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資乘數/稅收乘數怎麼算的公式是什麼
Kf=ΔY/ΔT。
Kf=ΔY/ΔT=[ΔC/(1-b)]/[ΔC/(-b)]=-b/(1-b) 稅收乘數要比投資乘數小,而且是負數。這是由於稅收的最初影響可支配收入,而投資乘數的最初影響是國民收入,因此稅收乘數的可這樣表示: Kf=-(K-1)=1-K 其中K表示投資乘數。 收入乘數效應在西方經濟學中通常用以說明稅收對經濟的制約作用。
(1)投資乘數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投資而言,乘數原理就是增加一筆投資ΔI,在國民經濟重新達到均衡狀態的時候,由此引起的國民收入增加量並不僅限於這筆初始投資量,而是初始投資量的若干倍。這個倍數就是投資乘數。
實際利率越低,投資量越大。投資的成本取決於實際利率。如果投資的預期收益率既定,則實際利率越高,利息越多,投資成本越高,投資就會減少。反之實際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資成本越低,投資就會增加。
2. 什麼叫投資乘數
投資乘數理論,普遍理解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有一定數量的存貨可以被利用的情況下,投入一筆投資可以帶來數倍於這筆投資的國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資乘數理論是關於投資變化和國民收入變化關系的理論。凱思斯提出的消費傾向=消費量/收入量,這是平均消費傾向。其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收入增量=△C/△Y,它是按照越來越小的規律變化的。 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是: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資經過一定時間後,可導致收入與就業量數倍的增加,或導致數倍於投資量的GDP。這個理論可用下面的公式概括: △GDP=△I·K (1) K=1/(1-△C/△Y)=1/(1-消費增量/收入增量) (2) 式中△I為新增投資,K為投資乘數。 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是在社會總收入與總消費的基礎上,基於邊際消費傾向而產生的宏觀投資理論,它沒有專門分析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中投資拉動問題。
3. 投資乘數的作用和發生條件
投資乘數: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按照J.M.凱恩斯自己的定義,投資乘數是這樣規定的:「當總投資量增加時,所得之增量將k倍於投資增量」(凱恩斯,1981,第99頁)。」這里的k就是所謂投資乘數,如果寫成數學式子,可以用ΔI表示總投資量的增量,用ΔY表示所得之增量,則可以得到公式ΔY=kΔI。
乘數的理論假定。
1.一國經濟是在未達到充分就業的條件下運行的。如果沒有閑置勞動力,投資不能實際發揮作用,隨著投資不斷支出,貨幣收入成倍增加,會引起通貨膨脹。
2.必須有一定的存貨可以利用。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如果某些產品存貨不足,只能用勞動替代資本或抽調其它生產部門的存貸。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是有限的。用勞動替代資本僅限於生產設備不足的情況,只要最重要的物資供應不足,乘數的作用就會發生障礙。如果從消費品部門抽調存貨,投資的增加則會引起消費的縮減,從而使就業的增加發生困難。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在增加投資後,如果發現物資供給不足,便可從國外進口,或減少出口。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設有把握從國外取得足夠的信貸,也無法影響世界市場價格,那麼增加投資以後,既不能增加進口,又不能靠減少出口來彌補國內的產品短缺,投資的乘數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
3.收入要既分解為儲蓄,又分解為消費。如果將收入全部用於消費,邊際消費傾向為1,投資乘數為無窮大;相反,如果將收入全部用於儲蓄,邊際消費傾向為零,投資乘數為零。
4.投資的決定和儲蓄的決定互為獨立。如果儲蓄決定不獨立於投資決定,投資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促使儲蓄增加,消費減少,會部分抵消投資增加收入的作用;相反,投資減少引起利率下降,促使儲蓄減少,消費增加,則會部分抵消投資減少收入的作用。
5.貨幣供應能適應其需求的變化。在投資運動以貨幣為媒介的現代經濟中,如果貨幣供應量不足以適應投資和消費支出的增加時,投資和消費的增加就會使貨幣需求上升,從而促使利率提高。利率的提高又會對以後的投資意願產生抑製作用,從而影響投資乘數作用。
6.消費和儲蓄水平完全由收入水平決定。如果消費儲蓄所依賴的不只是一年的收入,乘數分析就不會很准確。在這種情況下,短期內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消費的增加就不會很大,乘數也會降低。
7.不考慮對外貿易的影響。在對外開放條件下,擴大出口所增加的收入中總有一部分用於購買本國產品,這樣就會對國民收入和就業的增加起連鎖的推動作用。相反,擴大進口,則起減少國內總需求的作用,影響國內收入增加。
8.投資數量和當時的收入水平以及資本存量的規模無關。
4. 投資乘數的意義
按照對投資乘數理論的一般理解,以為擴大消費就能帶來國民收入的增加。這是極為有害的,它只能導致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將人們引向重消費、輕生產,盲目提倡高消費的歧途。事實上,消費的對象——消費品是靠生產提供的,只有通過生產才能創造出國民收入,消費是不能直接生產出哪怕是微小的國民收入來;消費只能為國民收入的創造提供適當的經濟環境,影響國民收入的創造。提高國民收入的主要視野,應該放在生產建設領域。如僅把目光投向消費領域,那是本末倒置,結果只能使國民經濟蒙受損失。
當投資前供需平衡時,社會存貨是由本期投資帶來,投資引起的銷售收入△Y與投資帶來的國民收入的關系有三種可能,只有在投資引起的銷售收入Y與投資通過生產活動創造出價值為△Y的國民收入在時間上同步時,可以用投資引起的銷售收入代表投資帶來的國民收入,但考慮到固定資產投資的長期性,△I創造出△Y的國民收入時間要比△I引起△Y的銷售收入時間長,第三種可能性一般不會發生,第一種可能性也只是努力的目標,通常只發生第二種可能。那麼,要使第二種可能向第一種可能轉化,使國民收入按照投資乘數增長。唯一的辦法是縮短△I投資通過生產性活動創造出價值為△Y的國民收入的時間,即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投資前供需平衡,社會存貨靠新投資創造出來。
5. 投資乘數
投資乘數是指收入的變化與帶來這種變化的投資支出的變化的比率。
投資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
公式可以表示為k=1/(1-b)或△Y=△I/(1-b)
其中b為邊際消費傾向,△Y為收入改變數,△I為投資支出改變數。
6. 什麼叫投資乘數投資乘數怎麼計算
凱恩斯在消費傾向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乘數原理,乘數原理的經濟含義可以歸結為,投資變動給國民收入帶來的影響,要比投資變動更大,這種變動往往是投資的變動的倍數。通過乘數原理,凱恩斯得到了國民收入( y )與投資量( i )之間的確切關系,將其經濟理論導向經濟政策,並指導經濟實踐。所謂乘數,是指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條件下,投資的增加(或減少)可導致國民收入和就業量若干倍的增加(或減少)。收入增量與投資增量之比即為投資乘數。以公式表示為:k=△y/△i 其中,k表示乘數,△y表示收入增量,△i表示投資增量。同時,由於投資增加而引起的總收入增加中還包括由此而間接引起的消費增量(△c)在內,即△y=△i +△c,這使投資乘數的大小與消費傾向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可用數學公式推導如下: k=△y/△i=△y/(△y-△c)=1/(1-△c/△y) 其中, △c/△y為邊際消費傾向。由上式可見,邊際消費傾向越高,投資乘數越大,反之則投資乘數越小。參考網站列了乘數原理的詳細和經濟意義的分析,如果覺得答案有用請列最佳答案 加速原理是主要說明由於生產量變動如何引起投資量變動。
7. 什麼是乘數原理如何計算投資乘數
乘數原理又稱倍數原理。指由於連鎖反應,某一變數的變化引起另一相關變數成倍變化的經濟理論。
投資乘數是指由投資變動引起的收入改變數與投資支出改變數之間的比率。投資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
公式可以表示為k=1/(1-b)或△Y=△I/(1-b) 其中b為邊際消費傾向,△Y為收入改變數,△I為投資支出改變數。
例如:投資增加100元,邊際消費傾向是0.8,則投資的增加使得國民收入的增加量為
△Y=△I/(1-b)=100/(1-0.8)=500(元)
投資乘數為k=1/(1-b)=1/(1-0.8)=5 即增加1單位的投資支出可增加5單位的國民收入。
8. 投資乘數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投資乘數是投資引起的收入增加量與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率。
投資增加1個單位,國民收入增加的倍數 。根據封閉經濟情況下的國民收入均衡條件:投資乘數如果不靠考慮稅收,則投資乘數形成的原因:
投資乘數是從兩個方面發生作用的。一方面,當投資增加時,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於所增加的投資;另一方面,當投資減少時,它所引起的收入的減少也要大於所減少的投資。因此,經濟學家常常將乘數稱作一把「雙刃的劍」。乘數的作用,在經濟蕭條時增加投資可以使國民經濟迅速走向繁榮和高漲,在經濟繁榮時減少投資也可以使國民經濟避免發展過熱。
乘數作用的發揮要受到一些基本條件和現實條件的限制。一是:經濟中存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資源;二是:經濟中不存在「瓶頸部門」,或瓶頸約束程度較小。
9. 什麼叫投資乘數
投資乘數理論,普遍理解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有一定數量的存貨可以被利用的情況下,投入一筆投資可以帶來數倍於這筆投資的國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資乘數理論是關於投資變化和國民收入變化關系的理論。
凱思斯提出的消費傾向=消費量/收入量,這是平均消費傾向。其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增量/收入增量=△C/△Y,它是按照越來越小的規律變化的。
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是: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資經過一定時間後,可導致收入與就業量數倍的增加,或導致數倍於投資量的GDP。這個理論可用下面的公式概括:
△GDP=△I·K
(1)
K=1/(1-△C/△Y)=1/(1-消費增量/收入增量)
(2)
式中△I為新增投資,K為投資乘數。
凱恩斯的投資乘數理論是在社會總收入與總消費的基礎上,基於邊際消費傾向而產生的宏觀投資理論,它沒有專門分析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中投資拉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