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需要你對股票市場有所了解,並根據銀行賬號(設定為三方存款)到證券公司開戶,開戶最低限由證券公司定,一般為5000元.可開通網上交易。持有股票相當於持有一份上市公司的資產,因此價格隨公司業績和股票的供需變化
基金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放式基金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網站(需開通網銀)或通過各個銀行購買。封閉式基金必須開通股票帳戶,象買賣股票一樣購買。
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㈡ 對於首次發行的新基金,投資者進行投資時可以從那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來決定其投
對於首次發行的新基金,投資者可以從他的基金公司的經理的運作以及他前期運作基金的情況來決定是不是買入這基金。
㈢ 買基金可以打新股嗎,買基金能打新股嗎
你好,證券帳戶只有持有股票才可能產生新股申購額度,持有基金再多也沒有額度也沒法申購新股。
㈣ 想進行一些投資,但是不知道投資什麼項目是證券還是基金還是股票
我個人覺得貨幣基金最靠譜,又安全同時收益高於銀行利率,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無風險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穩定收益性、高安全性、高流動性,具有「准儲蓄」的特徵。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范圍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數和穩定收益的品種,所以對於很多希望迴避證券市場風險的企業和個人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在通常情況下既能獲得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
㈤ 打新股基金怎麼樣
我認為基金拿出錢來「打新股」不宜提倡。這是因為基金在投資者眼裡是「專家 理財」,基金不管是 股票型基金還是債券型基金抑或是混合型基金,都應該到股票和債券領域里去賺錢。而「打新股」顯然不能體現出「專家理財」水平。雖然債券型基金是想賺穩定的收益,但既然叫債券基金乾脆從債券里尋利潤得了。
再說「打新股」這是連不懂股市、債市的投資者也可以做到的。投資者把錢交給基金經理打理,如果也是「打新股」,那還不如由投資者自己打,反正大夥都是碰大運。從概率上說,散戶加起來「打新股」的收益也相當於大戶如基金「打新股」的收益。
第三,「打新股」的收益最好讓給中小投資者。因為中小投資者在股票上的投資和債券上的投資是沒辦法和機構投資者相比的。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投資手段、投資信息都大大優於中小投資者。就這點「打新股」的收益,機構投資者們還來搶食,似乎也體現不出機構投資者的「風格」。
現在多數基金都用自己的「閑錢」「打新股」,每有公司發行,基金們就傾力申購。但這還只能算是臨時「打新股」,因為沒錢就不申購或少申購。專門拿出一定比例的錢來開宗明義地明說「打新股」,其性質就有了不同。現在「打新股」的資金越來越多,這次交行A股發行凍結資金超過14500億元,中小散戶中個簽如大海撈針,比中一次彩票還難。我看機構投資者特別是有正面形象之稱的基金就讓利給中小投資者算了。臨時「打新股」基金也該收收手。
㈥ 私募基金的投資范圍都有哪些
目前而言,私募基金可以投資於中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債券、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以及中國證券監會規定可以投資的其他投資品種。實際運作中,私募的投資集中在股票、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等。 詳細資料可以去好買基金網查看。
㈦ 科創板開市後,可以通過哪些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和打新股
日前科來創板已宣布正式開板,源上周五證監會消息,有兩家公司已經走到注冊流程了,言下之意,到上市就「一步之遙」了。對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科創板最方便、省心的還是借基參與。到目前為止,總共有18隻科創主題基金通過審批,18隻基金分3批,首批的開放式沒有戰略配售一說,主要是正常投資運作+網下打新;第二批和第三批的科創主題基金,都是3年封閉運作,屬於「正常投資運作+戰略配售+網下打新」,簡單說,優先購買到科創板新股;購買新股的數量更多。
目前第二批進入封閉期,還沒上車的,第三批不要錯過,最新消息是集中在6月24日發售。
個人比較研究過,比較看好中歐的中歐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此次中歐基金為了它專門新組建了科創板研究小組,並由資深投資總監王培親自擔任總負責人;而中歐新股投資決策小組也將助力中歐科創主題基金在一級市場的投資運作,幫助我們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投資。根據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過去五年中歐基金旗下權益基金主動管理收益率為98.91%,在全市場納入統計的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㈧ 專門打新股的基金有哪些 打新基金有哪些
專門打新股的基金有:
1、江信同福A;
2、南方戰略配售(LOF);
3、江信同福C;
4、信誠幸福消費回混合;
5、銀河和答美生活混合;
6、南方安享絕對收益;
7、諾安匯利靈活配置混合C;
8、諾安匯利靈活配置混合A;
9、易方達戰略配售(LOF);
10、華夏戰略配售(LOF);
11、匯添富戰略配售(LOF);
12、南方榮安A ;
13、易方達豐惠混合;
14、南方榮安C;
15、先鋒量化優選混合C;
16、先鋒量化優選混合A;
17、國金量化多因子;
18、先鋒聚利混合C;
19、先鋒聚利混合A;
20、大成新銳產業混合;
21、招商戰略配售(LOF);
22、中融新經濟混合C;
23、寶盈優勢產業混合;
24、中融新經濟混合A;
25、中融國企改革混合等。

(8)新股基金投資項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打新基金的費用,這與普通基金相同,購買打新基金需要申購費、管理費以及贖回費等費用。在購買打新基金之前,最好了解費用是多少。
2、因為打新基金是由基金公司去打新股,所以不能保證打中新股的數量。
3、打新基金比較火熱,申購時間又期限,有意向的投資者要及時購買。
4、即便是打新基金也需要投資者有耐心,建議持有打新基金在一年以上。
㈨ 如何選擇基金投資項目
如何選擇基金投資項目?
1、根據風險和收益來選擇。
從風險的角度看,不同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是不同的,其中,股票基金風險最高,貨幣市場基金和保本基金風險最小,債券基金的風險居中。
相同品種的基金,由於投資風格和策略的不同,風險也會不同。比如在股票基金中,平衡型、穩健型、指數型,比成長型和增強型的風險要低。同時,收益和風險通常是相關聯的,風險大往往收益高,風險小則收益少。要想獲得高收益往往要承擔高風險。所以,投資者在期望獲取高收益時,千萬不要忘了首先權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風險承受度低、投資在收入中所佔比重較大的投資者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華夏現金增利、博時現金增利、銀華貨幣市場等。這類基金可以作為儲蓄的替代品種供自己選擇。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稍強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債券基金,如華夏債券、寶康債券等。對於承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且希望有更好收益的投資者來說,選擇指數增強型基金比較合適,如博時裕富、銀華道瓊斯88等。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來說,選擇偏股型基金更好,如博時價值增長、華寶多策略增長、上投摩根中國優勢、東方龍等。
2、根據投資者年齡來選擇。
一般來說,年輕人事業處於起步階段,經濟能力尚可,家庭或子女的負擔較輕,收入大於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較高,投資期限相應要長些,股票型基金或者股票投資比重較高的平衡型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年人家庭生活和收入比較穩定,已經成為開放式基金的投資主力軍,但由於中年人家庭責任比較重,風險承受能力處於中等,投資時應該在考慮投資回報率的同時堅持穩健的原則。可以結合自己的偏好和經濟基礎進行選擇,最好把風險分散化,嘗試多種基金組合。
老年階段一般沒有額外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養老金及前期投資收益生活,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小,而且投資期限不會很長。這一階段的投資以穩健、安全、保值為目的,通常比較適合平衡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這些安全性較高的產品。
3、根據投資期限來選擇
投資期限為5年以上的長期投資,可以投資於股票型基金這類風險系數比較大的產品。這樣既可以抵禦一些投資價值短期波動的風險,又可獲得長期增值的機會,預期收益率會比較高。保本基金也是在一定的投資期內(如三年或五年)為投資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回報保證,不到期限就不能保本,因此,也適合長期投資。
投資期限二到五年的中期投資,除了股票類基金這類風險高的基金產品,還要加入一些收益比較穩定的債權型或平衡型基金,以獲得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入。但是,由於買進賣出環節都要交納手續費,一定要事先算好收益成本。
投資期限在兩年以下的短期投資,投資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這類低風險、收益穩定的基金產品上。特別是貨幣基金流動性幾乎等同於活期存款,又因其不收取申購、贖回費用,投資者在用款的時候可以隨時贖回變現,在有閑置資金的時候又可以隨時申購,堪稱短期投資者的首選。
㈩ 打新股的基金
基金拿出錢來「打新股」不宜提倡。這是因為基金在投資者眼裡是「專家 理財」,基金不管是 股票型基金還是債券型基金抑或是混合型基金,都應該到股票和債券領域里去賺錢。而「打新股」顯然不能體現出「專家理財」水平。雖然債券型基金是想賺穩定的收益,但既然叫債券基金乾脆從債券里尋利潤得了。
再說「打新股」這是連不懂股市、債市的投資者也可以做到的。投資者把錢交給基金經理打理,如果也是「打新股」,那還不如由投資者自己打,反正大夥都是碰大運。從概率上說,散戶加起來「打新股」的收益也相當於大戶如基金「打新股」的收益。
第三,「打新股」的收益最好讓給中小投資者。因為中小投資者在股票上的投資和債券上的投資是沒辦法和機構投資者相比的。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投資手段、投資信息都大大優於中小投資者。就這點「打新股」的收益,機構投資者們還來搶食,似乎也體現不出機構投資者的「風格」。
現在多數基金都用自己的「閑錢」「打新股」,每有公司發行,基金們就傾力申購。但這還只能算是臨時「打新股」,因為沒錢就不申購或少申購。專門拿出一定比例的錢來開宗明義地明說「打新股」,其性質就有了不同。現在「打新股」的資金越來越多,這次交行A股發行凍結資金超過14500億元,中小散戶中個簽如大海撈針,比中一次彩票還難。看機構投資者特別是有正面形象之稱的基金就讓利給中小投資者算了。臨時「打新股」基金也該收收手。