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投資佔GDP比重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劉錚、劉羊暘)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顯示,2006年我國GDP為209407億元,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2006年國民經濟總體呈現增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價格漲幅較低、群眾受惠較多的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增強,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謝伏瞻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這樣,從2003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長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長率為10.0%,2004年為10.1%,2005年為10.4%。 「2006年,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經濟運行由偏快轉向過熱。」謝伏瞻說。 初步核算顯示,2006年四個季度的全國GDP增速分別為10.4%、11.5%、10.6%和10.4%,在宏觀調控政策效應下,經濟運行總體比較平穩。 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產量超過49000萬噸。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效益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6%,實現利潤增長31.0%。 投資增幅回落,消費增速加快。2006年,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0%,增速比上年回落2.0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7%,增速加快0.8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1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順差達177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755億美元。 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加速增長。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7.4%,增幅均比上年加快。 謝伏瞻同時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包括農業基礎仍然脆弱,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投資消費關系不合理,國際收支不平衡和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仍比較突出;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任務仍十分艱巨。 「展望2007年,總的看,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仍佔主導地位。2007年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謝伏瞻表示。
Ⅱ 中國近年來的輝煌成就
截止2019年,中國的輝煌成就:
1、社會主義改造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切,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2、堅持改革開放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成功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經受住考驗和挑戰
經受住蘇聯解體、東歐劇變、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嚴重洪澇災害、2003年「非典」疫病災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嚴峻考驗和挑戰。通過持續努力和奮斗,中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歷史性飛躍。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開啟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軍。到本世紀中葉,當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302項(28種)運動,共有60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
Ⅲ 誰能給我幾份數據,歷年中國貿易順差統計數據、以及歷年中國最新的GDP數據,絕對高分!!!
貿易順差創紀錄意味著什麼?看來,就絕對數字而言,中國將在今年創造其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額貿易順差了。與往年前幾個月月度貿易統計通常為逆差不同,我國今年前8個月始終呈現貿易順差,1—8月累計出口4763億美元,同比增長32.2%;進口4155億美元,同比增長15.0%;累計貿易順差高達608億美元。如表1所示,1994—2004年,我國連續11年貿易順差,貿易順差最高紀錄是1998年的434.75億美元,其次依次是1997年的404.22億美元、2004年的320.97億美元、2002年的304.26億美元;今年上半年貿易順差就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順差總額,接近年度貿易順差歷史最高紀錄,實為空前未有。如果6—8月期間月度貿易順差均在100億美元左右的態勢能夠得到延續,全年貿易順差可望超過1000億美元,比此前的年度貿易順差最高紀錄翻一番以上。 我國今年貿易順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空前的增長?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是我國國內宏觀經濟走勢與主要貿易夥伴不同步,今年我國GDP增長速度雖然可望保持在9%以上,超過此前的普遍預期,但2002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周期上升態勢可能已經發生了轉折;而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內經濟仍然處於高增長期,甚至日本也出現了強有力的自主性增長勢頭。正因為國內經濟降溫,內需不振,進口需求萎靡,出口增幅則因貨物紛紛轉向海外市場而迅速提升,兩項作用共同促使今年上半年中國貿易順差急劇擴大。其二是此前幾年國內高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正在釋放出來,導致某些產品出口激增。最典型者莫過於鋼鐵產品,出現了進口銳減或增幅下降而出口激增的現象。今年1—8月,我國出口鋼材1444萬噸,出口額92.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7.2%和121.6%;進口鋼材1750萬噸,進口額170.0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1.0%和增長17.9%;出口鋼坯及粗鍛件584萬噸,出口額22.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7.0%和183.5%;進口鋼坯及粗鍛件97萬噸,進口額5.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72.1%和60.6%。從鋼鐵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中國花費的時間可能是全世界最短的。第三是進口替代趨勢,這種趨勢在加工貿易中比較突出,即國內上游產業投資逐步形成生產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地區內導致昔日「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轉為「小進大出」,原材料、中間投入品進口不能與出口同步增長。對此,我做了一個粗略的計算。最終目標市場為出口的加工貿易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即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輔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必要時提供設備,由中方按對方要求進行加工裝配,成品交給對方銷售,中方收取工繳費;另一種是進料加工貿易,即中方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料、輔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後再外銷出口。不考慮上述兩種加工貿易形式中在國內市場采購的投入品中有多少進口成分,我們得出加工貿易國內增值率數據如表2所示。將加工貿易進口設備包括在內,我國加工貿易(來料加工裝配和進料加工貿易兩種方式)國內增值率在2002—2004年依次為45%、47%、46%,今年1—8月則為49%。如果今年1—8月加工貿易國內增值率保持在2002年45%的水平,貿易順差將減少97.3億美元。當然,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也對貿易順差火上加油,它不僅驅使一些企業開展提前錯後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進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貿易順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國際游資在人民幣升值預期驅動下通過高報出口價格、低報進口價格方式而內流。今年貿易順差高增長既然已成定局,那麼它可能造成什麼後果?盡管在內需降溫的情況下,巨額貿易順差發揮了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凈出口一躍成為今年GDP增長的主力軍;但毫無疑問,巨大的貿易順差將進一步激化我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爭端,尤其是與美國、歐盟之間的貿易爭端。按照我方統計,今年全年我國對美貿易順差可望達到1000億美元,對歐貿易順差可望達到600億美元;按美方統計,今年全年對華貿易逆差可能超過1900億美元。在對華貿易逆差已經成為美國某些政治勢力最鍾愛話題的今天,可想而知,他們拿到這個貿易順差數據後會借機做些什麼文章。中美紡織品爭端久拖不決,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貿易順差高增長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存在兩面性。一方面,巨額貿易順差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與此同時,由於巨額順差是我國國內經濟降溫的表現,國內經濟降溫最終將對人民幣匯率施加向下調整的壓力。兩種作用究竟誰能占據上風,有待進一步觀察。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必將今年的順差看得過重。畢竟,今年的貿易順差絕對數額雖然創造了歷史紀錄,但相對規模還遠遠算不上太大。如表1所示,用貿易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比重來衡量,今年1—8月為6.8%,雖然遠遠高於去年全年2.8%的水平,但在1990—2004年的15年中,有4年貿易順差相對規模超過了今年1—8月,分別是1990年(7.6%)、1997年(12.4%)、1998年(13.4%)、1999年(8.1%),今年的這項指標僅僅相當於歷史最高紀錄的一半而已。貿易順差高增長及其負面影響導致削減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的必要性上升,為此,可供選擇的策略通常有擴大進口(特別是戰略資源和資本設備進口)和對外投資兩途。這兩項策略固然必要,但應當注意時機選擇和其他相關問題。在戰略資源進口和建立儲備方面,鑒於目前國際初級產品市場仍然處於高價位,但已經連續數年上漲的初級產品行情可望在近一兩年甚至更短時間內發生轉折,中國國內經濟降溫將加快這一轉折到來,我國不應急於在高價位上入市,而應當等待其價格回落。擴大資本設備進口應當限於必要的、國內無法生產的尖端設備和技術,不應損害國內技術裝備產業的發展。在擴大對外投資中,應當注意約束企業經理們借機擴大自己「王國」的沖動,避免我國對外投資淪為製造大堆爛賬和資本外逃黑洞的大躍進。
Ⅳ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統計數據
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
宏觀經濟信回息網答http://www.macrochina.com.cn/info.shtml
Ⅳ 誰知道我國FDI歷年的數據(最好是近20年的)
最近20多年來,我國經濟獲得了令全世界矚目的高速增長(GDP增長率見表1)。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日益明顯。世界經濟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通過貿易、投資、技術、勞動力和信息等多種渠道。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和我國FDI流入量的不斷攀升,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變數,FDI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影響我國經濟最為重要的渠道之一。筆者的研究角度是,藉助於研究 FDI這一關鍵渠道和重要變數,探討世界經濟波動影響FDI的區域分布進而影響我國GDP增長的作用機制,擬在借鑒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利用現有的統計數據,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波動、FDI與我國GDP增長的相關性進行實證分析。
表1 1984—2003年世界GDP增長率、中國FDI增長率與GDP增長率(單位:%)
年份
中國GDP增長率
世界GDP增長率
中國FDI(億美元)
中國FDI增長率
1984
15.2
4.9
14.2
54.9
1985
13.5
3.8
19.6
37.8
1986
8.8
3.1
22.4
14.7
1987
11.6
3.5
23.1
3.1
1988
11.3
4.7
31.9
38.0
1989
4.1
3.7
33.9
6.2
1990
3.8
2.6
34.9
2.8
1991
9.2
1.5
43.7
25.2
1992
14.2
2.0
110.1
152.1
1993
13.5
2.3
275.2
150.0
1994
12.6
3.7
337.7
22.7
1995
10.5
3.7
375.2
15.1
1996
9.6
4.0
417.3
11.2
1997
8.8
4.2
452.6
8.5
1998
7.8
2.8
454.6
0.5
1999
7.1
3.6
403.2
-11.3
2000
8.0
4.8
407.2
1.0
2001
7.5
3.6
468.8
15.1
2002
8.0
3.0
527.4
12.5
2003
9.1
3.2
535.1
1.44
Ⅵ 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歷年數據
求2009-2014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數據及其中中國所佔比重
Ⅶ 近年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近年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有:
1、歐盟
中國與歐盟貿易近年來穩步發展。歐盟對中國出口商品主要是工業製成品,其中技術領先的機械、電子產品、運輸車輛、成套設備、核心零部件和精密元器件等在中國市場頗具競爭力。
2、美國
中國與美國貿易有著堅實的發展基礎。中國出口豐富多樣的消費品適應了美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不斷擴大自美國的電子、航空、生物、醫葯、農產品以及服務貿易進口,也滿足了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
3、日本
中國與日本貿易具有地緣相近的有利條件。中日貿易促進了兩國產業的持續合作和進步,也帶動了東亞區域經濟分工與合作的深入發展。
4、東盟
中國與東盟全面實施自由貿易,90%的商品實現零關稅,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東盟雙邊貿易迅速增長。中國與東盟各自有特色和競爭力的商品自由進入對方市場,適應了雙方多方面的需求。
5、韓國
中國與韓國貿易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兩國相互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十分寬廣。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近年來快速增長,帶動了各自優勢產業的強勁發展,顯示了新興經濟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7)中國歷年對外投資數據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貿易的相關情況
1、調整國內資本結構
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下,產品優勝劣汰,所以在對外貿易中的優勢產業必然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報酬,形成循環的產業鏈。
2、提高中國的勞動生產總量
世界范圍內的商品流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劑餘缺,節約成本,讓可利用的生產要素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創造更多的社會生產總量,提高國家工業生產的效益,為國內經濟增長提供必不可少的條件。
3、促進國內市場競爭
對外貿易不單單是出口貿易,中國也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產品,這樣的國際市場競爭必然影響到國內市場,給國內相關企業造成壓力,從而促進其改革發展。
4、加強國內各經濟部門聯系
隨著國際貿易范圍的擴大,對外貿易擴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國內圍繞自身優勢產業的上下游產業也被帶動起來,各個產業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最終形成今天中國對外貿易多角度全方位的戰略格局,不再只是單單依靠低成本的勞動力來實現對外貿易的。
5、外資引入
國外資本的引入不僅解決了國內資金不足的問題,也帶來了就業的機會,使得勞動力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也讓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在國內落戶,這對於發展中的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Ⅷ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歷年世界排名或者就各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哪裡能查到啊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資料庫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
可以查到歷年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或吸內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排名以及金容額
Ⅸ 誰知道2000年—2002年三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統計年鑒、公報和統計局網站上都沒有!
你查歷年的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2011 年版的已經出來了
Ⅹ 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新成就是什麼
1、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回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答。
2、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
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
4、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
5、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6、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
7、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8、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
9、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