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經理因判斷失誤造成基金巨虧 基金經理會否因自己的投資失誤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從而導致自己破產
按照我國目前的《基金法》,基金公司旱澇保收,投資者虧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照拿高工資,高獎金,這種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經濟效益不與投資者收益相掛鉤的制度,受到大眾的批評,非改不可。
㈡ 新手准備進入股市,希望高手指點
現在指數已經升的太高了.買賣股票時要注意風險.
新股民入市全攻略的網址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blank/xgmgl.shtml
股票入門
http://www.11159.com/gupiao/stock/Index.html
http://www.gubuxia.com/Soft/227.htm首頁 中國股市技術分析俱樂部- www.oinn.cn 中國金融界專業的股票證券之星,指標,外匯,期貨,證券,金融,圖文軟體,中國最權威的股票證券交流中心!
股市馬經:http://www.goomj.com/
股票書籍http://www.8nn8.com/gpsj.htm
新股上市可以查看到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newstock/index.shtml
http://newstock.cfi.net.cn/
1、股票基礎知識了解
http://www.8nn8.com/gpsj.htm
《炒股的智慧》、巴菲特傳等書籍;
2、基本面了解
http://www.cnlist.com/
上市公司、政策的基本了解、財務等
㈢ 同樣是買基金,為什麼他買就賺錢,我買就虧錢
時間及資金管理方面都很重要!從我的投資經驗來說:基金比較適合長期定投,我通過長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麼難事!選擇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還有一點就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基金本來就是追求長期收益的上選。如果是定投的方式,還可以抹平短期波動引起的收益損失,既然是追求長線收益,可選擇目標收益最高的品種,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本來就優選了標的,具有樣板代表意義的大盤藍籌股和行業優質股,由於具有一定的樣板數,就避免了個股風險。並且避免了經濟周期對單個行業的影響。由於是長期定投,用時間消化了高收益品種必然的高風險特徵。
建議選擇優質基金公司的產品。如華夏,易方達,南方,嘉實等,建議指數選用滬深300和小盤指數。可通過證券公司,開個基金賬戶,讓專業投資經理為你服務,有些指數基金品種通過證券公司免手續費,更降低你的投資成本。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時間復利為你賺錢,集中在一兩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選後端收費模式,分紅方式選紅利再投資就可以了!
㈣ 2026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誰履歷如何
2026基金曾任基金經理是蔡立輝先生,武漢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曾任湖北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管理總部分析師;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行業研究員、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行業研究員、基金管理部基金經理;現任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高級研究員。曾於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期間擔任萬家公用事業行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㈤ 寫公開信讓股民贖回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誰
8年前滬指突破6000點時喊基民贖回基金的興業全球基金總經理楊東又在看空了
時隔8年,股市站上4414點後,楊東的看空觀點非常鮮明。2007年,這位「個性總裁」曾在A股6000點高位時,以公開信的形式「苦勸」基金持有人贖回股票基金。
此前,由於中國股市做空工具很少,公募基金通常只能被動做多A股,而基金規模通常與基金公司管理層考核直接掛鉤,基金公司往往傾向於短期規模而並非基民利益,唱多a股、吸引基民購買基金,成為公募基金公司的主旋律。
楊東是中國首個、也是到目前唯一一個敢於放棄公司短期利益、勸基民贖回的公募基金總經理。
㈥ 一隻基金 兩名基金經理
選擇來兩名基金經理主要是為了淡化源基金經理的個人作用,強調團隊的左右,這樣的話,會增加投資人的信心,否則,當基金換經理了,會導致投資人選擇贖回的,因為一些投資人很迷信金牌基金經理,過分看重個人對基金的影響
沒規定可以有多少基金經理,一般就是雙人組合了,人太多了,也不好,亂的很,不好協調投資策略
㈦ 求一基金經理名字,還有包括他之前寫的畢業論文
找了大半天才找到。資料如果還可以,就給點分吧。如果不全,就給我發信息或者去網路一下。
私募崔軍
崔軍
證券從業經驗已有15年。大學畢業論文就是探索股票中的RSI技術,一度被很多機構引用。曾獲得過1998年全國博經聞薦股比賽冠軍,2001年萬聯杯實盤股票比賽冠軍。曾意圖進駐賽馬實業(34.55,-0.44,-1.26%),業界一度稱作私募基金爭奪上市公司控制權第一案。
這個民間私募的勃勃野心開始昭然若揭,甚至這個野心涵蓋了上海灘上最早一批本土私募的強烈心願——進駐一家上市公司董事會,製造一艘不同凡響的資本航母。
東方早報理財一周報記者/仇曉慧
崔軍第一次轟炸性地進入媒體視野是在2008年7月。那時,很多媒體競相報道了一條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博弈的新聞,在業界一度稱作私募基金爭奪上市公司控制權第一案。
而這家意欲進駐賽馬實業的上海私募,正是由崔軍一手創立的寶銀投資。寶銀投資在2007年下半年就開始瘋狂地收集籌碼,無奈這場聲勢浩大的金融資本的襲購計劃在賽馬實業投放新的生產線後徹底化作泡影。
然而,這個民間私募的勃勃野心開始昭然若揭,甚至這個野心涵蓋了上海灘上最早一批本土私募的強烈心願——進駐一家上市公司董事會,製造一艘不同凡響的資本航母。
崔軍在接受理財一周報記者采訪時屢次提到巴菲特。他強調自己最核心的投資理念是師承於此。他說,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早就是巴菲特通過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由一家紡織行業的上市公司變身而來,由此開辟了巴菲特私募運作史上的嶄新世界。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痴人說夢的幻想,也或許只是一個在資本游戲過程中編織出的迷人謊言。然而,在記者與崔軍進一步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崔軍對實現這個想法十分迷戀,心願虔誠。崔軍認為,目前產業資本已經抵達了百年難遇的歷史低價,這也意味著,這個百年難遇的契機讓自己與資本航母心願只有觸手可及的距離。
如果歷史真的到了一個神奇的時刻,那崔軍是否會成為這個資本命運的寵兒?記者知道,他目前不到40歲,證券經驗已有15年。他的大學畢業論文就是探索股票中的RSI技術,一度被很多機構引用。他曾獲得過1998年全國博經聞薦股比賽冠軍,2001年萬聯杯實盤股票比賽冠軍。這些名頭距今已有些時日,但分別代表了他不同的操作階段。他說,坐莊是一件很過時的事,他已經從巴菲特身上,找到了永遠賺錢的方法。他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從這個成功的資本市場的巨人身上復制滾雪球的經驗,且樂此不疲。
或許,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即將出現。崔軍從2001年開始復制巴菲特的投資秘訣。巴菲特永不虧損的投資秘訣就是安全邊際,用0.4元的價格買進價值1元的東西。在2008年大盤暴跌60%~70%的情況下他們還是獲利的,上海寶銀投資准備進入賽馬董事會的賽馬實業跑贏大盤237.28%。有一項統計:2007年10月15日大盤6030點時賽馬收盤價15.5元。2008年1月6日大盤報收1937點,下跌了4093點,大盤下跌了67.88%,賽馬收報20.12元(還分紅0.18元),還上漲了30.96%,跑贏大盤237.28%,最高還漲到了25.81元。崔軍認為,這可能就是價值投資的威力。
就買創新高的股票
理財一周報:你大概什麼時候開始炒股的,是什麼契機讓你做起私募?
崔軍:我在1993年入市的,其實我那時候不太懂,憑著感覺東買西買。我當時比較迷戀技術分析,江恩理論什麼都仔細研究過。然而,那一年市場大跌,我很清楚地記得,滬指數從1000多點跌到325點。我拿了5萬元資金入市,一下子虧了一半。這時候我突然發現,技術不是萬能的,然後就痛定思痛,琢磨百戰百勝市場的方法。我當時在書店裡無意中發現一本書,叫《國際九大基金經理談訪錄》,裡面還有羅傑斯,那時候他還沒像現在那麼出名。其中有一個人的想法給了我很大影響,那人叫歐內爾,他是這批基金經理業績最出眾的一個。他提出一個操作方法,買進任何一個股票都是在創出新高的時候買進。買98%的人不敢買進的股票,其實這是一種逆向思維。有人做過一個研究,80%的人炒股票是輸錢的,10%不虧不贏,只有10%的人是賺錢的。如果要成為那10%賺錢的人,必須得使用逆向思維。買創出新高的股票,98%的人不敢買的股票。我就開始嘗試了,結果屢試不爽。我印象最深的一隻股票叫天大天財,現在改名叫鑫茂科技(8.96,0.08,0.90%)。它有一天突然拉出一個漲停板並創出歷史新高。我在第二天跳高5點的時候全倉買進,買進之後天大天財再次封住漲停,沒想到第三、第四天接連漲停,連續5天漲停。當時在證券營業部敢追高買進天大天財股票的只有我一個人。那時候是1997年,市場很低迷,然而這只股票卻天天漲停,於是有人把它叫做天天發財。當時還有一隻股票叫清華同方,我也追漲買進,獲得了很好的收益。我就靠追漲了幾只股票,來回操作,獲得了第一桶金。由於在市場低迷時我被逼還債,最初的起始資金只剩下6000多元,到了2000年,我的資金翻到了130多萬元,這時候,我所在的證券營業部的一些機構知道我股票炒得好,就把資金交給我,我就自然而然地做起了私募。
理財一周報:這種創新高炒股票的方法,有什麼操作依據么?
崔軍:其實這是一種高買高賣的方法,比較適合小資金運作,而且是一種短線投機的方法。我買的時候,正好是突破的那一刻,盈利速度相當快。記得當年一些科技股,從5元漲到120元,一翻就是20多倍。事實上,莊家也抓住了散戶的一些心態,一些散戶以為價格回落就安全了,事實上莊家正在灌壓出貨,把籌碼倒給你,反而是向上突破的時候,98%的散戶不敢買進,而此時卻正是莊家掃貨籌碼最集中,散戶最應該沖進去的時候。我們當時只要看見一個股票放出巨量創出歷史新高時,就馬上買進.我們這樣操作每次都獲利巨大。
理財一周報:並非每一個漲停板都值得投資,其中該如何選擇呢?
崔軍:有四個選股點,第一是創出歷史新高;第二是業績高速增長;第三是股本相對較小;第四就是在熊市後期這個時間點。我覺得這個方法在熊市末期尤其適用,在我看來現在就處在熊市末期,現在買股簡直就是世紀性的機會。
理財一周報:我知道你曾經獲得過1998年全國博經聞薦股比賽冠軍,與2001年萬聯杯實盤股票比賽冠軍,能否聊聊你當時獲勝的關鍵?
崔軍:在1998年,博經聞搞了一個每周薦股大賽。我當時選中的阿城鋼鐵巨量突破並創出新高,之後我並不知道科利華收購的資本內幕,我主要是從走勢上、形態上發現一些異常。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該股動靜不大,處於對峙狀態。沒想到這只股票最後沖得很高,成為那一年的大牛股。2001年的那一次,我看中了基金景博,那時在2001年5月這只基金創出新高,我馬上全買進。那時候大盤見了大頂,別的股都在下跌,這個基金卻天天上漲。說來很有意思,我觀察了這只基金好幾天,發現它的成交量很少,每半小時才成交一筆,然而價格卻一直在往上走,還創出新高,說明主力高度控盤,控盤比例高達70%。那天我研究得很晚,我也很沖動,發現這個潛力品種後第二天一把打進。莊家發現後密密麻麻壓盤,整整壓了三天。我就紋絲不動。他也沒有辦法,只好往上拉,我輕松獲利40%~50%。
理財一周報:那之後你怎麼又開始關注巴菲特的?
崔軍:畢竟創新高買股的方法並不是每個時間都適用,而且隨著我手上操作的資金規模變大,就必須考慮一種能夠穩定賺錢的方法。我發現巴菲特的方法是不會虧錢的,投資秘訣是用0.4-0.5元買進價值1元的東西,基本上可像巴菲特一樣做到百戰百勝。這就不僅要看技術面,更要看基本面。我在2001年的時候開始進行價值投資。那時候正好國有股減持,市場低迷。我用價值分析的方法發現了茅台。我認清了價值之後,就堅定持有,就算短期回調,我也捏在手裡。結果那一年,滬指從2200多點下跌到1000點,茅台不僅沒有虧損,還小有盈利。此後,我還通過這個方法投資了海油工程(8.05,-0.08,-0.98%),同樣受益頗豐。
理財一周報:能否簡單說說這些年來你的盈利路徑?
崔軍:在2006年的時候,我發現有色金屬開始瘋漲,銅從1000多美元漲到8000多美元。我當時就看了幾只股票,我發現雲南銅業(26.74,-0.16,-0.59%)與江西銅業(41.85,-0.18,-0.43%)都不錯。但是雲南銅業是在現貨上賣銅,賣的價格比較高。而江西銅業是在期貨賣銅,賣得很低,於是我就選擇了雲南銅業和江西銅業,這兩只股票後來也漲得很好。我們當時在4元多買的雲南銅業後來漲到了98元。江西銅業當時股改前在6元多買進,復牌後當天漲50%多後一下沖到20多元,我們獲利巨大。後來由於鋅價上升,我還買了馳宏鋅鍺(26.52,-0.30,-1.12%),這只股票盤子小,我大約是在30多元左右買的,這時候基金拚命在砸盤,最低打到過29.8元。但我測算了業績,公司每股收益從0.8元跳到5元左右,我按10倍市盈率,就是50元,20倍市盈率就是100元。很多基金認為銅市盈率按10倍來定,但我們市盈率是動態的。我們就堅定不賣。後來,馳宏鋅鍺從30元一下子漲到200多元,相當於兩個10送10,我們是30元買的,賺了7倍多。我們覺得這時候價格有些離譜,開始尋覓更適合價值投資的品種,這時候我們發現封閉式基金折價很厲害,打了5折,是個很好的套利對象。那時候,大盤漲,基金也漲,漲得比大盤更厲害,從5折漲到7折、8折。2007年的時候,我們找到一個品種叫基金銀豐(1.014,0.00,0.10%),它有個協議,表示一年後轉為開放式基金,當時基金的價格是6毛,這個協議意味著轉開放式後必須以1元的價格給投資者。然而,這只基金也不開持有人大會,還說這協議表示可轉可不轉,總之有些詭辯。然後我們就依照基金法自己召開持有人大會,還給管理層發了公開信,我們認為銀河基金違反了契約,另外我們還與QFII也聯系了。後來,他們為取消折價就開始大比例分紅,每個季度分紅,連續四個季度。每份基金分紅1.42元。這個品種,又讓我們套利200%。
熊年跑贏大盤237%
理財一周報:從去年開始市場變得不太好,你們盈利情況如何?
崔軍:我們在這個階段主要操作賽馬實業。我們做過一項統計,在2007年10月15日大盤6030點時賽馬收盤價15.5元,截至今年1月初,大盤1937點,大盤下跌了67.88%。然而,賽馬收報20.12元(還分紅0.18元),上漲了30.96%。如果下跌67.35%還獲利30.96%,相當於跑贏大盤237.28%,該股最高還漲到了25.81元。
理財一周報:能否說說是如何操作賽馬實業的?
崔軍:我們在2007年7月份就開始關注賽馬實業。期間我一直在研究商品,心想,銅鋅都漲成這樣了,而賽馬水泥價格仍然是每噸198元,顯然是個滯脹的品種。而且,因為環保,國家關閉了不少小水泥廠,而賽馬實業的水泥壟斷寧夏,壟斷率將近60%。寧夏又有三條鐵路要修,我想,這兩三年的水泥總是供不應求,而賽馬實業當時只有12元錢。但是我們買的時候,基金正在殺盤。我們是從2007年7月開始買的,基金砸盤到10元多,我們沒動,繼續買。後來基金也開始買了。當時參與的基金不多,根據數據,我們知道當時只有七八家基金,而我們知道賽馬水泥廠一般每年一季度虧損,二、三季度賺錢。2007年10月16日,大盤見頂,這時候賽馬實業價格到達十六七元,我們還是沒動,一直等到賽馬拉到25.8元,我們開始慢慢減倉,減了70%,因為當時市場很瘋狂,趙丹陽在3500點賣空股票,但大盤逼空漲到6000點,我們也沒有完全出完股票,於是在2008年6月份去賽馬實業進行調研。這時,水泥的價格變成了400元一噸。我們在水泥廠門口,他們直接說398元一噸,問我們送到哪裡去。我記得我是晚上開車去的,還在現場進行拍攝。我想,水泥從每噸198元到219元,後來又漲到398元,於是更有信心了,回去後就繼續買,那時候大盤受到地震影響,盤面不行,我們就高拋低吸。我們本來想等它們價位到7元多的時候,買個1億多股進入董事會,然而在7月份接觸董事會的時候,他們對我們很抵觸,於是我們就減了一部分。後來,賽馬跌到8元多的時候,一個漲停就開始反彈,我們又慢慢接回來。這時正逢國九條出台,股價一路飆升。我們大概在十八九元時出貨,盈利頗豐。我退出來一方面是發現,現在沖進去的基金太多,我統計過,大約有50多家基金,估值已比較高了。賽馬水泥最高的時候漲到過460元/噸,然而,我考慮到2009年水泥是否會跌價,畢竟銅價從8萬元一噸跌到2萬元一噸,鋅從4萬元一噸跌到8000元一噸。
理財一周報:年末的時候到現在的行情不錯,你的收益如何?
崔軍:我們在去年年底在香港買了馬鞍山鋼鐵和重慶鋼鐵(3.84,0.00,0.00%),當時馬鞍山鋼鐵最低跌到0.87港元,重慶鋼鐵最低跌到0.7港元,我們發現馬鞍山鋼鐵只有凈資產的20%,重慶鋼鐵股價只有凈資產的18%。重慶鋼鐵是重慶最賺錢的公司,而且公司沒有在高位囤積鐵礦石,鐵礦石價格暴跌公司鋼鐵生產成本又大幅度下降,就算鋼鐵跌價,對公司業績影響也不大。我就大量買入H股重慶鋼鐵和H馬鞍山鋼鐵,果然我在一元左右買入馬鞍山鋼鐵後,馬鞍山鋼鐵一下漲到3元多,重慶鋼鐵也從0.7元一下子漲到2.5元多。現在重慶鋼鐵還只有凈資產的50%左右,我們還堅決持有。
理財一周報:那你接下來看好什麼股票?
崔軍:我看好目前價值低估的股票。諸如現代投資(20.19,-0.01,-0.05%),這是一隻高速公路股。你想,現在中國100人中有3部汽車,而美國100人中有80部汽車,就算中國以後100人中有10部汽車,那交通運輸的業績也要翻三倍,現在是1.6元,就算翻一倍,就是3.2元,2倍就是4.8元,如果市盈率20倍,那就是98元,投資風險很小。中長期而言,高速公路很賺錢,不像保險、金屬,有很大的風險性,像商品價格暴跌,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暴跌。而高速公路業績只會穩步上升,它屬於抗周期性行業。
理財一周報:為何這只股票現在價格一直萎靡不振?
崔軍:前段時間有人造謠,說高速公路不收費,很多基金經理、散戶害怕,就紛紛拋貨,也不管價值投資理念。而我們認為,隨著燃油費,二級公路不收費,但高速公路還是收費的,這樣一來,政策性風險就沒有了。國家在鼓勵高速公路發展,所以收費肯定是一個國策,如果不收費,哪有錢去大力發展高速公路。我認為現在的股價是整體向上的走勢,趨勢已經扭轉了,很可能啟動一波大行情。
今年就挑市盈率低的買
理財一周報:如何看待2009年的市場機會?
崔軍:我們認為,現在是買股票的最佳機會,百年一遇。因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創造了最好的買股機會,而危機造成了股價的嚴重低估。看香港股市,由於外國人為了回籠資金救本國總部與銀行,不惜成本賣出。有人說市場到了1000多點,中國經濟可能崩潰,然而我們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我覺得,兩年之內,必然會出現10倍股,5倍股。暴跌之後必有大漲。有100多家公司都在回購股票,政策也鼓勵大家買進股票。到時候平準基金肯定會入市的,漲幅更加難以想像。華爾街完蛋了,反而是孕育著最大機會的時候,要相信在市場上,90%的人都看空的時候我們堅決看多。
理財一周報:那對於投資者而言該如何把握?
崔軍:賺錢的原則就是必須是低買高賣。只要挑選市盈率低的股票買進就行了,市盈率15倍的時候買進,30~60倍市盈率的時候賣出去,況且牛市的時候一般市盈率高達60~100倍。另外,最好是投資低於凈資產50%以上的股票。巴菲特也說過,現在就好像好色小夥子到了都是美女的島上,卻沒有人挑,我覺得大把的錢都在地上放著。買一些好的股票,捂著就可以了。前段時間,外資機構拋售銀行股的時候,私募瘋狂買進。我們做了分析,為何銀行股又有了價值。因為在中國,個人不能開銀行,而目前有些銀行的股價只是凈資產的8折,甚至更低,而銀行是把百姓的錢貸出去,賺取差價,這利滾利的盈利模式是很可怕的。我們只要選擇一些資質好的、買雷曼債少的銀行就註定賺錢。畢竟銀行國家會保護,不會讓它們破產的。而且國家政府也在買進銀行股,只要發出一個調整利息的政策,就可以賺取暴利。而且,目前銀行股的股價已經將利空的一面提前反映了,像現在這種錯殺的股票還是很多。鋼鐵還可以套利,諸如邯鋼,低於凈資產,市盈率又低。所以,有錢就買進,瘋狂地買進,兩年之後必然有豐厚回報。
理財一周報:你是不是集中持股?如果集中持股,為何要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呢?
崔軍:我們是集中持股,我近期在A股就做了賽馬實業與現代投資這兩只股票,太多顧不過來。為何不怕公開,因為我們不是坐莊,是做價值投資。我們需要的別人認同我們,與我們聯合買進。坐莊要收集籌碼,出貨時要出利好,這是違規的。現在坐莊都是虧錢的,你想,如果莊家手上有5億元,一年賺30%,10年就是115億元,到時候肯定無法出貨的,像德隆,最後是撐不住股價的。像這次太行水泥(13.40,-0.26,-1.90%),最後總共拉了10個漲停,游資可能還沒辦法撤出去的。而我們是看好了價值低估的公司,等到價值高估的時候再賣出去。有價值的股票,就算莊家把籌碼扔給我們,我們也不擔心虧錢,總有人會過來把價格拉上去。而且,我們也不做短線,就好像看跳舞要支付門票費一樣,到時候賺的錢都不夠支付手續費。
做中國伯克希爾·哈撒韋
理財一周報:此前,你說要進入賽馬董事會,結果未成,更像是一種炒作股價的方式,能否說說你怎麼會想到進入董事會這一提法?
崔軍:金融危機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控制上市公司的最佳機會。現在我們就與一家上市公司達成了協議。我們可能通過增發的方式控制它1億股股本,進入公司高層。現在,很多公司增發都發不出去。我們現在正在跟董事會談判,保證我們18%以上的利潤,如果沒有達到,上市公司就得回購。我最近也在做一個私募產品,有些客戶比較喜歡保本的產品,他們經歷了熊市之後,已經變成了風險厭惡型,我們這個大項目,也正好符合客戶的需要。
理財一周報:你除了做這個項目,另外還有項目么?
崔軍:我另外還在做一個陽光私募。這是沒有保本的,但有可能實現5~10倍的收益。年後有好幾個項目都要進行。我們計劃,保本的大項目規模在3億元左右,其他信託規模在1億元左右。我們希望像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那樣,能夠做一個擅長資本運作的上市公司,再用錢去並購其他上市公司,同時也進行資金動向披露。此前,巴菲特也是收購了一家紡織行業,之後把紡織業務剝離,做成了一個比較純粹的基金運作公司。
理財一周報:那你覺得進入董事會的最大阻力是什麼呢?
崔軍:關鍵是要與董事會達成共識,協助我們進入。之前賽馬實業(34.55,-0.44,-1.26%)、現代投資(20.19,-0.01,-0.05%)就是因為董事會排斥我們這么做,諸如賽馬實業沒有跌到我們預想的7元錢,反而價格提高了,我們也就沒能成功進入董事會。
理財一周報:是否還存在體制上的壓力,巴菲特經驗能否適用於中國國情呢?
崔軍:我認為財務的經驗是可以復制的,國內與國外的資本市場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堅信巴菲特所言的復利的力量。做到每年獲利30%,是我目前可以掌控的。每年復利30%,10年後13.79倍,15年後51.19倍,20年後190倍,50年後49.79萬倍。我現在所做的,就是復制巴菲特滾雪球的經驗。
㈧ 怎麼能查到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記錄最好能有個實際的例子
這個在那個指南針軟體公司里可以查到
㈨ 基金經理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您好,
基金(基金經理)的社會價值:
1.基金大幅降低了參與資本市場的門檻,使更多的人有可以成為投資者並分享市場的收益。
說個最新的,房產信託基金(REITs),在這種基金出現之前,普通家庭除了傾全家之力買一套房子以外幾乎沒有投資房產的渠道,寫字樓就更別想了。而5月21日國內的第一單,中信的房產信託基金已經推出了,實驗性的,標的是中信自己的兩幢大樓。如果未來幾年這種產品越來越多,那麼幾萬元投資房產,甚至持有一個房產投資組合了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了。
2.基金更有可能實現相對穩定的回報。
「穩定「是否值得追求?雖然每個人對回報的期望都不同,但至少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穩定的回報是件好事情並且願意為此付出一定成本。
基金可以通過將許多不同的不那麼穩定回報組合起來,得到波動率較低的回報,進而讓每個基金投資者都得到平穩的回報。如果全社會都參與進來,則全社會的回報都能更平穩。
舉例說明這一點,假設社會只由兩個人構成A,B,A預期未來4年的收入是8,0,8,0,B剛好相反0,8,0,8。A,B都不舒服,因為收入波動太大了,只要A,B能平分收入,就能變成4,4,4,4,皆大歡喜。
實際市場很復雜,收集和處理信息需要很多知識和時間,就需要有人專門做這件事情,把無數的As,Bs組合起來,這些就是基金經理。
目前為止,結果不錯,94年以來,Credit Suisse對沖基金指數的夏普比率(收益/波動率)≈0.8,SP500夏普比率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