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國家 投資項目有哪些
互聯網火爆項目很多,但是火爆項目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做的人多競爭也大,兒童安全領域得前景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神兔俠這個項目挺好的,前景大競爭小。
❷ 2019年投資項目都有哪些
網上挺多互聯網項目的,但是好項目像餐飲、童裝等線下居多,需要門店設備等佔用大量資金,兒童安全領域的互聯網項目其實相對更好,朋友做的神兔俠城市合夥人就做的挺好的。
❸ 2019年政府投資佔GDP支出法多少比率
2019年的政府投資佔到了GDP的60%多,這個比例還是非常多的,我們大有發展潛力。
❹ 發改委:今年中央預算投資543億改造老舊小區已全部下達
7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負責人劉世虎、財政部綜合司負責人趙志紅介紹《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劉世虎表示,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43億元人民幣,目前已經全部下達完畢,實現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翻番,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翻番。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支持供水、排水、道路等與小區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養老、托育、無障礙、便民服務等小區及周邊的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將向排水等公益性改造內容傾斜。
十四五時期,將繼續發揮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等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引導帶動作用,有力有序有效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改善民生,提升居住品質,推動城市更新,推進縣城城鎮化,擴大有效投資,帶動居民消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還在會上表示,2019年全國計劃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9萬個,涉及居民360萬戶。今年計劃開工的是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是2019年的近兩倍。
此外,上述《意見》中提出,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具體分三類,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主要以老舊小區的實際情況、居民的具體需求來劃分。
首先,改造的要求和標准不一樣。基礎類是涉及居民基本居住條件和居住安全、日常生活保障的基本設施。因此在工作中要求應改盡改,而且政府的財政資金主要是保障這一部分,而且盡量要求一次性改到位,避免短期內反復改造、多次擾民。
完善類是滿足居民改善型生活需求和生活便利需要的改造內容,比如小區內建築節能改造等。改造內容還是要看老百姓需求。提升類主要是涉及城市公共服務的供給,包括養老、托育等,如有需要及達成一致後,有條件的會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在實踐中,應該結合供給側改革,補齊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給居民提供菜單式選擇。
此外,上述三類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來源不一樣。基礎類的,是最基本的保障,中央的補助以及各級財政投入會重點支持。完善類的,則根據誰受益誰出資,可能一部分要通過居民的出資還有公共資源的讓渡來解決。提升類更要求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的投資,通過設計、改造、運營給予一定的補助和支持,更多的是依靠社會專業化的服務和社會專業化的投入來解決。
❺ 2019年國家 投資項目都有哪些品牌
因為中小型投資項目的投入資金比較少,所以才如此的火爆。火爆並不代表是好項目,火爆也意味著競爭激烈。神兔俠專注兒童安全領域,競爭小市場大,是個好項目。
❻ 2019年有哪些好的投資項目
2019年投資項目有很多,可以考慮下牆畫師這個行業,挺賺錢的,牆繪裝飾一方面以家居、商業環境、公共環境的裝飾為主、另一方面,在倡導社會文明、宣傳公益、宣傳新城市文化、推動城市品牌建設以及幫助城市提升品牌形象中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在牆繪都可以用工具來印了,所以完全無需繪畫基礎了,不用擔心自己不會畫畫了,普通人也可以做出下面這種超級漂亮的牆畫了。
❼ 國家發改委:今年將加強人工智慧、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國家發改委:今年將加強人工智慧、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5G應用上春晚,5G主題投資確定性高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大盤短線猶豫反復,操作上不激進,耐心把握低吸機會
外匯局:QFII總額度由1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
機械行業:2018年挖機銷量新高,2019年看好基建新動能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285.05,跌0.11%;銅46900,跌0.61%;螺紋鋼3549,漲1.60%;橡膠11560,跌1.15%;PVC指數6355,平;鄭醇2505,漲0.36%;滬鋁13305,跌0.67%;滬鎳91680,漲0.69%;鐵礦517.0,漲0.98%;焦煤1257.5,漲2.61%;焦炭2010.0,漲3.13%;布倫特油59.73,跌1.95%。
農產品:豆油5580,漲0.25%;玉米1819,跌0.98%;棕櫚油4638,漲0.22%;棉花15220,平;鄭麥2420,漲0.08%;白糖4769,漲0.08%;蘋果10188,跌0.76%。
匯率:歐元/美元1.15,漲0.06%;美元/人民幣6.77,漲0.11%;美元/港元7.84,漲0.04%。
重點推薦
1、國家發改委:今年將加強人工智慧、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事件: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圍繞「建設、改造」這兩個關鍵詞加大投資力度。今年投資上將聚焦高技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點評:連維良表示,在「建設」方面,今年在投資上將聚集五個方面:一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脫貧攻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強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民生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進養老、健康、教育等補短板投資力度;五是加強生態環保和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而「改造」,就是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高技術、新型基礎設施將成為未來的投資方向。一方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2019年的第一要務,新經濟產業或將迎來更多政策支持;一方面,補短板政策提出具體規劃,新型基建投資或將成為穩投資、穩經濟的重要支點。另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至重要位置,創新型企業將迎來更好的創新環境。因此,未來通信領域的5G、計算機領域的雲與大數據、半導體和新能源領域的設備製造等萬物智能化、互聯化所需的基礎建設投入有望繼續擴大。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今年5G應用上春晚,5G主題投資確定性高
事件:近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報道,2019年春晚將在深圳分會場實行4K超高清內容的5G網路傳輸。這是我國首次進行5G網路下的4K高清電視傳輸。
點評:央視首度完成5G網路4K傳輸測試,顯示了央視主流媒體的技術實力和推動5G的決心。5G作為一項確定性的通信技術升級,其高速率、低時延的網路環境有望給虛擬現實、物聯網等產業帶來支撐作用,作為未來基建投資的重要方向,5G的建設進度和規模有望超過市場預期。近年來,我國政府在5G國家戰略下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十三五規劃和中國製造2025等,支持行業研發,力圖在2020年實現5G商用;此外還促進了參與制定國際5G標準的需求,使中國成為主要的標准制定者之一。5G網路建設大幕有望於2019年開啟,大規模建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5G是2019年電子行業確定性較強的投資主題,基站建設先行,PCB 行業首先受益。在建設初期,建議投資者關注與5G基站建設相關的5G材料板塊和PCB板塊。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市場點評
1、市場點評:大盤短線猶豫反復,操作上不激進,耐心把握低吸機會
周一市場雙雙收跌,兩市成交縮減。盤面觀察,行業板塊跌多漲少,工程機械、煤炭、鋼鐵板塊漲幅居前,軟體、安防、旅遊、保險板塊跌幅居前,近期游資主導的次新股集體大跌,市場情緒表現相對猶豫反復,在經濟數據與政策出台相互博弈下,預計短期市場延續震盪整理走勢。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加強波段操作。建議逢低關注業績增長明確、估值合理被錯殺的品種。建議關注券商、工程機械、電子通信、汽車等板塊。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2、宏觀視點:外匯局:QFII總額度由1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
據外匯局網站消息,為滿足境外投資者擴大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需求,經國務院批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總額度由1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
QFII制度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主要渠道之一。2016年至2018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對QFII制度相關外匯管理進行了重大改革,包括完善審慎管理,取消匯出比例限制,取消有關鎖定期要求,允許QFII持有的證券資產在境內開展外匯套期保值等,極大便利了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渠道投資境內金融市場。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3、機械行業:2018年挖機銷量新高,2019年看好基建新動能
2018年挖機銷量新高,2019年看好基建新動能。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行業統計數據,2018年1-12月納入統計的25家主機製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203420台,同比漲幅45.0%。國內市場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台)184190台,同比漲幅41.1%。出口銷量19100台,同比漲幅97.5%。2018年12月,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16027台,同比漲幅14.4%。國內市場銷量(統計范疇不含港澳台)14269台,同比漲幅12.2%。出口銷量1749台,同比漲幅37.5%。看好相關受益標的。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❽ 今年是2019了,如今的建築行業如何收入怎麼樣,好混嗎
1
2019年建築業發展回顧
一、行業總體表現
1.發展規模增速連續下滑
2019年,建築業新簽合同額增速不容樂觀。前三季度建築業實現新簽合同額18.7萬億元,同比增速為4.38%,不及2018年三季度(7.46%)。按歷史均值估算,2019年有望實現建築業新簽合同額28.8萬億元,同比增長5.4%,較2018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2019年,建築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續走低。前三季度完成建築業產值16.2萬億元,同比增速為6.7%,不及2018年三季度(9.38%)。按歷史均值估算,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建築業產值24.7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1%,較2018年同期下降4.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5萬億元,同比增速為9.3%,不及2018年三季度(11.2%)。按歷史均值估算,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7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0%,較2018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2.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從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中冶7大建築央企年度新簽合同額占建築業全部新簽合同額的比例可以看出,7大建築央企市場份額自2014年後持續提升,至2019年三季度達到31.44%,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築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建築央企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3.PPP延續高質量發展
從財政部PPP項目管理庫入庫情況看,2019年1-11月,管理庫凈入庫項目745個,投資額1.1萬億元。凈增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不足2018年同期的50%,但落地率和開工率明顯提升。截至2019年11月,管理庫項目落地率為66.1%,較2018年底提升11.9個百分點;開工率達58.2%,較2018年底提升10.5個百分點。2019年下半年以來,PPP項目退庫情況較上半年有明顯減輕趨勢。前述情況表明,PPP項目質量不斷提升。
4.對外承包工程市場緩慢復甦
2019年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2085.2億美元,實現營業額1349.7億美元,分別為2018年全年的86.2%、79.8%。對外承包工程市場下半年緩慢復甦,截至11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速提升至12.5%;營業額同比增速自5月起持續走低,截至11月增速為-2.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表現良好,2019年前11個月累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速達41.2%,占對外承包工程比重高達61.2%,佔比持續上升。
二、細分市場表現
1.鐵路建設投資保持穩定
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計劃投資8000億元,實際完成8029億元,與2018年投資完成額(8028億元)持平,完成計劃投資額的100.36%,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體表現平穩。根據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2020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8000億元。
2.公路建設投資小幅回彈
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投資規模小幅增長,增速相較上年略有回升。2019年前11個月,我國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0242.14億元,同比增長1.89%,已實現從2018年低點觸底回升,但增幅不及2012、2013年度。從月度數據來看,2019年同比增速從6月份開始轉好並保持穩定,但環比增速與2018年同期相比持續上下波動,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累計投資大概率回暖,但增長幅度有限。
3.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穩步推進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城軌運營里程達1100公里以上,實現大幅增長,共涉及36個城市,前一輪城軌建設高峰期的成果逐步顯現。全年新開工建設的線路里程超過1100公里,同比大增110%以上,總投資規模達到7600億元以上,表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在經歷包頭地鐵事件後,仍然保持著快速發展。在城軌規劃建設審批方面,2019年國家發改委僅批復了5個城市的建設規劃,分別是武漢市四期規劃、鄭州市三期規劃、西安市三期規劃、成都市四期規劃、北京市二期規劃調整,批復建設總長度約885公里,總投資約6268億元,表明政府有關部門在城軌規劃審批方面繼續保持審慎態度。
4.水務環保建設高速發展
2019年,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緩慢背景下,水務環保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截至11月份,生態環保與環境治理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高達36.3%,高於同期基礎設施投資增速(4%)32.3個百分點;水的生產和供給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高達18.2%,高於同期基礎設施投資14.2個百分點。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8)》顯示,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
5.房屋建築市場趨於穩定
2019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在波動中保持增長態勢。房建施工面積的穩定與房地產市場的韌勁足有很大關系,前三季度房地產施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速為10%。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得力於因城施策的進一步深化,各地政府堅持實施定向微調、保障合理住房需求,行業運行制度更趨完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2019年前三個季度,房屋建築業新開工面積增速為-7.5%,已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增長。其中,地產類新開工面積增速為8.6%,表明除地產以外的其他房建新開工情況堪憂(如公共場館、工業廠房建築等)。從地產類土地購置面積來看,2019年累計同比增速持續為負,後續可能影響到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的增長。
三、代表性企業表現
1.經營業績增速回升
2019年前三季度,七大建築央企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增速較上年明顯提升,增速多在兩位數以上,明顯高於同期全國建築業新簽合同額增速(4.38%)、總產值增速(6.7%)。由此可見,建築央企的市場拓展能力和逆周期調節能力較強,建築央企訂單加速增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2.凈利潤增長與費用管控效果顯著
2019年前三季度,七大建築央企中,中國建築凈利潤為440.54億元,投資凈收益最高為32.39億元,均遠高於其他企業;中國中鐵的凈利潤增速高達26.7%,遠高於其他企業;除中國能建(5.5%)、中國交建(6.4%)、中國中冶(9.2%)以外,其他建築央企凈利潤增速均超過10%。對比2017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發現,各大建築央企的毛利率變動方向不一致,凈利率變動不明顯。近三年來,除中國建築和中國能建外,其他建築央企的三大費用率明顯降低,其中中國交建降幅達3.38個百分點。
3.央企收現比明顯改善
從收現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來看,近三年來,除中國交建、中國中冶、中國能建外,其他建築央企收現比明顯改善。從現金流來看,工程施工企業的商業模式往往為前三季度現金凈支出,第四季度現金凈迴流。近三年,各大建築央企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普遍為負值,其中,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電建2019年的現金凈流量負值進一步擴大。
4.壓降「兩金」效果逐漸顯現
建築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建築央企積極壓降「兩金」,效果初步顯現。2017年以來,各大建築央企「兩金」周轉率結束下降趨勢,從2018年開始提升。從「兩金」規模來看,除中國電建外,其他建築央企「兩金」總額都有所降低;從相對值來看,除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兩金」周轉率變動不明顯外,其他建築央企「兩金」周轉率都有明顯提升,其中中國交建提升幅度最大。
5.戰略活動日益頻繁
2019年建築央企及其子公司、代表性地方國企及優秀民企戰略活動日益頻繁。主要表現為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和產品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裝配式建築、投資運營、房建、水務環保等領域,如中建一局和中建科技投資建設全產業鏈服務的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廠,中建四局成立首個裝配式建築設計中心,中國鐵建成立中鐵建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明確將超高層建築和裝配式建築作為兩個重要提升方向。
二是持續加大國內區域經營力度,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隧道股份、上海建工等企業紛紛瞄準粵港澳、長三角等熱點區域。
三是海外市場成各大建企布局重點,如中國鐵建成立了國際投資公司,並於2019年在阿聯酋先後成立了5家分公司;中交二航局設立了東南亞、中東、南美、東非、南亞、東歐六個區域中心,並全部投入運營;中國建築先後成立土耳其有限公司、喬治亞分公司,進軍西亞市場。
四是國企並購重組步伐加快,如中建六局並購天津振津工程集團70%股權,拓展水利水電業務;中國交建所屬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收購北京碧水源科技公司10.1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中國中鐵收購山西建投集團51%股份;中鐵四局全資收購安徽宏源水利水電建設公司。
五是數字化、智慧化成為轉型升級引擎,眾多建築企業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與實踐,如中國交建、北京建工、隧道股份等。
六是持續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如中交三航局、中建四局開展管理標准化體系建設,中建一局發布《基本管理大綱》,中建五局發布工程總承包管理「651」行動綱要等。七是大力加強企業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建八局、中交三航局、中建四局、中鐵建工、中鐵上海局、中交二航局、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相繼成立了設計、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研究機構,致力於開展技術與管理研究。
2
2020年建築業發展展望
一、宏觀經濟形勢展望
1.宏觀經濟仍存下行壓力
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貫穿全年,貿易摩擦加劇、市場風險升溫,二季度以來經濟明顯放緩,年內GDP呈現「高開低走」態勢。2020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十八大確定的「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收官驗證年,雖然經濟仍將面臨不少困難,但預計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將會持續加大,綜合經濟各項指標表現,預計2020年全年保持6%左右的增長速度。
2.財政政策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2019年以來,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重大財稅政策加速落地。2019年前三季度公共預算收支差額29934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約1萬億元,全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2.15萬億,較2018年增長8000億。
2020年,圍繞穩增長的目標,國家將繼續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財政支出方面,預計支出規模將繼續擴大,更加關注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向重大基建項目和民生項目傾斜,以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債券發行方面,預計2020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2019年專項債大部分用於棚改、土儲兩大領域,並未形成有效的基建投資,按照國務院精神,2020年專項債不得用於上述兩個領域,重點用於交通、生態環保、職業教育等10個領域,將有效撬動基建投資。
3.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將持續發力
2019年以來,央行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利用降准等政策工具,以永續債發行為突破口完善銀行一級資本補充渠道,啟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適度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2020年,經濟增長動力缺乏,企業投資意願不高,貨幣政策仍將採取逆周期調節方式,根據實體經濟與金融環境運行情況的需要,實行相機抉擇和動態調整。
同時,在穩增長的要求下,央行可能會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向製造業、基建、民企等領域傾斜,預計基建、製造業領域中長期貸款需求將上升。
4.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4月開始小幅回落,由3月的階段性高點(6.3%)一路下滑至11月的5.2%,減少1.1個百分點。但是,較2018年最大降幅(2.6個百分點)而言,降幅明顯收窄。
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分化顯著,表現為中部地位維持高位、西部地區緩慢提升、東部地區平穩發展、東北地區增長乏力。
分行業來看,房地產投資增速雖小幅回落,但仍是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的最有力支撐;
製造業投資驟降後有趨穩跡象;
基建投資增速上漲較慢。鑒於國家逆周期政策調節持續發力,2020年基建投資大概率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但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溫和下行,製造業受制於需求不足、短期難有明顯起色,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升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二、建築行業形勢展望
1.建築業將保持穩定發展
一是基建投資溫和回暖。
隨著基建補短板政策陸續出台,基建投資增速觸底反彈,自2018年9月起保持弱復甦態勢。
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堅持穩字當頭,預計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下,基建將繼續發力。
2019年9月國家提前下達部分2020年新增專項債限額1萬億元,且明確規定不得用於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全年投向基建的專項債佔比有望提高至60%,疊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25%下調為20%,專項債可作資本金參與項目投資等規定,基建投資增速將得到提升。交通和市政仍是核心發力點。
2019年道路、鐵路、公路運輸建設投資的增長促進了基建投資的復甦,下半年國家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等重大政策,預計2020年交通運輸投資建設仍將是重點。公共設施管理業占基建投資的比重達4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民生建設等短板領域,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的建設,預計2020年該領域投資將迎來新機遇。
二是城市群+新基建為建築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邁入中後期階段,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輪廓更加清晰。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做出重要部署。在中心城市承載能力提升方面,重點關注民生工程「補短板」、公共服務類項目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線城市的新區建設和特大工業鎮的發展;在城市群內部連接網路完善方面,重點關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的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
目前,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需要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在龐大的應用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基建未來建設前景廣闊。以5G為例,2019年11月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未來5G的產業支撐能力將顯著提升。
三是PPP進入規范化、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政策調整之後,PPP已開始由理性回歸逐步向規范化方向發展。一些以融資為目的的PPP項目和變相包裝的「偽」PPP項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理,符合PPP模式運用本質特徵的項目、綠色環保和惠民類項目的比例顯著增加。隨著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持續加碼,國家明確支持專項債可做項目資本金,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探索PPP與專項債的有機結合,力圖撬動更多的社會投資,發揮對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更強的拉動作用。
四是對外承包工程機遇與挑戰並存。
當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正由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區域沖突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雖然將影響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但部分地區仍有巨大建設需求,如亞太、非洲、拉美等地區。2019年9月,商務部等19部門印發《關於促進對外承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未來傳統EPC和施工總承包模式將逐步向「投建營一體化」轉型,行業的發展將由成本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合作創新、融資創新和技術創新將成為行業發展新的推動力。
2.鐵路建設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十三五」目標任務進展順利,中長期鐵路建設仍有較大空間。根據國鐵集團消息,截止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對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要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意味著,2020-2025年每年的新線投產里程需達到6000公里,其中高鐵500公里,鐵路建設仍有較大空間。
高鐵、城鐵成規劃建設重點。從計劃及儲備開工建設的鐵路項目來看,高速鐵路項目多、投資佔比大,是鐵路建設的重點。當前國家高鐵骨幹網已經形成,鐵路投資建設的主要任務將有所轉換,中西部的高速鐵路、各大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鐵路將成為下一步的發展重點。老舊鐵路升級改造的需求將越來越大。近年來全國鐵路升級改造步伐加快,2019年先後有京通鐵路、成渝鐵路等改造工程啟動。目前我國開通運營達70年的鐵路有2.18萬公里,達60年的有3.23萬公里,超過50年的有4.17萬公里,未來改造需求將越來越大。
此外,國鐵集團不斷加大負債控制力度,其基建投資占資金運用總額的比例持續下降,地方和社會資本投入鐵路建設的資金增多。近兩年各地先後成立了濟青高速鐵路公司、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等一批合資公司,地方合資鐵路項目資本金的出資轉為地方或民營企業控股、國鐵集團參股,越來越多的地方和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建設市場。
3.公路建設市場穩定發展
公路建設投資區域差距逐漸縮小。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區域投資格局保持不變,中部地區與東、西部地區差距進一步縮小。從投資規模來看,西部最高、東部次之,中部較低。從投資增速來看,中部地區公路投資從年初開始發力,以60.4%的增速開啟2019年的趕超步伐,2019年11個月平均增速達到16.4%;東部地區為6.0%、西部地區為-2.0%。2020年,中部地區或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見圖18。
多項規劃推動公路建設發展。2019年國家及地方陸續發布公路建設規劃,地方層面的規劃以高速公路建設為主,國家層面重點推進的內容是城際道路、與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聯通道路、高速公路建設以及既有道路的改擴建等,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進一步提升省際公路通達能力。
公路維養市場發展可期。全年多項公路領域政策頒布,從提質增效、資金安排到農村公路建設,均在內容上與維養市場高度關聯,結合未來建築行業專業化市場培育的趨勢熱點,公路維養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4.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前景廣闊
城軌市場空間廣闊,規劃建設更趨理性。截止2019年底,全國已開通里程和在建里程合計超過300公里的城市僅14個,國家發改委批復的43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還未形成完善的城軌網路,尚不能滿足城市公共交通的現實需要。
2019年,青島、天津、合肥、徐州、無錫、濟南等城市已上報了新一輪城軌建設規劃,遵義、桂林、威海、邯鄲、天水、淮安、嘉興、湖州等一大批城市已完成近期建設規劃及開工建設准備工作。但是在規劃建設審批方面,國家及地方發改部門始終保持審慎態度。
地鐵、市域快軌、有軌電車是城軌建設的主要形式。從2018、2019年新增運營和新開工建設的線路制式結構來看,均是以地鐵為主,市域快軌、有軌電車為輔。未來地鐵是超大、特大型城市的主要選擇,有軌電車是一般大中型城市的主要選擇。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都市圈建設步伐的加快,市區與郊區、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需求越來越大,市域快軌將成為主流形式。
「融合發展」成為城市軌道交通未來趨勢。國家提出要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與城市融合發展,未來城市軌道交通一方面將與其他交通運輸體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將與城市相關產業發展深入融合。因此,城際和市域軌道交通建設,以及以TOD模式為代表的城市綜合開發將成為熱點。
5.水務環保建設市場高位運行
城鎮污水處理進入提質增效階段,農村污水處理能力亟待提高。2019年5月,住建部等部門聯合發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此後各省市也相繼發布各地的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
2020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為30%,遠低於城市和縣城,近年來我國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未來建設前景廣闊。
垃圾分類加速,促進固廢產業發展。2020年作為垃圾分類各地政策落地和執行關鍵之年,46個重點城市將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及立法的建設,以及前端收運及末端處置產能的落實。垃圾分類制度的落實,將對廚余垃圾資源化和垃圾焚燒業務產生巨大影響。
政策終考期促進流域綜合治理。隨著「水十條」和「十三五」規劃終考年來臨,區域性綜合環境整理熱度不減,以長江流域為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的出台,疊加長江大保護,長三角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有望進一步釋放環保需求。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未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有望迎來增量空間,其相關9省區域生態板塊有望受益。
國企入股環保上市民企,重塑市場格局。2019年,國資入股民企現象頻繁出現,如中建集團入股環能科技、中交集團入股碧水源,國資入股可以幫助民企改善財務情況,助力民企投資與業務發展,且「國民組合」更易打造具備資金+技術雙重優勢的企業,未來更有望培育成為環保產業真正龍頭。
6.房地產投資大概率下行
2020年房地產投資大概率溫和下行。2019年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2%,其中土地購置費同比增長17%、建安投資同比增長7.15%。近年來,房企拿地不斷收縮,2019年1-11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為-14.2%,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速為-13.0%,預計2020年土地購置費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將造成房地產開發投資溫和下行。
目前支撐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主要是建安工程投資。2019年建築施工面積處於高峰期,主要得益於存量項目的建設,2020年將迎來交房竣工高峰。在竣工高峰和「住宅建築應全裝修交付」政策雙向作用下,將對下游的建築裝飾業形成利好,建築裝飾業迎來良好機遇。從房屋建設增量來看,調控政策短期沒有放鬆跡象,且銷售疲軟,房企拿地和新開工意願較低,整體來看,2020年房建市場將趨於平穩。
老舊小區改造成為關注熱點。中國城市發展逐漸從增量模式轉為存量模式,城市更新是存量時代下的必然產物,蘊藏著巨大的空間和機遇。同時,我國城市更新更加註重精細化、微更新,重點關注老舊小區改造。住建部預計舊改的整體投資規模超過4萬億元,住建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各地已陸續出台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舊改最大的特徵是「改造」,可以帶動裝修、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等市場的發展。
7.建築行業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2019年,我國在加強建築業治理管理方面繼續發力。在發包承包方面,住建部印發《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
在工人實名制管理方面,住建部和人社部聯合印發《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
在保證工程質量品質方面,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
在市場監管方面,住建部市場監管司2019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深化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完善注冊執業制度、推進建築師負責制試點等;
在材料供應管理方面,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聯合發布《關於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
同時,國家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建築產業工人隊伍的建設。
2019年,住建部印發《關於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加快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工程建設全過程咨詢企業。住建部批准江蘇、浙江、廣西三地開展「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培育試點」,發布《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專業分包制度,大力發展專業承包企業,陝西、四川等地也在積極推動專業作業企業的發展。當前,培育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發展專業作業企業已成為重要趨勢,國家鼓勵工程總承包或專業承包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自有技術工人,壯大建築產業工人隊伍,進一步細化行業分工,推動我國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❾ 2020年可以投資新基建基金嗎
當然,新基建潛力比較大,因為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有政策支持,但是畢竟是理財,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建議理性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