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食品飲料行業50強
1.可口可樂公司
全球480億的飲料消費中的10億美元是可口可樂的產品。該公司的
老式可口可樂佔全球份額的63%。
1999年是這一世界最大飲料公司遭受巨大變革和沖擊的一年。公
司總裁和首席執行官DouglasJvestor宣布將放慢速度。可口可樂還購
買了CadburySchweppes在155個國家價值7億美元的無醇飲料品牌。雖
然看起來是個好主意,但壟斷者不得不擔心歐洲、墨西哥和澳洲市場。
在買下法國PemodRieard公司的Orangina品牌時也遇到同樣的麻煩。
可口可樂公司市場份額增加近2%,其中1%來源於購買Cadbury,
而凈收益增加4%,主要歸功於價格的提高。北美地區凈收益達到75
億美元,占銷售額38%,而遠東占公司收入的26%,歐洲佔23%,比
去年減少3%。
可口可樂在1999年下半年專門重新策劃,謀求戰略如何增加利潤。
今年1月,可口可樂聲明將削減6000個職位,半數以上在美國。因為
這些員工的開支將消耗公司8億美元。
2.雀巢
瑞士雀巢公司在世界上銷售食品和飲料,而在北美則主要出售大
量水製品。雀巢已在美國控制了三年PolandSpring最強瓶裝水銷售商,
佔美國市場份額30%。去年銷售額提高了15%以上。
現在雀巢不斷提高瓶裝水在世界市場份額。並在亞洲設立分公司,
以期在未來幾年內每年增加10%銷售額。另外,他去年繼續增加在發
展中國家水飲品的銷售。飲料的銷售額佔了雀巢公司去年總銷售額的
26%。
雀巢咖啡在世界上打敗了眾多品牌,立於龍頭之位。1999年底,
他將HillsBrothers和MJB賣給了SaraLee公司,一個活躍於美國市場
的公司。
3.Anheuser-Busch
這一世界最大的啤酒釀造商正不斷壯大。去年銷售額已達520億美
元,增加3%,國內市場份額增加0.7%至47.5%,A-B實現了它的第
八個連續雙增長年。這一年,A-B公司和另兩大美國啤酒商試圖提高
一些價格。A-B公司因此而在去年得到了3%的額外收入。
隨著美國啤酒業的平穩發展,A-B追隨著可口可樂公司著眼於國
外市場。A-B現已在歐洲、北朝鮮、中國等建立合資企業,並繼續擴
展到各大洲。但隨競爭加劇,這一戰略顯得耗資大而見效慢。美國外
的份額去年增加了1.2%達到7200萬的裝運量。愛爾蘭、歐洲和美國
的發展最為顯著。同時,該公司擺脫了在亞洲和南美的合作夥伴。
4.Diageo
英國Diageo公司為世界提供了高品質的啤酒,葡萄酒和白酒。現
在公司的新投資已開始獲得回報。去年,北美白酒銷量增加9%,下半
年世界Guinness銷量增加2%。雖然在愛爾蘭的銷售不那麼令人滿意,
而美國人的啤酒和白酒消費正呈上升趨勢。
5.百事可樂百事公司
現已被稱為主營無醇飲料的速食品公司了。公司65%以上營業收
益來源於Firto-Lag分公司。1999年,百事繼續致力加強公司一體化
進程,創立了四個瓶裝廠。PBG是這一體系最大的瓶裝商,百事控股
35%,1999年4月上市,創立了類似於可口可樂公司的企業類型。在
百事的產品中,所有銷量都增加了2%。最多的增加了4%。
6.SeagramCo
世界上有大公司的地方幾乎每天都有大事發生。Seagram開始自
成一體。上個月,他宣布已開始尋找夥伴。公司經營向多元化發展,
轉變為娛樂性公司。
1999年,Seagram營業額的30%源於飲料,這已是該公司開始賣
掉飲料廠的第二年。當然,Seagram並非一味將葡萄酒和白酒生產資
源分得過於狹小,他仍著眼於世界市場中已有很好收效和發展前途的
地方,如亞洲等那些自1997年金融危機後開始復甦且銷量和收益不斷
增加的地方。亞洲的銷售額1999年佔到79%,主要源於韓國夥伴的功
勞。
7.米勒啤酒公司
該公司的啤酒廠仍是飛速發展的啤酒市場的活躍者。這一美國第
二大啤酒生產者佔到市場份額21.6%,雖部分上歸功於他把持著Pabst
和Stroh的四大品牌。米勒1999年發運了4400萬,增加產量3.5%。按
計劃,出口貨運減少8%,而國外銷售量的增加恰好與之匹配。
8.PemodRicard
在去年,PR力圖將其Orangina品牌出賣給可口可樂公司後,PR仍
從事果汁品貿易。具諷刺意味的是,1999年Orangina銷售額達其十年
之冠。總之,該公司果汁產品量增加近8%。
9.達能集團
作為生產水製品、日用品和烤製品的法國健康食品和飲料公司,
DG已廣為人知。在美國,達能已不再從事啤酒業,他計劃以26億賣掉
其法國啤酒廠給英國,同時也將在西班牙的股份出售給了義大利。與
此同時,大力發展瓶裝水業,最近剛剛聲明以11億美元買下Mckesson
Water這一美國第三大水業公司。達能現已成為美國第二大瓶裝水業
公司。
10.吉百利
這一世界第三大無醇飲料公司1999年在155個國家獲得巨大收益。
其稅收增加8%,利潤增加15%。DrPepper品牌仍在壯大,他正以兩
倍於飲料市場發展的速度進行規模擴張。去年已是他連續發展的第15
年,同時,吉百利的花香飲料也增加了5%。
㈡ 企業出納應注意什麼新稅法對企業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與新增固定資產的區別
(一)兩稅合並將大幅降低企業的實際稅率
目前內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一般是33%,同時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部分符合條件的內資公司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如從事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部分西部地區企業等。如果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則可以較大幅度降低內資企業所得稅稅率,提高企業稅後凈利。假如不考慮稅收優惠因素影響,內資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將使企業稅後凈利提高11.94%.
(二)兩稅合並將降低企業所得稅稅基
兩稅合並後將降低內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基)。首先,內資企業的計稅工資制度將取消。目前,內資企業稅前工資扣除標准採取計稅工資辦法,即每人每月標准為1600元,超過部分不能在稅前扣除,相應的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和職工福利費等都統一實行計稅工資扣除。取消計稅工資制度後,企業真實合理的工資支出可在稅前據實扣除,減少了所得稅的稅基,從而提高企業的稅後凈利。這一點對高收入行業的凈利潤影響很大,例如目前銀行業的實際稅率在36%至40%之間,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銀行大量超過定額的工資不能在稅前列支,因此,新稅法對銀行等高人力成本支出的企業是利好。其次,企業研發費用方面,可按實際發生額的150%抵扣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這對研發投入較大的企業較為有利;企業廣告費投入可按銷售收入的15%稅前列支,對廣告費用投入較大的食品飲料企業較為有利。
(三)兩稅合並對主要行業的影響
兩稅合並對不同的行業影響是不一樣的。就行業而言,根據統計,我們發現,目前食品飲料、銀行、通信運營、煤炭、鋼鐵、石油化工、商業貿易、房地產等行業的實際稅率均大幅高於25%,因此兩稅合並之後這些行業將受益較大。特別是銀行和白酒行業上市公司,不僅大多沒有稅收優惠,而且由於工資成本和其他費用不能據實在稅前予以扣除,導致實際稅率高於目前33%的所得稅稅率,因此這兩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受惠最大。
造紙等行業實際稅率接近25%,行業整體受益不大,且行業內已經有部分上市公司正在享受的優惠稅率大大低於25%,因此,機會主要來自於行業內實際所得稅稅率高於25%的上市公司。
而電力、有色金屬冶煉、交通運輸、醫葯生物、汽車、家電、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等行業,由於實際所得稅稅率低於25%,因此行業整體並不能享受到兩稅合並的好處。只有行業內實際所得稅稅率高於25%的部分上市公司才能受益,如交通運輸行業中的高速公路公司、汽車行業中的商用車龍頭公司等。
二、新企業所得稅對引進外資影響
(一)外資企業到我國投資的主要目的
外國直接投資到中國,最關心的因素為基礎設施、現有外資狀況、工業化程度和市場容量、廉價的勞動力等,而不是優惠政策。有兩個例子可以證實這一點:烏拉圭曾是世界上對外資征稅最低的國家,但並沒有對外資產生多大吸引力。相反,美國盡管對外資企業不實行稅收優惠,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因此,優惠政策在提升東道國吸引外資的競爭優勢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它只不過是一個輔助性政策,而不是決定因素。
另一方面,新稅法雖取消了許多對外資企業的優惠,但調整稅收優惠政策談不上影響外國投資者的進入。因為,舊法給予外資的稅收優惠並不等於外資能夠實際得到這部分優惠。跨國投資者能否真正得到資本輸入國給予的稅收優惠,取決於資本輸出國能否實行稅收饒讓,如果實行稅收饒讓,稅收優惠的好處將落入投資者手中,如果不實行稅收饒讓,稅收優惠的好處將落入資本輸出國家的政府手中。在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80多個國家中,大多數未實行稅收饒讓,這意味著我國因給予外資稅收優惠政策而放棄的經濟利益,絕大多數並未使跨國投資者直接受益,而是送給了外國政府。有鑒於此,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總體而言不會改變外資進入中國的決策。
(二)外資企業稅前扣除范圍(稅基)的變化的影響
對外資企業而言,兩稅合並之前適用據實扣除方式的部分費用改為限額扣除方式,如公益性捐贈僅在其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以得到扣除,原可以據實扣除的廣告費也僅在當年銷售收入的15%的部分可以扣除。因此,統一稅前扣除政策後,外資企業的稅前扣除總額有所下降,其應納稅所得額有所提高,其實際的稅收負擔略有增加。外資企業不能憑借其在稅前扣除方面的特別待遇而處於優勢的競爭地位,必須憑借企業自身的經營與內資企業展開競爭。但統一後的稅前扣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外資企業的費用扣除范圍,如原可抵扣其實際發生額50%的企業研發費用則提高至按期實際發生額的150%進行抵扣,這便有利於外資企業的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有利於提高外資企業的科技競爭力,促進其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
㈢ 國太國正食品飲料行業基金現在還適合買入嗎
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參照巨潮行業分類標准,選取歸屬於食品飲料行業的專規模和流屬動性突出的 50 只股票作為樣本股,反映了滬深兩市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的整體收益表現。其實它的成份股和中證食品飲料指數差不多,有很多是重合的,各股票權重不一樣,數量不一樣,造成了收益的差異。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基金最近表現搶眼,主要原因是受益於白酒行情,而國證食品飲料指數中白酒的權重比中證食品飲料指數大得多。穩健型投資者建議選擇中證食品飲料基金,激進型且看好白酒行情的可以建議選擇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基金。
㈣ 食品飲料和醫葯板塊投資為主 的基金 推薦一下。謝謝
比如上投內需動力,嘉實服務等,關注一些側重消費版塊的基金。
具體的基金可以到季報看下它的行業投資和重倉股。
㈤ 飲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1、可口可樂
1886年,可口可樂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先是被翻譯成不知所雲的「蝌蝌啃蠟」,隨後被蔣彝教授翻譯的「可口可樂」所代替。
2、百事可樂
誕生於19世紀90年代,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葯劑師Caleb Bradham製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pepsin)及可樂果製成。該葯物最初是用於治理胃部疾病,後來被命名為「Pepsi」,並於1903年6月16日將之注冊為商標。
3、七喜
Dr Pepper/Seven Up公司的檸檬汽水品牌,從1987年開始生產瓶裝產品。在美國境外,七喜是百事公司的注冊商標。七喜原名為Bib-Label Lithiated Lemon-Lime Soda,1929年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開始生產。
4、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87年,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在銷售收入、利潤、利稅等指標上已連續11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首位,成為目前中國最大、效益最好、最具發展潛力的食品飲料企業。2010年,全國民企500強排名第8位。
5、瀘州老窖
四川瀘州老窖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中國大型白酒上市公司。
其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成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釀制技藝2006年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稱「雙國寶單位」,旗下產品國窖1573被譽為「活文物釀造」、「中國白酒鑒賞標准級酒品」。
㈥ 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這個基金怎麼樣
國泰國復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制分級基金以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為跟蹤標的,在該指數中,白酒與乳製品的累計權重已超過60%。同時,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分級基金擁有3類份額——基礎份額國泰食品(160222)、穩健份額食品A(150198)和進取份額食品B(150199),後兩類基金份額始終保持1:1的比例不變。其中,食品A約定年化收益率為7%,分析認為,該份額上市後的溢價概率較大,配置價值較高,比較適合穩健型投資者關注。食品B則擁有1.3 到5倍杠桿,能有效放大投資收益,是進取型投資者博取後市反彈的絕佳武器。
業內人士指出,食品飲料行業發展已步入成熟期,行業增速與競爭格局均趨於穩定。而當前高端白酒底部漸已明朗,乳製品正處於黃金收獲期。再加上行業兼容並購趨於常態,相關個股中長期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㈦ 搞IT行業的大老闆像馬雲馬化騰,可以在投資食品飲料行業
可以啊,只要有錢投資在哪裡都可以,不過得先做好功課。這樣才不至於虧本。
㈧ 專注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機構有哪些
這類機構其實也不少,比如,久鼎資本,好像是今年新成立的,做區塊鏈新金融,投資內了Tepleton協議容,還有發起了頓頓社區,勢頭很猛。另外,DFund、蠻子基金、節點資本、創世資本、東方資本,行業內也都很有知名度。
㈨ 有哪些權威的風投公司如何聯系投資公司
比較權威的風投有很多,比如IDG、紅杉、軟銀等等!
如果您的項目僅僅是一個商業計劃書,那麼就只能採用海投的方式。給每個風投發電郵或郵寄項目計劃書。看看哪個風投對您的項目感興趣。
或者關注一下各種金融網站,比如ChinaVenture、清科等,看看在你所在城市或附近城市有沒有舉行風投或PE會議,會有一些風投參與,你可以與他們見面。
一般的流程是遞交計劃書-風投審核項目-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商討合作細節-出資。
但您現在不要想那麼多,先讓風投感興趣再說。
需要注意的就是別遇到騙子,真正的風投不會和你要什麼考察費用,讓你請吃飯什麼的,也不會讓你先去墊付什麼。多注意點這個就行,剩下的都是風投的事了。
㈩ 國泰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基金怎麼樣
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分級基金以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為跟蹤標內的,在該指數中,白酒容與乳製品的累計權重已超過60%。同時,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行業指數分級基金擁有3類份額——基礎份額國泰食品(160222)、穩健份額食品A(150198)和進取份額食品B(150199),後兩類基金份額始終保持1:1的比例不變。其中,食品A約定年化收益率為7%,分析認為,該份額上市後的溢價概率較大,配置價值較高,比較適合穩健型投資者關注。食品B則擁有1.3 到5倍杠桿,能有效放大投資收益,是進取型投資者博取後市反彈的絕佳武器。
業內人士指出,食品飲料行業發展已步入成熟期,行業增速與競爭格局均趨於穩定。而當前高端白酒底部漸已明朗,乳製品正處於黃金收獲期。再加上行業兼容並購趨於常態,相關個股中長期行情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