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近都在推養老目標基金,中歐預見養老2035怎麼樣
養老目標基金是權益類產品,自然要選權益類產品管理業績好的。中歐基金近幾年業績都很不錯,我也買了幾只,還是收獲比較多的。很感謝基金經理,希望這次的2035也可以延續一貫的優秀業績
㈡ 養老基金怎麼樣
養老基金的特點是投資風險小,收益穩定。看你有什麼需求了,養老基金的投資運作比較穩健,主投債券,再配點股票。最近天弘基金發行了國內首隻專門定位於養老的理財產品—天弘安康養老基金。按照這類理財產品過去的收益率測算,一年的收益在5%-10%之間。養老理財的目標,就是要跑贏通脹嘛,5%-10%完全可以滿足養老理財需求。業績比較基準是五年定存利率,比買養老保險或者存在銀行里收益高,而且1000元起就能買,想賣就賣,不像養老保險退保要手續費,銀行定存提前取出來要損失利息。所以相對來說養老基金更適合養老。
㈢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怎麼賺錢的,投資收益率很高
11月24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年度報告(2019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去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投資業績等主要財務數據。《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養老基金受託規模突破一萬億大關;權益投資去年凈賺663.86億元,同比暴增5.73倍,投資收益率達到9.03%。自2016年12月受託運營以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
養老基金受託規模突破萬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受託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社保基金會受託管理的資金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部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劃轉的部分國有資本。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社保基金會已先後與22個省(區、市)簽署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10930.36億元,均為委託期5年的承諾保底模式,實際到賬資金9081.77億元。
而據人社部在10月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消息,截至2020年度三季度末,已有24個省份啟動基金委託投資,合同金額1.1萬億元,到賬9757億元,其中21個省份啟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工作。
權益投資大賺664億,投資收益率9.03%
財務狀況方面,2019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0億元,比期初大幅增加55.11%。
其中委託投資資產6713.79億元,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的62.35%;直接投資資產4054.01億元,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的37.65%。
養老金持倉前十
從增持比例來看,安潔科技、日月股份、中孚信息、燕塘乳業、大亞聖象等個股獲養老金加倉比例較高,其中安潔科技、日月股份三季度加倉比例均超過1%。
值得注意的是,銀輪股份、藍焰控股、九陽股份、元隆雅圖、常熟銀行等多隻個股獲得養老金連續持倉超過5個季度。其中,銀輪股份獲養老金持倉12個季度,該股今年至今大漲五成。
此外,三季度末養老金賬戶出現在普門科技、威勝信息、博瑞醫葯等3家科創板前十大流通股東榜。
東方證券認為,從各國經驗來看,市場化的養老金投資是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的渠道之一。養老金市場化投資也有助於增加股票市場長期資金,發展股權融資和基金市場。從日本、美國的情況來看,各國在養老金入市以及放寬股票投資佔比後,股市均迎來了長期上漲。
㈣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 養老FOF規模有望擴張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之際,作為養老第三支柱「三駕馬車」之一的公募基金,又有哪些能夠承接的產品?就在《意見》發布同日,證監會也發文表示,將抓緊制定出台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配套規則制度,完善基礎設施平台建設,優化中長期資金入市環境等。
在百嘉基金副總經理王群航看來,公募基金或會參照養老FOF(基金中基金)投資公募基金的相關要求去做,不會有太大變動。當前,公募養老FOF的具體要求包括標的基金運作期限應當不少於兩年,最近兩年平均季末基金凈資產應當不低於2億元;標的基金為指數基金、ETF和商品基金等品種的,運作期限應當不少於一年,最近定期報告披露的季末基金凈資產應當不低於1億元;標的基金運作合規,風格清晰,中長期收益良好,業績波動性較低;標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經理最近兩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等。
嘉實養老2040五年混合FOF基金經理曹越奇也表示,在公募基金中,目前只有養老目標公募基金可承接個人養老金資金。「在大力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背景下,養老目標理財產品將成為公募基金與理財公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產品數量和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張。」
曹越奇稱,相對普通基金,養老目標基金底層買的是全市場的公募基金,這不但能在投資上進一步分散風險,同時,產品本身的策略容量會遠大於傳統的公募基金產品,可以滿足多數人養老投資的需求。
事實上,早在2018年,首批養老FOF就相繼獲批成立。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當前共有184隻(份額分開計算,下同)養老FOF。其中有116隻養老FOF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正,佔比超六成。
此外,萬家聚優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混合FOF擬任基金經理徐朝貞也提到,目前來看,公募基金領域納入范圍的產品是養老目標基金,即TDF和TRF兩類。長期來看,若權益類、「固收 」等類型的基金能夠滿足養老金長期性、收益性的需求,也有望在未來推動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
㈤ 2021中國十大養老基金排名
截至2021年,易方達基金、天弘基金、廣發基金是排名前列的。
易方達基金旗下有392支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4383億元;天弘基金旗下199支基金,規模達到12241億元;廣發基金旗下439支基金,管理規模達到9846億元。三名以後的順序為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
拓展資料: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是基金申購業務的一種方式,投資者可通過基金的銷售機構提交申請,約定每期扣款時間、扣款金額及扣款方式,由銷售機構於約定扣款日,在投資者指定資金賬戶內自動完成扣款及基金申購。
㈥ 招商銀行推出養老理財5年期業績基準5.8-8.0,對此你怎麼看呢
招行的這一批養老理財產品,實際上是國家允許推出的第2批養老理財產品。
2021年12月,全國首批養老理財產品主要是建信理財、光大理財、工銀理財和招銀理財,各自分別只能在成都、青島、武漢、深圳購買。
很多人擔心有關的風險,但是說實話,這畢竟是國家要求專業的理財機構,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具有多重風險控制機制。
招銀和光大理財的產品,固收類投資產品佔80%左右。首批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中高等級的存單、信用債和abs占絕對比重,即使是投資股票類的部分,也是以大盤藍籌股為主。
㈦ 個人養老金制度出爐,它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收益
首先是個人養老金的投資對象更加豐富。有望提升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業績。個人養老金的准入覆蓋面比較廣,體現了制度的統一性和公平性。繳費方式和標准也充分體現了個人養老金的低成本、低門檻和普惠性。養老金的提取時間和稅收優惠政策強調終身積累和封閉積累,不允許提前提取,有利於長期投資和專項資金。產品的供應商擴展到所有金融機構,增強了系統的吸引力。
另外要知道個人養老金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按照自願原則將部分工資存入個人養老金賬戶。這部分資金將用於保險公司等專業機構進行穩定投資,保證一定比例的收益。從目前試點情況來看,保障最低收入在3%左右。同時,可以給予個人稅收優惠。個人養老金賬戶,企業員工養老金計劃可以節省稅單,因為將部分工資收入存入該養老金賬戶可以在稅前扣除應稅收入。
㈧ 養老目標基金值不值得買
想知道養老目標基金值不值得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買基金收益是不是不如存銀行;二是養老目標基金能不能跑贏大盤。
買基金收益是不是不如存銀行?
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收益不如存銀行,說再多都沒有意義。目前六大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是1.75%,2017年CPI上漲了1.6%,一年期定存基本剛剛覆蓋CPI。
再來看養老目標基金,因為首批剛出來沒有歷史業績,但有兩組數據可供參考。
一是數據顯示,自首隻開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達到16.5%,超過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10.5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達到7.2%,超過現行3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約4.4個百分點。
二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均投資收益率8.44%。
從這個數據來看,如果養老目標基金能夠達到8%的年均收益率,那實際上也遠遠跑贏了定期存款。
美國資本市場上眾多證據證明,基金經理主動投資的平均業績不如美國的股票指數。因此巴菲特曾在多次公眾場合,力推指數基金。
那麼養老目標基金能不能跑贏大盤?
如果不能,買養老目標基金也沒有意義,還不如直接買大盤指數。
先看看國外的情況: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基金為美國公募FOF主要產品類型,規模佔比分別達47%和20%。
具體到養老基金市場,截至2017年底,目標日期基金數量和規模均約佔美國公募FOF的50%;目標風險基金數量和規模均約佔美國公募FOF的18%。從規模和基金數量來看,在美國,目標日期基金的受歡迎程度要更高。
收益表現: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研究人員統計了先鋒、富達、JP摩根等八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目標風險基金,近10年收益統計發現:隨著承擔的風險(權益倉位)提高,目標風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和波動率也呈提高趨勢。
過去10年(2006-2016),目標風險基金的收益率在8%-14%之間;而同期,美國道瓊斯指數從11500點上升到18000點左右,上漲幅度為57%,年均漲幅為5.7%,弱於目標風險基金。
也就是說,在美國目標風險基金收益可以跑贏大盤。
目標日期基金收益:從短期來看,目標日期基金錶現也能會好於大盤,但從長期來看,目標日期基金錶現基本於大盤相當,沒有太大的收益優勢。
國內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國內的目標日期基金起步較晚。2006年,匯豐晉信發行了行業內第一支目標日期基金,開了國內生命周期類基金的先河。
截至目前,我國共同基金市場上共有5隻目標日期基金發行,其中包括3隻較為傳統的混合型TDF產品(匯豐晉信2隻,大成基金1隻),以及2隻風格偏保守的債券型TDF基金(工銀瑞信2隻),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在10%以上,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