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有機蔬菜種植大概20畝左右要投資多少錢
有機蔬菜種植,主要分基礎建設投資,人員投資及種植物資投資;基礎建設含道路專、灌溉、屬排水、倉庫、加工車間等,人員包含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物資包括有機肥、種子及其他農具等。具體投資與基礎建設關系很大,如果只是簡單的露地種植,基礎建設很少,建日光溫室的話基本可建10棟左右,需要100萬,單體大棚一個需要約1萬,因此基礎建設不好估算;人員基本需要6個左右,工資水平根據當地市場情況;種子、有機肥等較少,一畝地有機肥一年約6噸左右,基本在4000元左右,種子一畝地一年平均在500元左右。以上可供參考。
② 什麼是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的發展前景如何
一、有機蔬菜定義: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規范生產進去的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蔬菜。有機蔬菜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都必需依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進行,有機蔬菜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也就是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需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規范,即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葯、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還必需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所以有機蔬菜的生產必需依照有機食品的生產環境質量要求和生產技術規范來生產,以保證它無污染、富營養和高質量的特點。 二、有機蔬菜市場前景:還不能普遍地走上大眾餐桌,但是值得注意的有機蔬菜價格平均比普遍蔬菜高出4-5倍。因此應密切關注市場謹慎對待。過去的10年間,有機食品被譽為「向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表的一份演講分析標明。一些國家的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額年遞增率超過20%這與一些慣例食品市場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有機蔬菜無化學殘留,有機蔬菜的種植講究的平安、自然的生產方式。口感佳,而且已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具營養。現在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內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三、有機蔬菜栽培技術:因此,由於有機蔬菜地栽培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人工合成的農葯、肥料、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栽培中不可防止地對病蟲草害和施肥技術提出了不同於常規蔬菜的要求。 (一)、有機蔬菜病蟲害防治 1、使用艾菊30g/L鮮重)防治蚜蟲和蟎蟲等:利用有機蔬菜上允許使用的某些礦物質和植物葯劑進行防治。可使用硫磺、石灰、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防治病蟲。可用於有機蔬菜生產的植物有除蟲菊、魚腥草、大蒜、薄荷、苦楝等。如用苦楝油2000~3000倍液防治潛葉蠅。 2、生物、物理防治:有機蔬菜栽培是可利用害蟲天敵進行害蟲捕食和防治。還可利用害蟲固有的趨光、趨味性來捕殺害蟲。其中較為廣泛使用的有費洛蒙性引誘劑、黑光燈捕殺蛾類害蟲。達到殺滅害蟲,利用黃板誘殺蚜蟲等方法。維護有益昆蟲的作用。 3、農業措施: (1)科學管理:雨水較多的地區,地下水位高。推行深溝高畦,利於排灌,堅持適當的土壤和空氣濕度。一般病害孢子萌首先取決於水分條件,設施栽培是結合適時的通風換氣,控制設施內的濕溫度,營造有利於病蟲害發生的濕溫度環境,對防止和減輕病害具有較好的作用。此外,及時清除落蕾、落花、落果、殘株及雜草,清潔田園,消除病蟲害的中間寄主和侵染源等,也是重要方面。 (2)合理輪作:蔬菜地連作多會產生障礙,加劇病蟲害發生。有機蔬菜生產中可推行水旱輪作,這樣會在生態環境上改變和打亂病蟲發生小氣候規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 (3)選擇適合的蔬菜種類和品種:在眾多蔬菜中,具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害蟲發生少。如韭菜、大蒜、洋蔥、萵筍、芹菜、胡蘿卜等;毛豆在有機蔬菜是選擇較多。在蔬菜種類確定後,選抗病蟲的品種十分重要。 (二)、有機蔬菜生產技術: 有機蔬菜生產與常規蔬菜生產的根本不同在於病蟲草害和肥料使用的差異,其要求比常規蔬菜生產高。 1、有機蔬菜培肥技術:種植綠肥可獲得較豐富的氮素來源,綠肥具有固氮作用。並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每綠肥的產量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為68kg常種的綠肥有:紫雲英、苕子、苜蓿、蒿枝、蘭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等50多個綠品種。 2、有機蔬菜施肥技術:如以雞糞、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使用自已漚制或堆制的有機肥料時,只允許採用有機肥和種植綠肥。一般採用自製的腐熟有機肥或採用通過認證、允許在有機蔬菜生產上使用的一些肥料廠家生產的純有機肥料。必需充沛腐熟。有機肥養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證有足夠養分供給,否則,有機蔬菜會呈現缺肥症狀,生長緩慢,影響產量。針對有機肥料前期有效養分釋放緩慢的缺點,可以利用允許使用的某些微生物,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溶磷菌等,經過這些有益菌的活動來加速養分釋放養分積累,促進有機蔬菜對養分的有效利用。 (三)、有機蔬菜生長環境: 1、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要求3年內未使用過化學農葯、化肥等違禁物質,如果從常規蔬菜種植向有機蔬菜種植轉換需2年以上轉換期。 2、基地無水土流失、風蝕及其他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污染等。 3、有機蔬菜的灌溉用水應優先選用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質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四)、有機蔬菜除草技術: 一般採用人工除草及時清除。還可利用黑色地膜覆蓋,因不能使用除草劑。抑制雜草生長。使用含有雜草的有機肥時,需要使其完全腐熟,從而殺亡雜草種子,減少帶人菜田雜草種子數量。
③ 有機蔬菜種植前景怎麼辦
有機蔬菜的種植講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產方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專。有機蔬菜無化學殘留屬,口感佳,而且已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具營養。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內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機蔬菜價格平均比普遍蔬菜高出4-5倍,還不能普遍地走上大眾餐桌,因此應密切關注市場、謹慎對待。
感 知農場的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有機蔬菜是大勢所趨,但尚需時日。
有機蔬菜在國外早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在中國有機蔬菜普及率是少的可憐,究其因卻是多方面的因素,隨著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機蔬菜在中國也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就在有機菜在大為盛行的時侯,市場也將魚龍混雜,有些沒有良心的投機者也將滲透其中 ,同時也給一些造假者者提供了可乘之機。中國的有機菜道路漫長,還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克服,還有很多的障礙要清除。
④ 有機蔬菜發展前景
參考《中國有機農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有機蔬菜的版出口額僅在世界有權機農產品市場中佔有極小的比例,這與中國蔬菜生產大國的地位是不相稱的。西方發達國家有機蔬菜在有機農產品市場上的份額各不相同,但基本保持在1.7%~13.0%的比重,而且增長速度較快,所以從總體來看,中國有機蔬菜出口的空間依然很大。
但中國有機農業的發展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國家對有機農業的定位不明確,各級政府對有機農業的政策和資金扶持不夠;生產管理和技術問題及產業化水平制約了有機農業的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國內市場開拓和國際貿易壁壘等問題亟待解決。
⑤ 有機蔬菜種植加盟有前景嗎
一、市場現狀
有機農產品本身綠色、天然,種植期間隔絕了化學成分的添加,避免食用後對人體造成的各種不良反應。隨著國人對食品健康關注的日益提高,原生態的有機農產品很好地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具有著充足的市場需求。
而且,有機農產品在種植期間的技術優勢,使成品具備更高營養成分和食用口感,這無疑能使目標定位向消費能力更高、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群體過渡,從而產生出更高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需求。
二、發展前景
首先,有機農產品符合當代國人對食品安全的追求,天然、原生態的標簽無疑可以作為主要賣點進行宣傳,很好地給用戶形成了心理印象。其次,國人對於有機農產品的概念認識集中在本質和功能,對於成本投入的了解並不多;由此帶來的認知差異存在著巨大利潤空間,所能創造的效益也將難以估計。
三、注意事項
選擇有機農產品加盟,比起宣傳推廣、資金回籠等方面,最重要的是確保進貨渠道。一來,進貨的商品若是存在質量問題,後續的負面情況將大大影響項目運作及創收效果;再來,貨品供應不繼,無法滿足經營需求,所帶來的消費體驗同樣不利於項目的長期獲益。
而選擇優質品牌加盟,將能很好地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山客生活一直專注於有機食品經營,多年來立足於互聯網推廣,具有良好的品牌口碑和行業影響力。通過與第一手農戶建立合作的方式確保了產品供給,加上所經營產品均符合國家多項檢驗檢測標准,真正讓投資者感受到「創業無憂」的合作體驗。
⑥ 種植大棚有機蔬菜的投資問題
種植大棚有機蔬菜大約投資一萬左右。
(一)生產基地要求
1、基地的土地應是完整的地塊,其間不能夾有進行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存在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
2、必須有轉換期由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2年時間,其後播種的蔬菜收獲後,才可作為有機產品;多年生蔬菜在收獲之前需要經過3年轉換時間才能成為有機作物。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1年有機轉換後的田塊中生長的蔬菜,可以作為有機轉換作物銷售。
3、建立緩沖帶如果有機蔬菜生產基地中有的地塊有可能受到鄰近常規地塊污染的影響,則必須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地塊不受污染。不同認證機構對隔離帶長度的要求不同,一般要求是8米。
(二)栽培管理
1、品種選擇應使用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在得不到已獲認證的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的情況下(如在有機種植的初始階段),可使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的常規種子。應選擇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且對病蟲害有抗性的蔬菜種類及品種,在品種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種子。
2、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有機基地應採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1年只能生長1茬蔬菜的地區,允許採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兩種作物輪作。前茬蔬菜收獲後,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
3、配套栽培技術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創造一個有利於蔬菜生長的環境,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三)肥料使用
有機蔬菜生產與常規蔬菜生產的根本不同在於病蟲草害和肥料使用的差異,其要求比常規蔬菜生產高。
1、施肥技術。只允許採用有機肥和種植綠肥。一般採用自製的腐熟有機肥或採用通過認證、允許在有機蔬菜生產上使用的一些肥料廠家生產的純有機肥料,如以雞糞、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在使用自己漚制或堆制的有機肥料時,必須充分腐熟。有機肥養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證有足夠養分供給,否則,有機蔬菜會出現缺肥症狀,生長遲緩,影響產量。針對有機肥料前期有效養分釋放緩慢的缺點,可以利用允許使用的某些微生物,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溶磷菌等,經過這些有益菌的活動來加速養分釋放養分積累,促進有機蔬菜對養分的有效利用。
2、培肥技術。綠肥具有固氮作用,種植綠肥可獲得較豐富的氮素來源,並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每綠肥的產量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為68kg。常種的綠肥有:紫雲英、苕子、苜蓿、蒿枝、蘭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等50多個綠品種。
3、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有機肥料,包括動物的糞便及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等;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氯化鈣等物質;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肥料的無害化處理有機肥在施前2個月需進行無害化處理,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覆蓋塑料膜,使其充分發酵腐熟。發酵期堆內溫度高達60℃以上,可有效地殺滅農家肥中帶有的病蟲草害,且處理後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
5、肥料的使用方法(1)施肥量: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和植物肥的比例應掌握在1∶1為好。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追施有機專用肥100公斤。(2)施足底肥:將施肥總量80%用作底肥,結合耕地將肥料均勻地混入耕作層內,以利於根系吸收。(3)巧施追肥:對於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採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片葉時,將經過晾乾制細的肥料均勻撒到菜地內,並及時澆水。對於種植行距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追肥,開溝時不要傷斷根系,用土蓋好後及時澆水。對於種植株行距較大的蔬菜,可採用開穴追肥方式。
⑦ 什麼是有機蔬菜,有機蔬菜的發展前景如何
一、有機蔬菜定義: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規范生產進去的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蔬菜。有機蔬菜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都必需依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進行,有機蔬菜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也就是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需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規范,即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葯、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還必需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所以有機蔬菜的生產必需依照有機食品的生產環境質量要求和生產技術規范來生產,以保證它無污染、富營養和高質量的特點。 二、有機蔬菜市場前景:還不能普遍地走上大眾餐桌,但是值得注意的有機蔬菜價格平均比普遍蔬菜高出4-5倍。因此應密切關注市場謹慎對待。過去的10年間,有機食品被譽為「向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表的一份演講分析標明。一些國家的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額年遞增率超過20%這與一些慣例食品市場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有機蔬菜無化學殘留,有機蔬菜的種植講究的平安、自然的生產方式。口感佳,而且已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具營養。現在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內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三、有機蔬菜栽培技術:因此,由於有機蔬菜地栽培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人工合成的農葯、肥料、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栽培中不可防止地對病蟲草害和施肥技術提出了不同於常規蔬菜的要求。
(一)、有機蔬菜病蟲害防治
1、使用艾菊30g/L鮮重)防治蚜蟲和蟎蟲等:利用有機蔬菜上允許使用的某些礦物質和植物葯劑進行防治。可使用硫磺、石灰、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防治病蟲。可用於有機蔬菜生產的植物有除蟲菊、魚腥草、大蒜、薄荷、苦楝等。如用苦楝油2000~3000倍液防治潛葉蠅。
2、生物、物理防治:有機蔬菜栽培是可利用害蟲天敵進行害蟲捕食和防治。還可利用害蟲固有的趨光、趨味性來捕殺害蟲。其中較為廣泛使用的有費洛蒙性引誘劑、黑光燈捕殺蛾類害蟲。達到殺滅害蟲,利用黃板誘殺蚜蟲等方法。維護有益昆蟲的作用。
3、農業措施:
(1)科學管理:雨水較多的地區,地下水位高。推行深溝高畦,利於排灌,堅持適當的土壤和空氣濕度。一般病害孢子萌首先取決於水分條件,設施栽培是結合適時的通風換氣,控制設施內的濕溫度,營造有利於病蟲害發生的濕溫度環境,對防止和減輕病害具有較好的作用。此外,及時清除落蕾、落花、落果、殘株及雜草,清潔田園,消除病蟲害的中間寄主和侵染源等,也是重要方面。
(2)合理輪作:蔬菜地連作多會產生障礙,加劇病蟲害發生。有機蔬菜生產中可推行水旱輪作,這樣會在生態環境上改變和打亂病蟲發生小氣候規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
(3)選擇適合的蔬菜種類和品種:在眾多蔬菜中,具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害蟲發生少。如韭菜、大蒜、洋蔥、萵筍、芹菜、胡蘿卜等;毛豆在有機蔬菜是選擇較多。在蔬菜種類確定後,選抗病蟲的品種十分重要。
(二)、有機蔬菜生產技術:
有機蔬菜生產與常規蔬菜生產的根本不同在於病蟲草害和肥料使用的差異,其要求比常規蔬菜生產高。
1、有機蔬菜培肥技術:種植綠肥可獲得較豐富的氮素來源,綠肥具有固氮作用。並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每綠肥的產量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為68kg常種的綠肥有:紫雲英、苕子、苜蓿、蒿枝、蘭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等50多個綠品種。
2、有機蔬菜施肥技術:如以雞糞、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使用自已漚制或堆制的有機肥料時,只允許採用有機肥和種植綠肥。一般採用自製的腐熟有機肥或採用通過認證、允許在有機蔬菜生產上使用的一些肥料廠家生產的純有機肥料。必需充沛腐熟。有機肥養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證有足夠養分供給,否則,有機蔬菜會呈現缺肥症狀,生長緩慢,影響產量。針對有機肥料前期有效養分釋放緩慢的缺點,可以利用允許使用的某些微生物,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溶磷菌等,經過這些有益菌的活動來加速養分釋放養分積累,促進有機蔬菜對養分的有效利用。
(三)、有機蔬菜生長環境:
1、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要求3年內未使用過化學農葯、化肥等違禁物質,如果從常規蔬菜種植向有機蔬菜種植轉換需2年以上轉換期。
2、基地無水土流失、風蝕及其他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污染等。
3、有機蔬菜的灌溉用水應優先選用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質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四)、有機蔬菜除草技術:
一般採用人工除草及時清除。還可利用黑色地膜覆蓋,因不能使用除草劑。抑制雜草生長。使用含有雜草的有機肥時,需要使其完全腐熟,從而殺亡雜草種子,減少帶人菜田雜草種子數量。
⑧ 怎麼看待有機蔬菜的市場前景
科學家認為,類黃酮是新發現的人體必需的天然營養素,因其分子量小,易被人體吸收,對人體健康具有廣泛的作用。但由於代謝快,在體內不蓄積,需要經常補充。
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類黃酮,必須從食物中獲取,食物來源是穀物、蔬菜、水果、果汁、茶葉等。
美國化學協會(ACS)主辦的《農業和食品化學》期刊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有機田地里種植的蔬菜的類黃酮水平會成倍增加。
經過十多年的研究,阿里森·米切爾和同事在相同的種植條件下,比較了兩塊試驗田中西紅柿的主要類黃酮水平。
結果是有機試驗田西紅柿樣本類黃酮的水平明顯增高,而在傳統耕作條件下的試驗田裡樣本的類黃酮水平幾乎沒有顯著變化。
而且,數據表明,類黃酮的水平與土壤中有機物質的積累量成正比,而與化肥使用水平的多少成反比。
因此,富含多量類黃酮的有機西紅柿更有理由成為人們的消費選擇。
隨著現代人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無污染、無化肥農葯殘留的有機蔬菜受到更多市民喜愛。
有機蔬菜的特點在於沒有經過任何農葯的噴灑,根據自然規律的生態原理由專業人員進行種植,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益。
所以人們為了更好的身體健康都會選擇有機蔬菜,很多明星瘦身的方法是每天的飲食作息一天三頓都是有機蔬菜,不能吃其他的食物,喝美容養顏的果汁,比如胡蘿卜汁、檸檬汁、番茄汁。
有機食品被譽為「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分析表明,在過去的10年間,在一些國家的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額年遞增率超過20%。這與一些常規食品市場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機蔬菜的種植講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產方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有機蔬菜無化學殘留,口感佳,而且已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具營養。
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內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機蔬菜價格平均比普遍蔬菜高出4-5倍,還不能普遍地走上大眾餐桌,因此應密切關注市場、謹慎對待。
感知農場的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有機蔬菜是大勢所趨,中國有機菜的市場很大,有機蔬菜帶來的不僅僅是賣出去的價格,更加是為了能讓更多的農業戶共同建造一個蔬菜、錦鯉養殖、農業觀光的一個大型的農業養殖基地,帶動更多的農業戶致富。
⑨ 如果想自己創業種植有機蔬菜企劃書怎麼這
(備註:以下內容只是給予參考,大體框架出來了 內容自己發揮就好。)
中國有機農業網cnoa360有機蔬菜合辦種植項目計劃書
一、 導言:
隨著市場上蔬菜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於雞魚肉蛋等的要求漸漸下降,反而傾向於對蔬菜的熱衷,開始對蔬菜的喜愛和購買提出了高層次的需求,特別是「」三無「」、綠色蔬菜更是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是隨著近兩年來蔬菜價格的不斷上漲,導致人們對於有機蔬菜高價格的高居不下保有著觀望心態。有心食用,無心入手。對於這樣的市場狀態,我擬定與人合辦有機蔬菜的種植與銷售一體化產業,省去中間渠道,將市民的購菜價格降下來。
二、 簡介:
名稱: **有機蔬菜種植基地
位置: **省**市**
發展背景:國家目前重視三農,農業政策好;蔬菜需求大,市場前景廣闊;就自身來說,與當地人合夥合辦,利用當地優勢,以及對農業的熟悉
三、 競爭對手分析:
1、 作為農業創業項目,國家有專門的蔬菜種植基地,適時調節市場的供求,彌補了市場上的很多空缺,這樣就減少了我們在市場供應蔬菜的供應量。
2、 蔬菜是大眾產品和日需品,有很多的蔬菜種植戶和產業創業園,競爭壓力大。
3、 有一部分當地農民自身喜歡和有時間種植蔬菜,以供需家用和節省開銷,減少了在菜市場上的蔬菜購買
四、 優勢分析:
1、 位於平原地帶,土壤肥沃;灌溉方面,水源清潔;大田多,租金低;
2、 機械化操作程度提高,耕作機械化,灌溉機械化,育苗科學化,施肥科學化,噴葯科學化;
3、
土壤的測量,肥力,PH值都適合種植蔬菜;灌溉用水要無污染,取水方便,不同作物,不同灌溉;大棚溫濕度調節,防蟲網,二氧化碳發生器;鍍鋅管棚架,無滴膜;
4、自產自銷,有機蔬菜價格高,市場大。
五、 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
發展模式:
以蔬菜種植為主,其他產業為輔;
以常規蔬菜為主,特種蔬菜為輔;
以有機蔬菜為主,露天栽培為輔。
發展理念:
先期自身發展,慢慢地帶動鄉親發展,打造更大規模蔬菜產銷一體化工程。
以科學的思想去發展,以反季節蔬菜為優勢,以綠色農業為導向。引進新品種,提高單位產量和品質。
六、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根據季節變化,天冷時多種植抗寒蔬菜,炎熱時主要種植耐寒蔬菜。適當種植反季節蔬菜,嚴格對綠色蔬菜的要求,總面積約70多畝。
第二階段:時機成熟時,也許是在第二年。發展幾畝水系蔬菜,如,水空心菜,慈姑,水池種藕等。水產養殖,泥鰍,蝦等。看市場,引進一個品種,打造有機蔬菜產銷一體化體系。
第三階段:發展農家樂,擴大規模,打出品牌,走出省內,拓展市場
七、行動規劃:
首先,1.選址及規劃。2.清掃、平整土地。3.耕地,曬土。
其次,1.選種,安排作物品種和時間。2.蔬菜種植所需各類物品。3購買農機,新型噴葯設備,灌溉設備。溫度計,濕度計等。3.挖井(洗菜用)還有肥料坑(腐熟農家肥)4.育苗室,空調(已有),溫濕度計,排風扇。5.包裝設備。6.肥料和農葯。
八、人員分配及做市場:
人員分配:
人員二十餘人,我和合夥人以及員工二十人左右。
人員安排:員工日常種菜,采菜。我與和合夥人負責技術,信息,市場,以及管理。
做市場:
零售以**小區為主,批發以菜市場為主,同時送往各飯店(特色菜),等形成規模,產品可以賣的更遠。
運輸工具:
小型貨車及摩托車等
九、營銷策略:
銷售技巧;
我們菜的優勢及特點:與當地農民等種的蔬菜相比,我們具有,噴葯少,灌溉水無污染,重金屬少,清洗水干凈,包裝好,菜的色澤和新鮮度較高等優點。菜的品質和質量優,保證達到無公害食品的要求,走市場中高端路線,但是價錢適中。
銷售模式;
我們必須採取差異化以及品牌化的銷售模式。在差異化上,擺放、以及包裝、宣傳等要做到不一樣。在品牌化上,傳統農業是沒有品牌的,在多年的銷售總結下,品牌的作用非常重要。銷售上必須注意信用,絕不能缺斤少兩。只能多給,不能少給。
宣傳方式:
先進行市場調查,了解顧客的需求及各批發商、零售商能接受的價格和品種
1、做成宣傳單在各居民區和菜市場進行傳發
2、派專門的人蹲點宣傳,了解實時動態
3、實行折價,優惠等方式宣傳
銷售渠道:
1、就地銷售,批發兼零售
2、利用保鮮冷藏技術加大各種蔬菜的保鮮,對蔬菜進行精包裝,部分蔬菜做到袋裝、罐裝等等,便於長途運輸
十、投資、收入預算:
投資:
防蟲網1300元。微耕機4000,政府補貼1000多。化糞池1500元,靜電噴霧器300元,生物殺蟲燈300元,運輸工具:小型貨車加摩托車等根據當地情況投入。灌溉設施:2000元。電腦已有。肥料加農葯訂購根據市場價格而定。宣傳費用視情況而且。我通過大學生村官的身份,向郵儲銀行貸了伍萬元無息貸款,並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單見計劃書後),與合夥人共計投入95萬元。(加上土地年租金,大棚材料以及周邊另追加的一個葡萄園合計)
收入:
從第二年開始就基本可以實現利潤的增值。
十一、風險預測:
養殖業的風險比種植要高,蔬菜行業的風險低,最多是在自然風險,暴雨等。但是蔬菜具有年生產四次以上的特點,即使有風險也是一次沒有,還有三次。據我所了解,也據我所經歷的,周邊有農戶種了七畝露地蔬菜,一年掙七八萬。露地蔬菜比大棚蔬菜的風險更大,大在哪,蟲害,以及乾旱,而我們採用的是生物殺蟲燈以及防蟲網雙層防蟲,幾乎沒有蟲害,在乾旱上,傳統的是挑水澆菜,費時費力且不科學。我們採取的是科學的,隨時的。
十二、蔬菜品種:
常規蔬菜分類:蔬菜分類可分為:白菜類、甘藍類、根菜類、綠葉菜類、蔥蒜類、茄果類、豆類、瓜類、薯芋類、水生蔬菜(擬追加)、多年生蔬菜、野生蔬菜、食用菌(擬追加)類等。
按食用器官分為:根類、葉類、莖類、花菜、果菜。
特種蔬菜:根據市場形勢以及利潤情況另行追加等。
十三、後記:(就是備注 自己發揮)
我們是大學生創業,既然選擇了農業,那麼我們就必須以現代的理念去建立,去經營。在思路上必須開闊,眼光必須長遠。以及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個人致富,在我們致富的同時,必須盡力帶動鄉親的富裕,必須有著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選擇三農,不僅僅是因為我需要在農業上創業,也是因為我對三農的感情深沉摯厚。相信我們會成功
**人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