臨的失業、醫療、養老等問題提前收取部分費用的項目,為未來提供保障。
社保基金由社會保障基金和社會保險基金組成。「社保基金」是一個被簡化了的統稱,共有五種概念:
·一是「社會保險基金」;
·二是「社會統籌基金」;
·三是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被稱為「個人賬戶基金」;
·四是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也稱「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企業補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為前央行行長、前天津市市長戴相龍。戴理事長同時兼任理事會黨組書記。
2發展歷程
社保基金2010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成立十周年。在十年中,全國社保基金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發展歷程,在資產規模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同時,投資運營水平也進一步提高。全國社保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戰略儲備,主要用於彌補今後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要和其他社會保障需要,其來源主要包括:中央財政預算撥款;中央財政撥入彩票公益金;國有股減持或轉持劃入資金或股權資產;經國務院批準的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投資收益等。
以下是全國社保基金成立十年來的大事記:2000年8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國務院決定建立全國社保基金,同時設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受國務院委託,管理運營全國社保基金。
2001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了社保基金投資的基本原則、投資范圍、投資比例、投資方式等,建立了社保基金的監督、報告和財務制度。
2003年6月,全國社保基金以委託投資方式進入證券市場。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社保基金委託證券市場投資總收益近1600億元。
2004年6月,全國社保基金成功投資交通銀行100億元,全國社保基金踏上直接股權投資的征程,幾年來,全國社保基金先後成功投資了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京滬高速鐵路、中國銀聯、大唐控股、中節能風電、中航國際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