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貨交易空盤量(open interest)與交易量(volume of trade)的區別
區別:
空盤量是所有期貨或期權合約未平倉頭寸的累計,它是期貨市場活躍程度和流動性的標志內,當價格達容到或接近特定價位時,就會對投資者的買賣能力構成影響。空盤量與價格收益之間存在負相關。
交易量是指某特定時段內證券或合約成交數量的通稱。 交易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交易量與價格收益之間存在正相關,在市場沒有大題目所做時,交易量基本是一個隨機函數,與價格無關。
相同:空盤量和交易量是衡量期貨市場交易活躍程度的兩個重要指標。
Ⅱ 期權和期貨有什麼數量關系
期權合約是期貨合約的衍生產品。期權交易原理說明:期權交易實質上是為期貨交專易提供了一個規屬避風險的工具,具有對期貨交易進行保值的經濟功能。如對於期權買方而言,即使期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其最大損失只限於支付的權利金部分,起到了保險的作用;如果期貨價格發生有利變動,只需支付權利金即可獲得較高收益。對期權賣方而言,通過將收取的權利金進行再投資,則可以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相關現貨企業利用期權交易同樣可以實現規避風險的目標,生產者關心對生產成本的保值,可買入看跌期權或賣出看漲期權,而消費企業則可以通過賣出看跌期權或買入看漲期權而鎖定采購成本。因此,期權交易對於增強期貨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有效規避期貨交易風險。
所以期貨價格的變動會影響期權價格的變化,具體影響還要看期權是看漲還是看跌。
Ⅲ 請問誰有期貨與期權的套期保值對比圖嗎具體的數據
閃牛分析:
我做了個圖,是以加工廠需要幾個月後進貨,相當於持有現貨內空頭時,分別用期貨和期權進容行套保時的效果圖,圖片如下。 簡單說明下,期貨套保時,期貨大體上能和現貨對沖,套保效果較好,效果圖收益基本為0附近的直線。 期權套保時,因為期權需要保利金投入,現貨上漲時,收益為負,負值就是權利金,但現貨下降時,期權套保可以享受現貨下降時的更多收益。 兩種套保方式更有優缺點,寫論文時,你要重點展開說呀,而且最好有實例,拿出交易數據。
Ⅳ 怎麼看期貨期權持倉報告
上面所說的「期貨」和「期貨與期權」兩類持倉報告,其格式又可分為「簡短」(short format)和「詳細」(long format)兩種。「簡短」格式將未平倉合約分為「可報告」(reportable) 和「非報告」(nonreportable)。「可報告」頭寸包括「商業」(commercial) 和「非商業」(non-commercial)、套利、與前次報告相比的增減變化、各類持倉所佔比例、交易商數量等。「詳細」格式在前者基礎上增加了頭寸集中程度(4個和8個最大的交易商)。
1 - 非商業頭寸。一般認為非商業頭寸是基金持倉。在當今國際商品期貨市場上,基金可以說是推動行情的主力,黃金當然也不例外。除了資金規模巨大以外,基金對市場趨勢的把握能力極強,善於利用各種題材進行炒作。並且它們的操作手法十分兇狠果斷,往往能夠明顯加劇市場的波動幅度。
2 - 商業頭寸。一般認為商業頭寸與金礦、現貨商有關,有套期保值傾向。但實際上現在說到商業頭寸就涉及到基金參與商品交易的隱性化問題。從2003年開始的此輪商品大牛市中,與商品指數相關的基金活動已經超過CTA基金、對沖基金和宏觀基金等傳統意義上的基金規模。而現有的CFTC持倉數據將指數基金在期貨市場上的對沖保值認為是一種商業套保行為,歸入商業頭寸范圍內。另外,指數基金的商品投資是只做多而不做空的,因此他們需要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賣出保值。
3 - (可報告頭寸的)總計持倉數量。在非商業頭寸中,多單和空單都是指凈持倉數量。比如某交易商同時持有2000手多單和1000手空單,則其1000手的凈多頭頭寸將歸入「多頭」,1000手雙向持倉歸入「套利」頭寸(SPREADS)。所以,此項總計持倉的多頭=非商業多單+套利+商業多單;空頭=非商業空單+套利+商業空單。
4 - 非報告頭寸。所謂非報告頭寸是指「不值得報告」的頭寸,即分散的小規模投機者。非報告頭寸的多頭數量等於未平倉合約數量減去可報告頭寸的多單數量,空頭數量等於未平倉合約數量減去可報告頭寸的空單數量。
5、6、7 - 多頭、空頭和套利。上面已經說到,非商業頭寸的多頭和空頭都是指凈持倉,而商業頭寸和小規模投機頭寸都是指單邊持倉數量。
8 - 合約單位。Comex黃金期貨的一張合約,即一手的數量為100盎司。Comex黃金期貨的交易月份為即月、下兩個日歷月和23個月內的所有2、4、8、10月,以及60個月內的所有6月和12月。最小價格波動為0.10美元/盎司,即10美元/手。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為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之前的第三個交易日。交割期限為交割月的第一個工作日至最後一個工作日。級別及品質要求:純度不低於99.5%。
9 - 未平倉合約數量,是所有期貨合約未平倉頭寸的累計,是期貨市場活躍程度和流動性的標志。簡單地說,如果一個新的買家和新的賣家進行交易,未平倉合約就會增加相應數量。如果已經持有多頭或空頭頭寸的交易者與另一個想擁有多頭或空頭頭寸的新交易者發生交易,則未平倉合約數量不變。如果持有多頭或空頭頭寸的交易者與試圖了結原有頭寸的另一個交易者對沖,那麼未平倉合約將減少相應數量。從近兩年數據來看,未平倉合約數量達到40-42萬手時往往意味著資金面出現一定壓力,但可能會如何影響金價走勢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
10、11、12 - 與上周數據相比的變化情況;各類頭寸占未平倉合約數量的百分比;每一類交易商的數量。
Ⅳ 期權一個合約是不是有10萬的一個交易量這塊的啊
不同的期權合約,合約單位也不同,目前國內正規的場內期權有上交內所的50ETF期權和白糖豆粕玉容米等商品期權。 50ETF期權每張期權合約的合約單位為1萬股50ETF基金,白糖豆粕玉米等商品期權合約單位為每張10噸,1萬公斤。
期權開戶比股票門麻煩一些,需要有一定的資產要求和交易經驗要求,還要進行一定的考試。 具體開戶流程,50ETF期權開戶找證券公司,也就是券商。 商品期權開戶找期貨公司。
Ⅵ 哪裡能找到美國歷年期貨期權的交易量
美國穀物期貨、期權交易統計
財務年度 月度平均持倉量 年度交易量
期權總持倉量 穀物期權持倉量 期權交易總量 穀物期權交易總量
1990 2614278 197566 61928120 2715382
1991 2658330 193450 60325530 2632788
1992 3309554 244160 69590346 3216275
1993 4071770 207013 76864511 2567946
1994 5066276 240993 99205548 3339533
1995 5439631 347911 95406042 4310729
1996 6172544 537468 100320446 8573628
1997 6767618 490022 105141954 6963377
1998 8072707 475752 124107563 6251033
1999 8358199 461487 123140632 5915391
2000 7422500 631242 102579828 6993655
2001 9937856 570104 141550871 6920657
2002 16417834 581491 213994986 7472194
註:數據資料來源於CFTC歷年報告
Ⅶ 期貨和期權套期保值效果對比,怎麼找到能對比的數據,如何對比,同花順然後拿出兩組對比的數據
同花順這個股票為主的軟體
做期貨很少有用這個的
建議下載個專業的期貨軟體專
這樣數據才全面
前一個問屬題也回答了
下載贏順這個版本
然後你要對比哪個品種
比如豆粕期貨和期權的數據
就可以把這個兩個品種都加入到自選
很方便的
做期貨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歡迎加了隨時咨詢
Ⅷ 在哪裡有股票的換手率,期權期貨的累計交易額
如果是在底部區域說明籌碼洗的干凈主力已經拿足夠,准備要拉升,如果是相對高位出現這么高換手就可能是主力逃跑,頭部也就來了。
Ⅸ 怎麼找期貨和期權數據,然後進行對比
這個簡單
即便沒有期貨賬戶,也可以下載個文華財經
這個軟體不需要賬專戶就可以直接登陸
下載贏順這屬個版本
然後你要對比哪個品種
比如豆粕期貨和期權的數據
就可以把這個兩個品種都加入到自選
很方便的
做期貨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歡迎加了隨時咨詢
Ⅹ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