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葯股哪個最有投資價值
同仁堂:公司是我國中葯行業的老字型大小, 始創於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公司是一家集產供銷一體的高科技現代化中葯企業,公司所有生產車間均嚴格按照GMP標准設計, 改造和運行,以生產潛力大,劑型儲備多,產品質量好而著稱,是同仁堂集團公司企業中的佼佼者。1997年和2002年企業所屬生產線分別通過了澳大利亞TGA和國家GMP認證;2003 年企業通過了IS09001質量體系認證。 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的現代制葯工業,零售醫葯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 1032工程」。
公司年產中成葯約26個劑型, 1000餘種,其中獨家品種40多種,銷售額過億的產品有7種, 其中六味地黃丸銷售額3億元以上,市場佔有率15%;烏雞白鳳丸,感冒清熱顆粒,牛黃清心丸,牛黃解毒片,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丸銷售額都在1億元以上,二線產品200多種,有人參歸脾丸,安神健腦液等。公司控股股東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被國務院國資委列為04年全國十家重大典型企業之一,是北京市惟一一家,醫葯行業惟一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惟一一家進入國家級重點典型的企業。同仁堂集團銷售和利潤連續12年保持2位數增長,在國內外擁有915家零售終端,銷售自有產品已達到40%左右;擁有銷售額超億元大型零售旗艦葯店8至10家;擁有和創新中成葯,保健品,化妝品等品種達到2000種;擁有和開發中醫醫院,中醫醫館,中醫診所達到300家。
此外,公司作為中葯的「正統」,景氣周期已經啟動。首先,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醫保支付力度的加大, 消費者將弱化價格因素轉而注重葯物療效。在這方面,同仁堂較同類產品競爭優勢明顯,未來必將脫穎而出。其次,作為中葯主戰場的OTC 行業,有望實現快速增長,同仁堂作為其中的龍頭企業,有望迅速搶占市場份額,獲得超越行業的發展。
股票分析報告
是作業來的但是對股票一竅不通謝謝問題補充:我是要2010年上公司堅持穩健經營,考慮到同仁堂集團資產整合,公司市值有擴大的空間,我們維持
㈢ 大家覺得同仁堂怎麼樣這次事件對股票價格有什麼影響嗎
同仁堂近三年來,綜合盈利能力獲得了空前的高速發展,加上巨大的品牌效應,未來專值得長期看好。不過屬,從目前的盈利規模來看,目前的股價偏高,不是最佳的買進時機。該股可作為長期重點跟蹤的目標,應等待股價回落至合理的區間再購買不遲。
您所說的「這次事件」不知是指什麼事件,到公司網頁瀏覽,最近公司的重大事件就是——由同仁堂(600085)與同仁堂科技(01666.hk)共同投資在香港成立的北京同仁堂國葯有限公司(08138.hk)日前公布招股章程,將發行新股2億股,於5月7日在香港創業板獨立上市。
此次融資將用於擴展零售和分銷網路、設立香港中醫保健中心、並購、擴充產能、產品注冊等方面。對同仁堂來說,構成長期利好。
㈣ 股票的重倉指標是什麼
你好。
把自己大部分資金都投入某一支股票或者是當買的股票不止一支的時候,某支股票投資規模比例如果大於你買的其他股票,那麼這支股票就是你重倉持有的股票。
比如,我買了招商銀行,中國石化,同仁堂三隻股票,投資比例為:
招商銀行
50%
中國石化
40%
同仁堂
10%
則招商銀行就是我重倉持有的股票,這種投資行為就可以稱為「重倉出擊」。重倉持有的股票能決定你整體投資的成敗,必須精心選擇。
㈤ 現在有一個打著北京同仁堂旗號,在和匯網上,招商投資入股,是真的嗎
連官網都查不到的企業,會是真的以?騙子
㈥ 股市中業績好的醫葯股票都有哪些
業績良好的醫葯類股票:
血液製品:華蘭生物 上海萊士 天壇生物回。
答疫苗製品:天壇生物 中牧股份 金宇集團 華蘭生物 遼寧成大
免疫抑制劑:華東醫葯 華北制葯 麗珠集團。
中葯飲片:康美葯業 同仁堂 康恩貝 桂林三金
心腦血管葯:雙鶴葯業 天士力
診斷試劑:復星醫葯 達安基因 科華生物 華蘭生物。
葯品流通:國葯股份 華東醫葯 南京醫葯 上海醫葯 桐君閣 第一醫葯 一致葯業
㈦ 同仁堂和格力電器相比,哪一隻股票更值得長期投資
好公司還要好價格,兩個公司都是好公司,格力價格更好,但是格力負債比較高。如果是我兩個公司都不買,好公司多的是。希望採納。
㈧ 同仁堂分拆上市如何規避風險
分析同仁堂分拆上市如何規避風險。 (一) 加強監管。雖然證監會擬定了境內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的六個條件(即 上市公司公開募集資金未投向發行人業務;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業務經營正常; 上市公司與發行人不存在同業競爭且出具未來不競爭承諾,不存在嚴重關聯交易;發 行人凈利潤占上市公司凈利潤不超過50%;發行人凈資產占上市公司凈資產不超過30%; 上市公司及下屬企業董、監、高及親屬持有發行人發行前股份不超過10%。)但對於信 息披露、關聯交易的認定與監管、母公司股東的表決權等方面涉及較少,因此同仁堂 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借鑒境內外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規則的制定,從母子公司分拆上 市模式、信息披露、關聯交易的監管、新公司股份的分配等方面,完善相應的規則, 並且對信息泄露和內幕交易等問題嚴格執法,以保證股東和投資者的權益。 (二) 符合公司戰略。上市公司決定分拆上市時,要根據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從自身的盈 利能力、獨立能力和未來成長空間等角度去分析,真正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要求。同 仁堂的分拆提高了科技實力,增強了國際競爭力,符合公司戰略,從這方面來說,是 比較成功的減少了風險。 (三) 周密規劃。創業板分拆上市需要將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重新規劃,並涉及主板 和創業板,程序復雜,因此在實施分拆上市時,一般應尋找一個有經驗的投資銀行, 全面評估公司業務,把真正有潛力的高科技子公司分拆上市,並利用分拆上市的機會, 引進合適的戰略投資者,在融資的同時,獲得戰略投資者的經驗、渠道和資源等,使 公司能有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四) 理性投資。由於創業板市場市盈率較高,子公司分拆上市後,有利於增加母公司的估值, 因此證券市場上出現了以同方股份為首的分拆上市板塊,在股市下跌時逆勢上揚。但我國證 券市場發展不夠成熟,跟風炒作較多,特別是在目前國內外經濟復甦前景不明朗、通貨膨脹 較為明顯、刺激政策退出預期、我國股市擴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投資於這類股票時,要細 致分析,理性投資,避免盲目操作,造成損失。
㈨ 北京同仁堂現在是不是國企
是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樂家第十三代傳人樂松生由職工代表推舉為北京同仁堂經理。1954年由樂松
生先生帶頭向國家遞交公私合營申請書,同仁堂成為公私合營企業。1955年樂松生先生選為北京市
副市長,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1966年同仁堂成為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1992年中
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成立,公司以生產、銷售中葯為主導,集產供銷、科工貿於一體,成為國有
大型一類企業。1997年北京同仁堂集團獨家投資成立同仁堂股份公司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股份公司投資成立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股份制改革為同仁堂
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9)投資同仁堂股票擴展閱讀:
2000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同仁堂集團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
為以資本和產品為紐帶與所投資的企業構建母子公司體制。在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框架下
形成10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和兩個中心的產業布局。10大公司包括6個生產型公司是北京同仁
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葯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
葯業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制葯工業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國葯公司;兩個投資公司是北京同仁堂
和黃醫葯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商業投資有限公司;一個科技研發公司是北京中研同仁堂研發
有限公司;一個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兩個院是同仁堂研究院、同仁堂中醫院;兩個基地是同
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分別在亦庄的生產基地;兩個中心是同仁堂培訓中心、同仁堂信息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