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亞偉個人履歷
1994年,王亞偉投身於新興的中信國際合作公司,專注於機電產品成套設備進出口及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一年後,他開始接觸並表現出對證券投資的興趣,於1995年加盟華夏證券公司,擔任北京東四營業部研究部經理,這在當時是全國最大的證券營業部。
1998年,國內基金業起步,王亞偉跟隨華夏基金管理公司的籌備組負責人范勇宏,一同見證了華夏基金的成立。同年4月,華夏基金旗下首款封閉式基金——基金興華誕生,王亞偉作為基金經理助理開始了他的基金管理生涯。在王亞偉的管理下,基金興華在4月28日至2002年1月8日期間的凈值增長率高達84.86%,遠超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
2001年,王亞偉轉戰開放式基金,執掌華夏成長,盡管市場波動劇烈,華夏成長在2002年仍面臨挑戰。然而,他的管理能力在2003年得到了驗證,盡管市場整體表現不佳,華夏成長的凈值增長率仍為13.09%。2004年,面對熊市,王亞偉的業績並未能突破,華夏成長的凈值增長率僅為3.91%。
2005年,王亞偉離開了華夏成長基金經理的職位,盡管在此期間華夏成長的業績優於大盤。2005年12月,他接手華夏大盤精選基金,2006年憑借出色的154.49%的收益率,華夏大盤在眾多基金中排名居前,顯示出其精準的投資策略和管理能力。
2012年,王亞偉因個人原因離開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隨後於9月在深圳創立了私募基金公司——深圳千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專注於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及投資管理等業務,王亞偉親自擔任法定代表人和100%的個人出資者。
王亞偉,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畢業於馬鞍山二中。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2012年5月5日,華夏基金宣布對王亞偉曾管理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精選進行分紅,在隨後的5月7日,華夏基金和中信證券同時發布公告稱,王亞偉正式離職,不過華夏將聘任王亞偉為公司顧問。2012年7月9日,王亞偉在香港成立Top Ace。
B. 奔私的基金大佬們,你們過得好嗎
2012 年原「公募一哥」 王亞偉離職創辦私募公司,掀起公奔私小高潮,而去年以來,隨著股市行情走好,奔私的公募大佬越來越多。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原先的公募大佬,了解他們奔私後的現況。
王亞偉:三年超低調 穩妥成傳奇
原華夏基金副總經理,離職後創辦千合資本
作為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頭頂太多光環,本人卻很低調。自從他奔私後,投資者只能從上市公司股東名單中尋找王亞偉投資的蛛絲馬跡,剩下的便只是「傳說」了。
如今,王亞偉奔私即將三年,業內有人說,「王亞偉奔私後,完全是個謎了。」
奔私近三年 業績成「謎」
從公開信息看,王亞偉現在管理的私募產品有兩只——外貿信託昀灃證券投資信託計劃和千石資本千紙鶴1號資管計劃,但這兩只產品的收益情況,外界無從知曉。
根據昀灃私募基金(PE)此前披露的一組數據,昀灃自2012年12月13日至2014年9月19日,在近兩年時間內,凈值增長45%,規模超過35億元。有業內人士推算,昀灃成立兩年來,在2014年底的累計凈值收益率將輕松超過80%。
不過,與其它已披露業績的私募產品相比,這一成績不算突出,2014年,創勢翔1號以300.80%的年收益收獲業績冠軍,即使是第五名澤熙1號的收益也達到137.44%。
對此,業內人士見仁見智。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王亞偉的投資決策經驗豐富,市場是影響決策的第一要素,其次是投資組合,因此,王亞偉的投資策略需要強大的投研團隊支持,離開公募的強大投研團隊,其選股水平或受到影響。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王亞偉的投資理念仍然是「王道」,「國外的私募運作也不是追求短期的高額收益,而是追求長期的穩妥增長,很多私募未來可能會死掉,但王亞偉的私募不會。」
深受彼得·林奇影響
雖然難以直接了解到王亞偉「奔私」後的投資理念變化,但仍可從其執掌的私募基金(PE)的投資風格管中窺豹。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底,外貿信託昀灃信託計劃成為明家科技第七大流通股東,持有100.01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33%,較去年三季度增持57.13萬股。
此外,2014年第三季度,昀灃出現在華潤萬東、三聚環保、北京城鄉、同方股份、新華聯、同方國芯、金亞科技、中能電氣、銀之傑、明家科技、雪浪環境和杭鋼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受益於三季度A股行情持續上漲,加之12隻個股中多家企業進入或已完成重組,三季度上述12家公司漲幅均值達52.86%。
在轉身私募後,王亞偉偏愛重組股、重視事件驅動的投資風格變化不大,其投資的路徑仍舊是尋找市場上關注度低的公司,低位重倉買入,然後等上市公司發布重組並購等消息,帶動股價走高,進而獲得高額收益。
前華夏基金董事長、總經理范勇宏在《基金長青》一書中,評價王亞偉的操作理念受彼得?林奇影響很深,形成靈活多變的投資策略和「牛市領先、熊市抗跌」的業績特徵。
王亞偉的前同事也這樣評價他,「長期穩妥的投資理念,全世界能做到的也就巴菲特,90%能做到都不能算高手,而王亞偉正在逐步形成這種風格。」
王茹遠:大浪潮來臨 踐行者上路
原寶盈基金基金經理,離職後創辦宏流投資
3月10日下午,記者撥通王茹遠電話的時候,她正在前往機場的路上,電話中的她依然柔聲細語。
離開公募基金之後,王茹遠並沒有停下腳步。2014年10月,王茹遠成立了上海宏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任私募基金(PE)的董事長,並組建了一支精簡的投資團隊。記者還獲悉,短期內王茹遠並沒有發行新產品的計劃,但上海宏流投資最近正擬發行一隻FOF產品,暫定由旗下其他基金經理管理。
鑽研投資 觀點未變
來自宏流的信息顯示,公司現在投研團隊有5人,包括投資決策1人、交易策略執行1人、投資助理兼研究2人、信息採集與專題研究1人,另外,中後台、市場部員工共有8人。
除了出席少數機構投資者的交流會以外,更多時候王茹遠都在深圳辦公室鑽研投資。
宏流投資成立半年有餘,王茹遠已經發行了4隻產品,——千石資本大浪潮0號,大浪潮2015,鵬華資產品質生活1期、安信成長3號。
「大浪潮」三個字是由王茹遠親自選定的。她曾對公司員工解釋道:「如果你認可中國股票市場在未來5到10年會有一波大浪潮,那麼,在下一個浪潮來臨前就應該提前做好布局,等待波瀾壯闊行情的到來。」
王茹遠的同事告訴記者,自公司成立以來至今,她的市場觀點沒有變過。
她在2014年11月18日公布的《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寫道:「戰略新興產業是A股過去5年的主線,也是未來的方向。2015年彈性最大的投資機會集中在互聯網、產業並購、優質價值成長、國企改革、軍工和信息安全、券商和保險。」
王茹遠認為,中國經濟轉型陣痛體現在股市上,經歷了從2008年至今長達6年的指數低迷。新一屆政府對經濟轉型的決心、反腐力度、老百姓資產轉移等因素疊加,有望演繹出一波波瀾壯闊的由估值到資金推動的泡沫行情,這波行情自2014年7月開始已經全面啟動,未來依舊會保持強勢。而在這封信發布前後,A股市場正迎來一波由券商帶動的快速上漲行情。
制度靈活 做實踐派
「私募基金(PE)相比公募基金有更靈活的制度,能更好地激發人才的創造性和投資管理能力。有些基金經理天生適合公募基金,有些基金經理天生不願受到太多的制度約束。」王茹遠的同事告訴記者,按照監管層規定,私募基金(PE)的投資門檻為100萬元,而自發上門認購王茹遠的持有人也不在少數。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說:「很多私募基金(PE)經理並不是在做投資,而是在搞關系,做資金掮客,真正鑽研投資的並不多。」而一位在3月初剛剛與王茹遠做過投資交流的人士對記者說,王茹遠是一個實踐派,能將想法和思路落實到投資上。
呂猛:做價值確定性投資
原大成基金專戶投資經理,離職後創辦潤凡投資
2014年6月,呂猛從大成基金低調離職,同年10月,便創辦私募公司潤凡投資,如今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21億元。
這位昔日的大成基金研究主管和專戶投資經理,2011年底因在重慶啤酒黑天鵝事件上栽了跟頭,而為人熟知,此後便淡出公眾視野。
近日,呂猛接受中國基金報獨家專訪,首次道出重啤事件對他個人投資理念的深刻影響。
首談重啤 研究方法都變了
對呂猛而言,重慶啤酒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2009年初,呂猛因看好重慶啤酒乙肝疫苗研究大力推薦,公司旗下多隻基金買入該股,重啤股價也自彼時步入上漲通道,短短3年時間從不到20元一路最高上漲至82元。但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失敗,導致重啤股價大跌。
「這個對我來說是好事。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調研這家公司,傾注了全部精力,自認為研究透徹,所以持股信心很足,但最後的結果出人意料。」重啤的暴跌,讓呂猛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雖然我自認在這只股票上已做足了功課,但我知道肯定是自己哪裡錯了,經過面壁思過,最後發現,是我們對價值的理解錯了。這個問題很本源,目標錯了,工作做得再細,路也是歪的。」
現在,呂猛認為,一家企業的價值在於它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很基礎,表現在能不能招到更多的工人,產生更多的收入,以及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這直接影響了企業定價」,而重啤即使新葯臨床研究成功,距離真正上市依然需要幾年時間,收入和利潤並不能迅速增長,「現在我把當時對重慶啤酒的投資定性為風險投資」。
對價值有了重新認識後,呂猛的研究方法也隨之改變。呂猛說,要清楚了解不同行業企業的生命周期,緊密跟蹤龍頭企業,等其投入期結束產出期開始時,風險因素已經消失,就是買入時點,相應地,影響公司定價的因素發生扭轉時,就是賣出時點。
這套新的投資理論框架在過去幾年已被驗證有效。重啤事件後,呂猛擔任專戶投資經理,期間曾投資美盈森、德爾家居等,均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股價上漲數倍。
「這就是在普通行業里挖到的金子,有些公司處於相對古老傳統的行業,也沒有炫麗的故事,但依然能實現驚人的收益。」也正因如此,呂猛並沒有追隨近兩年市場流行的車聯網、物聯網、國企改革等熱點,「這些公司現在都處於投入期,財務數據還未體現出增長,依然存在極大風險。」
投資趨難 未來目標海外市場
2007年,在牛市掙錢效應推動下,私募基金(PE)曾迎來一次大發展,行業規模迅速擴展,而從去年以來,加入私募業的高手越來越多,擴張勢頭迅猛。
呂猛認為,如今的私募業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這一波私募發展浪潮將會遠超上一波,原因有兩點:一是需求迅速放大,二是投資難度加大。
「去年以來利率下行,使得大量剛性兌付信託產品收益率下降,大資金的出路越來越少,這種大環境下,委託理財可獲大發展;另一方面,現在上市公司都會講故事,但隨著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大家對故事的敏感性會降低,再加上資金越來越多,股票投資的難度加大,這給委託理財帶來機會。」呂猛稱。
私募行業現在正處新的起點,而私募公司想要抓住機會,需要更高的技術含量,呂猛認為,未來熱點行業會越來越少,趨勢性機會也越來越少,如何識別真正的龍頭,對於基金經理是很大的考驗,為此做好准備的私募公司將會迎來跨越發展。他預計,未來私募行業集中度會比以前更高,換句話說,過去10年私募公司規模最大能做到200億元,而未來10年會出現上千億元的私募公司。
對於潤凡投資的未來,呂猛希望循序漸進,慢慢擴大規模,在資本金比較充分時,會考慮收購一些公司,解決客戶穩定性不足的問題,未來更大的目標,是進軍海外市場。
王衛東:2015年A股將震盪向上 最看好互聯網能源服務
原新華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離職後創辦新華匯嘉
他是當年的高考文科狀元、做過宣傳部官員、下海辦過塑料廠、辦過職業教育、去海南炒過股票,後來進了新華基金,曾創造一年115%的收益神話,2009年管理的新華優選成長曾與王亞偉演繹「二王PK」。他就是王衛東,原新華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如今,年近50歲的王衛東投身私募,創辦了新華匯嘉。
「我之所以出來做私募,除了因為看好中國股市的前景,主要還是想實現自己的投資理想。」王衛東平實的話語里,透露的是這位浸淫資本市場20年的投資老人的堅毅,他既有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主要矛盾轉換的宏闊認識,又有對股市熱點炒作的清醒,更有對長遠投資的邏輯把握。
王衛東說,2013年、2014年的A股市場,是摘果子的好時機,但2015年,投資者摘果子就需要爬梯子了,而且爬梯子時要注意梯子是否安全。
2015年A股主要是結構性機會
面對市場上充斥的大牛市論,王衛東保持著一貫的清醒,他認為,大牛市必須具備至少兩大基礎:一是企業盈利持續增長,二是貨幣政策保持寬松。現在貨幣政策毫無疑問是寬松的,但不少企業的盈利實際上是下滑的,從宏觀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還沒有到底,但從發電量等微觀經濟指標來看,中國經濟今年應該到了最差的時候。
王衛東認為,在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老百姓需求非常旺盛,但供給嚴重不足,但現在是需求不足,供給嚴重過剩。以住房的供求關系來看,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下一代人面臨的問題可能不是買房而是賣房,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與此相適應,居民消費也在由吃住等基礎物質消費向品牌消費轉型,比如休閑娛樂、大健康,但這些消費的增長比較緩慢,不能靠過去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刺激需求。
「落後產能的淘汰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產能淘汰太快,就會影響金融系統的安全和就業。」王衛東說,盡管企業盈利增速已經出現向上的跡象,但利潤總量的增速仍然是下降的,因此今年A股市場缺乏企業盈利增長的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對A股市場悲觀,結構性機會仍將層出不窮,政府財政赤字會增加,通過發債增加財政投資,貨幣政策也會進一步寬松,這對市場情緒會起到很好的穩定作用;同時,調整經濟結構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服務業產出已經超過第二產業,新興產業的PMI指數較為樂觀,落後產能的淘汰也有一定成效,A股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將更多體現在細分行業。
王衛東表示,現在A股市場部分互聯網股票的估值出現了泡沫,注冊制改革很可能刺破這些泡沫,所以2015年A股市場將會呈現出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格局,整體上股指會震盪上行,投資應重在自下而上精選個股。
最看好互聯網能源服務
對於時下如火如荼的互聯網股票行情,王衛東認為,很多在2000年的科網股行情里大肆炒作的互聯網公司如今都不存在了,所以投資者還是要最關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切忌頭腦過熱,以為互聯網包打天下,移動醫療再熱,醫生的醫術始終是最核心的,餐飲店再搞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如果做的東西不好吃,消費者也不會買賬,而一些傳統產業中的品牌企業,一旦解決了產能過剩難題,盈利能力會大大提升,價格也會上漲,這其中的投資機會,優秀的投資人不會錯過。
在階段性投資機會上,王衛東看好資源品,大宗商品價格2007年金融危機後持續下跌,面臨中期上升的機會,此外,隨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傳統行業集中的低估值品種也面臨投資機會。
以更長遠眼光來看,王衛東最看好的是互聯網能源服務。他認為,電力改革真正啟動以後,電力交易市場的活躍度會大大提高,大量可再生能源能真正得到利用,自由競爭的電力市場,加上環保風暴和全社會節能減耗意識的提高,將帶來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長達10年以上的黃金投資期,同時,能源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會誕生無數互聯網能源服務細分行業,這是下一個投資藍海。
「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傳統企業,一旦運行了互聯網化改造,盈利前景不可小覷,而且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力。」王衛東表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也會在A股市場產生無數投資機會,但現在互聯網概念出現了局部風險。綜合來看,王衛東的投資風格既不是過於保守的純粹價值投資,也不是玩概念的投機,而是以價值為主,適當地結合成長。
於鑫:用後半生做好自己的產品
原東方基金總經理助理 離職後創辦真鑫資產公司
今年年初,在東方基金工作了近10年的於鑫選擇投身私募浪潮。如今,他創辦的真鑫資產公司已經完成注冊,但他還在靜默期。他對中國基金報記者說,這段時間非常寶貴,可以思考、可以放鬆、可以感受生活。
於鑫希望能夠發行符合自己投資特點的產品,與認同自己投資理念的投資者共同成長,他說,要用後半生時間管理好產品,幾只就好。
產品小而精 存續期限長
於鑫對未來信心滿滿,因為資產管理行業已經形成創業服務一條龍,隨處都可以「借到東風」。
於鑫認為,私募基金(PE)的制度較公募也許更有優勢,在政策上,私募基金(PE)備案制正式出台後,行業認可度逐步提高,在銷售、登記清算、信息披露、資產託管等方面都有成熟機構供應服務;在研究領域,券商也可以供應優質服務。於鑫說,所有這些為專注的投資管理人供應了快速發展的良機,不過,客戶服務方面必須親力親為,一方面這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與客戶的溝通也是一種學習。
於鑫還說:「這是我最後一個職業,不想再換,也不會再換了。」
於鑫希望找到認可自己投資理念的投資者成為自己的客戶,共同成長,因此,產品不求大、不求多,只求精,而且管理期限一定會「很長、很長、很長」。他說,如果客戶認同自己的投資理念,可以有效降低溝通成本,產品規模會更穩定,更有助於實現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現在計劃至少管理20年,也就是到自己60多歲,如果可能,再多管理10年。
部分A股雞蛋比雞貴
於鑫的投資理念很簡單,他解釋說,再好的東西都有價格,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你以任何價格買入,以合理或者低估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長期持有,等待收益兌現,這就是價值投資的核心,「用今天的錢去買明天貼現過來更多的錢,這就是我對投資的理解。」在實際投資中,於鑫鍾愛低估值、有確定性成長的公司,通過長期投資獲取滿意回報。同時,他不喜愛高估值股票,排斥「故事會」和非理性泡沫,「這樣的股票,對多數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是在毀滅財富,也是在毀壞資本市場。」
於鑫認為,A股市場部分領域已經出現雞蛋比雞貴的情況,如果有少數幾家公司80倍市盈率還可以理解,但是上千家公司的市盈率都超過80倍就值得警惕了,如果真有這么多高成長的公司,我國的GDP增速就不會不斷走低,轉型也不會如此迫切了。
「可以肯定,那些高估值公司,絕大多數不值現在這個錢,幾百隻股票市盈率在70倍以上就表明泡沫已經形成,何時破滅只是時間問題。」於鑫說,其實互聯網為傳統行業帶來的機會更值得關注。
於鑫表示,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藉助互聯網把企業做大的機會比新企業成功的概率更大,其在資源保障、品牌、人員素質、資金實力等方面都非常強大,風險控制經驗也更為豐富,可以迅速吸收新技術做大做強,成長更為確定。
范迪釗:昔日「老男孩」 今日私募人
原國泰基金權益投資總監 離職後創辦兆天投資
「要做成一件事情要花很多精力,很多事情並不是天經地義的。」雖然自公募基金離職的時間不長,范迪釗已經感受到創業的不易,他於今年2月創立上海兆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據其透露,現在公司還在籌備產品。
尋找投資的本質
自2013年初至2014年初大盤下跌約10%,而國泰基金多隻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錶現優異,幕後功臣是5位自嘲為「老男孩」的基金經理,范迪釗就是其中一位。不過,范迪釗並非不得志的老男孩,他在證券市場從業超過15年,離職前曾同時管理著社保基金和3隻公募基金。
「在公募工作久了就會有疲倦感,尤其是長期業績還不錯,自己始終處於『舒適』的狀態,繼續前進的動力不足,就產生了危機感。而且公募基金追求相對排名,我覺得這或許不是投資的本質。」提起創立兆天投資的初衷,范迪釗如此表示。
范迪釗稱,去年,一家大型券商欲與國泰基金合作發行由范迪釗管理的定製基金,「在預熱路演時,券商客戶經理的工作熱情和專業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他們的期望越大,我的心理壓力就越大,因為當時我已經有了離職的想法。」他稱,在對未來沒有任何計劃和准備的情況下,他向領導坦陳了自己可能會有其他想法。
范迪釗在國泰工作10年,卸任基金經理時自然十分留戀和不舍,「國泰平台很好,我所有的A股投資經驗都是在這里積累的,同時也留戀公募基金的氛圍,可以很單純地從事投資。」
重視起步 兼重結果和過程
萬事開頭難,范迪釗對此有深刻體會。
「私募是競爭更為激烈的紅海,沒有進入壁壘,但最終要靠業績說話。市場可能只給一次機會,如果第一隻產品一年業績沒有做好,未來可能就再也沒有機會發產品,也就無法再證明自己的投資能力,這是很殘酷的。」范迪釗認為,私募的過程和結果同樣重要,如果客戶中途退出,再優秀的投資理念都是空談。
范迪釗認為,在產品成立之後,如何把業績做好才是最大的挑戰,「雖然我對市場充滿敬畏,但我對自己的投資能力還是有信心的。」
私募基金(PE)追求絕對收益,范迪釗明白其中的挑戰,「調整倉位非常重要,踏錯風險要遠大於踏空風險,因此未來怎樣把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與自上而下的倉位控制相結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范迪釗看好未來的資本市場,「不必糾結於具體經濟形勢或者企業盈利增速,從去年下半年起,高回報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越來越少,沉澱其中的大量資產有重新配置的需求,這並不會隨企業基本面變化而變化,由此來看,未來幾年股市不會太差。」
范迪釗認為,單純的周期性行業機會不大,未來一定是互聯網的天下,但金融、商業、家電、汽車等傳統領域如果與互聯網相結合,或將有很大彈性。
C. 王亞偉的個人履歷
1994年,王亞偉進入中信國際合作公司。這家公司當時剛成立,主要業務是機電產品成套設備進出口及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他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最後三個月開始接觸證券投資業務。1995年基於對證券投資的興趣,他進入了華夏證券公司在當時全國最大的證券營業部:華夏證券北京東四營業部任研究部經理。
1998年,國內基金業開始啟動,3月27日第一支規范運作的封閉式基金即基金開元成立。實際上在同一階段,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開始籌建,王亞偉跟隨當時的營業部總經理後來的的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加入籌備組,4月份公司成立了。
1998年4月28日,華夏基金旗下第一隻封閉式基金——基金興華成立。基金代碼是500008,基金單位總份額為20億份。王亞偉最初時是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之後任基金經理。同期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學習,後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從1998年4月28日到2002年1月8日,即王亞偉離任,基金興華的凈值增長率是84.86%,對應同期上證綜指漲幅是18.79%。
2001年年末,華安、南方和華夏三家分別發行了開放式基金,從2001年12月起王亞偉開始擔任華夏成長的基金經理。
2002年滬深兩市分別下跌了18.62%和8.07%。華夏成長的凈值增長率為-3.09%。這個成績應該讓專業投資者滿意,但是讓剛剛接觸基金的國內理財者感到不安。
2003年11月,上證綜指創出了新低。但是2003年仍有機會,也有成功的投資者,這就是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下半年,QFII涉足的電力、鋼鐵藍籌股走出了行情。華夏成長的凈值增長率為13.09%。王亞偉在年報中總結:2003年與業內同行相比,與市場提供的投資機會相比,取得的收益率不能令人滿意。
而在2004年,熊市依然延續著,上證綜指下跌15.4%,深圳成指下跌11.85%。華夏成長當年凈值增長率為3.91%,王亞偉仍然沒有創造出讓行業之外的人記得他的成績。
2005年4月,王亞偉不再擔任華夏成長的基金經理。根據上海財匯的數據,從2001年12月21日到2005年4月12日,即王亞偉離任,上證綜指下跌28.5%,但是華夏成長凈值增長率為13.22%。
2005年12月王亞偉接手華夏大盤精選基金。2006年,華夏大盤以154.49%的業績在118隻基金中排名第12。對應上證綜指漲幅達到了130%,而同期凈值增長超過這一數字的基金有19隻。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為109.83%。部分原因是,基金有持有股票倉位的限制,同時中行、工行等權重股對上證綜指的影響較大。
2012年5月7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王亞偉因個人原因於2012年5月4日離職。
2012年9月,王亞偉復出,在深圳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深圳千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為受託資產管理、股權投資、投資管理等,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人民幣,法人代表即王亞偉,個人出資比例100%。
2013年5月王亞偉與平安信託共同聯手,門檻與「昀灃」一樣同為2000萬元,但規模只有2億元,是「昀灃」的十分之一。
D. 公募一姐王茹遠「奔私」
公募一哥王亞偉「奔私」兩年,公募一姐終於也要「奔私」了。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上月剛剛宣布離職的「公募一姐」王茹遠,已經在11月3日注冊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PE)公司。此前,一篇題為《王茹遠這么說》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據說是王茹遠的離職宣言。文中感慨「這幾年公募做不過私募、私募做不過游資,因為公募以前擁有的平台優勢和信息優勢已經沒有了。」
人物簡介
王茹遠,碩士研究生,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就職於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首席分析師。2011年7月加入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核心研究員。後任寶盈核心優勢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和寶盈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公募一姐王茹遠離職
王茹遠何許人也?原寶盈策略和寶盈核心優勢的基金經理,業績驚人,不僅長期位於同類基金第一梯隊,還在2013年以56.39%的凈值增長率拿下了混合型基金業績排名第一,寶盈核心優勢和寶盈策略在其管理下,規模均迅速增長,截至三季度末已分別達到41.69億元和36.28億元。「公募一姐」之名當之無愧。
10月17日,寶盈基金公司發布了兩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曾被業界冠以「公募一姐」的明星基金經理王茹遠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正式卸任基金經理職務並離職,其管理的寶盈策略和寶盈核心優勢兩只基金將分別由彭敢和張小仁接任。
公開資料顯示,寶盈核心優勢在王茹遠的接管下「起死回生」。2013年以前,這只基金曾經連續三年虧損,三年中排名均在同類基金排名後三分之一的位置。而王茹遠的接管讓這只基金打了一個漂亮的逆襲戰。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王茹遠在2012年度下半年開始管理寶盈核心優勢,在她管理這只基金的完整年度2013年度中,該基金一轉頹勢,由長期虧損轉變成盈利56.37%,一舉奪下2013年度混合型基金收益冠軍,得到了份額持有人的肯定。
截至10月20日,寶盈核心優勢混合A今年以來實現39.65%的收益,仍堅守在混合型基金收益冠軍的位子。寶盈核心優勢混合C也以38.13%的收益在240隻同類基金中排在第3位。而王茹遠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寶盈策略增長同樣戰績優秀,今年以來上漲37.75%,在611隻同類基金中排在第10位。
王茹遠下一站去哪兒?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她已經在11月3日注冊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PE)公司,新公司名稱為「上海宏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顯示,法定代表人為王茹遠,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國內合資),經營范圍為:投資咨詢;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金融信息咨詢等。
同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亞偉離職奔私相比,一姐的動作可謂神速。10月17日宣布離職,僅僅17天後就注冊成立新公司。資料顯示,2012年5月初離職的王亞偉,當年9月28日注冊成立新公司深圳千合資本,並在當年12月底發行私募產品「外貿信託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投資圈某資深人士表示,從現在回過頭看,王亞偉發行產品時點選擇絕佳。盡管王亞偉的產品2013年業績表現讓市場略顯失望,但從2012年底起步的結構性牛市行情,總體還是讓其產品表現優異,據了解,其產品最新凈值已經超過1.8元,「從王茹遠成立私募基金(PE)的速度看,表明她非常看好當下的市場,估計會很快發行自己的私募產品。」
據接近王茹遠的某業內人士表示,王茹遠認為市場前段時間持續上漲,當前投資要更加謹慎一些,尤其是每年四季度都是資金兌現階段,這會導致市場震盪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也同樣意味著存在入市布局的良好時機,「考慮到四季度末市場將轉向高送轉以及業績行情,在此時買入具有高轉送的優質品種將會在下一階段獲得優勢。」
王茹遠私募公司名稱曝光
離職宣言感慨公募限制過多
優秀的基金經理去欲已決,王茹遠奔私似乎已並不讓人意外。日前一篇以《王茹遠這么說》為題的文章在坊間流傳,據說即是王茹遠的離職宣言。
文中王茹遠不僅回憶了在寶盈的奮斗歲月,感謝「寶盈每個人默默的付出,燃燒了自己,把光芒都給了我」,還「祝願大家都能享受到這樣十年一遇的大行情」。
不過,在深情告白之外,公募一姐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傳統的調研方式、內部報告、答辯、入池、買賣約束等都不能適應新的變化,大家看到的結果可能是越是流程嚴謹的大基金,投資業績越趕不上趟。
這幾年公募做不過私募、私募做不過游資,因為公募以前擁有的平台優勢和信息優勢已經沒有了,而繁文縟節的流程成了提升投資業績的桎梏。」王茹遠如是說,而公募基金對投資的桎梏又豈止這些。
四方面限制
公募基金難留人心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認為,雖然不時出現業績優秀、具有特色的產品,但公募權益類基金的規模,長期沒有明顯的變化,公募基金優秀人才奔私的消息也不絕於耳,這體現出公募基金無論對投資者還是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都在下降。公募基金現在在投資限制、業績考核、利益統一、產品創新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限制。
投資限制方面,公募基金的限制還較多,盡管近年來基金通過大量發行靈活配置型基金來盡可能規避底倉等限制,但內部層層制約、繁瑣的流程等,還是令許多基金感到備受限制,這點不僅「公募一姐」王茹遠運行提醒,前「公募一哥」王亞偉在離職時也有所提及,可見他們對公募基金限制感觸之深。
在業績考核方面,公募基金長期使用相對排名考核,並不利於激發基金經理獲取絕對收益、控制下行風險意識。在利益統一方面,基金經理的利益、基金公司的利益、基民的利益如何統一,是個老大難問題,如何統一,現在還沒有很好的方法。產品創新方面,公募基金已經落後於私募,如市場中性產品早已在私募中全面開花,公募才在去年底姍姍來遲地發行了第一隻市場中性產品。
不過,不少公募基金也在運行有益的嘗試,如中歐基金的股權激勵,長盛基金的絕對收益考核試點,天弘、嘉實的產品創新等等。
E. 2011年王亞偉管理的基金股票配置
華夏大盤
序號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數量(股) 公允價值(元) 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
1 600256 廣匯股份 31,079,591 739,072,673.98 9.47
2 600068 葛 洲 壩 40,006,816 479,681,723.84 6.15
3 600086 東方金鈺 16,206,769 319,597,484.68 4.1
4 600050 中國聯通 60,000,060 315,000,315.00 4.04
5 822 山東海化 27,900,000 295,740,000.00 3.79
6 600019 寶鋼股份 45,003,555 271,371,436.65 3.48
7 600316 洪都航空 8,007,165 258,070,927.95 3.31
8 600831 廣電網路 20,009,692 213,703,510.56 2.74
9 659 珠海中富 17,000,072 179,520,760.32 2.3
10 888 峨眉山A 8,950,000 162,890,000.00 2.09
華夏策略
序號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數量(股) 公允價值(元) 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
1 600256 廣匯股份 12,607,779 299,812,984.62 9.47
2 600086 東方金鈺 11,530,012 227,371,836.64 7.18
3 600068 葛 洲 壩 9,007,498 107,999,901.02 3.41
4 822 山東海化 9,970,000 105,682,000.00 3.34
5 659 珠海中富 9,965,247 105,233,008.32 3.32
6 600316 洪都航空 3,000,087 96,692,804.01 3.05
7 600019 寶鋼股份 15,004,525 90,477,285.75 2.86
8 600831 廣電網路 7,241,843 77,342,883.24 2.44
9 600050 中國聯通 9,999,993 52,499,963.25 1.66
10 600107 美 爾 雅 3,507,415 52,330,631.80 1.65
夠詳細了吧,不過我還是建議你看看我的個人資料,跟我們做股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