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在政策對低碳經濟的扶持下,高成長型股票基金的前景如何,請高人推薦幾只
低碳經濟是未來的方向,在有利政策的扶持下,高成長型基金必先受益。我買了國泰金牛創新股票基金,該基金主要在國家發展規劃所指引的產業領域內,投資於通過各類創新預期能帶來公司未來高速增長的上市公司,把握具有高成長性企業的快速成長。可以考慮買這只。
⑵ 低碳經濟CDM是什幺
低碳經濟就是減少碳排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因人類活動導致不斷增加的碳排放被認為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因,而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因此全球竭力減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
CDM是國際社會為減緩全球變暖趨勢,在《京都議定書》中規定的三大減排機制之一。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展開碳交易減排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發達國家有減少碳排放的義務,而發展中國家還可以享有繼續排放的權利這一前提下,發展中國家通過實施項目減少碳排放,而發達國家出資購買這部分被減少的碳排放指標。
⑶ 國外有哪些低碳經濟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仍面臨諸多瓶頸 中科院3日發布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2020 年,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至60%,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報告預計如果中國採取較為嚴格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相應的政策措施,並且在有效的國際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下,中國的碳排放可爭取在2030年到2040年達到頂點,之後進入穩定和下降期。 專家表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快速工業化發展階段,要實現上述目標,仍面臨諸多瓶頸。 首先,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中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長期制約因素。據了解,目前全國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煙塵都是由燃煤排放的,大氣污染中僅二氧化碳造成的經濟損失就佔GDP的2.2%。雖然中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以煤炭為主、多種能源互補的能源結構,但是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的65%左右仍為煤炭,這種以煤為核心的能源結構在目前以及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很難改變。 參加兩會的委員和代表們指出,長期來看中國能源消費仍將穩步上升,短期來看擴內需過程中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剛性,加上節能准入和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仍相當艱巨,需要繼續「沖刺」。 代表們指出,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的投入動力在減少,今年節能減排的壓力很大。這時,政府就面臨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選擇。在保增長的時候,如何使節能減排工作跟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發展低碳經濟之間存在著比較尖銳的矛盾。目前中國處於快速工業化的發展階段,重化工業發展比較迅速,水泥、鋼材、電鍍等高耗能的行業含碳量非常高。這也給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帶來了壓力。如何提高這些行業的生產水平和技術,在生產最好的產品的同時使碳的排放量達到最小是我們今後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第三,總體技術水平落後則是制約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嚴重障礙。實現低碳經濟是保護氣候的重要途徑之一,但要真正實現低碳經濟還需要先進科技的支撐。比如甲烷的回收利用、HFC23焚燒、氧化亞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並儲存技術等。 最後,人們節能減排的意識淡薄,更多低碳經濟停留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比如在夏季,如果辦公室空調調高1攝氏度,以每天開10小時計算,則1.5匹空調機可節電0.5千瓦時。每節約1千瓦時的電,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千克;開車時快速啟動和急剎車只能節省4%的時間,而燃料消耗卻增加39%,一些有毒物質排放則增加5倍以上。 美國新能源政策將加大中國減排壓力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對綠色能源,低碳經濟情有獨鍾。奧巴馬在其新能源政策中承諾,在未來10年內耗資1500億美元刺激私人投資清潔能源;實施「總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計劃,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礎上降低80%。 為積極應對碳排放,奧巴馬計劃自2012年起,連續10年撥款150億美元給環境署用於推廣新能源市場化,未來10年建立起一支6450億美元的能源基金,用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清潔環境和推廣可再生能源。 此外,奧巴馬還要求,全球合作建立一個規模巨大的有關溫室氣體排放權的世界組織,如果哪個國家浪費能源就必須購買溫室氣體排放權。顯然,美國期望成為全球清潔替代能源的領頭羊,其必然利用在環保和節能技術等低碳技術上的先發和領先優勢,強制推行限制碳排放等新的綠色壁壘。 在美國新能源技術革新的帶動下,包括英法日在內的不少發達國家政府在最新的拯救經濟計劃中都不約而同地將低碳經濟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英國提出到2050年建成低碳經濟社會;日本正致力於發展低碳技術;德國環保技術產業有望在2020年趕超傳統製造業,成為該國主導產業。這種國際大環境將使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合作成為一種世界潮流,誰掌握了先進技術,誰將掌握先機,掌控世界發展的主動權。 美國的減排政策從布希政府退出《京都議定書》到奧巴馬提出新能源政策,可以說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這無疑會使本來就在國際上面臨減排壓力的中國要面對更艱難的局面。不久前剛剛結束在華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就將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作為訪華的一項重要議題。雙方「在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方面,同意在現有基礎上建立重要的夥伴關系,共同開發推廣清潔能源技術,以盡快轉向低碳排放的經濟增長模式。」專家認為,這預示著中國今後可能會被要求在減排方面更多地「共同承擔責任」。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過去10年中暫時沒有強制性減排的任務,但在今後將面臨著強制性減排的可能性。 代表委員敦促加快發展低碳經濟 九三學社中央在有關提案中呼籲,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以限制排放溫室氣體已逐漸成為全球性共識,對中國而言,發展低碳經濟既是中國負責任形象的展示,也是中國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歷史機遇所在。 關於低碳經濟發展的戰略,提案認為,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尚未有可資借鑒的成熟模式,走向低碳經濟可以有各種發展方向,如發展可再生能源,或者發展碳搜集和埋藏技術等。因此,應盡快組織戰略研究,統籌考慮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現實能源結構,把握世界低碳經濟發展趨勢,明確戰略定位,選擇適合國情的低碳經濟發展道路,循序漸進,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開展經濟發展碳排放強度評價,指導和引領政府、企業、居民的行動方向和行為方式。 關於政策支持方面,提案指出,中國低碳經濟發展還處於初期,必須依靠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引導。除了國際上通常採用的徵收能源稅、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貸款優惠及擔保等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創建清晰的穩定的政策框架。如將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確定近期和長期的碳價格,為碳交易建立起競爭性的商業框架;建立合理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拆除技術轉讓的貿易壁壘;制定支持低碳經濟新技術推廣政策;公布政府支持研發的低碳經濟新技術等。 提案還建議,自主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必須高度重視研發工作,重點著眼於中長期戰略技術的儲備;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理順企業風險投融資體制,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等先進技術;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促進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轉讓。 目前,在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下,上海和保定市已經開展"低碳城市"的試點,而由政府主導的試點示範工作卻還遲遲未開展。提案建議選擇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經濟實力比較雄厚、敢於改革開放的地區,抓緊實施低碳經濟試點示範工作。 代表和委員們敦促,中國面臨強大的外部壓力和自身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需要, 發展低碳經濟時不我待。
⑷ 查諾安低碳經濟股票基金oo12o8今曰凈值諾安低碳今天腖凈值分白凈值是多少
諾安低碳經濟股票(001208)
股票型
高風險
0.8490
單位凈值 [07-16]
0.35%
漲跌幅
--
近3月排名
近3月--
近1年--
最新規模31.80億
成立時間2015-05-12
⑸ 諾安低碳經濟股票型基金怎麼辦理網上交易
可以先開這個股票賬戶就OK的,這個都可以直接買賣的啊
⑹ 國際低碳經濟研究中心的簡介
同時,感謝各有關單位對國際低碳經濟研究中心領導成員工作的積極建議和大力支持!
中心遵守國家法律,致力於推動低碳行業的法律法規建設,推動行業自律,協助政府對低碳產業發展實行監督和管理,組織政府、權威專家調研團對產業進行調研,向政府提供調研報告,為政府制定行業政策、法規、行業標准提供決策參考。向政府反映低碳成員的意願和要求。提出促進產業發展的建設性意見,為政府制定相關產業政策提供依據,爭取政府項目資金,切實有效推動產業發展。
國際低碳經濟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由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各領域專家組成。
對中國能源開發利用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
● 宣傳政府的能源、原材料節約的方針和政策,促進企業節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組織收集、整理和交流國內外能源、原材料節約的先進技術與信息,編輯出版有關出版物;
● 主持研發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方面的新技術(項目)和新產品;
● 推廣節能節材及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新技術(項目)、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開展有償服務;
● 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使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了解節能在低碳經濟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提高他們的管理和專業技術水平;
● 在全國范圍內推薦優秀低碳企業、低碳產品、低碳項目、節能新技術及優秀節能科研成果;
● 舉辦國內外節能科技成果、節能產品研討會和展銷會,及時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產品和技術(項目)的引進建議。
● 定期出版《低碳·中國》雜志,優先向國家有關部門免費發放,同時發放給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家、低碳企業及會員等。
● 定期發布低碳行業百強企業榜單等。
⑺ 諾安低碳經濟基金封閉多久
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一至三個月結束封閉建倉期。
⑻ 中國國際低碳經濟委員會在京成立。
中國國際低碳經濟委員會(籌)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批准成立的國際性低碳經濟研究、交流和咨詢服務機構,是集中低碳經濟研究領域高端人才並廣泛聯系各方面經濟研究力量的綜合性社團組織。現業務主管單位是經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多名常委親筆批示,在民政部依法登記的國際性社會團體。接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