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柔性屏幕概念股有哪些
維信諾002387 :公司已與小米合作開發出柔性屏手機並可量產;
中京電子002579:子公司元盛電子研發生產的柔性印製電路板(FPC)及其組件(FPCA)產品能夠適用於曲面屏和折疊屏, 已供貨京東方、深天馬等;
得潤電子 002055公司的柔性線路板可用於柔性屏;
丹邦科技 (002618)公司的TPI碳化膜有望在柔性顯示屏、柔性太陽能發電等領域應用;
深天馬000050 :公司柔性屏已量產;
聯得裝備300545 公司柔性屏造設備已供貨蘋果客、有京東方、華為等,柔性AMOLED貼付等最新設備已可用於量產;
中穎電子300327 公司開發的晶元可用於柔性屏,並以供貨國內多家OLED廠家;
蘇大維格300331 公司光刻設備可用於柔性電子;
智雲股份300097公司設備可用於柔性屏

(1)蘇大維格投資者互動平台擴展閱讀
柔性AMOLED屏幕仍有龐大的缺口,其在智能手機領域滲透率正在加速。據IHS預測,到2023年,柔性AMOLED在手機屏幕的滲透率將從2018年的10%提升至24%,期間OLED屏幕將供不應求,而國產化則有望提速。
2月24日,華為官宣折疊屏手機,次日柔性屏概念股大面積漲停,京東方A、深天馬A、領益智造等多達9隻股票漲停。
本次華為Mate X手機正式發售也吸引了主力資金的關注,昨日京東方A大量資金湧入,成交量相比前日增長近3倍,股價上漲3.3%。
作為華為的直接競爭對手,三星是全球最大的AMOLED屏幕生產商,為了不受制於人,華為盡可能避免過於依賴三星的AMOLED屏幕,採取的措施是扶持國產面板巨頭京東方和深天馬。
早在2017年,京東方就已宣布成都工廠第6代AMOLED柔性顯示屏生產線實現量產,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生產柔性顯示屏的國家。京東方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生產的柔性AMOLED屏幕供應華為Mate X手機。
大眾公用通過參股的深創投間接持有柔宇科技股權,越秀金控旗下子公司越秀產業基金管理的國資創新基金也投資了柔宇科技。柔宇科技的首款折疊屏機型——FlexPai早在2018年就已經發布。
努比亞和維信諾聯合發布了全球首款柔性屏「腕機」努比亞α,此前曝光的小米雙折疊屏手機也是和維信諾共同開發。另外,小米手機新品CC9 Pro手機柔性屏同樣由維信諾供貨。
⑵ 2015年8月19日國家抄底了哪些股票
匯金持股3.36%成葵花葯業第一大流通股東
今日葵花葯業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台上公布,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450,200股,占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的比例為3.36%,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匯金成浙富控股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浙富控股在互動易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截止到2015年8月15日,公司股東總戶數為161686戶。匯金及證金公司持股占公司總股本已超5%,其中匯金公司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匯冠股份:中央匯金持有公司0.85%股份
匯冠股份(300282)8月19日午間公告,截至2015年8月14日,證金公司沒有直接持有公司股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1,030,500股股票,占公司全部股份的0.85%。
長信科技:中央匯金持有公司1.42%股份
長信科技(300088)8月19日午間公告,截至2015年8月14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6,917,400股,占總股本的1.42%。
蘇大維格:中央匯金持有公司0.94%股權
蘇大維格(300331)8月19日午間公告,截至2015年8月14日的股東名冊,證金公司沒有直接持有公司股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872,700股股票,占公司全部股份的0.94%。
安諾其公告證金公司和匯金公司持股情況
安諾其公告證金公司和匯金公司持股情況:截至2015年8月14日,證金公司沒有直接持有公司股票,但通過資管計劃合計持有公司12,008,000股股票,占公司股份的2.28%;匯金公司持有公司4,023,800股股票,占公司股份的0.76%。
證金公司持有東旭光電2.08%股權 為第三大股東
東旭光電(000413)8月19日午間公告,截至2015年8月14日,證金公司直接持有公司55,391,613股,占公司總股份的2.08%,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其次,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直接持有公司24,205,500股,占公司總股份的0.91%,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匯金持有閏土股份2580多萬股 為公司第三大流動股東
閏土股份(002440)在互動平台公布了匯金和證金的持股情況,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2580多萬股,為公司第三大流動股東;證金公司通過多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7710多萬股。
證金公司成格力地產十大股東之一
格力地產(600185)今日在上證E互動上表示,證金公司直接持有其股票,為十大股東之一。
證金購入飛天誠信1024萬股 占公司總股本的4.9%
飛天誠信在互動平台上表示,截止到8月15日股東人數為15,417,截止7月15日證金公司購入102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
證金持有博瑞傳播3.85%股份 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博瑞傳播在互動平台上披露,截至2015年7月31日,證金公司持有本公司總股本3.85%股份,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及。
⑶ vr設備出貨量增長 vr概念股有哪些

相關概念股一覽:
A股上市公司中,光線傳媒(300251)全資子公司光線影業與光線傳媒一起於2015年4月投資了北京七維視覺科技有限公司並持有其40%股權。此外,虛擬現實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聯絡互創、恆信移動、星星科技、蘇大維格等。
川大智勝(002253)
2013年8月份,公司生產的塔台視景模擬,是國內唯一滿足民航、軍航招標需求的產品,由於國外產品的定價普遍偏高,公司幾乎獨佔了國內市場,另外公司的航管雷達模擬機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95%以上。公司在塔台視景模擬機基礎上研製完成了基於視覺合成技術的「虛擬機場」,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及當今國際同類系統的先進水平。
2016年2月,公司與奧飛動漫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的軟硬體技術、IP、內容和渠道優勢,在動漫IP、智能硬體產品、兒童乃至家庭娛樂虛擬現實產品,軟體應用開發等智能領域開展全方面的深度合作。雙方將合作開發全景互動虛擬現實內容,並向教育和科普領域推廣。
絲路視覺(300556)
收起公司是從事以CG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業務,是專業化、全國性的CG視覺服務提供商,公司首發募投項目將投入2236.81萬元投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在今後三年重點推進研發項目全息成像與虛擬/增加/混合現實技術等。
東方網路(002175)
2015年12月14日午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水木動畫有限公司(簡稱「水木動畫」)與三亞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於12月9日簽訂了《三亞旅遊虛擬現實(VR)合作開發框架合作協議》。據披露,三亞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位於三亞市政府第二辦公大樓七樓。雙方將虛擬現實(VR)技術與三亞的旅遊資源進行深度對接,三亞旅遊發展委員會委託水木動畫拍攝 VR 影片與負責搭建三亞旅遊 VR 體感綜合系統;
2016年5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東方投資擬與和壹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深圳博昊投資中心,基金總規模不超過1億元,東方投資以自有資金出資1000萬元。基金用於投資VR項目,由幻維世界(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本基金的投資顧問。
柏堡龍(002776)
公司募資投向創意設計中心建設項目,本項目集服裝款式設計、智能打版制樣、3D虛擬試衣、3D列印功能於一體,為客戶提供快速、多款式、緊跟時尚趨勢的服裝設計服務。
⑷ 虛擬現實概念股有哪些 VR虛擬現實概念龍頭股一覽
1、數碼視訊(300079):具有體感技術全套方案的廠商,能將數字內容投射成全息圖像內,可以和現實世界互動。容
2、海康威視(002415):旗下擁有國內首款工業立體相機和工業面陣相機,除了能提供圖像數據之外,還能夠提供深度信息數據,實現物體的三維感知。
3、易尚展示(002751):從事商業連鎖終端集成服務,提供虛擬展示服務。
4、京東方A(000725):著力可穿戴智能設備,在虛擬現實領域已有較好的技術積累,有助於隨時切入虛擬現實領域。

5、大恆科技(600288):大恆科技以虛擬現實軟體切入行業,一直從事智能檢測系統及部件和激光器及應用設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
⑸ 作為投資者 如何檢查一個企業通過折舊調節利潤簡答題
作為投資者,可以通過檢查一個企業是否調整折舊的會計政策、是否調整折舊期限的會計估計等,檢查是否通過折舊調節利潤
擴展閱讀:
一、重資產企業通過調整折舊年限進行利潤修飾
2017年8月,亞泰集團發布了一則公告:《關於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水泥生產行業子公司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估計變更的專項說明》。通過這個專項說明,可以了解到亞泰集團調整了折舊年限,並對當期利潤造成了重大影響,由於亞泰集團是重資產企業,據2016年年報,固定資產總額128億元,此次折舊年限調整,少提折舊5142萬元,相應的,在沒有任何經營改善的前提下,就能增加本年利潤5142萬元。

通過牧原股份連續五年的年報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近年來尤其是2014年以來營收、利潤雙雙暴漲,並且分析機構對其未來的發展給出了比較好的預期。而累計折舊在效益如此可觀的情況下,並沒有同樣的增幅。
是為了在效益好的時候更早的攤銷掉固定資產,為企業的未來減負,所以才將折舊年限調低么?
這樣去理解牧原股份的動機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其公告的數據來看:調整之後,對2017年的利潤影響只有262.13萬元,與牧原股份2016年年報中23億的凈利潤相比微不足道,調整折舊年限的做法豈不是多此一舉?
不妨假設一下,隨後的幾年內,牧原股份即將快速擴容增產,而這樣的會計估計變更,會對牧原股份未來的折舊、利潤產生重大影響—2017年牧原股份中報的固定資產總額較2016年年報增加了三分之一,達到82.3億。
三、綜合折舊率
除了發公告通過變更折舊年限來調整利潤,還有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偷偷」調整折舊的方式,比如本文開始時筆者提到的操作,變更固定資產的分類,從而影響提取的折舊。這些五花八門的伎倆,投資者如何判斷呢?一個比較簡便的檢查手段就是「綜合折舊率」,通過計算當年提取的折舊總額和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綜合折舊率),與以前年度進行對比,如果數值發生了重大偏差並且沒有合適理由的,通常可以認為是在折舊上做了手腳。
據Wind資訊終端提供的數據,A股上市公司中,2016年綜合折舊率較2015年變動超過30%的共有600餘家,這些公司中,除了發生大規模並購或重組的企業(因為並購時資產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綜合折舊率變動),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資產增加的情況下,綜合折舊率反而降低,這種企業通常是比較可疑的。
比如中化岩土2015年的綜合折舊率為3.13%,固定資產凈值6.4億。而在2016年的年報中,固定資產凈值增到9.6億,綜合折舊率卻降到了2.10%。固定資產增幅接近50%的情況下,2016年的折舊費用相對於2015年卻幾乎沒有變化(2015年折舊費為2008萬元,2016年折舊費為2011萬元),這樣的數據變化是值得玩味的。
我們無法肯定這些企業的財務人員一定作了假,但是數據說明了其折舊的處理是不正常的,投資者在分析基本面的時候,需要對這類企業戴上「有色眼鏡」來審查。
通過大數據篩選,除了ST類的上公司,創業板的綜合折舊率問題比較多,比如蒙草生態、蘇大維格、欣天科技、移為通信等均存在2016年年報較2015年年報綜合折舊率大幅下降的情況。這與創業板的上市條件相對寬松有關,部分事務所審計不嚴謹和監管機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了大量「修飾」過折舊的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