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中草葯市場行情怎麼樣
隨著中醫與中草葯在國際醫學上地位越來越高 行業行情當然也越來越好 希望採納 謝謝
⑵ 中葯材現貨交易
成交量與價格、持倉量的關系?
分了四種可明確的情況:
1 成交量上升(表明成交活躍) 持倉量上升(表明資金入場積極)價格向上推動(表明多頭積極開倉,推動價格上漲)可做多
2 成交量萎縮 持倉量下降(表明資金出場)若此時價格下跌(表明多方積極平倉離場)可做空
3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也上升 價格下跌 (表明空頭開倉積極)可做空
4 成交量下降 持倉量也下降 價格上升 (表明空頭積極平倉)可做多
還有兩種待觀察的狀況,此兩種狀況需要結合圖形分析:
a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下降價格上升 圖形如在底部(說明空方主要平倉,多方觀望為宜)如果圖形處在頂部(依然說明空方在平倉,大漲前夕)
b 成交量上升 持倉量下降 價格下降 此時多方平倉主動,如果有資金入場,持倉量上升,價格可反彈。
前四種情況最可靠。後兩種不是非常確定。
成交量是指一段時間內買入或賣出的合約總數。在國內,計算成交量採用買入與賣出量兩者之和。持倉量是指到某日收市時,即沒有對沖了結又沒有到期交割的合約量,一份合約必須既有買家又有賣家,因而多頭未平倉合約數與空頭未平倉合約數相等。
如果買賣雙方均建立了新的頭寸,則持倉量增加。如果雙方均平倉了結原有頭寸,則持倉量減少。如果一方開立新的交易頭寸,另一方平倉了結原有交易頭寸,則持倉量維持不變。通過分析持倉量的變化,可得知資金是流入還是流出市場。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同時期貨價格的變化也會引起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因此,分析三者的變化有利於正確預測期貨價格走勢。
第一,交易量和持倉量隨價格上升而增加,說明新入市交易者買賣的合約數超過了原交易者平倉交易,且新交易者中買方力量壓倒賣方。
第二,交易量和持倉量增加而價格下跌,說明不斷有更多的新交易者入市,且新交易者中賣方力量壓倒買方。
第三,交易量和持倉量隨價格下降而減少,表明市場上原買入者在賣出平倉時其力量超過了原賣出者買入補倉的力量,即多頭平倉了結離場意願更強,而不是市場主動性的增加空頭。
第四,交易量和持倉量下降而價格上升,表明市場上原賣出者在買入補倉時其力量超過了原買入者賣出平倉的力量。
一般情況下,如果成交量、持倉量與價格同向,該期貨品種價格趨勢可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如兩者與價格反向,價格走勢可能轉向。當然,這還需結合不同的價格形態作進一步分析。
⑶ 中草葯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草葯的市場發展前景
中草葯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主要在於現代人崇尚健康自然,更由於西葯之毒性及副作用,以及長期服用造成之抗葯性,使得人類對服用化學葯品產生疑慮,人們急於尋找回歸自然之天然葯物及療法。自90年代開始,世界醫學漸漸重視預防醫學,由治療醫學模式轉向預防醫學模式。更由於人類日趨長壽,平均壽命大幅提高,多數開發國家已進入高齡社會。對於各種老人病,西方醫學可以說是治療乏術。人們更進而尋求替代之自然療法,致使中草葯市場逐年推升。
目前全世界超過130個國家使用中葯,超過120個國家設有中草葯研究機構,研究天然葯物的成分與效應。1996年世界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中草葯市場,超過150億美元,預估到2006年將超過370億美元。以美國草葯市場為例,1985年只有4.8億美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42.8億元,短短13年內市場價值提升9倍。顯示中草葯的發展潛力,可以說是市場龐大,商機無限。國內農產業由於受到加入WTO沖擊,許多產業失去競爭力,有機中草葯的原料生產剛好彌補此一缺口,為因應此一龐大商機及原料市場之需求,相關的研究及生產技術人才,包括中草葯之引種、選拔、雜交、育種、篩選、栽培、原料調制,以及組織培養、生物科技之應用,以及資料庫之建立等專業及技術人才之培育,可以說是需材孔急。對此,必須加強中草葯遺傳育種及栽培之相關課程,培育中草葯高級研發人才。以解決未來中草葯原料不足之問題。此外,應用生物科技於中草葯之製造純化,更是充滿機會與潛力。為因應此一龐大的市場需求,中草葯人才之培育,顯得極為急迫且重要。
目前國內登記之中葯廠超過200家,更有許多健康飲料食品製造廠商,不在此列。美國東部中醫葯公司經銷之中草葯,台商所佔的比例高達70%,產品及原料則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惟產自中國的中草葯原料常因含有禁用農葯或過量重金屬,造成世人的疑慮。此外,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組織(TRAFFIC)最近公布「台灣中醫葯現況及葯用植物貿易」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是全球葯用植物第五大進口國,由1993到1998年間,台灣平均每年進口葯用植物38,177公噸,僅次於香港、美國、日本及德國。1999年台灣進口量上升到53,000公噸。報告指出台灣中葯材最常用的沈香、石斛等葯用植物,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產地被濫采,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顯然對中草葯原料的來源,不能不考慮由本地人工栽培,以取代進口野生中草葯材之來源。顯然未來中草葯原料之本土生產,及有機天然栽培有其獨特市場價值。
⑷ 中草葯的市場前景如何
中草葯的市場發展前景
中草葯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主要在於現代人崇尚健康自然,更由於西葯之毒性及副作用,以及長期服用造成之抗葯性,使得人類對服用化學葯品產生疑慮,人們急於尋找回歸自然之天然葯物及療法。自90年代開始,世界醫學漸漸重視預防醫學,由治療醫學模式轉向預防醫學模式。更由於人類日趨長壽,平均壽命大幅提高,多數開發國家已進入高齡社會。對於各種老人病,西方醫學可以說是治療乏術。人們更進而尋求替代之自然療法,致使中草葯市場逐年推升。
目前全世界超過130個國家使用中葯,超過120個國家設有中草葯研究機構,研究天然葯物的成分與效應。1996年世界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中草葯市場,超過150億美元,預估到2006年將超過370億美元。以美國草葯市場為例,1985年只有4.8億美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42.8億元,短短13年內市場價值提升9倍。顯示中草葯的發展潛力,可以說是市場龐大,商機無限。國內農產業由於受到加入WTO沖擊,許多產業失去競爭力,有機中草葯的原料生產剛好彌補此一缺口,為因應此一龐大商機及原料市場之需求,相關的研究及生產技術人才,包括中草葯之引種、選拔、雜交、育種、篩選、栽培、原料調制,以及組織培養、生物科技之應用,以及資料庫之建立等專業及技術人才之培育,可以說是需材孔急。對此,必須加強中草葯遺傳育種及栽培之相關課程,培育中草葯高級研發人才。以解決未來中草葯原料不足之問題。此外,應用生物科技於中草葯之製造純化,更是充滿機會與潛力。為因應此一龐大的市場需求,中草葯人才之培育,顯得極為急迫且重要。
目前國內登記之中葯廠超過200家,更有許多健康飲料食品製造廠商,不在此列。美國東部中醫葯公司經銷之中草葯,台商所佔的比例高達70%,產品及原料則絕大多數來自中國。惟產自中國的中草葯原料常因含有禁用農葯或過量重金屬,造成世人的疑慮。此外,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組織(TRAFFIC)最近公布「台灣中醫葯現況及葯用植物貿易」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是全球葯用植物第五大進口國,由1993到1998年間,台灣平均每年進口葯用植物38,177公噸,僅次於香港、美國、日本及德國。1999年台灣進口量上升到53,000公噸。報告指出台灣中葯材最常用的沈香、石斛等葯用植物,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產地被濫采,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顯然對中草葯原料的來源,不能不考慮由本地人工栽培,以取代進口野生中草葯材之來源。顯然未來中草葯原料之本土生產,及有機天然栽培有其獨特市場價值。
⑸ 做中葯材利潤大不大
看你選擇什麼市場了。薄利多銷也不錯的。
⑹ 賣中草葯 前景
我是學中葯的,感覺賣草葯掙錢很難。不過中醫葯還是有市場的,但不知道要多久以後。
⑺ 投資種植中葯材發展前景怎麼樣
前景不叫可以 不過時間比較漫長 看你資金狀況了
⑻ 中葯材現貨交易怎麼樣好賺錢不
你說的是中葯材中遠期電子交易吧?高收益孕育著高風險,中遠期的透明度沒有股票期貨高,期貨 中遠期就是一個零和游戲,你賺的就是別人虧的,你虧得就是被主力賺走了。你自己決定!
⑼ 中草葯生意怎麼做
可以聯系葯材公司 你可以到交易中心與葯商聯系,或者葯源地進貨 ,到大的葯材市場如安徽亳州、河北安國等尋找貨源。他們一般都是即買入又賣出的。需要指出的是,市面價格和非市面價格往往差別很大,就我所知,葯商大宗貨物往往是找熟人購買,一般貿易雙方都是老主顧,都有很好的信謄度。市面上價格、質量參差不一,而且摻假的情況相當普遍,所以最好能對行里的規矩和行情有個明確的了解,初次做葯材生意最好有熟悉行情的人幫助,這樣才不至於很吃虧。你可以留心報紙和網上亳州葯市的供求信息和行情。 發貨方面,一般大的成熟的葯材市場都有完善的物流可以利用(大宗的甚至是成火車皮運輸),但貴細葯材如參、茸、蟲草等一般宜專人隨身攜帶運輸(管制葯材好象也要特別運輸)。出售方面,一般是送往制葯廠、大的葯房(這些都以有熟人為宜),也可以在葯材市場租賃鋪面轉手出售(一般是大宗的生意,就象當初買進一樣再賣出)。總之,初次干葯材生意最好要有熟悉這一行的人的幫助。。 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