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葯生物主題基金遭重挫
受長生生物疫苗記錄造假事件影響,7月23日,生物疫苗板塊個股集體下跌,間接波及整個醫葯板塊飄綠。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上半年業績表現優異的醫葯主題基金也受到牽連,凈值出現大幅回撤,7月23日共有多達28隻偏股基金凈值跌幅超5%。
具體來看,在7月23日,基金凈帆老值日漲跌幅榜單中,帶有杠桿屬性的醫葯、生物主題分級基金B類份額領跌,如易方達生物B、招商國證生物醫葯B、國泰國證醫葯衛生指數分級B當日凈值下跌幅度均超9%,分別高達14.32%、13.65%、9.8%。另外,信誠中證800醫葯指數分級B、申萬菱信SW醫葯B當日凈值下跌幅度也超過8%。
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中,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股票、富國醫療保健行業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份額、富國精準醫療靈活配置混合5隻偏股型醫葯健康主題基金7月23日凈值跌幅也均超7%,分別達到7.68%、7.54%、7.24%、7.19%和7.03%。另外,還有包括廣發醫療保險股票、鵬華醫葯科技、融通醫療保健行業混合A等在內的15隻醫葯主題基金凈值出現超5%的跌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受益於A股醫葯板塊的逆勢上漲,偏股型基金中,多數醫葯主題基金業績飄紅,此次遭遇長生生物疫苗造假黑天鵝事件影響,不少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也出現較大業績回撤。如上述提到的富國精準醫療靈活配置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等,分析人士擔憂醫葯主題基金近期恐遭遇贖回壓力。
不過慧盯,從7月24日A股醫葯整體板塊表現來看,行前轎和業指數已出現企穩回升,如醫療保健指數今日小幅上漲1.72%,中信一級行業醫葯板塊也上漲1.42%。此外,7月24日,生物疫苗概念股漲跌情況也出現分化,其中康泰生物、長生生物依舊跌停,但銀河生物、新開源卻出現漲停,7月23日出現跌停的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當日跌幅為3.95%和4.3%。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幾日長生生物接連暴跌,大批基金公司也在下調旗下基金持有的該個股的估值,如今年二季度持有長生生物的東方基金,7月24日就發布公告表示,經與基金託管人協商一致,自7月23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長生生物股票價格進行調整,按照其2017年每股凈資產3.96元的價格進行估值。長生生物7月24日股價再以跌停開盤,報11.75元/股,若要跌到3.96元,至少需要10個跌停。同日,易方達基金將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長生生物按照7.71元進行估值。
另外,大成基金、中歐基金、華商基金等也將旗下持有的疫苗概念股康泰生物進行估值調整,其中大成基金和華商基金將旗下基金持有的康泰生物股票估值調整為46.94元,較7月24日康泰生物52.16元的收盤價,預計至少需要1個跌停。而中歐基金將該個股估值調整為42.25元,較收盤價預計還需兩個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倉疫苗概念股較多的富國基金,也發布公告表示,自2018年7月23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康泰生物、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等股票進行估值調整,康泰生物按照42.25元進行估值;智飛生物按照39.69元進行估值;長春高新按照192.78元進行估值。
對於後續醫葯股板塊的走勢和投資價值,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部分基金經理仍較為看好,如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偉就表示,「對於整個醫葯行業來說,短期內會有調整,不過可以通過時間來消化上漲下跌的幅度。我們醫葯基金更關注於長期的趨勢,如果是趨勢保持良性,就沒必要擔心。短期的調整隻會讓我們在倉位變化上做出調整。但是,如果長期的趨勢壞了,我們會做出大的調整。我們覺得從大的方向上看,創新驅動的大邏輯並沒有改變。醫療短期由於疫苗事件造成的踩踏,是中期很好的買入時點,從方向上看,我們選擇創新葯和服務作為兩大重要的投資方向,而且從基本面上看,其並不受到疫苗事件的影響」。
B. 醫院被騙百億是哪些醫院被騙了
8月25日報道,近日,靠近北京西五環的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聚集了一批前來北京遠程視界集團辦公地點討要說法的人群。
據了解,他們都是來自四川、江西、雲南等地,因遠程視界模式欠下租賃公司巨額債務的縣級醫院院長。
「這次一同受害的地方醫院有上千家,被誆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億。」河北省清苑縣豫東醫院趙院長向野馬財經(透露。他也是「討要說法」人群中的一員,這兩天剛從北京返回。
如今全國各地,已經出現多起大大小小融資租賃公司起訴公立醫院的民事案件和仲裁。
究竟是怎麼樣的生意,引得上千家地方醫院落入圈套?趙院長回憶稱,「當時(2016年)有一個不認識的代理商突然找上門說要跟我們合作。他承諾這個項目醫院不用出錢、也不用出設備,設備的錢由融資租賃公司給,還會派專家給我們培訓,然後就拿出一摞很厚的合同。」
這筆生意在辦公室談了許久,最終趙院長被這位素未謀面的代理商說動,並簽下了兩筆合同金額高達1700萬元的訂單。
負責蓋章的豫東醫院辦公室陳主任則告訴野馬財經,「當初他們找院長來談的時候就感覺不正常。因為商談過程中除院長以外的人,都不讓進辦公室,特別神秘。我是負責蓋章的,能看到合同內容,當時問了幾句他們也不正面回答。」
這位曲先生正是天宸股份(600620.SH)旗下京宸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除了為上市公司做事,曲光明還在劉勇控制的好幾家公司擔任要職。
2016年6月,遠程視界拿到8.8億元的B輪融資,這一次投資方比前一次要高大上的多。其中包括了中金公司和漢富資本。
中金公司實力有多雄厚自不必多說,截至目前中金公司旗下祺堃(上海)股權投資中心仍持有遠程視界3.08%的股權。
至於漢富資本背後實控人、漢富控股董事長韓學淵,資料顯示,他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曾是「十大華人傑出投資風雲人物」,2016年位列「胡潤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人」TOP50。他還參與了鑫苑置業、平高電氣(600312.SH)、鼎聯科技、搜寶網等公司的投資和上市。
此外,野馬財經發現遠程視界的董事長韓善春,以及副董事長兼二股東許亮也都來歷不凡。
根據公開履歷,韓善春曾擔任導醫網總經理。這家成立於2005年10月的導醫網,比好大夫在線、微醫集團、春雨醫生等還要更早做在線預約掛號。
至於許亮,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曾任博納影業副總裁和首席財務官,現任光影工廠文化公司董事長,中科創達(300496.SZ)獨立董事。
有明星資本的加持,又有陣容豪華的管理團隊坐鎮,遠程視界少不了成為上市公司眼中的一塊「肥肉」。
據悉2017年,兩家上市公司中珠醫療與銀河生物曾先後向遠程視界拋來橄欖枝。
2017年7月,中珠醫療發布公告,透露公司原計劃收購的北京遠程金衛腫瘤醫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份、遠程心界100%股份。不過最終因為重組交易雙方對交易對價、對價支付方式等無法達成一致,導致重組失敗。
緊接著兩個月之後,9月16日銀河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已與遠程視界集團、北京金宏大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簽署了擬收購遠程視界旗下遠程心界不低於66.776%股權的《現金收購資產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當時遠程心界總體估值在約在50億元至60億元之間。
同時,銀河生物還按照約定向遠程視界支付了3億元的定金。可沒想到,這樁歷時近一年的重組事項最終還是宣布終止。
根據銀河生物今年6月16日發布的《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由於目標公司目前存在諸多經營的較大不確定性風險,且尚未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保障上市公司利益,公司擬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至於預先支付的3億元定金,銀河生物7月初發布公告,公司曾於2018年6月15日、7月3日先後兩次發函催收訂金退還事宜,但遠程視界回復「因受到業務模式調整、司法訴訟糾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公司資金面緊張,懇請貴公司延長付款期限。」
時隔一月,野馬財經聯系銀河生物詢問後續催收進展,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雙方還在交涉中,如果要不回來可能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C. 長生生物股票行情怎麼樣
*ST長生(002680)開始退市倒計時。
1月16日,經過近兩個月的停牌後,*ST長生復牌,開盤即遭百萬手賣單,收盤毫無懸念跌停。目前,*ST長生進入退市風險警示期,在最終退市前,A股留給*ST長生的時間不多了。
因對其重新上市抱有預期,停牌前*ST長生曾一度遭遇資金熱炒,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但分析人士認為,重新上市的可能性極其渺茫。無眠的不僅是股民,還有多家計提「壞賬」的踩雷券商。法律人士建議,對於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可以訴諸司法途徑尋求合理的賠償。
進入退市風險警示期
2018年11月16日晚間,深交所正式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經過兩個月的停牌,*ST長生於1月16日復牌,開盤即遭百萬手封單跌停。
截至1月16日收盤,*ST長生跌停,報收3.74元,成交額684萬元,換手率0.31%。
(來源:Wind)
「自2018年7月15日開始,我們開展投資者索賠預登記,各地有上百位股民來電、來函咨詢索賠事宜。」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律師厲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准備起訴材料,擬在近期分批代理投資者向法院起訴索賠。」
哪些類型的股民可以依法追償呢?厲健稱,根據司法解釋,暫定索賠條件為:一是在2016年4月29日至2018年7月15日期間買入長生生物股票,並在2018年7月16日(含當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二是在2016年4月29日至2018年7月23日期間買入長生生物股票,並在2018年7月23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
不過,厲健進一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預計長生生物案索賠人數眾多,索賠金額巨大,索賠周期很漫長,上市公司面臨退市、可能破產,最終賠付、執行情況不太樂觀,提醒投資者充分關注訴訟、執行風險,依法維權,理性維權。
「為盡量減低索賠執行風險,根據虛假陳述司法解釋和處罰決定,我們除了起訴上市公司,還將考慮追加相關責任人為被告,因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處罰的董監高,可以列為共同被告,投資者可以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厲健說。
D. 銀河生物cart什麼時
12月17日晚間,銀河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銀河生物醫葯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四川大學聯合提交的CAR-T療法「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已於2017年10月30日獲得四川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受理,並已在完成葯物臨床試驗現場核查、研製現場核查、生產現場核查及抽樣等工作後,已於12月15日將「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的相關材料轉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審評、審批。本次聯合提交的臨床試驗申請的適應症為淋巴瘤。
聯合申報已走完核查流程 或將先行獲批
公開資料顯示,本次聯合申報CAR-T療法的三家單位均與上市公司銀河生物關系密切。2015年銀河生物轉型生物醫葯以來,一直關注行業內先進技術的研發,四川大學是銀河生物自轉型至今的合作夥伴,成都銀河生物醫葯有限公司是銀河生物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公司生物醫葯研發的重要載體,在CAR-T相關療法的研究上一直努力推進。另外,2016年12月,銀河生物通過分期增資方式取得CAR-T療法臨床試驗走在國內前列的北京馬力喏的股權。
11月初,在天津召開的第二屆中美腫瘤精準醫學高峰論壇上,國際著名的腫瘤免疫治療專家、北京馬力喏公司首席科學家、美國南加州大學陳思毅教授做了主題報告,介紹了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發出改良型的抗CD19 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情況。當時,成都銀河、北京馬力喏、四川大學聯合對CD19 CAR-T產品進行臨床申報就已經獲得了四川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受理。
自三家聯合申報獲四川省葯監局受理以來,國內的CAR-T申報熱點不斷,先是南京傳奇生物於12月8日的申請獲CFDA受理,繼而科濟生物的申請於12月11日獲上海食葯局受理。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講,受理之後還會有一個監管部門核查的過程,核查完畢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才會進行審批,此次銀河生物公告其核查流程已走完,或將在審批中佔得先機。
行業專家表示,在國家鼓勵創新、簡政放權的助力下,10月23日,CFDA在公開徵求《葯品注冊管理辦法(修訂稿)》意見稿中提到,將細胞治療作為葯品申報,將加快CAR-T國內上市的步伐,實現生產流程標准化和規范化,而開發安全有效的產品、具備專利先發優勢以及合理定價策略、符合國家審批監管政策的企業必將脫穎而出。
產品安全性及有效性業內領先 銀河生物將獲益明顯
CAR-T療法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Carl June教授和他的團隊首創。後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醫院和葯企參與到CAR-T技術開發當中。隨著不斷取得的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也看到了這一療法的前景,資金不斷湧入,加速推動了技術進步。
截至今年7月,在臨床試驗網站,以「CAR-T」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看到,美國登記開展CAR-T臨床研究項目136項,歐洲60項,中國121項。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CAR-T技術研發的整體水平並不比國外差很多,CAR-T療法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中國不落後於西方國家的葯品研發領域,甚至在某些方向上還可能會取得領先,只是未來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8月底,諾華公司用於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全球首款CAR-T療法Kymriah獲FDA批准,10月18日,Kite Pharma的CAR-T細胞療法Yescarta也獲得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特殊類型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CAR-T細胞療法商業化快速推進,對行業形成了利好。
在國內,北京馬力喏和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都是走在行業前列的團隊。北京馬力喏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治療權威專家朱軍教授團隊合作,進行了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的臨床試驗。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改良型的抗CD19 CAR-T細胞具有很強的腫瘤細胞殺傷能力,但細胞增殖溫和,從而有緩慢及持久的腫瘤殺傷特性。而在CAR-T療法最重要的安全性上,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北京馬力喏的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治療有效率達到70%,在高劑量組有效率達到約80%,其中完全緩解(CR)率達到55%,並且療效持久。在取得很好療效的同時,臨床試驗過程中,只有3例患者出現低熱反應,所有25例治療病人沒有發生一例嚴重不良反應,均未出現嚴重細胞因子風暴(CRS)及神經毒性不良反應。
而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魏於全院士所帶領團隊在CAR-T技術研發上一直處於國內前列。魏於全院士帶領團隊從事CAR-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超過10年,已進行了多個靶點抗腫瘤CAR-T細胞的研究,其中靶向人CD19的CAR-T細胞治療血液腫瘤技術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研究階段(已完成多例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靶向人VEGFR-1的CAR-T細胞治療實體腫瘤技術即將完成臨床前研究。
業內人士分析,本次銀河生物相關的三家單位聯合申報CAR-T療法上報CFDA審批,說明相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一旦獲批,將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審批的CAR-T療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相關的技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近期,港股金斯瑞生物科技旗下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CAR-T細胞技術中國臨床申請(CXSL1700201)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葯品評審中心正式受理,帶動金斯瑞生物的一波上漲,而成都銀河、北京馬力喏和四川大學的聯合申請,必將對銀河生物形成利好。
E. car-t股票的代碼是什麼
一、car-t療法主題股票列表
1、南華生物(股票代碼:000504)
相關原因:2017年12月,公司收購湖南元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4%股權,交易金額5130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元泰生物54%股權,主要從事car-t細胞免疫療法研發及相關服務 其他概念:car-t療法、重組、幹細胞、重磅基金股、基因測序、人造肉、生物疫苗、文化傳媒、預虧預減
2. 銀河生物(股票代碼:000806)
相關原因:參股江蘇德康生物60%股權,主要從事CIK、NK和T細胞治療研發。同時增資瑪力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南卡教授合作的改良型抗CD19 car-t產品獲得成功; 2017年12月,「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相關材料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審批,10月18日通過審批 其他概念:汽車療法、風險投資、創新醫學、電力物聯網、廣西、工業大麻、基因編輯、基因測序、精準醫療、民營醫院、深證通、虛擬現實、雲計算、預虧預減, 智能醫療
3、貴州百靈(股票代碼:002424)
相關原因:18年12月,我們與凱因制葯合作開發「靶向人CD24、人CD20和人BCMA的car-t細胞治療新葯項目」 其他概念:CAR-T療法、創新葯、防護服、富時羅素概念、高管增持、高質押率、匯金概念、基金重倉、健康中國、保證金交易、深交所、騰訊、乙肝疫苗、醫葯、智慧醫學,中醫
4. 妖機撲克(股票代碼:002605)
相關原因:2014年8月,正在研究cat-t的上海細胞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增資並相應持有其22%的股權 其他概念:2021年10月解禁、2021年9月解禁、汽車療法、風險投資、重磅基金股、標語牌、基因測序、精準醫療、上海本地、手游、網路游戲、預虧預減
5、東成葯業(股票代碼:002675)
相關原因:公司持有宇研生物10%股權,開發了5個第三代細胞治療技術平台,包括第三代car-t、CD8 CTL、PD-L1、溶瘤病毒和雙特異性抗體 其他概念:car-t療法、重組、富時羅素概念、肝素、基金重倉股、PD-1抑制劑、保證金交易、深證通、養老金概念、醫葯、預盈和預增。
F. 500億銀河系隕落!兩上市平台被實控人當「取款機」,數度遭調查處罰
又一資本系坍塌了。
輝煌時市值超過500億的「銀河系」,早已自顧不暇。ST天成(600112.SH)、*ST銀河(000806.SZ)這兩個「銀河系」上市公司平台,在一系列問題的重壓下,如今是艱難度日。
其中,ST天成繼2018年之後,於2020年7月8日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ST銀河則是繼2011年領行政處罰之後,於2020年6月也再領來自中國證監會廣西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至於「銀河系」實控人潘琦,則繼2011年被證監會認定為市場禁入者、10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公司和從事證券業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職務之後,再於2020年6月被「追加」10年的禁入市場期。
2019年巨虧8.46億元,2020年一季度續虧2628.59萬元的ST天成,近日並不好過。
7月9日,ST天成對外宣布,因存在被控股股東銀河天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銀河集團)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以及未履行審批程序提供擔保等違規情形,2020年7月8日,公司、銀河集團、實際控制人潘琦以及相關當事人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銀河集團、潘琦及以及相關當事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銀河集團、潘琦及以及相關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很顯然,這又是一家被控股股東拖入泥坑的公司。資料顯示,銀河集團持有ST天成18.34%,另天眼查顯示,潘琦持股銀河集團52.27%,系ST天成實控人。
據悉,ST天成自2019年4月23日首次披露資金佔用、違規擔保事項至今,一直在持續對相關違規事項進行全面排查,對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涉嫌的資金佔用規模、形成時間、佔用原因、佔用過程進行詳細查證。截至2020年6月29日,ST天成控股股東資金佔用發生總額為51280.82萬元,截止2018年末資金佔用余額為26023.27萬元,截止2019年末資金佔用余額為31153.07萬元,截止2020年6月29日資金佔用余額為31153.07萬元;ST天成違規擔保總額為45133萬元,截止2020年6月29日違規擔保余額為11180萬元。
對此情況,控股股東方面也承諾將通過多種方式盡快解決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和資金佔用問題。但目前ST天成控股股東正在籌劃解決相關違規問題,具體方案細節目前尚存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關聯方佔用資金、違規擔保的完整性及壞賬計提准確性事項還形成了保留意見。上市公司方面也因為存在被控股股東銀河集團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以及違規擔保的情形,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4.1(五)條規定經公司向上交所申請,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24日起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
2020年6月29日,ST天成還發布了「防止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公司資金管理制度」,足見問題的嚴重性。
ST天成已是監管部門「回頭客」名單的一員。2018年1月,ST天成就曾收到過一次立案調查通知書;2018年11月,ST天成面對過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有關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處罰,公司當時被認定構成了虛假記載行為。也因此,中小投資者還奮起索賠,據ST天成披露,截至2020年5月27日,公司共涉及505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8368.43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6.86%,也搞得ST天成焦頭爛額。
雖說ST天成一再強調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但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顯示,其主營也是一地雞毛。針對2019年虧損,ST天成自己分析的原因主要是受電氣設備行業政策和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影響,公司產品產量、銷量、銷售均價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因此營業收入、毛利率大幅下降。另外公司多項逾期債務涉及訴訟,導致現有債務融資成本增加,致使當期財務費用支出較大、利潤虧損幅度較大。
說起來,ST天成被市場稱為「銀河系」的上市公司平台,就因為在同一大股東旗下,尚有另一家兄弟公司*ST銀河。目前來看,*ST銀河的日子也不好過。
首先看業績,2018年*ST銀河虧損7.06億元,2019年虧損11.53億元且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也因此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0年一季度,*ST銀河又虧損了838.19萬元,最新情報顯示,*ST銀河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虧損350萬元–500萬元,如果2020年年度審計的凈利潤再為負數的話,*ST銀河在披露2020年年報之後,將被實施暫停上市,保殼迫在眉睫。
與ST天成一樣,*ST銀河也同樣存在對外擔保和資金佔用等情形。據公司披露,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非經營性佔用資金余額為44460.33萬元,違規擔保余額為169022.81萬元。銀河集團的反饋是,正在協商避免執行上市公司資產;正在加大資產處置力度;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債務結構,優先解決佔用*ST銀河資金及涉及違規擔保的債務問題;針對違規擔保也正在配合上市公司及律師團隊開展應訴工作。
目前情況是,銀河集團已然把自己玩「殘」了,除了持股被反復凍結、資產難以自由處置變現、受訴訟影響無法吸收新的外部融資等之外,因未能償還債務,銀河集團的持股已兩度被司法拍賣,累計拍賣數量達6586萬股。公開信息顯示,銀河集團持股*ST銀河41.07%。
*ST銀河也沒有閑著,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也採取了一系列「防範大股東」的措施,比如與債權人、法院、政府等溝通,並向相關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及執行復議,爭取協調各方停止或暫緩執行公司的資產或子公司股權,以避免公司資產流失;比如重點加強資金管理制度的執行、監督以及用章管理力度,密切關注和跟蹤資金使用動態,嚴防控股股東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項再次發生;比如通過訴訟「守」住資產,*ST銀河目前已通過法律手段免除了公司27865.71萬元的擔保責任。
當然,對大股東來說,最為「致命」的還是一系列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2019年1月,*ST銀河就被立案調查;2019年11月*ST銀河、銀河集團等相關當事人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廣西監管局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2020年6月,*ST銀河收到了來自中國證監會廣西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其中內容顯示,因*ST銀河存在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未按規定披露為關聯方提供擔保、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訴訟信息、未按規定披露銀河集團所持銀河生物股份被司法凍結事項等情況,監管層決定對*ST銀河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潘琦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時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徐宏軍和唐新林、時任董事刁勁松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時任財務總監張懌給予警告,並處以25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常務副總裁葉德斌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罰款;對時任高層盧安軍、王肅、劉傑、朱洪彬、宋海峰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5萬元罰款;對時任高層陳汝平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對時任監事蔡瓊瑤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更為嚴重的,監管層還對潘琦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徐宏軍、唐新林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刁勁松、張懌分別採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在巨潮咨詢中搜索發現,*ST銀河 歷史 上也兩度被行政處罰,除了此次之外,*ST銀河在2011年6月10日還收到過證監會下達的《行政處罰書》,當時被認定的違法事實是虛增2004年銷售收入17942.7萬元,利潤6931.87萬元;虛增2005年度銷售收入3475.76萬元,利潤795.16萬元;隱瞞關聯方資金往來事項;隱瞞對外擔保事項;隱瞞銀行貸款事項;未能及時披露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財政部廣西專員辦檢查和被地方政府處罰的情況。
耐人尋味的是,也就在2011年,證監會認定潘琦為市場禁入者,自2011年5月25日起,10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公司和從事證券業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同時被認定的還有姚國平,7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上市公司和從事證券業務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沒想到,上一個10年禁入時限還未到,潘琦就又領10年新罰單,這在A股市場也算是罕見。
潘琦作為「銀河系」的掌門人,依託銀河集團,手握ST天成和*ST銀河兩家上市公司平台,甚至一度還收獲過市場的熱捧。網上資料顯示,潘琦生於1963年,成都人,在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完成本科與碩士學業,隨後前往西南 財經 大學,於1991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次年,潘琦前往海南並成立北海通台經濟發展總公司(下稱北海通台)。
而*ST銀河,就是1993年4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以桂體改股字[1993]57號文批准,由北海通台、北海銀灘國家 旅遊 度假區招商中心、廣西建設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北海辦事處、海南南華金融公司、上海遠東銀聯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至於ST天成,其前身長征電器在2002年出現巨虧,原股東考慮股權轉讓,也正是這個契機被潘琦敏銳發現,並於2003年火速達成轉讓協議,最終收購於2004年初完成過戶,「銀河系」正式形成。
原本手握兩家上市公司平台的「銀河系」正值大展宏圖之時,但「銀河系」卻選擇了一條將自己引向深淵的道路,運轉至今一片狼藉,兩家上市公司平台也並無起色。
再看股價方面,以前復權復盤,*ST銀河 歷史 高點曾創於2015年,高達31.91元,如今現價1.52元尚不及其零頭,市值損失334億元;ST天成的 歷史 高點同樣是在2015年創出,高達35.88元,如今1.62元的現價不可同日而語,市值損失174億元;兩項合計,「銀河系」這些年蒸發的市值超過了500億元,令人嘆息。
至於投資者維權方面,上海申浩成都律師事務所陳世君律師認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受到過行政處罰,小股東維權都很有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