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線等!!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趨向於採用跨國並購,而非綠地投資進行擴張
1.迅速進入他國市場並擴大其市場份額
一國企業進入他國市場,通常採用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直接向他國出口產品。由於跨國運輸的高昂運費和他國關稅壁壘的阻礙,使得企業產品的價格變得非常高,從而在他國市場喪失了價格競爭力;第二種是在他國建廠,也就是所謂的「綠地投資」。但是這種方式耗費的時間比較長,從選擇廠址、修建廠房、購買和安裝生產設備、招聘並培訓管理人員和其他員工,一直到安排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和產品的銷售,這些都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由於國際市場變化很快,當新廠建設完成時,原來建廠所依據的市場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並購可以使一國企業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他國市場並擴大市場份額。
2.有效利用目標企業的各種現有資源
目標企業在東道國一般都有比較成熟和豐富的資源,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內容:(1)成熟完善的銷售網路;(2)既有的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商譽等無形資產;(3)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保障體系;(4)成型的管理制度和既有的人力資源;(5)成熟的客戶關系網。這些資源的存在可以使並購方繞開初入他國市場的困難,迅速投入生產,完善和開拓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減少競爭壓力。這些都是其他跨國投資方式難以獲得的。
3.充分享有對外直接投資的融資便利
一國企業向他國投資常常需要融資。與「綠地投資」相比,並購可以比較容易地獲得融資。具體說來,跨國並購完成後,並購方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獲得資金:(1)用目標企業的實有資產和未來收益作抵押,通過發行債券獲得融資;(2)用目標企業的實有資產和未來收益作抵押,直接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3)並購方通過與被並購方互相交換股票的方式控制目標企業,從而避免現金支付的壓力。
4.可以廉價購買資產或股權
跨國並購常常能夠用比較低的價格獲得他國企業的資產或股權。這主要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目標企業低估了自己某項資產的價值,而並購方對該項資產卻有真實地認識。這樣,並購方就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他國企業的資產;
第二種情況是並購方利用對方的困境,低價收購虧損或不景氣的企業;
第三種情況是利用目標企業股票暴跌的時候收購其股票。
5.其他優勢
跨國並購還可以有效降低進入新行業的壁壘,大幅度降低企業發展的風險和成本,充分利用經驗曲線效應,獲得科學技術上的競爭優勢等等。
❷ 什麼叫綠地投資
綠地投資又稱創建投資或新建投資,是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依照東道國的法律設置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歸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企業。創建投資會直接導致東道國生產能力、產出和就業的增長。
❸ 綠地投資和跨國並購各有什麼利弊 母國東道國
簡單復的說,綠地投資風險高、制周期長、投資大,但是可以選擇性大。
並購的話,可以以較低的成本迅速進入我國農業市場,並獲取原有企業的技術、人才、營銷渠道等固有優勢,以獲得我國產業存量資產的方式直接削弱我國的產業控制力。
可口可樂並購匯源就是這樣。
而且從解決就業問題來看,新建投資是利於吸納就業員工的,但並購的話經常會造成裁員等問題,對於社會穩定來說也是有一定危害的。
從對東道國的產業安全威脅來看,並購的威脅更大,而新建投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利大於弊的,所以其實我國一般是鼓勵新建投資的,但投資者卻普遍更趨向於採取並購的方式
❹ 請分析下萬科集團和綠地集團這兩家公司的各自的組織結構是否符合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
萬科集團:注重品牌經營與售後服務。
綠地集團:偏重房產開發與樓盤銷售。
萬科集團:物業管理與服務是永續經營。
綠地集團:賣樓賣房只能是一次性銷售。
❺ 綠地投資的相關對比
跨國並購常常跟隨著外國收購者的後續投資,如果被收購企業的種種關聯得以保留或加強,跨國並購就能創造就業。這兩種方式在就業創造方面的差異更多的取決於進入的動機,而不是取決於進入的方式。並購和新建FDI都能帶來東道國缺少的新的管理、生產和營銷等重要的互補性資源。從東道國角度看,需要FDI的原因部是FDI能夠在新領域中帶來資本(如工業產權),從而有助於當地經濟的多樣化。總的說來在並購方式中,現有資產從所有者轉移至國外所有者手中,而在綠地投資方式中,有現實的直接投資資本或效益資本發生了跨國的流動,因此在東道國,跨國公司所控制的資產至少在理論上是新創造的。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綠地投資在FDI中所佔比例有所下降。跨國並購已成為跨國公司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保持有利競爭地位而更樂於採用的一種跨國直接投資方式。隨著全球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
❻ 綠地集團投資發展經理年薪
50萬左右,績效工資制,乾的好,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