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汽產投:三周撬動六億元資金,疫情下如何做汽車業自救的推手
[億歐導讀]?短短的三周時間,北汽產投已經跟進和幫扶了數十家企業。
(VR眼鏡/Unsplash)
今年年初,北汽產投分別召開了投資策略會和年會,均對投資方向進行了討論。其最終決定,整體仍將維持此前制定的汽車為主線的投資方向,同時基於智能、新能源汽車的跨界屬性,拓展投資領域,把握新汽車、新基建、新經濟下的投資機遇。
從需求端來看,中高端汽車市場幾乎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在中低端市場,也有兩種不同的購車人群,那些剛需人群並不會因疫情而放棄購車,最終在疫情下大幅推遲購車的人群相對有限。
一旦疫情結束,那些挺過「寒冬」的成長型企業有望迎來茁壯成長。
編輯: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戴姆勒股價一年下跌20% ,北汽此時接盤是為了什麼
北汽集團掌門人徐和誼終於趕在退休之前了卻「北戴合」心頭大事。
7月23日,北汽宣布購入戴姆勒5%股份,成為後者第三大股東,持股僅次於吉利集團(9.69%)和科威特主權基金(6.84%)。
北汽為何堅決入股戴姆勒?
雖然北汽與戴姆勒從2003年開始就締結姻緣,雙方的不離不棄和默契合作讓彼此嘗到了許多甜頭,但戴姆勒的境況顯然今不如昔。
始於大眾的「排放門」席捲整個德國汽車工業,戴姆勒未能獨善其身。由於涉嫌排放違規、在車輛中安裝非法軟體以操控排放測試,戴姆勒雖然迄今為止尚未被罰款,但被勒令在德國召回約6萬輛賓士柴油車,這為戴姆勒帶來了數億歐元的額外成本。
戴姆勒最近一年時間股價下挫20%,股票投資者的總體思路是買漲不買跌,這樣的股票K線顯然讓不少投資商失去興趣,北汽為何如此堅決做「接盤俠」?因為這是唯一出路。
作為北汽最親密的戰友,戴姆勒很重要。從2003年開始,雙方在中國市場展開合作,先是成立了合資企業北京賓士汽車有限公司,隨後又成立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銷售汽車。對於戴姆勒這一伴侶,北汽可謂相當依賴,因為其利潤目前主要來自北京賓士。
財報顯示,北汽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1519.2億元,有1354.2億元出自北京賓士,佔比接近九成。另一大合資公司北京現代,在2017年薩德事件爆發後,當年銷量銳減三分之一,此後節節下跌,今年1-5月累計銷量同比下降24.6%至22.1萬輛,曾經輕松年銷百萬的品牌如今風光不再。
再看北汽的自由品牌,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近兩年勢頭不俗,2017年開始扭虧為盈,但2018年凈利潤只有1.55億,若減去44.5億的政府補貼,虧損約達43億。新能源補貼逐漸退坡,2020年全部取消,將讓北汽新能源的經營陷入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穩定與賓士母公司戴姆勒的合作關系,是北汽的首要大事。
③ 北京中昌華達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中昌華達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技術推廣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張萬華
成立時間:2013-11-01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64248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湯立路201號院5號樓11層2單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