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少說明什麼呢
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少說明長期股權投資轉讓或虧損。
因追加投資原因導致原持有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投資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應當按照分步實現企業合並的原則處理。
除此之外,因減少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應以轉換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礎。
(1)投資收益減少的原因擴展閱讀:
一、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成本法核算時,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一般應當保持不變。
(二)股權持有期間內,企業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確認投資收益。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屬於應由本企業享有的部分,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二、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權益法核算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應根據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進行調整。
(二)股權持有期間,企業應於每個會計期末,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如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企業應按應事有的份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如被投資單位發生凈虧損,則應作相反分錄,但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減記至零為限。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分得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② 為什麼投資收益率下降貨幣需求減少
債券利率把未來現金流用到期收益率貼現,收益率低,整個市場利率水平下降,市場投資收益率就下降,相對來說,債券就更有吸引力,市場對債券需求就會增加,即買入成本增加了,所以價格就上漲了。
債券利率又稱債息率,債券利率分為票面利率,市場
③ 為什麼利率的增長會導致投資減少
從短期來看,這次央行突然加息主要的原因一是CPI過高,導致居民存款的負利率、導致大量居民儲蓄存款流到銀行體系外循環;二是國內房地產價格的居高不下。
對國內房價的高企,加息對開發商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購房的需求者來說,如果民眾購房時把利率風險考慮在內,購房民眾就會量力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抑制購房需求的作用。如果能夠達到其目的,那麼房地產的風險與泡沫也就能夠逐漸地消融。但要做到這一點,央行得通過利率的不斷變化來強化民眾購房的利率風險意識,來影響民眾購房預期。
2.其次,從長期來看,國內早與國際經濟一體化了,就今年來看,中國經濟進出口貿易的依存度早已十分高了(佔GDP70%以上)。因此,當整個世界金融市場利率都進入上升的通道時,如果國內利率水平逆國際市場而為不升息,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同時,二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中國經濟一直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上升通道,但由於政府管制,國內利率水平一直處於下降的通道。
如果把這十年兩類參數分別做兩條曲線,在世界各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找不到這樣一種曲線走勢。這也就說明了以往我國的利率完全處於扭曲的狀態。從長期來看,國內利率的市場化就是要扭轉這種利率機制,加上我國的經濟仍然會長期持續增長(一般來說,經濟增長率為8%,利率應該達到10%水平),國內利率從低水平向上走是必然趨勢。可以說,只要我國的經濟增長得以持續,只要我國利率市場化,利率進入上升通道完全是市場之邏輯。
3.再次,從制度的層面上來看,盡管國內利率市場化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利率市場化需具備有效的金融監管、宏觀經濟穩定、完善的微觀基礎等。但管理層早就意識到國內利率機制的嚴重缺陷,如民間信貸利率與管制下利率差異性、企業對利率變化不敏感、金融資產定價機制缺乏而讓大量的金融資源浪費(如銀行大量不良貸款)、金融發展成了國內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等,而這些問題解決,利率市場化是最為重要一步。可以說,無論是近年來金融體制的改革,還是最近加息及利率調整的差異化,國內利率市場化步伐正在加大。
而利率的市場化,國內利率一定會進入上升的周期。
處於利率上升時期金融市場,不僅表明整個金融市場的投資回報率上升,民眾與企業在金融市場的投資機會的增加,以及金融企業的風險定價機制逐漸在形成,同時也表明人們經濟行為所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如何來化解這些金融風險,我們的投資都得把利率上升風險考慮在內並有所准備,利與弊擺在我們面前,就在於我們如何來判斷與決策。
④ 中國本土投資減少的原因
美國對外直接投資較2003年增加了1000多億美元,達到2520億美元並創下歷史紀錄,然而,美國2004年底通過的、並於2005年實施的《本土投資法》卻讓這一景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數據顯示,2005年第一、第二季度,美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為269.97億美元和336.09億美元,這比2004年第一、第二季度的523.67億美元和584.25億美元分別減少了48.45%和42.47%。綜合計算,美國2005年上半年606.06億美元的對外直接投資比2004年上半年的 1107.92億美元減少了501.86億美元,減少幅度達到45.3%。
美國商務部給出了今年上半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下降的原因:「這是《本土投資法》的激勵。」
「美國《本土投資法》的核心,就是將針對美國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稅稅率由35%下調至5.25%,期限為一年,條件是將這些收益投資於美國。這旨在鼓勵美國公司將海外利潤返回美國,而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數據應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度量該法案的實際影響。」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孫建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實際上,已經有很多知名的跨國公司拜倒在了《本土投資法》的誘惑面前。英特爾宣布將斥資3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興建晶元廠,「決定在亞利桑那州建廠是因為該州改變了稅制,而《本土投資法》也保障了公司從海外匯回的數十億美元利潤的利益」。此外,今年7月份IBM表示將匯回90億美元海外收益,而百事公司也表示會將大約75億美元的海外收益匯回國內。《本土投資法》的這一威力,也被稱為對美國海外投資的「虹吸效應」。
申銀萬國研究所研究員陸文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可以看到,2005年以來美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而跨國公司資本大量迴流美國,與美聯儲持續不斷加息一起成為支持美元匯率的最重要原因。
實際上,近期匯市在有關經濟數據公布後也有很多反常的走勢,外匯通分析師楊俊表示:「匯市這種怪異的走勢,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忽視了美國《本土投資法》對美元的支撐作用。如果把匯市比作汪洋大海,對於美國公司滯留在海外的資本而言,《本土投資法》則像是一座燈塔。」
⑤ 營業收入在增加。為什麼利潤點卻降低了都會有哪些原因
一、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
1、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2、假如銷售的產品成本上升了
3、假如產品售價降價了
4、假如期間費用增加了
5、公式中該加的數據在減少,該減的數據在增加
就會使利潤減少甚至虧損。收入在增加的同時,意味著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利潤才會在減少的。
二、銷售收入增加,利潤減少,說明商品成本增加或費用增加了
1、毛利率減少,就是成本增加
2、凈利率減少,就是費用增加
(5)投資收益減少的原因擴展閱讀:
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材料銷售、外購商品銷售、廢舊物資銷售、下腳料銷售,提供勞務性作業收入,房地產開發收入,咨詢收入,擔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小。
營業收入的實現,一般為產品或者商品已經發出,工程已經交付,服務或者勞務已經提供,價款已經收訖或者已經取得收取價款的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營業收入
⑥ 企業長期股權投資減少的原因有什麼.
很多人在研究公司財務報表的時候,發現企業的長期投資在減少,感到疑惑,究竟長期投資減少代表著什麼呢?背後的原因又有哪些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幫助。
一般來說公司的長期投資減少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種,比如股權轉讓、被投資企業清算或者減資分配等。其實無非就是長期股權投資沒有或很少給企業帶來收益,企業處理資產,被投資企業破產,企業本身資金用途變更等幾種常見的情況。有時候有些上市公司宣告發放現金紅利的時候,也會導致導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減少,成本法下不影響長期股權投資賬面,權益法下才減少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因為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已經重新調整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從股東抽逃出資來看公司的長期投資資產是否減少,要看長期投資資產是否減少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查閱公司財務記錄,如果資產減少,一般會在資產負債表中「其他應收款」和「長期投資」中有大量的資金外流記錄;第二個途徑就是通過審計。因為在部分公司資產減少情況下,賬目可能沒有記錄,虛假反應財務狀況。
對於長期投資資產減少原因的查明,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查明資產負債表等財務記錄,還應查驗有關合同、發票、匯款單據等,看與公司記錄是否相符,接著查明所轉移財產的歸屬,財產轉移的目的,公司從交易行為所得到的收益等
⑦ 資本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及對策
總資產收益率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時又一個非常有用的比率。是另一個衡量企業收益能力的指標。在考核企業利潤目標的實現情況時,投資者往往關注與投入資產相關的報酬實現效果,並經常結合每股收益(EPS)及凈資產收益率(ROE)等指標來進行判斷。
一頭抓好做優做強,一頭抓好盤活存量資產,置換不良資產,吸收優質資產,實施資本的有效運營;形成以資本導向為中心的企業運作機制,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加速資本的循環與周轉。對任何一筆資本的運作舉措要反復比較機會成本的大小,杜絕資本的閑置、呆滯、沉澱等現象的出現。
在資本經營過程中,始終以抓住資本的快速增長為目標,從資本成本和效益的比較中,從風險和收益的比較中尋求資本最大限度的增值。
⑧ 營業收入在增加為什麼利潤點卻降低了都會有哪些原因
一、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
1、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2、假如銷售的產品成本上升了
3、假如產品售價降價了
4、假如期間費用增加了
5、公式中該加的數據在減少,該減的數據在增加 就會使利潤減少甚至虧損。收入在增加的同時,意味著成本也在增加,所以利潤才會在減少的。
二、銷售收入增加,利潤減少,說明商品成本增加或費用增加了
1、毛利率減少,就是成本增加
2、凈利率減少,就是費用增加
(8)投資收益減少的原因擴展閱讀:
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材料銷售、外購商品銷售、廢舊物資銷售、下腳料銷售,提供勞務性作業收入,房地產開發收入,咨詢收入,擔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小。
營業收入的實現,一般為產品或者商品已經發出,工程已經交付,服務或者勞務已經提供,價款已經收訖或者已經取得收取價款的權利。
⑨ 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後為什麼投資收益減少
請允許我從3個角度分別來回答你。
角度1:
不要把投資方想像成投資方,你就認為投資方就是企業的老闆之一,我投入的部分就相當於我是企業的一個大股東。好了,作為股東,企業資產負債表日結利潤,我盈利了,對不,我要調增我的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調增長投)。分紅的時候,相當於我!作!為!老!板!給!別!人!分!紅!啊!我是不是要減少我的權益(也就是減少長投)。
角度2:
所謂權益法,就是投資方 面對受資方時,時刻緊盯受資方的所有者權益。受資方所有者權益一變化,投資方就要相應變化,這是「權益」法的本質。現金分紅時,是不是受資方所有者權益減少了?投資方一看,你減少了,我也要跟著減少,所以沖減長投。
角度3:
受資方在資產負債表日結利潤時,作為長投,我們已經受益了,計入賬面價值了對吧。那麼人家再分現金股利,還要受益一次嗎?
假設你看了我的答案,對成本法的損益調整和分紅方式又迷惑了。我來一並解釋。成本法下,我作為投資方具有控股權,說白了公司就是我的。回想一下各個教材第一章,都在說,作為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不退還投資者投資,而只享有收益,對吧。所以,我的長投成本不變,而分紅作為投資收益。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有問題可以隨時提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