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工作只炒期貨的人,以後的生活會怎樣
首先,單從目前的年齡、生活重心和資產情況就去判定其以後的生活狀況會如何,還是略顯草率的。
其次,可能因為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情況給到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虧錢,而且會認為是不務正業,所以也會本能的對題中這類人會有色眼光去看待。
② 之敗:一位老期貨談如何走出期貨交易的困境
在我入市一段時間後,我的資金開始縮水,屢戰屢敗的交易狀態,讓我嘗試到了期貨那種不可琢磨的性格。市場似乎總是在和我作對,我感到很迷茫。在一次閑談中,我問一位在公司成立時就開始工作的盤房工作人員(即交易風控人員,以前是人工下單,經編注):「你見過有人拿著贏利走出這個市場嗎?」她說:「早年做國債時有一個老頭曾經把資金翻過數倍後離開了公司,在之後就沒有人能拿著贏利走出公司,公司中每年都會走掉一批老客戶,又會補充進一批新人,而且周期通常是一年,多少年來不斷的重復這個定律。」這些話讓我更加迷茫,回頭看看公司里的這些客戶,有誰不是抱著「我是最優秀的」心態在重復屢戰屢敗這個現實,而我呢,也和他們一樣。難道我的命運註定是要被淘汰出局嗎?為什麼?難道自己以前途為代價追求的就是這樣一個結果嗎?難道自己選擇錯了嗎?難道市場並不存在一種解決方案或者存在這樣一種方案卻不是自己的能力所及的嗎?不,我堅信市場存在一種解決方案,那麼我們這些自以為很聰明,很優秀,是「人中之人」的「可憐蟲」究竟錯在那裡呢?每個人看起來都是那樣聰明,可為什麼在市場面前如此的不堪一擊,為什麼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在期市中必勝,而結果都是被踢出市場呢,我無法找到答案,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會找到的。
經過幾年的苦苦追逐,隨著一套長線交易系統的建立,無論思路還是交易手段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所有的失敗感都一掃而光,再回頭去解答當初的疑問,一切問題都是如此的清晰。(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是走向投機成功的必由之路,經編注)
期市中虧損的方式多種多樣,絕大多數散戶的共同特點是資金進一退三,最終被掃地出門(當然不包括經紀,他們的特點是經常一筆交易就將資金打光了,對待別人的資金極不負責任,希望我這么說不會傷害那些還有良知的經紀),而這些現象的背後原因是缺乏對市場的正確認識。一套正確交易理念和交易策略的建立是基於兩個基礎,一為對市場的正確認識,其二是對人性特徵的正確認識,這兩個基本條件中任意一點有問題,交易都無法成功(我指的是持續而穩定的獲利)。以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是先有對市場的正確認識才會過過渡到對人性特徵的正確認識,交易系統正是建立於這兩個基礎之上。遺憾的是我所接觸到的所有人包括那個時候的自己僅僅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根本就談不上對市場的正確理解,失敗也就成為必然,根據這個市場的定律,絕大多數人註定無法真正認識到這兩點,也註定會被淘汰出局,真的是很殘酷的。
我們對期市的理解的過程,和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人生的理解過程很相似。我清楚的記得:我在上三年級時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我已經明白了大人們的世界不過如此;18歲時我已經認為我是一個大人了,而當我從學校出來之後我卻發現我對社會是如此的無知,在社會中是如此的無助,我才明白我在社會這所大學中才剛上一年級,15歲時覺的14歲時的自己很幼稚,18歲時又覺的15歲時的自己很幼稚,現在的自己很「成熟」...........。這樣的想法重復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發現了自己的無知。今天只是昨天的明天,也同樣是明天的昨天,自己沒有變,只是自己的心在自以為是而已,我想這樣的感覺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我們的目光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們只能理解我們所經歷過的。
期市又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從進入期市開始就如同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一個人都處在不同的年齡段中,但與人生不同的是絕大部分人都中途夭折了,只有少數人最終邁向了輝煌。
而放眼身邊的散戶,與許多文章所說的散戶不善止損相反,身邊的同志們大多可以堅持嚴格止損,盡管止損的方式和依據各不相同,但在止損上都沒有什麼問題,都明白止損的重要,尤其是一些老期友。
可是大多數散戶所犯的錯誤恰恰不在於此,最典型的一種錯誤是依據基本面、持倉和成交量、持倉排行或害人不淺的技術指標,甚至所謂的盤感等等各種方式對行情進行主觀判斷,卻忽略掉最重要的價格,並將此作為進出場的依據,整個操作過程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漏洞百出,連基本的順勢交易都做不好,經常迷失在行情之中。最可悲的是誰都明白順勢的重要,只是實際操作時做不到或忘掉了(在此輪大豆行情中,我就看到許多有過出色言論的易發期友大建逆勢頭寸,可見言行不一也是一個極普遍的現象)。
而少數能夠順勢的,卻又因為資金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而最終導致虧損。其次沒有完善的交易規則或有交易規則卻不能嚴格遵守也是導致失敗最普遍的一個原因。
歸結起來,成功的交易過程是一個整體,「止損」、「長線」,「順勢」這些顛撲不破的真理不過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只不過是正確交易技術建立的基礎而已,還是那句話,這些條件只是成功交易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只是做好了嚴格止損和資金管理而沒有完整的技術只能保證你慢慢流血死亡,是無法帶來成功的。這樣說來,大多數散戶失敗的原因就很清晰了,缺乏對市場及自身的正確認識,缺乏完整、嚴密的交易規則和策略是多數散戶必敗的根本原因。
就我個人來說,我並不比誰聰明,也沒有所謂的天賦,我想我與身邊人不同的一點僅僅在於我嚴格遵守了被許多人認為是陳詞濫調的交易戒條,而且區別僅此而已。
期貨在我心中曾經是一個難解的心結,相信大家也同我一樣,經歷了多年執著的求索總算打開了這個結,真相是如此簡單,追逐的過程卻是如此艱難,每每看到論壇中曾經像我一樣迷失在期市中的這些朋友就會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沖動,今天這篇文章就算是個小結吧,希望能對我的戰友們一些啟迪和鼓勵。我應該承認的一點是我的思路仍然受制於我自身目光和經歷的局限性,但你我都應堅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駕著自己的寶馬車站在大海邊迎著海風默默的回顧自己那艱難的奮斗歷程。
③ 我有必要在期貨市場繼續戰斗下去嗎
好長時間沒上來了;對你的遭遇,提些個人意見:
(1)建議你立即離場。
(2)理由:連續兩次爆倉;未必能說明投資者不適合這個市場,但是表明投資者缺乏對期貨市場最起碼的了解。建議投資者把一些期貨最基礎性的知識看上10遍以後,在考慮是否要重新入市。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和市場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助於投資者理清思路。
(4)以前回答的3個問題:
http://..com/question/48808906.html
http://..com/question/49839144.html
http://..com/question/49569099.html
(5)上述的網站,幾乎是國內期貨業最有影響力的網站。非常適合投資者學習。
(6)離場不會帶來利潤,但是也不會帶來虧損。
(7)主業是投資資金的來源,雖然實業的利潤率在單位時間內遠遠低於期貨投資;但是其風險也遠遠低於期貨投資。放棄主業,可以說期貨投資也會成為無本之木。
④ 幾天下來炒期貨的感悟
閃牛分析:
最初接觸期貨時,我認為這是一個坐在家裡發財的機會,但幾次重倉碰壁後,自然而然的放低倉位,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開始指望每半年翻一倍,結果4個月被強平了兩次倉,然後預期降低到每年20%的收益,卻已經連續5年35%以上的收益了
保守的性格讓我很多時候做了傻子,卻也讓我得到了一些聰明人沒得到的東西。我是典型的工科男,做一件事之前喜歡先研究,看看是否有長期盈利的方法。剛知道期貨時,我簡直欣喜若狂,這東西好啊,可多可空,T+0,手續費低,只要研究出一些規律,那不是可以坐在家裡掙大錢么?
於是我花費大量研究K線均線,機構持倉數據,每日多空增減倉,上網搜索商品供需關系,甚至查看主產地天氣情況。結果大家都能預期,這些東西看起來都好,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在看起來,當時是走了很多彎路,但轉念一想,沒有那些彎路,或許也不會有後面的那些收貨,這基本是每個做期貨的人的必經之路吧。
幾年後當我有了比較穩定的盈利後,我曾經非常推崇一句話,「技術指標反映一切數據',多空數據,主力散戶持倉,參與者心理變化,甚至主力的刻意打壓和拉升,一切的一切,全部可以從盤面上反映出來。當然可以反映是一回事,你能不能全部解讀出來是另一回事。
技術派做到高手級別絕對是可以在期貨上長期盈利的,他們完全可以無視基本面的一切信息。但是這不代表基本面一點用都沒有,基本面派做到極致,一樣可以掙錢,而且會掙更多的錢。問題在於,靠基本面做盤只適合於大資金的機構用戶,人家有足夠的錢,和人脈關系去了解商品真正的供需。那些誰都能在網上查到的所謂基本面信息,根本不叫基本面,甚至很多時候是用來引誘小散戶反向操作的工具,依靠這些來做盤,你會死得很慘。原因很簡單,你能看到的信息,別人也能看到,如果你靠這個來操盤,別人當然也可以,如果你能賺錢,別人為什麼不行?如果大家都賺錢,那這還是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期貨市場嗎?
⑤ 炒期貨虧了2萬,我想退出了,這會個正確的決定嗎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期貨就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剛進入期貨市場,對市場還不熟悉,建議先小資金試盤,做期貨切忌重倉。
⑥ 我炒期貨爆過多次,一直堅持,直到現在虧光所有錢並欠下外債,不得已外岀打工賺錢維持生活,只要打工賺點
不知樓主,現在是怎麼樣了?有緣,樓主現身說法。
⑦ 到底哪裡才是期貨人的歸宿
只有三個歸宿:
1、天堂:期貨大成者
2、地獄:期貨失敗者
3、人間:徹底離開期貨者
⑧ 期貨考試合格證在本人離開期貨公司後被申請從業資格了
1、從業資格證是你的,但公司用它湊數了(證監會要求期貨公司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從業人員)
2、回公司要回你的從業資格證書,如果公司不給,可向公司提出適當要求(比如要一定的掛靠費用)
3、等你到新的期貨公司後,重新注冊你的證書。如果原公司還不給你證書,你可向期貨業協會申請原證書作廢(丟失),再申請補發證書
⑨ 我那個玩期貨傾家盪產的朋友,現在過的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