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小盤股小盤股有哪些
1、小盤股是指相對與大盤股而言。大盤股: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之,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中國現階段一般不超1億股流通股票都可視為小盤股。但在股市發展之初,大盤股比較少,故把流通盤在3000萬以下的稱小盤股,流通盤一個億以上的就叫大盤股了。
2、現在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都屬小盤股。在迄今已公布年度分紅預案的17家上市公司上,以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公司為代表的小盤股公司占據了絕大多數,多達13家,佔比近八成,高達7647%。除了永大集團以外,其餘12家小盤公司分別包括北京利爾 (002392SZ)、佳隆股份 (002495)、利源精製 (002501)、亞太科技 (002540)、史丹利 (002588)、首航節能 (002665)、浙江美大(002677)、良信電器 (002706)、立思辰 (300010)、大富科技 (300134)、吉艾科技 (300309)、艾比森 (300389)。
2015年7月7日晚217家停牌股票
截止2012年年底的:
中集集團(000039)
公司持有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5%股權,該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
中興通信(000063)
1650萬元合設中興創投基金管理公司(佔55%),2010年11月,公司出資3億元合作設立深圳市中和春生壹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該基金專注於TMT(高科技、傳媒、電信)行業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其中子公司中興創投基金管理公司以認繳出資1千萬元,其他有限合夥人現金認繳出資共計人民幣541億元。
國際實業(000159)
萬家基金管理公司:公司通過競拍公司取得萬家基金管理公司20%股權受讓資格,2012年2月21日,公司與出讓方簽署產權交易合同,交易價格為競拍底價10460萬元。本次股權受讓事宜,萬家基金管理公司需報經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後方可實施。2012年7月,競得萬家基金20%股權,若兩次競拍履行完監管部門審批,公司在萬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持股將達到40%。
吉林敖東(000623)
參股廣發證券:廣發證券借殼延邊路事宜已完成,公司持有廣發證券622億股,占其2482%(廣發證券定增導致持股比例降到了2103%),為其第二大股東。廣發證券作為國內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家證券營業部,並控股了兩家證券公司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2011年廣發證券實現凈利潤2064億元。由於2011年廣發證券完成增發股份,按要求確認投資收益177867萬元,2011年為公司貢獻凈利潤183032萬元,占公司凈利潤的比重9235%。2012年1-6月為公司貢獻投資收益30905元,占公司凈利潤7186%。
美的電器(000527)
公司投資5000萬元持金鷹基金管理公司20%股權,2012年中期賬面值18072萬元。出資6億元參股設立的美的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占注冊資本的40%,2012年中期賬面值1591億元。
中山公用(000685)
參股廣發證券:廣發證券借殼延邊路事宜已完成,公司持有廣發證券343億股,占其1369%(廣發證券定增完成後,中山公用的持股比例下降至116%)。廣發證券作為國內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家證券營業部,並控股了兩家證券公司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
國元證券(000728)★
長盛基金注冊資本為1億元,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首批獲得全國社保基金管理資格的六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持有長盛基金41%的股權。
中弘股份(000979)
2011年7月出資1億元參股設立中信夾層投資基金(上海)一期(有限合夥)。中信夾層基金發起人為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目標規模50億至60億元,重點關注並購融資、企業股權質押融資、礦產能源和房地產等領域投資機會。
北京利爾(002392)
2011年12月公司以4960萬元增資中關村興業(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增資完成後,公司取得中關村興業公司1978%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中關村興業公司為一家專業的、市場化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發起募集並管理創投基金,重點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園區的具有高速成長性、符合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高科技企業進行上市前的股權投資,注冊資本10182萬元。目前公司發起設立並管理了三隻專業基金,管理基金總規模為608億元。
浦發銀行(600000)
浦銀安盛基金管理公司是一家中法合資銀行系基金公司,成立於2007年8月,是國內第二批銀行系基金公司的第一家,注冊資本2億元,其中,本行佔比51%,法國安盛佔比39%,上海盛融佔比10%。2012年上半年損益-566萬元。
武鋼股份(600005)
公司參股長信基金管理公司,占股本的1667%,最初投資成本為1500萬元,持有其1667萬股,期末賬面價值2112萬元;
中信證券(600030)★
參股華夏基金(佔49%)是中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還參股了長盛基金公司。
招商銀行(600036)★
招商基金管理公司(佔334%)是證監會批准設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7日。截至2012年6月30日,招商基金總資產915億元,凈資產709億元,共管理25隻開放式基金、4個社保組合、18個年金組合、23個專戶理財組合和1個QFII組合,合計管理資產規模80282億元。
國金證券(600109)★
設立國金通用基金管理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其中公司出資7840萬元,佔49%;
長江投資(600119)
私募基金,2012年3月30日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長利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出資與相關投資管理公司及自然人共同設立上海浩博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該基金管理公司擬在上海籌備發起設立一支內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擬作為關鍵投資人,意向對該基金認繳1億元,該基金的存續期為五年。公司將視該基金的實際籌備進程及募資情況,及時履行必要的程序並進行信息披露。
昌九生化(600228)
公司與財通證券經濟有限責任公司等發起設立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公司出資3000萬元(佔30%)。財通基金管理公司2011年7月取得證監會核發的《基金管理資格證書》,宣告成立。2011年7月財通基金增加註冊資本1億元,公司向其增資3000萬元,完成後公司共出資6000萬元(佔30%)。2011年財通基金管理公司首隻公募基金產品「財通價值動量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於2011年12月1日成立,基金初始規模為1058億元;2011年財通基金實現凈利潤-6384萬元。2012年中報披露,1-6月,財通基金實現凈利潤-189304萬元。
大恆科技(600288)★
公司受讓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股份事項獲證監會批准(公司於2007年12月出資收購諾安基金管理公司20%股權。),並已完成工商變更手續。公司持有諾安基金20%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由於諾安基金收益各月相對均衡,將對公司財報前低後高的情況起一定平滑作用。截至2011年12月底,諾安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近500億元,擁有客戶數量超過400萬。2012年中報披露,1-6月,凈利潤同比增長389%,原因系公司所購諾安基金20%股權年初獲證監會批准,其收益改為按"權益法"計算所致(諾安基金報告期損益為251964萬元)。
烽火通信(600498)
公司持有廣發基金管理公司2000萬股(佔1667%),最初投資成本2000萬元。
遼寧成大(600739)
公司持有廣發證券625億股,占其總股本2112%,為其第一大股東。廣發證券作為國內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在全國各地擁有多家證券營業部,並控股了兩家證券公司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2011年8月,廣發證券定向增發45260萬股,由於公司未參與本次定增,持股比例由2493%下降至2112%,仍持有其625億股股份。根據相關會計處理方法,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約13億元。
招商證券(600999)★
公司持有博時基金49%的股權。博時基金注冊資本1億元,成立於1998年7月13日,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目前我國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總部設在深圳,在北京、上海、沈陽、鄭州等中心城市設有分公司。截止2011年年末,博時基金凈資產為1286億元;
南京銀行(601009)
2012年8月25日公告,公司擬作為發起人全資設立或與其他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不超過2億元。公司董事會授權經營層開展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相關工作。授權期限為自董事會通過之日起2年。
興業證券(601377)
公司初始投資1880萬元持有南方基金10%股權,南方基金注冊資本15億元,是我國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最大、資產管理經驗最為豐富、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最為多元化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12年6月30日,該公司管理各類公募基金34隻,管理公募基金資產規模1327億元。
華泰證券(601688)★
公司持有南方基金管理公司45%的股權,截至2012年6月30日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2871億元,凈資產1992億元;2012年1—6月,該公司營業收入828億元,凈利潤194億元。公司持有華泰柏瑞基金管理公司49%的股權,截至2012年6月30日,華泰柏瑞基金管理公司總資產456億元,凈資產411億元;
光大證券(601788)★
公司分別持有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和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是中國首批獲准成立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55%和25%股權。截至2012年6月末,上述兩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規模分別為238億元和693億元,公司按持股比例享有的基金管理規模合計304億元。2012年上年年光大保德信和大成分別實現凈利潤5536萬元、12892萬元。
以下為停復牌全名單:
停復牌
富安娜:擬籌劃回購股票,8日起停牌
希努爾:擬籌劃資產出售事項,8日起停牌
中捷資源:擬剝離虧損資產,8日起停牌
碧水源:擬簽訂重大合同,8日起停牌
九牧王:擬簽訂重要合同,8日起停牌
成商集團:擬簽訂重大協議,8日起停牌
申華控股:擬簽署投資意向,8日起停牌
錫業股份:擬洽談合作事項,8日起停牌
美亞光電:擬簽署戰略合作,8日起停牌
百川股份:擬籌劃重大合作,8日起停牌
雅克科技:擬籌劃重大合作,8日起停牌
榕基軟體:擬籌劃對外合作,8日起停牌
國脈科技:擬籌劃對外合作,8日起停牌
澳洋科技:擬設立並購基金,8日起停牌
寶馨科技:擬籌劃非公開發行,8日起停牌
上海梅林:擬籌劃再融資事項,8日起停牌
省廣股份:擬籌劃再融資事項,8日起停牌
因擬籌劃資產收購/對外投資停牌:唐德影視、萬達院線、世聯行、海利得、七匹狼、粵傳媒、美欣達、金新農、唐人神、華邦穎泰、萬昌科技、山東礦機、理工監測、華斯股份、科遠股份、天奇股份、長城影視、千紅制葯、夢潔家紡、英威騰、大湖股份、首開股份、引力傳媒、遠光軟體、新綸科技、艾派克、九九久、蘇州固鍀、北緯通信、歌爾聲學、德聯集團、神劍股份
因擬籌劃員工持股/股權激勵停牌:盈方微、信雅達、煌上煌、諾普信、得利斯、老闆電器、新湖中寶、華夏幸福、卧龍地產、天瑞儀器、神州泰岳、海越股份、盛和資源、宋都股份、丹化科技、西南葯業、卧龍電氣、精達股份、海利生物、天寶股份、精功科技、拓日新能、潤邦股份、華英農業、北京利爾、奧維通信、英飛拓、羅普斯金、喬治白、亞夏汽車、大港股份、石英股份、雙鷺葯業、萬里股份、富春環保、海源機械、東方鋯業、亞星錨鏈、海鷗衛浴、龍星化工、拓維信息、雄韜股份
因股價異常波動停牌核查:健康元、會稽山、電子城、羅頓發展、浙江富潤、桂冠電力、巨化股份、中電遠達、藍光發展、金陵飯店、杭鋼股份、長春經開、精工鋼構、應流股份、華海葯業、中材節能、天海投資、新華傳媒
因其他重大事項停牌:片仔癀、萬邦達、新華都、奧瑞金、伊之密、易事特、碩貝德、蘇交科、高新興、寶泰隆、多氟多、凱利泰、新國都、新南洋、瑞貝卡、中毅達、恆生電子、華誼兄弟、國金證券、三安光電、廣匯能源、浪潮軟體、中國高科、理邦儀器、堅瑞消防、超圖軟體、三川股份、東方國信、天澤信息、東方電熱、科大智能、華伍股份、大眾交通、大眾公用、維維股份、通威股份、江蘇吳中、江淮汽車、勝利股份、興業礦業、天華超凈、天銀機電、萬福生科、宜安科技、天和防務、捷成股份、南方泵業、迪安診斷、榮科科技、鼎捷軟體、華星創業、天龍集團、天舟文化、賽為智能、新安股份、諾力股份、龍元建設、澄星股份、百大集團、萬盛股份、熊貓金控、冠城大通、華鼎股份、市北高新、中華企業、寶信軟體、中路股份、美克家居、福能股份、三星電氣、天津松江、浙江廣廈、山鷹紙業、華友鈷業、柳州醫葯、秋林集團、天晟新材、雙龍股份、樂普醫療、銀禧科技、湯臣倍健、中瑞思創、智飛生物、海王生物、美錦能源、派思股份、龍馬環衛、園城黃金、奧康國際、北特科技、旭光股份、青海華鼎、雙良節能、中葡股份、東百集團、凌鋼股份、西寧特鋼、巴安水務、靖遠煤電、博匯紙業、金花股份、東風股份、蘭太實業、福成五豐、鑫科材料、慧球科技、艾華集團、浙大網新、四方股份、冠豪高新、北京城建、中房股份、太極實業、億晶光電、綜藝股份、遼寧成大、冠農股份、昆葯集團、杉杉股份、長江投資、天目葯業、曲江文旅、星宇股份、農發種業、禾嘉股份、博瑞傳播、綠庭投資、海立股份、中海海盛、濟川葯業、騰龍股份、中科曙光、創力集團、吉視傳媒、千金葯業、智光電氣、光正集團、三維通信、兆馳股份、漢麻產業、西隴化工、二三四五、中京電子、聖陽股份、輝隆股份、億帆鑫富、風范股份、青山紙業、山煤國際、雲維股份、華微電子、東陽光科、玉龍股份、國棟建設、三峽新材、方大炭素、寶莫股份、齊翔騰達、海陸重工、百利電氣、岳陽林紙、威海廣泰。
② 西安財經學院
院簡介
西安財經學院坐落在古都西安南郊,現有長安、雁塔、翠華3個校區,佔地面積1579畝,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
學校有60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創建的西北貿易學校。2001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陝西經貿學院與西安統計學院合並組建西安財經學院。201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統計局簽署協議,共建西安財經學院。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西安財經學院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建校6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 所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科為主幹,文學、法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為支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等學府。學校現有8個二級學院和4個教學部,有4個一級學科,20個二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特色學科;有37個本科專業,3個省級名牌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1011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416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000餘人。
學校始終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顯著增強。2007年12月,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2010年學校獲得陝西省文明校園稱號。2012年我校參評學科總體成績良好,統計學位次百分位為37%,應用經濟學位次百分位由第二輪的69%上升至51%,工商管理學科首次參加評估,位次百分位為63%。在具有碩士授權的同類院校中,我校統計學位次並列第1,應用經濟學位次並列第9,工商管理位次並列第30。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工作,擁有7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和4個校級科研基地。2006-2010年,教師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61項,33項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英國格拉摩根大學、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
學校重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已然形成濃郁的西財特色,2010年學校獲得陝西省文明校園稱號。
6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優先,人才強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立足陝西、面向西部、服務社會,先後為國家培養了八萬余名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全校師生以「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宏偉藍圖為目標,不斷強化內涵建設,為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財經大學努力奮斗!
近百名外籍專家和國內著名統計學家、經濟學家、人文學家受聘擔任學校兼職教授。擁有西安統計研究院、陝西省統計研究中心、陝西省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陝西省國防科技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陝西省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等5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和西部農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資
西安財經學院翠華西校區
源環境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文化資源與產業研究中心3個校級科研基地。建有中央與陝西省共同資助建設的金融與證券投資實訓中心、財稅信息化管理實訓中心、企業策劃與設計實訓中心、ERP實訓中心、大學物理實驗室等22個實驗室(實訓中心)和102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
西安財經學院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顯著提升,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2002-2006年,學校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885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1625篇,權威期刊發表及EI、SCI、ISTP收錄學術論文50篇;出版專著、教材133部,承擔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17項,其中國家重大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11項,有33項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西安財經學院學報》、《統計與資訊理論壇》,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比利時、英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與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英國布萊德福大學、格拉摩根大學、美國庫克大學、拓瑪斯大學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完成了比利時弗拉芒政
西安財經學院翠華東校區
府資助的發展合作項目、「聯合國P-44
西安財經學院長安校區
項目」、「歐盟在華投資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影響」等國際合作研究課題。
學校在5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為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數萬名經濟管理人才,積淀了較為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為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財經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韋常路南段2號 郵編:710100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西安財經學院黨委書記:楊學義
西安財經學院
楊學義,1953年生,漢族,陝西省安康市人,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任陝西經貿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2002年任西安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 院長,2006年4月任西安財經學院黨委書記,兼任西安財經學院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
西安財經學院長安新校區照片1(18張)
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代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被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工會授予「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優秀黨政領導幹部」榮譽稱號,被省委教育工委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2007年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榮譽稱號,2008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全面主持黨委工作,主管組織部(黨校)。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產業經濟學、國防經濟。
主要科研成果:著有《企業管理理論創新研究》(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4)、《裝備采辦論綱》(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4)、《裝備成本管理研究》(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4)等;主持《2006-2015期間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戰略研究》(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790090)、《西部地區特色經濟與優勢產業發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2006]06BJY062)等國家、省部研究課題多項;獲國家教委科研成果二等獎等獎項;在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主要社會兼職: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軍事經濟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總會計師學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西安市商品學會會長。
西安財經學院
西安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胡健
西安財經學院
胡健,1959年生,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人,黨員,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學士,1987年獲陝西師范大學經濟學碩士,1990年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西安石油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主任、《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副院長、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2006年4月任西安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全面主持行政工作。主管人事處、計劃財務處、高教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資源經濟學和企業技術管理。
主要業績與成就: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學術獎勵10餘項,在SPE、IAEE等國際學術會議和《資源科學》、《石油學報》、《統計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9部、教材2部、譯著1部。1993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5年被評為首批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前身)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三五」人才。
代表性成果:《石油天然氣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油氣儲量的價值評估方法與資產化管理制度設計》(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油氣資源價值分級與有償使用的方法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油氣資源開發與西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四分一發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與實踐》(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西安財經學院長安新校區照片2(14張)
黨委副書記:賈崇吉閻東明
紀委書記:閻東明
副院長:周作斌薛小榮張社民吳志勇丁巨濤
編輯本段學院改革
學院重視教學與科研並舉,鼓勵教師多出科研成果。截止目前,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0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800多部,承擔和參與了各類科研課題1000多項。
學院不斷擴大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同美國、俄羅斯、比利時、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4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學院地處古都西安東南郊高等院校文化聚集區,與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大雁塔、興慶宮等盛唐遺址相鄰,有非同一般的文化氣氛。現有校園25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5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儀器設備總值達1230多萬元。
學院作為陝西省重點扶持的高校,爭取到本世紀末,在冊生達到8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研究生300人。面向21世紀,學院正不斷深化改革,努力把一個規模效益高的、布局結構比較合理的、教學科研水平比較高的、學生質量好的高等教育帶入21世紀,為陝西經濟的騰飛做出更大貢獻。
編輯本段學術隊伍
博士生導師
姓名
研究方向
楊學義
裝備經濟學
胡健
產業經濟學
王振龍
經濟統計學
丁德科
裝備經濟學
碩士生導師
學科
導師姓名
統計學
王振龍、王佐仁、王培勛、東方社奇、李萍、陳正、劉樹楓、王國梁、張愛婷、李佼瑞、朱鈺、張文紅、張維群、劉潤芳、韋艷
企業管理
張完定、薛小榮、劉小冬、楊學義、李穎、王浩鳴、郁廣健、王柏林、劉敏、張謙、宋世民、劉曉寧、薛玲仙、田艷、程書強、蘇玉珠、趙廣信、姚波、王亞玲、孫曉琳、劉總理、陳淑芳、康萍、郭曄、馬君
財政學(含稅收學)
鐵衛、陳春生、婁愛花、劉明、胡碧、李社寧
產業經濟學
丁巨濤、胡健、丁德科、劉丁有、賈崇吉、李麗輝、王武瀛、吳旺延、王軍生、任維哲、楊太康、高全成、邢方、蘇永樂、王克西、王新安、焦兵、何秀玲、賈彧、歸秀娥、王恩胡
經濟法學
周作斌、白呈明、陳曉莉、史衛民、崔藝紅
學科帶頭人
學科
姓名
統計學
王振龍教授、焦振勇教授
財政學
鐵衛教授
金融學
陳春生教授
區域經濟學
薛小榮教授
數量經濟學
邱丕群教授
企業管理
張完定教授
管理科學與工程
劉敏教授
計算機應用技術
劉小冬教授
計算機系統結構
陸中華研究員(兼)
國防經濟
丁德科研究員
教育經濟與管理
楊學義研究員
經濟法學
周作斌教授
中國當代文學
沈奇教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王佐仁教授
產業經濟學
高全成教授
政治經濟學
王武瀛教授
專家人才
1.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楊學義
2.知名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有突出
貢獻專家:
王廣森賀鏗吳敏樊光鼎
童忠勇胡健唐慶山劉延年
楊學義
3.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者:
胡健鐵衛程書強
4.陝西省教學名師:
王佐仁周作斌劉小冬張瑞年鐵衛
丁巨濤
5.陝西省優秀教師:
王佐仁丁巨濤
6.陝西省師德標兵:
賈宗武王培勛康萍王卓慈
7.陝西省優秀青年教師:
雷向辰
8.校聘學科(學術)帶頭人:
劉小冬王佐仁李佼瑞
東方社奇鐵衛王恩胡
李社寧白呈明陳曉莉
編輯本段專業設置
西安財經學院專業設置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是由陝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安財經學院主辦的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主的綜合經濟類學術期刊。主要設有經濟理論、西部經濟、金融研究、財政與稅收、財務與會計、產業經濟、企業管理、「三農」問題、秦文化與經濟、國防經濟等欄目。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從事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的專家、教授、博士生及碩士生等相關人員。創刊20多年來,該刊密切跟蹤並探索經濟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前沿理論和熱點問題,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已成為一份經濟學領域內頗受關注的學術期刊。該刊現為CSSCI擴展板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專家推薦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陝西省權威社科學報」。
編輯本段院系設置
公共管理學院
學院簡介
公共管理學院,是我校於2009年12月成立的一個充滿朝氣、活力和發展前途的嶄新學院。目前,學院擁有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和政治學與行政學3個本科專業。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建實驗室2個——公共管理實驗室、電子政務實驗室。
學院目前擁有專職教師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碩士生導師3人、在讀博士2人。近幾年,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24項,地廳級35項。教師在權威期刊、核心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76篇,學術專著7部,獲得省部級優秀論文科研獎3項,其中《政治文明視域中的農民政治參與》專著獲得陝西省教育廳科研成果優秀成果三等獎。
學院教學成果豐碩,近幾年共出版教材3部,其中1部獲國家統計局優秀教材二等獎。教學成果《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獲得陝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院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擁有較強的學生管理團隊,其中一人獲得省級優秀輔導員稱號。扎實推進「教師黨員聯系學生制度」的思想教育模式頗具特色,受到了校黨委的表彰。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學校前列。目前,學院辦學規模逐漸擴大,辦學質量有效提高,在校生已達722人。
管理學院
學院簡介
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65人,在校本科生1698人。教師隊伍中有碩士生導師3人,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29.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人,在讀博士8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8%。教師隊伍中有入選「中國教育信息化專家庫專家」 2人、入選教育部「西部人才培養計劃」 2人、海外人才引進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1人、陝西省優秀回國人員1人、陝西省模範教師1人、陝西省師德標兵1人、陝西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1人。為加大學術交流、汲取學科最新成果,近年來,先後派出多名教師在國內外做訪問學者,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多次,並做大會報告。
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物流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國內財經類院校最早招收本科生的專業之一。學院十分重視學生教學實驗、實踐環節,建有央省共建的管理工程、物流與供應鏈特色學科實驗室2個,還有投資494萬元,建築總面積為710M2的ERP實訓中心、工程管理實訓中心、農業技術實訓中心和工業工程與物流實驗室等4個校內實訓、實驗基地。建立了金蝶管理軟體公司、陝西省建築第八工程公司、西瑞集團等20多個較為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平台。2009年,我院成功主辦並承辦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ERP)陝西賽區的比賽,同年,在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與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大學承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我院學生獲得2009年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全國十強精英團隊」的榮譽稱號。在2007、2008年舉辦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我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也分別取得全省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好成績。
在科學研究中也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25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122表篇,被SCI、EI、ISTP和CSSCI檢索論文16篇,主持並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項,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6部。
承擔科研
郁廣健實施大旅遊發展戰略,促進陝西經濟發展 04XJL01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薛玲仙退耕還林政策實施情況、存在問題及完善政策研究 05XJY02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
程書強電子商務信息智能統計研究 06XTJ003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韋 艷婚姻擠壓下的中國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生活福利和促進政策研究 2007年國家社科項目(青年項目)
孫曉琳 信息化背景下政府統計業務流程再造研究 2007年國家社科項目(西部項目)
薛玲仙 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發展路徑及管理研究 2003KR60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劉曉寧 陝西新經濟發展的機遇研究 2003年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程書強 陝西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研究 2003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張謙 西部地區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企業組織研究 03JS032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程書強西部地區企業CIS策劃設計方法研究 03JS031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薛玲仙 陝西中小型企業文化變革與管理創新研究 2004KR98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趙廣信 「一線兩帶」建設中基於產業集群與電子化供應鏈管理應用研究 2004KR100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郁廣健 大西安商業帶空間布局及運作模式研究 2004KR112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張完定、程書強 陝西省科技型風險投資企業創立和運作及家庭企業治理模式研究 2004G10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計劃
薛玲仙 退耕還林後區域性非農耕經濟形態下農民市場觀念培育研究 04C008S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趙廣信 西部企業電子化供應鏈管理應用研究 04JS29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王柏林 發展陝西現代物流業的戰略研究 04JS31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姚宏 陝西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 2005KR13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於立新 大西安旅遊產業鏈的構建與產業集群組織研究 2005KR14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劉江龍 陝西風險投資體系與城市創新系統聯動運作研究 2005KR45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崔智敏 陝西民營資本投資決策預警機制研究 2005KR85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程書強 陝西民營經濟融資困境與金融市場的結構優化研究 05E025Z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崔智敏 關中地區土地流轉制度創新研究與實證分析 05E028S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程書強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信息智能統計的設計與實現 LX2005-Y34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孫曉琳 我國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實證研究 LX2005-Y37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張完定、程書強 公司治理評價系統及陝西家族企業股份制改造實證研究 05JS64陝西省教育廳省級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計劃項目
宋世民、李慧 基於競爭力的陝西企業信息化發展與「西咸經濟一體化」 05JS65陝西省教育廳省級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計劃項目
王柏林 陝西風險投資與產業結構轉換的互動研究 06E022S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張 謙 陝西生態建設模式及利益相關者行為研究 06E005Z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韋 艷 陝西省出生性別比例偏高地區婚姻擠壓問題研究 06G002Z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姚 波 陝西省民營經濟競爭力提升途徑研究 06E017S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劉曉寧 陝西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選擇 06D004Z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李 穎 基於建設陝西新農村的流通生產力問題研究 2006KR29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崔智敏 西部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LX2006B37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姚 波 信息化背景下統計網站服務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LX2006B43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郁廣健 陝西大旅遊產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方法研究 LX2006C27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王亞玲 陝西省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政府行為創新研究 2007KR61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周艷春 陝西民品自主創新的現狀及提升能力的對策研究 2007KR16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劉曉寧 基於現代農業的陝西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對策研究 2007KR34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許 妮 陝西桑蠶絲產業發展戰略規劃 2007KR52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蘇玉珠 陝西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及財務管理模式研究 2007KR62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③ 當潮水退去,牛市接近尾聲,是時候考慮退出啦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萬物皆有時。
四季輪回,放到股市裡,就是周期思維。用霍華德·馬克斯的話來說,便是:
當寒意料峭,人們懷疑春天永不會到來的時候,能夠想到去播種,去承載希望。
當暑意濃濃,人們憧憬熱鬧將永遠持續的時候,能夠想到去收獲,去鎖定利潤。
就在這個周五,當我回望自2018年中入市以來,所經歷、所感受的一切的時候,忽然,一個念頭浮了上來:
現在的市場,在周期中走到了哪裡?
甚至更進一步:
如果這一輪的牛市已經走到尾聲,那投資者該怎麼辦?
對錯要到未來才能知道。對當下而言,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認真做過思考。
這一輪的牛市,與往常不同。
此前的市場,場外的資金和股票的市值比起來,像是有著無限承載力的貨幣海洋。當牛市發展至中後期時,散戶手中無窮無盡的彈葯,能夠托起所有的股票。此所謂, 全面牛市 。
如今的市場,注冊制帶來股票供給的持續放量,讓場外的資金與似乎無限的籌碼相比,第一次顯得捉襟見肘。市場難於普漲,導致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放棄自己投資,轉而選擇以購買基金的方式入市。
我們看到相對有限但絕對體量十分巨大的資金,積聚在相對有限的行業與賽道上,形成了特徵鮮明的 結構性牛市 。站在賽道上投資者,彷彿風口上的豬,能夠愜意的翱翔。賽道之外的投資者,則苦等而不見風來。
在過去的兩年中,能夠清晰看到的主導行業與賽道大體如下:
白酒代表的是存量資產的高確定性,晶元代表的是硬核 科技 的自主可控,創新葯、光伏和電動車則是產業增量的明確來源。盡管這五大賽道背後的邏輯不盡相同,但共通之處就是確定性高,因而引發了機構投資者的一致預期和集體抱團。
其結果就是,過去的兩年裡,主要龍頭股從低點算起,均收獲了數倍甚至十數倍的漲幅。
實際上,市場中冷靜的聲音一直都在。只不過在熱鬧的行情中,不容易被聽到。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們陸續看到:
如果大家把這些長期投資者、主要玩家的市場操作與觀點發表的時間線,與相應標底的股價漲跌相對應,做出理性的判斷並不難。
然而,當市場無視這些【長線資金、頂級頭腦】的反向操作,卻由於情緒的慣性繼續上沖的時候,真正的考驗到來了:
我們是選擇嘲笑他們沒有賺到【泡沫後期、最後一棒】的豐厚利潤,還是認真想想我們自己要不要還【站在那高崗上】?
疫情引發的全球大放水,為這一輪牛市添磚加瓦,成為推動估值持續攀升的底層動力。
時至今日,當疫苗逐步推廣、經濟多輪刺激之後,放出去的水有可能轉化為洶涌的通脹壓力的時候,央行需要認真權衡貨幣政策的方向,並把握這微妙的平衡:
當各國央行行長的表態充滿藝術性的時候,數據自己會說話。
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 中美兩國的無風險收益率 先後從2020年4月和7月的低點 回升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
讀者可能要問:
為什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回升,會對股票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呢?
原因在於股票的高估值,對於無風險利率的抬升是十分敏感的。我就不展開了,熟悉離散現金流折現(DCF)的同學,可以自行思考一下。
對於不熟悉的同學,我們可以近似的認為,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數,約等於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想像一下,在國債收益率為1%的時候,平均市盈率可以給到100倍;當升至2%的時候,平均市盈率迅速下降到50倍,股價就要腰斬。
放在平時,無風險收益率的變動或許影響不會過大。但如果全市場數得著的行業,龍頭公司的股價動不動就100倍PE、十數倍PB的時候,就需要認真思考了。
當結構性的機會走過了頭,就變成了結構性風險。
過去的兩個月,我在想這樣一個問題:
當市場持續抱團龍頭股、給予其高度溢價的時候,除了大手筆融資,這些公司的領導者還會做些什麼?
當時思考的答案是: 高度的分化,對頭部公司來說,是並購的良機 。這是因為:
【低融資成本+低並購成本】這種局面,對產業資本來說可遇不可求。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就我觀察到的案例來看,就有:
這背後反映的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由於視角和利益訴求的不同,因而對於市場的估值有著涇渭分明的看法。龍頭企業借著市場高度分化的時機,通過並購來落實企業自身的戰略意圖:或進入新的領域、或鞏固自身邊界,不失為一步善用市場的妙棋。
而這個過程,也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樣本。畢竟,根據過往的數據統計,盡管龍頭企業在顛覆式創新面前常常缺乏優勢,但在主營業務領域里,龍頭企業憑借著在位優勢,往往可以延續自己的成功。
這中間,也可能孕育著新的投資機會。
去年底,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我曾笑談:
沒想到,還沒到年中,抱團就散了。
實際上,很多投資者都看到了現在行情的本質。就像一位朋友(無憂樹的韭菜根)說的那樣:
在判斷本輪牛市大概率走入尾聲之後,我對個人賬戶進行了大比例的減倉。
然後,就是休息、學習,等待市場的下一次輪回。
保持理性,但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