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如何做個理財小能手
做個理財小能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2、讓學生初步懂得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好處。
3、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重點
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難點
學會如何合理地使用零花錢。 活動准備
課本P19頁家庭收支統計表。通過和家人的交談,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
由拳王泰森的故事引導學生概括出儲蓄、投資、節約,並引出課題理財——做個理財小能手。(板書)
1、世界拳王泰森曾經有4億,可是在2003年卻因有2700萬美元的債務申請破產變成了窮光蛋成為了娛樂界小丑,是什麼原因呢?這種億萬富豪到窮光蛋這種角色的變化到底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PPT泰森揮霍無度,學生談感受。
2、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是石油業的霸主是財富的象徵,可是童年的時候他的家境十分貧寒,一個窮小子最終是那麼有錢是為什麼?看PPT洛克菲勒的財富積累。學生談感受,教師板書:儲蓄 節約 投資
教師小結:泰森雖然有億萬家財但由於他鋪張浪費,消費(板書)的習慣非常不好變成了窮光蛋,而洛克菲洛會儲蓄會節約會投資會積累最終財源滾滾,其實這就叫理財(板書)。在我們的家庭中也存在著理財,就叫做家庭理財,我們每一個同學從小就應該參與並且學會理財,做個「理財小能手」(板書)。同學們,你們真的能做個理財小能手嗎?我們一起參與到一個家庭理財中去,讓老師檢閱一下同學們是否會理財。 二、 學生分析問題
1、出示一份家庭收支表,讓學生找出其中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如個人有難度可在小組討論進行。
某同學一家三口,月平均收支情況(單位:元/月) 收入:7000
買房貸款:1500
寶寶保險:教育保險、人生保險、醫療保險 合計420
教育費用:鋼琴、外語、學費計400
伙食費:家裡吃飯、外面吃飯、零食計1900 衣服開支:400
養車費用:汽油費、保養費、養路費、保險 計1140 水電煤氣:200 人情開支:150 孝敬父母開支:400
通訊:手機、固定電話、寬頻費用計150 沖動消費(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300 合計開支:6960 每月結余:40
2、零花錢哪兒去了?出示小明用錢表,看小明的問題出在哪兒,可以怎樣幫小明省錢。
東東帶了十元錢到了學校他看到校門口有很多玩的和吃的東西,他禁不住去 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於是,他花了五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同時又買了三元的零食,最後他只剩下了兩元錢,而這十元錢是爸媽給他買《小學生必背古詩》(標價5.8元)的,他該怎麼辦?
教師小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同學不去控制自己的行為,隨意亂花錢,既增加了父母的負擔,又助長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
3、出示兩張亂花錢的照片讓學生談感受。
A正值放學時間,孩子們三五成群聚集在學校周圍的攤點,購買零食。 B孩子痴迷上網、玩游戲,找各種借口向家長要零用錢,甚至偷偷從家裡拿錢
4、PPT出示外國小朋友零用錢使用情況,對比談感受,對此你有什麼啟發呢?
孩子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美元紙幣;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認識到在無法把商品買光的情況下,必須要作出選擇;5歲時知道基本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麼來的;7歲能夠數大量硬幣;8歲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到儲蓄賬戶里;9歲能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10歲時懂得每周節省一點錢,以備大筆開銷使用;11歲時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事實;12歲能夠制定並執行兩周開支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三、集體討論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第20頁,在小組內互相展開調查,填寫調查記錄、調查心得。 2、小組討論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怎樣用錢? 匯報
四、小結,補充方法
1、教你一招
老師這里有一個「紅綠燈」方案
紅燈:當你的要求超出家庭經濟承受力時,對自己說:「這樣東本我現在可以不買。」在心中亮起紅燈,提醒自己。
黃燈:買東西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如果回答「是」的話,就可以考慮購買。
綠燈: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進步時,可以用零用錢買一件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作為獎勵。
2、網上購物
仍回到小明的問題上,小明買的那些書等如果通過網上買會省多少錢,讓學生談談網購的優缺定。(不知是否恰當) 五、交流
制定「星期零用錢消費表」教師示範填寫,學生嘗試填寫。
六、結束
最後老師送同學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七、 拓展活動
1、課後讓學生繼續填寫「星期零用錢消費表」。一星期後全班進行反饋、交
流。
2、讓學生回家調查了解家庭一日開銷的數目及項目,之後進行「當家」活動,設計家庭支出方案,在實際操作中檢驗自己的方案是否合理。
❷ 談談你對投資的認識和感悟
大家做投資的最重要的是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既然做投資能接受盈利就必須要接受虧損,這是永恆不變的定理。很
多時候有舍才有得,永遠不要覺得追漲殺跌就是機會,不要只記得高收益,它的背後也是高風險,要自己把態度擺正,當然了有的虧損也是難能可貴的,但是要去正視這個虧損,學會去找問題,至少保證以後不會再吃這樣的虧,起碼筆者我是這樣做的,每天的復盤是必不可少的。
市場經濟不僅要發展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技術勞務市場,而且還要發展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整個市場經濟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機制的一種重要形式。開拓與發展金融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在當今經濟飛速發展和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投資已成為當下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別手段,個人通過投資變富有,企業通過並購重組變強大,現在越來越多的個人及企業參與到投資的行列中來。
(2)小學生認識投資擴展閱讀:
投資學涉及到學科比較多、領域范圍比較大,而且關聯緊密,所以要學好這門課程,不能單單靠書本的理論知識比如股票可能會受到某一個相關的新聞而波動,而新聞並不是來源於書本。
很多企業對外投資企業運行情況看,很多是先投資收購兼並,就如剛不久微軟收購諾基亞,然後規模擴展發展,產生規模效益;
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優勢或者優勢更加突出與競爭對手對抗,企業間收購兼並後呈現出擴張、轉移、反哺等多種效應,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資源優勢、市場優勢以及效益優勢明顯好於本埠企業,正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型。
隨著國際貿易的開展,在「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的學說下,各國越來越意識到開展國際貿易的益處所在。
在經濟全球化下,國際貿易在如火如茶地進行著,國際投資顯然也成為了經濟領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國際投資可以實現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和配置,可以提高要素產出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出資本輸出國與引進國的經濟發展。
❸ 小學生怎樣學理財
小學生理財,說到家是怎樣把零花錢存起來。首先讓監護人代你開立個活期存摺,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平時未用完的零花錢存進去,你會發現存到存摺里的錢,一般情況下不捨得向外支取的,這樣就能很好的幫你積下一筆可觀的收入了。小學生的理財不在於利息而在於平時的積累。
(一)樹立孩子正確金錢觀
步驟一、常在日常生活中討論。要讓小朋友分清楚「需要」與「想要」這個理財概念的第1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討論。
步驟二、訓練小孩記賬習慣。有了記賬習慣後,不僅能了解錢從哪裡來,又花到哪裡去,還可以藉此學會當資源有限時,該如何分配、管理的能力。
當孩子開始花零用錢時,小學生進入高年級、或是剛上「初中」等重要階段,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較大,至少要能記賬1個月以上,讓新生活的消費面貌進到小孩腦中,之後即使不記賬了,小孩也會有數字概念,同樣有記賬效果。
步驟三、一起監視花費行為。孩子剛開始花零用錢時,會覺得自己變得「獨立」了,可能每樣東西都想要,所還要定期與他進行賬本討論,藉此更清楚孩子的理財
性格、想法,進而找到循循善誘的機會。父母要有堅持的態度,千萬不要因為小孩提早花完零用錢就心軟而給錢。應該讓小朋友了解,當財務透支時,就必須學會忍耐,而非伸手要錢。
步驟四、學會設定目標。「不是把零用錢統統存下來,就是好的理財。」人的一生中要不斷面臨金錢選擇、規劃的問題,因此,協助小孩從小學會設定目標、了解延遲享受就能有計劃達成目標的能力將會受用無窮。等到小孩有基礎的理財知識後,就可以給他們提問題,像是「下星期我們要去百貨公司,你想買什麼?」「我們要去書店,但是只有200元的預算,你打算怎麼安排?」「當小孩設定出規劃後,就進一步誘導他們思考,如何在「總額框架」中,一步一步學會規劃。
(二)孩子財商培養的有效方法
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接受早教,這樣能夠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知識儲備,以便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配合。
1.在孩子踏入小學校門之前和孩子一起上早教理財課(3~4歲)
2.和孩子一起制定他的入學派對花費預算(5~6歲)
3.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務
活動報酬清單(7~10歲)
4.和孩子一起商討他的月度零花錢數目(11歲)
5.和孩子一起申請屬於他的兒童銀行卡(12歲)
6.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短途旅遊的花銷計劃(13歲)
7.和孩子一起選擇家庭保險案(14歲)
8.和孩子一起開設他自己的投資帳戶(16歲)
(三)讓孩子早知道的理財智慧
為了啟蒙小孩,猶太母親都會問:「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你的財產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通常小孩都會回答「鑽石」、「金錢」一類的答案,但是母親此時會說:「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你該帶走的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
猶太人財商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孩子延後享受的理念,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追求自己未來更大的回報。
《我是小小理財家》
別看我是小娃娃,
我是小小理財家。
理財方面是行家,
理財不比大人差。
不鋪張,不浪費,
勤動腦,巧計算,
看得遠,算得精,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不攀比,不亂花,
科學消費是贏家,
勤儉節約人人誇。
❹ 認識投資與理財:什麼是投資與理財
什麼是投資與理財?簡單來說投資就是通過承擔一定的風險來博取較大的回報,而理財是在自己經濟情況不是很理想的時候通過做一些風險小但是回報比較穩定的投資產品來實現財富的保值和增值。
❺ 小學生為什麼要學理財
近來,一個新概念「財商」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財商」是指一個人與金錢財富打交道的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金錢觀、財富觀及其獲得財富、管理財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除卻「智商」「情商」之外,「財商」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素質之一。 在一般人看來,「財商」是成人的專利,孩子在經濟上尚未獨立,處於成人的監護之下,很多家長對孩子過早接觸金錢心存顧慮。其實不然,財商恰恰必須從兒童時期開始開發培養。美國商業巨子洛克菲勒認為,學會理財是孩子以後創造財富的基礎,也是許多優秀品質的根本。良好的財商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技巧和本領,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 培養財商並非要求孩子過早地參與社會商業活動賺取金錢,而是從觀念上對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在對孩子財富觀的教育上爭議頗多,觀點層出。「羞於談錢」「再窮不能窮孩子」「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等似是而非甚至偏激的理念不時出現,而針對孩子的科學、合理、有效的主流理財教育系統卻一直缺位。在國內一些城市裡,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通過在中小學中開設理財課培養孩子的財商。理財課注重實踐性,集學校、家庭、社區於一體,金融業專業人士也參與其中。通過財商獨立課程、學科滲透課程、綜合實踐課程、校外組織等多種途徑開展系統的財商教育實踐。 家庭中的財商教育同樣重要,父母是孩子財商教育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有針對性地採取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孩子學習理財的興趣。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可通過游戲方式教會孩子認識貨幣,知曉貨幣的用途,讓他們理解金錢的概念。對於小學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家務勞動或者出售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等形式賺取零花錢,使其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勞動」與「報酬」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意識,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以孩子的名義開設賬戶,讓孩子自己管理支配零花錢並輔以必要的監督,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對於接近成人階段的孩子來說,可以根據其興趣因材施教,讓他們簡單地了解和接觸金融投資市場。家中一些重要支出也可以讓孩子發表意見,參與其中。
❻ 對投資學的認識
投資協議的意思也就是要。
❼ 求一篇「對投資的認識」1000字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5436d010005ab.html
❽ 如何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
目前,國外對兒童的理財商數(MQ)愈來愈重視,家長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認識理財觀念,並奠下財富基礎。我們來看看各個國家對孩子理財都是怎麼引導的。日:管理自己的零用錢日本人講究家庭教育,他們主張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隨便向別人借錢,主張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錢。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家長都鼓勵孩子長大一點,就利用課余時間在外打工掙錢。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給孩子買玩具時,都會告訴孩子,玩具只能買一個,如果想要另一個的話就要等到下個月。德:童話打開金錢之門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面對孩子卻有生動的一面。向孩子講述理財童話故事的《小狗錢錢》風靡一時。讓我們看看這本書講些什麼:「如果你只是帶著試試看的心態,那麼你最後只會以失敗告終,你會一事無成。嘗試是一種借口,你還沒有做,就已經給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試驗,你只有兩種選擇,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掙到錢,最關鍵的因素並不在於你是不是有個好點子。你有多聰明也不是主要原因,決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這些生動有趣的話語,相信孩子們在樹立金錢觀念外,還會學到的人生道理。美:賣玩具換收入作為移民國家的美國,歷史很短,所以美國人傳統、保守的思想較少,在生活習慣上也不墨守成規。同樣,在子女理財教育方面,習慣花未來錢的美國人也與其他國家頗有不同。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系,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對於兒童理財教育的要求是:3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6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美國小孩會將自己用不著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這能使孩子認識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應該有工作的慾望和社會責任感。英:能省的錢不省很愚蠢提起英國人,給人們的印象是過於保守,這種作風體現在理財教育方面則表現為,英國人更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所以,英國人善於在各種規定里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方式。在英國,從幼兒起就開始理財教育,並針對不同階段提出不同要求:5歲至7歲的兒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並懂得錢可以用於多種目的;7歲至11歲的兒童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於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各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文化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但終歸有一點,他們都不害怕讓孩子接觸錢,反而更高興他們懂得理財,並且為此付出辛苦去教育,孔子說有教無類,不管什麼樣的孩子,都需要教育,都有學習知識的權利,家長們可別為了傳統,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哦。
❾ 談談你對投資的理解
如何理財:投資理財計劃資金選擇三三制較為合理,三分之一的資金買保本債券或保本基金;三分之一的資金存定期零用應急;三分之一的資金投高收益品種;保本型與定期存款是無風險品種為整體投資打下了穩定的基礎減少了風險,高收益品種是贏利的主力軍,30%比例減少了風險又有可觀的收益提高了投資收益能力。這個組合是較穩鍵型的,當然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擴大或減少其中的比例對投資進一步優化!本人投資月收益20%,有問題可以交流溝通!
一、保本型。1、定期存款;2、私人信貸(把貸給有償還能的人收利息);3、債券或保本債券基金;4、保本理財保險或其它保本理財品種。其中3、4最優,第2有償還能力是最好的選擇。
二、風險型。1、股票;2、基金;3、期貨;4、外匯;5、黃金;6、風險投資(潛力大的初建公司入股)。其中,股票、基金不太好,因為現在的經濟環境不好行情不明朗;期貨,手續麻煩市場和股票基金差不多;外匯、黃金國內不支持不錯,漲跌做對都能賺到錢,資金可放大百陪投資收益高,T+0靈活操控性較好,市場較成熟。風險投資做好了收益很高做不好基本都打水漂。
金融類投資操作方式:1、自己學習操作;2、專業指導操作;3、委託專業人士帶為操作;其中委託帶操是最好的選擇。盲目入市等於自殺!!!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