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嘉實基金歷任董事長馬

嘉實基金歷任董事長馬

發布時間:2025-09-20 05:57:03

『壹』 什麼是許小年

許小年,曾任職美林證券亞太高級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麻省Amherst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經發表「中國股市推倒重來論」,引發證券市場震盪。許小年在2001年9月主筆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的市場調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健康的,甚至估計當指數跌到1000點左右才可能是「較干凈」的市場,中國的股市應該推倒重來。他對中國證券市場從「企業本位論」轉變到「股東本位論」的言論,引起了業界的強烈關注和極大爭議。
曾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徐先生為人直率,敢為敢言,有評論說,他看似驚人的言論之下,隱藏著經濟學家的獨立精神和最朴實的市場經濟原理。

許小年的經歷
1953年出生
198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工業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1年-1985年,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199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1年-1995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Amherst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1996年,任世界銀行咨詢師
1997年-1998年,任美林證券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
1999年加盟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被聘為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
2004年2月,加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被聘為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
2005年4月,成立僅數月的北京高華證券高調宣布任命許小年為研究部主管,常駐北京。2005年12月,許小年升任高華副董事長。然而,在此期間,許小年以其名義發表的研究報告僅寥寥數篇,這似乎已經註定了他的離開。

2006年11月初,許小年以顧問的身份加盟嘉實基金,同時繼續在中歐擔任教授。
1.第一堂經濟學課
1969年,許小年16歲的時候,從北京來到延安,兩天後他帶著在這里染上的虱子以及吃驚的心情,向母親寫信詳細描繪這里的情況:「人們衣衫襤褸,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文盲,像我們在電影上看的解放前一樣。」這次遭遇或許是他的第一堂經濟學啟蒙「課程」,他本能地問道:這么窮是為什麼?得到的第一個答案是:「陝北農民太懶了,沒有像大寨農民那麼勤奮。毛主席讓你們修梯田,你們不按毛主席的教導去做,所以你們這么窮。」一直到80年代初,呼嘯而至的中國農業農村改革,才給許小年們上了生動的經濟學第一課。那時許小年已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學系就讀研究生(1978級)。在農業改革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里,票、證都取消了,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立刻釋放出來。這些變化給許小年「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日後許小年描述他當時的震驚時說:「過去我們一直思考(像延安這樣的貧窮)出路到底在什麼地方,就是想不通。原來這是思考解決不了的問題。」答案指向:市場化。
2.國務院工作
啟蒙並沒有結束。研究生畢業後,1981年,許小年來到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工作,這個機構專門負責對國家重大的項目進行論證。在這里,許小年參與了三峽工程、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設的論證。那時候該中心有一個項目組,任務是預測「2000年的中國」,許小年也在其中。多年後,2007年,許小年和當年的同事又聚到一塊,大家回頭看當年預測,發現除了人口組的預測較准,剩下的全不準。
在研究中心工作期間,許小年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各國的不同流派的經濟學家,許做翻譯。當許發現,外國專家談的東西他能懂的只有一點、很難與人家對話時,受到極大刺激。
1985年,許小年抱著「看世界」的想法,來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經濟學博士。美國顛覆了他,無論是經濟學體系,還是文化社會差異,均令他如飢似渴,其狀態跟那個年代的留美學子一般無異。由於過於刻苦,他在美第一年就得了胃潰瘍。
3.留美
留美經歷對許小年的學術路徑、乃至思維方式影響巨大。手執美國這面鏡子,他對中國的教育與市場經濟環境開始了最初的批判。他說中國的經濟學教育是「糟糕透了,誤人子弟」;而對中國人生活習性的審視,許也有了外部視角。90年代初,他有次回國,朋友開車來接,高速路上,朋友喝完礦泉水順手開窗扔出空瓶。許馬上批評朋友:這么高的速度,這瓶子要砸到後車的擋風玻璃上,跟炸彈一樣的,你怎麼能這樣呢?朋友回應:你真是從美國回來的。這樣的評價,許小年將會在他後來回國後的工作生活中多次聽到,已是後話。
在許小年離開中國的80年代後期,國內經濟體制與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1985年,國內經濟學領域召集中外專家召開了被稱為「中國進行市場經濟的思想啟蒙」的「巴山輪會議」,在此背景下,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發展思路。「計劃」色彩淡化,「市場」得到重視。在這種氛圍下,和許小年同一年進入人民大學學習經濟學的周其仁,一直在國內積極地參與中國農村改革研究,很早就將經濟學與中國社會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調研。研究如何運用經濟學的手段,理解中國現狀並進行改善成為周大量工作的出發點。
許小年走的是和周其仁不同的路,他在美國埋頭苦讀,進入系統的、技術性的研究道路。1991年許小年博士畢業後,走進了象牙塔,留在美國馬薩諸塞州Amherst學院擔任助理教授,天天和模型以及經濟理論打交道。數理模型、邏輯推導,成為許小年日後多年分析與看待問題的主要工具。

人物作品
1.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收有大小文章60篇,基本指南是「中國應該如何發展市場經濟」;他對我國「經濟轉型緩慢」「市場化改革倒退」「權貴資本主義」有尖銳的批評,並旗幟鮮明地反對凱恩斯主義,認為凱恩斯主義會害了中國經濟。許小年很可能是目前國內對宏觀經濟政策持批評意見最堅決的經濟學家。
2.自由與市場經濟
《自由與市場經濟》收錄了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論文,對市場經濟進行了簡要研究。在評價美國政府的金融救援時,人們把非常時期和正常時期混為一談,政府的職能在這兩個時期是截然不同的。政府的非完美性是因為它和你我一樣,都是凡夫俗子,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對公眾來說,你是願意忍受尋租貪腐之苦呢,還是願意忍受市場上的壟斷貪婪之苦?你不是在天使和魔鬼之間進行選擇的,而是在兩個魔鬼之間挑一個危害小的,挑一個成本低的。西方的知識分子和民眾要問自己,在自由換安全的路上,你們願意走多遠?

『貳』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中國股市翻雲覆雨。大浪淘沙下來的都是身經百戰的英雄。既造就了徐翔、常士杉、王濤等一批草根英雄,也產生了以李旭利為代表的悲劇人物。

通過中國私募基金行業進行了系統性梳理,目前將國內私募基金經理人按照出身劃分為四大派別,為「公募派」、「券商派」、「媒體派」和「民間派」四類。

公募派——曾經滄海難為水

創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品牌是很多公募基金從業者的夢想。很多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人不甘於公募基金的束縛,選擇創立或加入私募基金。

公募派私募基金掌門人中,從業最資深的當屬柏坊資產龍小波,其曾任大鵬證券副總裁和大成基金的首任總經理。不過,柏坊資產旗下產品在A股市場中表現平平。此外,莫泰山和余路明也是為數不多的轉做私募的基金公司老總,「私奔」之前兩人分別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和華商基金的總經理。

2012年成立千合資本的王亞偉是公募派中最大牌的基金經理,此前被稱為公募基金經理中的「一哥」。

公募派的優勢在於其經歷過正規軍的磨礪,熟悉公募的投研體系以及渠道關系。不過,這同時也成為了少數公募派基金經理的制肘。「曾經滄海難為水」,失去了公募基金強大的投研平台,不少基金經理業績大失水準。

券商派——橫看成嶺側成峰

券商出身的私募基金經理風格差異較大,但普遍比較靈活,且注重實戰,交易型選手較多。目前分為「大鵬系」、「蔚深系」、「君安系」等門派。

「大鵬系」以金中和投資的曾軍、萬利富達的胡偉濤為代表;「蔚深系」以龍騰資產的吳險峰、開寶資產的李艾峻、景良資產的廖黎輝為代表;「君安系」則以天馬資產的康曉陽、東方港灣的但斌、尚誠資產的肖華等。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總體來看,券商出身的私募基金數量較多,雖然目前整體缺少超大規模的私募基金,但其中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中大型私募基金數量較多。如果考慮到交易的活躍度,其影響力並不遜色於公募派。

媒體派——莫謂書生空議論

媒體派私募也是近些年崛起的一股新勢力。媒體派私募基金經理的代表人物有龍贏富澤的童第軼、財富成長的唐雪來、彤源投資的李威等。

盡管和公募派、券商派相比,媒體派私募的整體實力還比較弱小,但不可否認與民間派相比,媒體派私募也具有自己的優勢。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媒體的角度審視上市公司可能發現普通的研究員所無法發現的機會或者風險。此外,由於證券類媒體常年和上市公司打交道,財經記者大都和企業高管私交頗深,這為其轉型資產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行業背景。

民間派——英雄不問出處

私募基金行業另一股重要的力量是民間派私募,這也是私募基金行業中最為魚龍混雜的群體。其中,既有像澤熙投資徐翔這樣的行業翹楚,也有凈值多年徘徊在3毛錢之下的「民間股神」。既有世通資產常士杉這樣的「黑馬」,也有林園這樣愛出風頭的「另類」。

其實,私募基金行業正是這樣的一個江湖,只有你有才華、有能力,都可以在這樣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大浪淘少、橫刀立馬,是金子總會閃光。

最執著的私募基金經理——但斌

「是你讓我看透生命這東西,四個字堅持到底……」東方港灣的掌門人但斌可謂是最執著的私募基金經理,長期以來對茅台的不離不棄,即使在白酒行業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也不斷發微博力挺茅台。看來,但斌既是最執著的私募基金經理,也是最喜歡做「股評」的基金經理。不過,面對「說的不做、做的不說」的行規,但斌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真正定位。

最遺憾的私募基金經理——王貴文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2008年,王貴文作別嘉實基金、投身私募。這位昔日的明星基金經理可謂是「生不逢時」。盡管在2010年,王貴文旗下的產品還位居當年三甲,卻難以改變最終清盤的命運。王貴文最終選擇淡出私募行業,並稱「此次別過,今世不再來」,內心的遺憾或許只有當事人心中才能體味。

最悲劇的私募基金經理——李旭利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少年得志的李旭利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落得身陷囫圇的結局。轉投私募的李旭利原本想要大幹一場。卻因「老鼠倉」事件,不得不過早的終止了自己充滿悲情的投資生涯。據說,在庭審時,李旭利依舊保持昔日的孤傲。面對法官,他說自己其實不太看得上其他基金經理的水平。

最大起大落的私募基金經理——羅偉廣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私募基金經理羅偉廣在2009年一戰成名,新價值規模也迅速壯大。然而,此後羅偉廣的投資旅程卻始終不順利。2012年,更是有多隻產品排名靠後。面對這樣的大起大落,這位明星私募基金經理難免會有英雄氣短的感受。

最有哲理的私募基金經理——康曉陽

「我想我是一個哲學家,可以參透孤單的假相……」如果說哪位私募基金經理最喜歡在微博上為粉絲熬制「心靈雞湯」,非康曉陽莫屬。盡管業績並不突出,但康曉陽大師一般的口吻的確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畢竟這是一位老牌私募基金經理了,聽聽他的話總會有些幫助的。

最神秘的私募基金經理——徐翔

「帶著一絲絲神秘的你,可能想著同樣的事情,背後的你是什麼表情……」漲停敢死隊出身的徐翔,通過成立澤熙投資實現了陽光化。然而,與其他私募基金經理相比,徐翔行事過於低調,卻往往成為市場追逐的對象。對此,徐翔也感覺很冤枉。然而,從重慶啤酒到酒鬼酒,這些問題股中都不乏徐翔的身影,這又怪得了誰呢?
勤奮和專注是徐翔最大的特點,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2015年11月1日,因涉嫌違法犯罪,徐翔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一時令人唏噓。

最受爭議的私募基金經理——呂俊

「就算緣份到了盡頭,無力再挽留,我們還可以是朋友……」私募基金合夥人不乏分家,但大多數會是和平分手,諸如但斌和鍾兆民(專欄)。然而,像呂俊和姜廣策這樣鬧得不可收拾的卻很少出現。或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即使在圈內,呂俊夫婦恐怕也是最受爭議的私募基金經理了。

最大牌的私募基金經理——王亞偉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對於王亞偉而言,這一天或許等待得已經太久了。曾經的公募基金經理「一哥」轉投私募,無疑是最大牌的基金經理。產品募集金額之大、投資門檻之高都刷新私募基金行業記錄。至於王亞偉的業績是否還會像在華夏基金時候那般優異,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最另類的私募基金經理——林園

「玩世不恭,也許有點與生俱來……」草根出身的林園是私募基金經理中的另類,不管是在台上還是台下,林園經常會露出那種玩世不恭的壞笑。林園愛出風頭,經常上電視,從不諱言自己喜歡美女。和但斌一樣,林園偏愛茅台,而他的業績似乎也隨著茅台的波動而波動。

最美麗的私募基金經理——楊玲

「你的美,無聲無息,不知不覺讓我追隨……」一直以來,私募基金行業被看作男性的天下,畢竟資本市場博弈的殘酷不亞於戰爭。而黃明皓、楊玲等人的出現給這樣一個行業帶來了幾許的亮色。江暉的搭檔、星石投資總裁楊玲經常出席各大投資論壇,以其優雅的舉止、流暢的演講受到業界好評和關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於不善言辭的江暉也是一個十分有益的補充。

閱讀全文

與嘉實基金歷任董事長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中客車融資 瀏覽:599
香港東亞銀行人民幣港幣匯率 瀏覽:610
基金經理結局 瀏覽:366
外匯交易的十堂課 瀏覽:307
11月21日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48
個人卡收外匯 瀏覽:575
嘉實核心優勢基金贖回 瀏覽:903
理財師薪酬 瀏覽:241
2016年境外匯款的規定 瀏覽:392
科創基金暢聯股份 瀏覽:675
迦納哪裡可以賽地換人民幣嗎 瀏覽:546
數米基金客服電話 瀏覽:897
東莞市信輝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435
惠農卡貸款用途 瀏覽:261
股票龍虎線龍線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782
外匯帳戶手機報警 瀏覽:319
戊肝疫苗股票 瀏覽:409
新華信託青島 瀏覽:457
今日丙烷價格 瀏覽:762
平安信託車貸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