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根據馬科維茨的證券投資組合理論,投資者應如何決定其最優的資產組合
這個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叫做:風險承受能力,
這個能力的決定因素有兩專個,第一個叫做屬: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個叫做:資金承受能力
只有在考慮了這兩個因素之後,才能決定資產組合方案。
在資本市場當中,每個個案都需要量身定製,沒有一套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組合方案。
最優方案並不是所有人的最優方案,而是某個人的最優方案。
『貳』 怎樣找最優投資組合 結合有效市場論述
一、關於最優資產組合: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基金都有自己的投資組合,嚴格意義上講:這就是這個基金計算出的「最優資產組合」。其中有現金、債券和一組股票。這組股票各自的市值是有比例的,這個比例是經過計算後配置出來的。說白了:假如某基金建倉時選好了A—J共10隻股票,那麼它會先算好各自買多少。如:金額佔比是:A佔15%、B佔10%、C佔8%···J佔2%。
期間的基金公司的調倉、換股,有股票表現的原因,更有建倉後的一定時間整個市場變化了,使得其構建的"最優資產組合"也需要發生變動(大盤變了、股票也變)。
——這是個理論狀態,實踐中基金公司是計算出來的、還是撒色子得出的就不得而知了!(這也是不同的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管理人,造就了基金的優劣之分的一個根本原因)
二、最優資產組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我只說其中的一個核心概念:β——貝塔值,大家可以理解為某一個股票與整個市場的關聯度;或者可以說:當大盤漲跌1%,這個股票會怎麼樣?(也漲1%、漲2%、跌1%等等)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β理解為對沖風險的一個標志!
OK,基金公司會根據不同股票的不同β來找出一個理想化的組合,以達到,當大盤漲時,這個基金會漲得多;大盤跌時,這個基金不跌或者跌的少。基民的信賴,會讓它們辛苦的努力換來更多的手續費、管理費等收入。
三、散戶的最優資產組合情節:
絕大部分的股民會同時多隻股票,甚至很多基民都有多隻基金,拋開不知那塊雲彩下雨的情節不說,很多投資者都希望或者是效仿,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最優資產組合,期望有更好的回報,盡管這個構建過程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的計算,多是隨手拈來。
這種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做法,是對的;但是實踐中往往會犯錯誤!根本原因在於:市場有別、再偉大的理論也會有變種;或者開玩笑的說:再美麗的天使,降落到中國也是臉先著地的!
四、最優資產組合在中國資本市場不合理性的原因:
1、指數的不合理性:
簡單的說:中國的指數是基於所有股票的市值變化而來的,這就使得我們的指數更多的反映了少數大市值股票的價格波動(這部分的詳細分析,我會在今後的文章里加以說明);
2、歷史證明,絕大部分的股票是普漲和普跌的,或有時間上的差異、或有幅度上的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革命不分早晚,正如比較有中國特色的投資術語是:板塊輪動。
3、剔除突發因素(如概念、重組等等)絕大部分A股的β值比較接近。這就造成了在一定的時間跨度內,股票的差異化較小。
五、沒有最優資產組合也好:
在這個板塊輪動的現實條件下:
獲得最佳收益的方法是在不同板塊間追逐,具備了這個連續准確下注的能力,你將肯定跑贏大盤,那麼以不同類型資產組成的「最優資產組合」就會讓你失去獲利的最大化。
假如你沒有這個追逐板塊輪動的能力,那麼構建「最優資產資產組合」與抱著自己喜歡的一隻股票到天亮的效果差不多,道路可能曲折,有時悲有時喜,但結果並一定會差強人意。
不要忘了,在中國的股市里,操作越頻繁的人越容易跑輸整個市場。說個小故事調侃一下這個偉大的理論:
兩個孩子撿到兩個小狼崽子,為了能逮住母狼,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各自爬上一棵樹,母狼回來以後,他們讓兩個小狼輪流發出慘叫,這樣母狼就拚命的奔跑於兩棵樹之間,最後累死在樹下,不僅誰也沒救了自己還送了命。
其實,很多散戶也是經常拚命奔走於不同板塊之間的,結果與故事中的母狼也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不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一些呢?!
六、最優資產組合的中國夢:
最優資產組合是資本市場、是投資學、也是經濟學領域中一個非常偉大的理論,每一個學習《投資學》的人,都應該向馬克威茨致敬,不僅僅因為199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是因為一個偉大的規律的發現。
雖然,本人在此妄自菲薄的認為,其在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尚不適用,但我堅信,它的光輝早晚會照耀在中國投資者的頭上!!!
『叄』 基金投資,如何合理組合
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的風險差別很大。而目前股票市場大方向還沒有明朗,主回要以震盪為主,答因此,如果購買股票基金,其收益的波動幅度也會很大。如果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股票基金裡面,當自己需要資金時,就很可能遇到大盤行情走弱的情況,這樣你只有割肉處理,風險大,也不具有合理性。而債券基金相對穩定,收益一般會穩定緩慢增長。
因此個人建議:將有可能成為流動資金的那部分投入到股票基金,其餘剩下的投入到股票基金,而且投入到股票基金的錢應該在近期關注到,以防大盤走弱,損失過大。
至於把錢投進去的方式,這個要結合你自己的收入狀況以及消費狀況。只要把投資份額分配好,其它的都不是很重要了。
『肆』 基金組合幾個基金好想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大神們給支個招唄。
基金組合還是很穩妥的投資方式,能夠降低風險,安全系數高。直接是用的好基友定投寶,裡面有債券型、指數型、股票型等多種優質基金,幾種產品智能組合,再也不用擔心虧損問題的出現。
『伍』 請問怎樣才算一個合理的投資組合組合中基金是否要佔大部分比例其中股票最好要選幾只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了!投資者有激進的,有穩健的,還有保守的。而基金也可以分為專債券屬型,股票型,貨幣型,還有分級基金。不過一般來說選債券型基金較為合適,但是不要超過30%.股票不超過20%,保本理財不少於40%。生活流動資金保持10%左右比較合理!-----------------------------------------保本理財可以是長期定期存款,股票建議買分紅前100名之內的分紅要年均5%以上,市凈值小於1.5.持股5-10隻。每隻2%--4%.至於流動資金建議放在余額寶一類貨幣基金內,這樣使用方便,且收益也有4%左右,比活期存款要好得多!
『陸』 最好的基金公司有哪些
根據東方財富抄Choice數據統襲計,2019年全年易方達基金以4047.87億元的非貨幣基金規模位居榜首;華夏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3437.02億元排名第二;博時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3270.39億元位列第三。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還有廣發基金和匯添富基金,非貨幣基金規模分別達3184.45億元和3104.48億元。
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有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
『柒』 基金組合投資怎麼選擇
招行有摩羯智投,復是制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融合招商銀行十餘年的財富管理實踐及基金研究,構建的以公募基金為基礎的、全球資產配置的「智能基金組合銷售服務」。
根據您自身情況選擇投資期限和風險測評,以便系統推薦最優資產配置方案,若您同意點擊「一鍵申購」即可,首次申購最低限額20000元。
『捌』 請各位給一個好的基金投資組合
基本上來說 購買基金就不必再組合了 集中更好!
『玖』 從哪裡可能知道最優的基金組合資產怎麼配置
投資股票市場常常面臨兩種風險: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正如3.7節所講,所謂系統風險是與整體市場相關聯的風險,如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宏觀經濟風險、社會政治風險等,而非系統風險是指僅與某個具體的股票相關聯的風險,同時它也同市場風險無關,如公司破產風險、流通風險、違約風險、經營風險等。
基金在投資上採取組合投資的方法。所謂組合投資是指同時對多種證券資產進行投資,包括不同的股票、債券、貨幣工具等等,而構建投資組合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夠有效的消除非系統風險。理解這一點並不難,我們常常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裝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它籃子里的雞蛋。
既然基金可以用組合投資的策略來稀釋風險,那麼有人會說:買基金不如模仿基金去做組合投資。實際上,組合投資不一定適合每一個投資者。因為要消除非系統風險一般需要投資15種以上的股票,而普通投資者既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這么多種股票,也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挑選出這么多優秀的個股。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投資基金,讓專家來構建投資組合,而且投資基金對資金量的要求很低,1000元左右就可以買基金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構建基金產品的投資組合,也就是說選擇若干只基金投資,而不是僅投資於某一隻基金,以此達到進一步規避風險的目的。
俗話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很多投資者都知道買股票時要多買幾只來分散風險,基金投資也是一樣,買基金時多買幾只基金構成一個基金組合是分散風險的最佳途徑。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考慮去構建一個適合自己的基金組合:
風險偏好
每個人因為性格以及財務等方面情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投資風險偏好,比如一個收入頗豐的私人企業主,如果生來愛冒險,喜歡追求刺激,那麼在投資方面他很可能對投資對象有著高收益的要求並且願意承擔高風險。投資者應該基於自身獨特的風險偏好來構建相對應的基金組合,否則可能無法順利實現事先設定的投資目標。
股票和債券是兩類風險收益特徵鮮明的證券資產,相應地,重點投資於這兩類資產的股票基金、債券基金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基金其風險收益特徵也各有特點。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不同類型基金並通過調整各類型基金在總資產當中的配置比例,來達到與自己風險偏好相近或相同的效果。比如針對上述喜好風險且對收益有較高要求的私營企業主,在資產配置上應當多配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基金,少配低風險低收益的債券基金,如此以來即可保證資產整體上的進取性。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自己的風險偏好了如指掌,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測試風險偏好的方法,大多數簡單易行,在最終落單買入基金之前投資者最好通過這種方式來自測風險偏好,以便可以更好地進行投資。
基金風格
認清自我、確定基金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之後,我們還應該基於基金風格進一步進行基金組合的構建。
雖然股票資產同樣占據重要地位,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仍存在許多差別。股票基金往往保持較高的股票資產配置比例,然後通過不同風險程度資產的轉換或股票選擇來追求收益或規避風險;混合基金則非常靈活,通過對市場的判斷將資產在股市和債市之間切換以達到獲取收益和規避風險的目的。同為股票基金,有些基金偏重對大盤價值類股票的投資,基金整體上表現出穩健的風格;另外一些基金則偏愛小盤成長類股票,基金在整體上就會相應表現出高風險高收益的進取風格。此外,投資運作上思路的不同也會使基金個性產生相當大的差異,比如有些基金追求資產的長期增值,不會特別在意分紅,因為分紅多多少少會影響基金資產的長期增值;有的基金則強調到點分紅,基金獲得一定盈利之後就立即分紅,使投資者落袋為安。在債券基金內部同樣有很多細分,例如不僅可以投資可轉債還可以投資股票的債券基金,只能投資中短期債券的中短期債券基金,只能投資更短期限債券的超短債基金,還有對投資行為要求最為嚴格的貨幣市場基金。
可以看到,在同一個基金分類下也有著性格迥異的基金品種。因此有必要進行進一步區分,以構建有效的基金組合。如前文述及的例子,偏愛投資小盤成長類股票並追求基金資產長期增值的股票基金自然應成為這位投資者基金組合中的重點配置。
期限與時機
投資期限對基金組合的構建影響很大。如果用來投資的是長期資金,收益是放在第一位的,那麼我們可以放心地將其投入股票類基金中,少量放入債券類基金中。因為股票類基金的投資效益往往需要較長期間才能夠充分展現,短期進出並不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少收益。反之如果用來投資的是短期資金,或是可能不定期用到的資金,那麼安全性和流動性將成為投資的主要目標,收益性將退居其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在整體資產配置上多配流動性強、安全性高的短期債券基金或者貨幣市場基金等等。
經常有人詢問投資新基金和老基金的優劣,我們可以從市場時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新基金和老基金主要差別在於基金運作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同以及當下資產配置情況的不同,因此我們要具體分析投資時市場狀況來決定二者在組合中的配置。一般來講,在市場向上趨勢已經明確的情況下,老基金由於具有現成的資產頭寸,可以直接獲取上漲收益,而新基金的建倉過程會影響基金的整體表現,此時投資者可以多配置老基金,盡量爭取收益。在市場向下趨勢明確或者市場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老基金由於同樣的原因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大,而新基金則占據主動,在把握建倉時機節奏的基礎上充分迴避風險,此時投資者可以多配置新基金,盡量避免損失。
在構建基金組合的時候應避免基金「大雜燴」。很多投資者出於各種主動或被動的原因,買入並持有很多基金品種,並且認為這樣做可以更大程度分散風險,增強資金安全性。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基金本身就是一個股票或債券組合,已經比較充分地分散了個股風險;買入幾只風格不同的基金,可以分散特定風格具有的風險;但並不是買的基金越多,分散的風險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